美国陆军无人机作战能力发展解析

2016-11-04 03:43王利昭
军事文摘 2016年21期
关键词:美国陆军中继勇士

王利昭

美国陆军无人机作战能力发展解析

王利昭

自海湾战争将无人机正式投入作战以来,美国陆军无人机在信息搜集、侦察预警、目标捕捉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后历次局部战争或军事行动中,无人机的能力和任务进一步拓展,成为战场上不可或缺的力量,并赢得了“陆军之眼”的美誉。从伊拉克到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无人机已经成为美国陆军的左膀右臂。美国陆军无人机在运用之初,主要通过快速搜集、处理、分发情报信息支援部队作战,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已经具备了侦察监视、目标捕捉、引导打击、对地攻击、通信中继等多种能力,成为美国陆军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美国陆军拥有超过4000架各种型号的无人机,编制在陆军的多个层级中,在战场全纵深执行各种作战任务,负责在联合行动和在全谱军事行动中支持陆军作战。

RQ-7B无人机被称为“陆军之眼”

性能优异的各型无人机

美国陆军按照作战距离由近及远主要装备RQ-11B“大乌鸦”无人机、RQ-7B“影子”无人机、MQ-5B“猎人”无人机、MQ-12“勇士”-A无人机、MQ-1C“空中勇士”无人机,对应不同层级陆军部队使用。

RQ-11B“大乌鸦”无人机翼展1.37米,航程10千米,飞行高度90~150米,升限305米,飞行最高时速93千米/小时,巡航速度63千米/小时,滞空速度43千米/小时,续航时间60~120分钟,装备有电视、红外侦察设备及红外照射仪。

RQ-7B“影子”无人机翼展4.3米,航程125千米,飞行高度1000~1800米,升限4500米,飞行最高时速200千米/小时,滞空速度111千米/小时,续航时间6小时,装备有电视/红外侦察设备、激光指示器、红外照射仪及通信中继组件。

MQ-5B“猎人”无人机翼展10.5米,航程125~200千米,飞行高度2400~3000米,升限4877米,飞行最高时速225千米/小时,滞空速度111~148千米/小时,续航时间17小时,装备有电视/红外侦察设备、激光指示器及通信中继组件,可挂载2枚“蝰蛇打击”弹药。

MQ-12“勇士”-A无人机翼展16.76米,航程300千米,飞行高度2400~3600米,升限7620米,飞行最高时速222千米/小时,滞空速度130千米/小时,续航时间17小时,装备有电视/红外侦察设备和合成孔径侦察雷达,配备红外照射仪、激光指示器及通信中继组件,可挂载4枚“地狱火”导弹。

MQ-1C“空中勇士”无人机翼展17米,航程300千米,飞行高度2400~3600米,升限8840米,飞行最高时速278千米/小时,滞空速度111~139千米/小时,续航时间17小时,装备有电视/红外侦察设备、合成孔径侦察雷达和地面移动目标指示器,配备红外照射仪、激光指示器及通信中继组件,可携带4枚“地狱火”增强型导弹。

MQ-5B无人机可携带“蝰蛇”激光制导弹药

层级配套的无人机系统

美军认为,无人机可覆盖整个战场执行作战任务,组合形成的无人机系统负责在联合行动和在全谱军事行动中支持陆军作战。美国陆军营级、旅级、师以上级别部队,分别建立了涵盖侦察、监视、定位、目标引导及对地攻击不同功能的无人机系统。

美国陆军营级部队通常编有无人机小组,其“小型无人机系统”(SUAS)装备3架RQ-11B“大乌鸦”无人机,主要执行近距离(25千米以下)、短航时(1~2小时)作战任务。该型无人机可在3分钟内实现快速组装,手持发射后可选择人工回收或自动降落,装备可拆卸互换的可见光和红外摄像机,可为部队提供昼夜侦察监视、目标捕捉、打击效果评估任务,地面控制站可在10千米范围对无人机进行视距控制飞行,也可使用GPS自动导航,地面控制装备叠加可延长飞行距离。

