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气象战研究计划曝光

2016-11-04 03:43孙立华编译
军事文摘 2016年21期
关键词:气象武器研究

孙立华 编译

美国气象战研究计划曝光

孙立华编译

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关于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报告》预测:21世纪中期将有2亿多人成为气候环境难民,三分之一的陆地面临极端干旱的情况,全球三分之一的野生物种濒临灭绝。届时,将有超过60多个国家因为缺乏土地、食物和水源而面临战争危机。因此,气候灾难可能成为未来战争的导火索。

据外媒报道,目前美军正秘密加紧研制一种新型武器,在特定的环境中,人为地施加一定的能量,以改变自然环境,诱发巨大的自然力,创造出有利于己方而不利于敌方的作战条件或对敌人造成严重破坏。这种武器所引发的各类自然灾害是人类难以抵御的,其所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可达到甚至超过任何一次大型核爆炸所造成的破坏。据气象学家预测,一个强雷暴系统的能量相当于一枚250万吨当量的核弹爆炸,即使是部分使用,也会产生巨大的作战能量。

美军研究运用气象武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早在100多年前,一些科学家就开始研究气象武器,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科学家特斯拉,他曾于19世纪末制造了一台超大功率的变压器,能产生10千瓦的人工闪电,传播距离可达50千米。此后,美军逐渐重视气象武器的研究。1940年底,美国政府开始实施代号为“凤凰”的控制天气计划,该计划是特斯拉理论的深入发展,从人工制造雷电扩展到控制各种天气变化。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军方为了保护重要工业基地和军事设施,采纳气象专家的建议,在意大利伏尔特河岸地区播洒大量造雾剂,制造出漫天浓雾,使英法盟军的战机无法靠近这一地区。还是在这里,1943年,美军利用人工造雾的方法,制造了一条长5千米、高1.6千米的雾层。浓雾为美军的行动创造了良好的掩护,使美军得以顺利渡河作战。1966年,美国“麦金莱气候实验室”开发的气象武器,开始用于越战,其行动代号为“波普艾计划”。美军共出动2.6万架次飞机,在越南上空投放了474万枚降雨催化弹,向云层里倾泻成吨的碘化银,实施大规模人工降雨,人为地延长雨季,造成越南部分地区洪水泛滥,使大量桥梁、水坝、道路及村庄被冲毁。最重要的是,洪水使北越军队的补给线—“胡志明小道”变得泥泞不堪,严重影响了北越军队的作战行动。据统计,美军人工降雨给越南造成的损失,远比整个越战期间飞机轰炸所造成的损失大。1970年,美苏两国在古巴展开了“干旱之战”。当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在某地实施人工增雨,会造成周围地区雨量的减少。美军利用这个发现,研制出了“干旱武器”—美军在古巴周边国家实施人工降雨,使这些国家发生洪灾;而临近的古巴却出现了反常的持续干旱。后来,苏联多次派遣专家到古巴进行人工降雨,才帮助古巴克服了干旱。

“麦金莱气象实验室”制造极端天气用于装备适应性实验

位于阿拉斯加的美军神秘的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天线阵

二战结束后,美军的又一项气象武器的“黑计划”

由于气象条件对战争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二战以来,美军一直在进行“人工影响气象”的研究。在艾森豪威尔担任总统期间,美军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气象控制比原子弹还重要”的观点。此后,美军先后进行过数十个秘密气象研究项目,其中包括制造地震的“阿耳戈斯”计划、制造闪电的“天火”计划和制造飓风的“烈风”计划。

