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之余话发展

2016-11-05 02:06文/穆
创造 2016年5期
关键词:决策行政

文/穆 希

文白决

考察之余话发展

文/穆希

能不能达到良好的考察效果,关键在于能否深学、深悟、活用、善用兄弟省市的好经验、好办法。

只要方向正确,砥励前行,总能到达目的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心动更要行动、嘴动不如腿动,与其临渊羡鱼、不如动手结网。”4月26日,结束在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学习考察的云南党政代表团在昆明召开总结会,省委书记李纪恒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

“十三五”开局之年,云南省委、省政府以新一轮的学习考察“走出去”促全省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其心良苦,其意深远。能不能实现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能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考察效果,关键在于能否深学、深悟、活用、善用,把思想上的强烈触动转变为发展共识和扎实行动。

对标先进找差距,时不我待谋跨越。紧凑的考察行程,丝毫不妨碍代表团成员们的深入思考,城市建设管理、产业转型升级、旅游发展繁荣……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操作,从宏观层面到微观细节,代表团一行像“海绵吸水”般不断地汲取养分;考察归来,李纪恒书记和陈豪省长带着大家一起找差距、查原因、理思路、明措施,力图把学习考察兄弟省份的好经验、好做法在消化吸收后形成自有基因,转化为推动云南跨越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书记、省长提要求——争当新发展理念行动派

“大路大发、小路小发、快路快发、无路不发。要加快以综合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思想上还要来一次大解放、大统一,规划还要有更大手笔,抓紧上高速、上高铁、上机场、布航线,在拓点、连线、加密、提标、建网、美化上下功夫,全力打好‘五网’建设5年大会战。”

“大项目往往都是几年、十几年‘磨一剑’的,不要搞那些虚的概念,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形成倍增效应。这方面请省发改委抓紧研究提出建议。”

“要围绕‘钱从哪儿来’想办法、动脑筋,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更要用市场的办法,以有限的资金撬动数倍的信贷带动大量社会资本投入项目建设,保证项目不因‘缺血’而‘休克’。”

“要重视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园区规划、民生事业规划、综合交通建设规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真正做到规划引领发展。”

“贵州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做好了国家批准就很顺利。我们有的州市和部门不够重视。气魄还不够大……”

——3月27日,云南党政代表团赴广西、贵州学习考察总结会上,省委书记李纪恒、省长陈豪先后现场点名,结合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补齐全面小康短板、产业发展短板等当前重点工作和紧要问题,对省发改委、交通运输厅、国土资源厅、招商局、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部门和园区的负责人提出要求。殷殷之情溢于言表,流露出对云南发展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紧迫感。

“全省上下要认真学习一以贯之、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认真学习抢抓机遇、融入国家战略的发展意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超前眼光,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高明之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科学理念,人才为基、筑巢引凤的深谋远虑”——在4月26日召开的云南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学习考察总结会上,省委书记李纪恒强调,全省各地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争当新发展理念行动派,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领导活动的全过程。要打好产业转型升级突围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创新驱动这个根本,聚焦8大重点产业,加快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轮驱动”。要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要进一步强化招才引智工作,研究出台人才新政,着力打造人才聚宝盆,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创新作用,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我省跨越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把营商意识、营商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化于制、实化于效、量化于果,建立重点项目落实保障机制,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构建“亲”上加“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要切实加强生态建设、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推进“森林云南”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

省长陈豪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把此次学习考察达成的新共识、合作的新项目落实到位,变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当前,要进一步提高城乡发展规划、建设、管理的起点、标准和水平,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实,全力推进与签约大学合作项目落地,加快政府信息中心和政务云建设,加快推动与阿里巴巴的合作,增强民企在云南的发展信心,切实推动云南更好更快发展。

代表团成员谈作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学习考察之余,参加学习考察的代表团成员也纷纷畅所欲言,谈感受、谈思路、谈发展。

“德宏与钦州,一个沿海、一个沿边,但都有跨境经济合作。德宏要学习钦州先行先试的好做法——政策争取要高位推动,生产要素整合要有国际视野,产业合作要体现共赢思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钦州的几个产业园区都构建了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曲靖开发区在做产业发展的时候,将结合云南的比较优势,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我们要根据这次来看到的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新理念提升水富港在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中的地位,通过水铁联运、水陆联运的方式实现双向互惠。”