美国陆军旅级部队通常编设无人机排,其“战术无人机系统”(TUAS)装备4架RQ-7B“影子”无人机,主要执行中等距离(125千米以下)、中航时(5~10小时)作战任务。该系统使用陆军战术通用数据链,支持多平台近实时连接与互通,可在昼间、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执行战场监视、战术侦察和通信中继任务,红外和激光传感器可为人员提供夜视目标指示,为“地狱火”导弹和其他激光制导武器提供激光指示,通信中继可将话音通信距离延长到100千米。

美国陆军师以上级别部队,编有“勇士”-A无人机连、“空中勇士”连级快反分遣队、“猎人”空中侦察连,主要执行远距离(200千米以上)、长航时(16小时以上)作战任务。

“空中勇士”连级快反分遣队装备4架MQ-1C“空中勇士”无人机,包括系统地面控制站、通信组件和地面支援设备,可以每24小时周期内执行22小时任务,具备昼夜及恶劣天气侦察监视、安全警戒、目标捕捉和对地攻击能力,可直接支援陆军战术用户担负指挥控制和通信中继任务,单独或协同作战时可使用挂载的“地狱火”增强型导弹和其他精确制导弹药(如杰达姆弹药)对地实施攻击,通过激光传感器能够自动同时跟踪5个目标,并在正常机动情况锁定并攻击目标。MQ-1C“空中勇士”无人机系统提供多战术通用数据链平台之间的连接与互通,可为陆军旅营级部队提供近实时光电/红外视频图像,还具备两架无人机互为中继扩大任务范围的能力。

“勇士”-A无人机连装备3架MQ-12“勇士”-A无人机,包括改进型模块化地面控制站、通信系统和地面支援设备,按照每24小时执行17小时任务编配,可在昼间、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侦察监视、安全警戒、目标捕捉,单独或协同作战时可利用挂载的“地狱火”导弹实施对地攻击,可担负战术级指挥控制任务并直接为战术用户提供通信中继支援。“勇士”-A无人机系统可通过地面控制站或卫星通信实现超视距控制,进一步拓展执行任务范围。该无人机系统还可与情报、监视与侦察行动及地面机动行动实现情报信息的分布式处理与共享,将多渠道获得的情报产品实时推送至被支援的陆军战术用户。

“猎人”空中侦察连装备6架MQ-5B“猎人”无人机,属军级单位资产,作战中可授权由师级单位指挥,可担负昼夜实时侦察、动态目标捕捉、远程通信中继、打击效果评估等任务,可使用挂载的“蝰蛇打击”弹药作直接攻击部署,具备最低限度的自卫能力,支持两架无人机空中中继。

美国陆军部分无人机已具备察打一体能力

美国陆军无人机用途正在不断拓展

不断拓展的多类型任务

美国陆军无人机投入作战初期,主要通过增强战场感知、搜集战场情报、捕捉定位目标来支援陆军部队行动,从而减轻士兵任务负担,减少士兵与敌军部队的接触,缩短“传感器—射手”的时间链,增强陆军部队的作战能力。经过不断发展,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日趋完善,目前已经可以通过提供信息、火力及其他形式支援,赋予、支援或增强陆军部队的多方面能力。

侦察和监视 侦察监视是无人机系统的第一需要,美国陆军各层级无人机系统负责搜索战场全域并及时处理分发情报,在各种作战任务中执行侦察监视、电子监听、目标捕捉、定位跟踪、识别指引、毁伤评估等任务,帮助陆军部队夺取并保持情报优势,担负化学、生物、放射和高能爆炸危险的发现、识别与标记任务,情况允许时对爆炸物和地雷实施销毁。

安全预警 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通过及时发现并通报敌方行动威胁和相关地形信息,保持己方和友军的行动自由与安全,监视有关威胁动向,防止受保护部队与敌进行不必要的交火。