在美国的诸多计划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是伊斯兰特。1956年,伊斯特兰考入麻省理工学院,专攻物理学。7年后,他又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到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并随即被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聘为“Q机器项目”主管。不久,伊斯特兰被美国核能委员会看重,出任可控热核研究项目主任,负责四个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协调工作。之后,出任美国某系统公司首席技术官,上任不久,伊斯特兰便因发明紫外线灯而名闻全球,随后其地球大气层新式测量的专利更是被五角大楼看中。20世纪80年代初,伊斯特兰被正式调入五角大楼。1978年,联合国通过了禁止一切涉及环境与气候试验的法案,美国政府被迫于1979年中止了所有相关实验。但伊斯特兰知道,美国实际上从未停止对气象战的研究。1994年,由美国空军和海军资助、伊斯特兰主持的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实验基地落户阿拉斯加半岛的加科纳,占地33英亩。一夜之间,在阿拉斯加半岛一望无际的荒原上,180根直插云霄的天线突然树起,每根都有十几米高。这就是伊斯特兰一手推进的HAARP项目。该项目的基建工程于2002年前后完成,2003年起正式展开各种实验。1994年6月,伊斯特兰供职的“大西洋里克菲尔德公司”,将公司所有的专利技术及合同转卖给了一家名为“E-系统”的神秘公司。没有人清楚“E-系统”的真正背景,人们只知道,这家公司专门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国防情报局做生意,年合同额高达18亿美元。“E-系统”立即对伊斯特兰委以重任,让他全面主持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计划。这个打着“和平研究”旗号的计划,实际上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危险、最疯狂的武器研发计划之一,而且得到了美国空军和海军的大力资助。在伊斯特兰向五角大楼提交的秘密报告中,“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军事用途除为美军潜艇提供先进、便捷的通信系统外,还可以侦察敌人的地下核试验情况、追踪超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及敌方战机,甚至还可利用高频波摧毁敌人的通信系统。2005年,伊斯特兰亲率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的科学家,在五角大楼内为将军们进行了一次模拟演习。演习结束后,伊斯特兰和7名军官向五角大楼提交了一份题为《让气候成为一种力量倍加器——2025年掌握气候》的研究报告。伊斯特兰在报告中指出,气象战技术将在今后30年里逐渐成熟。它将使美军拥有改变气候的能力,届时美军将能通过实施人工降雨,使敌军阵地洪水肆虐;制造干旱,使敌人淡水匮乏;制造飓风,使敌国城市变成废墟;利用激光制造闪电,以击落空中的敌机或使其无法起飞;利用微波把热量传到大气中,干扰敌军的通信及雷达系统。如果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计划用于军事,将对人类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并将导致新一轮的全球军备竞赛。它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对地球的物理状态、地质和生物造成无法弥补和难以修复的破坏,最终导致地球的毁灭。

美国军用卫星拍摄到的盘旋在斯堪的纳维亚北部的极光

多种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可能人为制造的自然灾难

人为改变气象条件制造天灾。随着大气科学的发展,人类已掌握了20多种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其中可以起到战术武器作用的主要有人造洪暴、人造干旱、人工造雾和消雾、人造寒冷酷热、人工控制雷电和人工引导台风等。1968年,美国阿拉斯加州的空军基地被浓雾笼罩,装载数百吨军用物资的运输机难以起飞,美国国防部采用人工消雾技术,向空中撒播消雾药剂,使大量细小的雾点迅速凝结,变成雨点降落地面,大雾很快退去,185架飞机得以安全起降。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种能对气候产生重大影响的电磁射频武器悄然“浮出水面”。这种武器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向天空中发射强大的极低频电磁波,在空中形成巨大的阻断层,使高空的气流改变路径,并将影响气候变化的气流前锋阻断,从而造成气候异常,出现连年干旱和洪涝灾害。1976年,西方国家的无线电报务员经常收到一阵阵像啄木鸟发出的嗡嗡声,经测定这种电磁波频率范围集中在10赫兹左右,是来自乌克兰境内的基辅地区。与此同时,天文学家发现大气中的电离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空气中的气流形成了巨大的阻断层,阻断了正常天气变化气流的前锋,改变了流动的路径,很快有的地方长期干旱,有的地方则大雨不断。直到1980年,苏联关闭了极低频的“啄木鸟”信号后,北半球高空气流才恢复正常。雷电对军事行动和电子装备,如雷达、电台、导弹、飞机等兵器都有严重影响。人为触发雷电放电,使云体一小部分区域在限定的时间内放电,具有特殊的攻击作用。