……

对比中,大家看到了他山之石,也更清晰地找到了差异化的发展之路。

“回去后,我们要好好研究这个事儿。” 在贵州贵安新区的创客联盟总部基地,团省委书记杨军发现,创客联盟最大的亮点就是把党政、社会、企业、科研院所各方面力量整合在一起,为青年创业者提供服务。

曲靖市委书记李文荣说,曲靖的电子商务创业园结合本地产品优势,对接农村、联通市场、壮大产业,起步稳发展快。通过借鉴创客联盟把教育与大数据相连,把学生的就业和创业相结合的做法,我们有信心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得更好。

贵州把大数据发展得风生水起,年均增长40%以上。保山市委书记赵德光说,贵州的大数据在应用服务方面很有特色,“不过,保山在大数据应用上也有了量身打造的具体设计,下一步我们把超算和智慧城市进一步做出特色,让保山‘大数据’大不一样。”

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经验启迪着省卫计委主任李玛琳的思路:“从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一直到科研成果的孵化器、加速器,形成产业基地,最后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集群。”李玛琳认为,我们从政府这个角度应该要创新发展理念和思路,要围绕产业发展主动为他们企业搭建平台,把我们云南生物疫苗这个产业做大,那相关的上下游的产业链也就会跟着成长起来,它就会自动自发的跟着聚合、聚焦、聚变。

“登高更知天地阔,再励玉溪赶超志。”通过此次到长三角三省市实地参观学习,玉溪市委书记罗应光深刻感受到云南的差距——在观念上“外甥打灯笼”,干劲“上马不捉鞭”,交通“漫道真如铁”,产业“守旧不知新”,规划“问路不投石”,人才“孔雀东南飞”。他谈到,要聚焦高铁和高速,势如破竹抓交通;聚焦转型和培育,快马加鞭强产业;聚焦共建共享,脱胎换骨统城乡;聚焦专业集聚,突出特色建园区;聚焦服务高效,软硬兼修造环境,以高效行政“一花引来满园春”。

“没有比较就不知道差距、没有追赶差距就会更大。”在楚雄州委书记侯新华看来,我们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最根本的是全局观念和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部署的差距。

“沪苏浙产业发展高端化,服务管理精准化,科技创新前沿化,城市建设现代化,规划先行贯穿建设主线,改革创新遍及各个领域。文山州将学习借鉴好这些先进经验,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迈出步伐、闯出新路。” 文山州委书记纳杰说。

省工信委主任岳跃生认为,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战略等机遇不放,立足云南比较优势,以思想观念、思维模式的“破困”来实现产业发展的“突围”。要突破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盆地意识”,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勇于创新,大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云南优势新兴产业,在扩大对外开放中闯出一条新路子。

通过对比分析,省教育厅厅长周荣深刻感受到,无论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云南高校与国内顶尖大学差距很大,服务科技创新和云南跨越式发展能力不足。将抓住此次省政府与几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契机,树立标杆,借梯攀高。

“理念的超前来自于思维的创新。”省科技厅厅长徐彬认为,下步工作中,要聚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编制实施创新发展规划,抓好平台载体建设,打造创新项目和研发人才汇聚地,围绕全省八大重点产业着力,集中精力、集中经费、集中项目推进;要抓好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辐射中心。

在省环保厅厅长张纪华看来,云南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我们要高举生态旗帜,打生态牌,走生态路,这是我们与发达地区相比能够胜出的法宝。在加强供给侧改革中,要突出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这种产品就是七彩云南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擦亮“绿色发展、美丽云南”金字招牌,要走好两条路:一条是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另一条是经济发展与改善环境双赢。环保部门必须树立服务环境保护、服务经济发展“双服务”意识,构建以质量改善目标、环境法规标准、环境安全防控等八大体系建设,切实提高环保工作能力水平,确保在建设中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取得重大突破。