进攻作战 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具有利用直接或间接火力摧毁高价值目标的能力,可联合陆军或联合部队火力,接近或渗透至目标空域,延伸作战距离对某一地区或者已知目标进行火力或电子战攻击,遂行高风险、高回报的攻击或打击行动,并实时进行打击效果评估,降低有人系统暴露或遭受攻击的风险。在打击或攻击行动中,无人机系统还负责为其他打击兵器提供正确识别和精确定位引导。

指挥控制和通信中继 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可搭载网络载荷和指挥控制组件,在战场通信网络不畅时,在空中或机动中为指挥官、武器系统、作战平台和士兵之间提供指挥控制联络,也可用于复杂或城市地形的通信支援,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飞行至空中合适距离担负各个系统和平台之间的通信中继任务。

战斗支援保障 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除保障作战行动外,还可执行包括军事情报、工程、宪兵、化学战行动的作战支援,支持区分敌人、友方、中立和非战斗人员身份的作战识别。无人机还可为各类型部队提供作战保障,为部署在前沿的作战单位投送器材及物资,撤回行动受损的装备,迅捷精准的运送小型高价值物资。

无人机作战相关技术不断发展完善

逐步推进的未来化发展

近年来美军参加的历次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实践表明,在战场上广泛运用无人机系统可以在降低作战风险的同时大幅提高作战效能。美国陆军将无人机系统定义为“经过实战检验的力量倍增器”,并专门制订了中长期发展路线图,持续加大在装备采购、技术研发、人才培训、基站建设和后勤保障方面的投入,计划在未来20年将陆军无人机规模扩大至目前的4倍,满足不断增长的作战需求。目前,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已经承担了超过30%的战场监视任务,随着更多数量的“猎人”、“影子”和其他多用途无人机装备部队,这一比例还在逐年提升。

2016~2025年,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将承担绝大部分侦察监视和指挥控制通信任务,以及近一半的攻击和武装侦察任务。逐步提高后勤保障与物资运输无人机系统的成熟度,承担约25%的空中后勤补给任务。无人机系统的自主程度将会提高,所有的旋翼飞机都将采用可选有人驾驶飞行器技术,对飞行员的需求数量将会减少,无人机操作人员将能够通过位于飞机上或地面车辆上的通用控制系统操控多架无人机平台。

2026~2035年,按照美军的发展规划,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将承担几乎全部的侦察监视和指挥控制通信任务,武装侦察、攻击、后勤保障、物资运输任务,也将有约75%的任务都将由无人机平台完成,专用的后勤保障与物资运输无人机系统、医疗后送无人机系统将研发并装备部队。无人机系统将实现全天候作战,并拥有自主发现和规避能力,与有人机一起集成到国家空域系统中。无人机系统将有效发展“蜂群”能力的纳米控制技术,操作人员将通过综合控制系统同时控制一大群无人机。

总体而言,美国陆军依据现有无人机系统制定中远期发展规划的同时,还着重发展高新技术更密集、作战效率更高、覆盖面积更大、作战使用更安全的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高、中、低空,远、中、近程,大、中、小型,侦察监视型、查打一体型、支援保障型,覆盖各层面、各性能梯次搭配的无人机作战体系,使其既能担负情报、监视、侦察任务,又能完成空中打击、对地攻击、引导打击任务;既具备情报支援、通信支援、电子战支援能力,又具备装备、补给、医疗保障能力;既发展侦察监视、攻击打击、支援保障技术,又发展自主导航、自动规避、自我防护、空中加油等技术,不断满足复杂条件下执行多样化任务的需求。

责任编辑:彭振忠

猜你喜欢
美国陆军中继勇士
美国陆军计划开发高功率微波反小型无人机技术
以一己之力拯救尴尬的都是勇士
2020年9月17日,美国陆军士兵在训练中发射新的M109A7圣骑士自行火炮
基于Alamouti 码的OFDM 协作系统中继选择算法
自适应多中继选择系统性能分析
追求美的人 从来都是勇士
美国陆军士兵正在进行实战演练
黄金时代 金州勇士 GOLDEN STATE WARRIORS
美国陆军侦察直升机选型受阻 国会质疑有人直升机时代结束
一种基于无线蜂窝网络的共享中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