人为改变地壳运动制造地震。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聚集体,在地下沸腾的熔岩中贮存着巨大能量。这些能量一旦突破地壳的限制,就会引发地震、山崩等破坏力巨大的灾害。地震环境武器就是一种在特定的环境下,采用地下核爆炸和非核爆炸等手段,人为地诱发或制造地震灾害,从而达到一定军事目的的特种武器。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地震武器,花费了数百亿美元,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不仅进行了地下核爆炸触发地震试验,而且还进行了非核爆炸诱发地震的研究。据外媒报道,目前此类武器的研究仍在少数国家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人为改变海洋条件制造海难。目前,海洋环境武器巨大的军事潜力已令少数海洋大国的军事家赞叹不已。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海啸武器、海幕武器和巨浪武器等。据称,巨浪武器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只有几个军事大国在试验中引发了浪级不大的波涛。巨浪武器受海岸、岛屿、洋流等因素的制约较大,使用受限。自然界中,危害性较大的海啸通常是由地震引发的,当地震发生时,地壳两个板块在海底移动并互相摩擦,上移板块上面的海水会突然隆起,下移板块上的海水则突然下沉,在短时间内会出现巨大的水位差,从而引发海啸。据有关资料显示,里氏6.75级以上的地震很容易引发海啸。美军认为,一旦这种海啸武器步入战场,将能冲垮敌海岸设施并使其舰毁人亡。对于军舰和海洋设施以及登陆作战来说,风浪是一种不可小视的重要因素,巨大的风浪常常导致舰毁人亡,军事设施毁坏。因此,利用风浪和海洋内部聚合能可使大洋表层和深层产生海洋潜潮,从而造成敌海军舰艇、水下潜艇以及其他军事设施的倾覆和人员死亡。

人为改变生态环境制造人灾。在所有的环境武器当中,生化型环境武器的研制相对较为容易,也是潜在危害最大的一种武器。它是一种利用生物或化学药物等方法,对敌方的土地、农作物、环境等造成生态破坏,从而间接达到战争目的的武器系统。如化学雨武器就是从早先的气象武器演变而来。它主要是通过向敌方地区撒播能阻止地球表面散发热量的化学物质,使敌国的大地变成干燥的沙漠,导致生态环境变化;通过人工降雨、降雪,冰雪中带有化学药剂,以腐蚀对方的武器装备,甚至杀伤敌方人员,破坏生态环境等。氧气是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柱。目前,一种新型的激光制导BLU-82燃料空气弹(也称云爆弹、气浪弹或窒息弹)已用于实战,该型炸弹在目标区爆炸后,顷刻间可将目标区内的氧气全部消耗掉,使躲藏在隐蔽处的武装人员窒息身亡。越南战争中,美国密谋在越南南方建立一条5千米宽的缓冲地带,以阻止越南人民军南下。为了清除缓冲地带茂密的植被,美军分别出动4架C-130运输机,在南方朱邦山区撒播了大量的二氯苯氧乙酸正丁脂和三氯苯氧乙酸正丁脂混合植物杀伤剂。3天后,这片山区的树叶开始枯黄,芭蕉腐烂变黑;一个星期后,山区附近植被发生了急剧变化,树叶落光并开始枯萎,地面的矮小灌木林、嫩草相继死去,原来隐藏在密林中的公路、小道、工事、仓库和房屋等陆续暴露出来,随后这些暴露目标在美军狂轰滥炸中迅速被摧毁。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向敌国上空的臭氧层撒播化学药剂,与那里的臭氧发生化学反应消耗臭氧层,人工“开凿”臭氧空洞,使过量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到敌国地表。臭氧层破坏后,还会使当地气候变化异常,影响植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进而削弱敌国战争的能力。而且臭氧层一旦遭到破坏,很难得到恢复。

以海啸为代表的气象灾难严重影响人类的安全

责任编辑:彭振忠

猜你喜欢
气象武器研究
气象树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一张图看懂武器发展史
请放下你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