如何将学习考察成果更好应用到招商引资工作中?省招商合作局局长杜勇认为,简单讲就是一个“干”字。在下步工作中,要充分发挥高层互访推动形成的区域合作机制及沪滇对口帮扶合作机制的作用,切实提升滇沪、滇浙、滇苏等省际经济合作层次和水平,紧紧围绕八大重点产业做好定向招商和精准招商。

发言透出了大家考察学习中收获颇多,启迪很大,更透出了坐不住、睡不着,赶紧干、抓紧干的强烈感觉。

学习先进发展经验,实现跨越发展,是承诺、是担当;是用心、是用力。一次次学习,一次次对照,我们看清了虽然发展阶段的不同,但只要方向正确,不懈奋斗,我们总能到达目的地,最终实现后发赶超。

助读

省级党政考察团如何外出取经?

省份之间的交流取经是常态。据北京青年报记者统计,十八大以来,全国31个省份中至少有21个曾由党政一把手两人带队组建省级党政代表团,赴其他省份考察学习。

如何确定学习对象——

中国省份众多,党政一把手带团外出取经时,如何确定学习的对象?怎么学?

党政机关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不同省份间确定学习对象主要考虑三个因素,首先当然要考虑需求,根据侧重的主题选择省份。以2013年江苏考察北京、广东、上海三地为例,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带队的考察主题是“加快自主创新、促进转型发展”的经验、做法。当年因为这一主题前往广东、上海考察学习的还有广西、云南、河南、黑龙江、贵州。进入十八大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寻求转型升级之策不难理解。与具体部门的业务需求不同,省委书记带队学习的都是较为宏观、整体的经验。

除了需求外,考察学习的内容也会结合省份自身的特点。以贵州省为例,扶贫几乎贯穿了贵州工作的各项重点。

另外,保持同周边省份的交流学习也十分重要,因为周边省份往往与本省的省情相似。以今年3月考察学习的云南为例,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带队的党政代表团就学习了广西、贵州。对这两个省份,李纪恒说,行前,对我们的近邻广西和贵州,大家都不陌生,觉得都是欠发达省区、发展阶段特征相似,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都差不多。“但一趟下来,印象却从‘差不多’变成了‘差不少’”。

哪个省最爱向兄弟省份取经——

贵州三年来已考察学习9个省份,分别是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广西、甘肃、宁夏、云南、福建。

江西最近两年也已考察学习了8个省份。

广西、广东、天津等省自2013年起每年至少外出考察学习一个省份。

江苏、湖南、北京、上海、宁夏、湖北、海南、江西这9个省份,前三年中至少有两年外出学习。

各省取经最常去哪儿——

上海三年迎10省最高取经团。

广东次之,三年迎5省取经团,分别是江苏、广西、湖南、江西、海南。

此外,迎接取经队伍较多的还有浙江、北京、甘肃。(说明:数据为十八大以来省级党政一把手都带队的不完全统计)

(据北京青年报)

云南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将施行公众参与是亮点

文白决

决策是行政行为的起点,规范决策行为是规范行政权力的重点,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前端。

为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云南省人民政府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并公布了《云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将于6月10日起施行。

制定《规定》的背景

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均从法治理念的高度提出了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依法决策的相关要求。

决策是行政行为的起点,规范决策行为是规范行政权力的重点,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前端。行政机关能否做到依法决策,直接体现着其依法行政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政府职能全面正确履行,直接关系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目标的实现。

多年来,云南各级行政机关在推进依法行政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依法决策的好经验好做法,决策的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云南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日益显现:一是重大行政决策的程序制度不够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必经程序缺少法定依据;二是重大行政决策的范围、标准不够明确、具体,实践中难以操作。因此,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制定了《云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

《规定》共10章46条,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定义、建议和承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以及违反本《规定》的责任追究等事项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公众参与是亮点

《规定》要求,决策落地需过“五关”:第一关是公众参与程序。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依法不得公开的事项外,决策事项承办单位应当根据决策事项对公众利益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规定》指出:本省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前,应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本规定所称的重大行政决策,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为决策机关,行使法定职权,对涉及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的行政行为。引导公众参与接受社会监督。

“公众参与”条例里指出,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依法不得公开的事项外,决策事项承办单位应根据决策事项对公众利益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方法可通过政府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将决策事项、依据、说明等内容向社会公示,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此外,决策事项承办单位对公众提出的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并将意见采纳情况以适当形式统一向公众反馈。对于公众提出的意见采纳情况,应当在决策事项草案说明中予以说明。

公众参与是民主决策的重要体现,也是与群众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决策程序。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工作做得越实越细越透,越能夯实决策的社会基础,越有利于决策后的执行和实施。“开放式决策”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民主促民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增强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益探索。其主要特点是“公开、透明、参与、互动”,体现了决策基础的广泛性、民意表达的直接性、决策技术的时代性、决策方式的开放性。

“开放式决策”是政府行政治理方式的创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利益日趋多元,社会矛盾高发频发,社会情绪更加复杂,决策中妥善处理各方利益诉求的挑战和困难明显加大,这就要求政府决策不管是“做蛋糕”,还是“分蛋糕”,都要把维护人民权益和实现公平正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证决策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和支持,保证改革发展成果能够公平惠及人民群众。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科学合理的决策制度,能够把政府决策与做好群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开门让人民群众参与决策,公开决策事项、决策依据、决策过程、决策信息、决策结果,真心实意倾听民意、汇聚民智,实事求是权衡利弊、兼顾各方,保证合理的意见和诉求充分体现到决策之中,对有重大分歧的问题要加强研究论证、反复协商协调,对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理由以及政府的取舍意见和考虑要及时公开反馈,这样即使最终决策不能让所有人满意,大部分人也能释然接受。“积极推进”,就是首先要把法律法规要求的“规定动作”做实做到位,决不“走过场”,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大胆尝试运用微博、微信等各种创新方式推动公众参与。真正使人民权益最大化、公平正义法治化。

科学决策有专家

第二关是专家论证程序。组织5人以上的专家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草案进行论证;涉及面较广、争议较大、特别复杂的重大行政决策,参加决策论证的专家一般不少于7人。

值得一提的是,决策事项承办单位不得选取与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专家、专业机构参加重大行政决策的论证。此外,专家论证可以采用论证会或者书面咨询等方式进行,决策事项承办单位应当提前5个工作日将决策事项草案及相关材料送达专家、专业机构。

专家论证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体现。科学决策不是要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成为事事通、样样行的科学家和专门家,而是要具备基本的科学思维,懂得把专业性、技术性问题交给专家,善于组织好专家进行科学论证评估,尊重专家意见,杜绝拍脑袋、凭感觉决策,或者局限于一时一地一事的个人经验决策。

搞好专家论证,必须“选好专家、用好专家、待好专家”。“选好专家”,就是要健全专家遴选机制,打破只选“说行”“说好”的听话专家的“潜规则”,真正把专业能力、资质、经验和诚信作为主要遴选标准。“用好专家”,就是要为论证提供必要支持,使专家在充分了解政策背景、决策目标等信息的基础上开展论证工作;建立专家论证公开制度,通过公开机制促使其客观、独立、科学、负责地提出论证意见。“待好专家”,就是要提供适当礼遇和合理报酬,给予适度激励;认真对待论证意见并反馈采纳情况,以示充分尊重。

风险评估是依据

第三关是风险评估程序。对可能存在社会稳定、生态环境、社会效益、法律纠纷、财政金融和公共安全等风险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条例里显示,决策事项承办单位应对可能存在社会稳定、生态环境、社会效益、法律纠纷、财政金融和公共安全等风险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进行风险评估。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则可以由决策事项承办单位组织,也可以委托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进行。根据评估情况确定无风险、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四个风险等级,其中,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可以确定为无、小、中、大四个风险等级;最后形成风险评估报告。此外,决策可能引发的各类风险和风险等级,提出决策可执行、可部分执行、暂缓执行或者不执行的建议;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以及应急处置预案或者其他替代方案等,均属风险评估报告内容。

目前我国的决策风险评估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评估机构不够专业、中立,评估机制不够完善,评估过程不够透明等问题。开展决策风险评估,要做到“应评尽评、综合评估、风险可控”。“应评尽评”,就是对重大决策事项要组织排查主要风险源、风险点,经排查认为存在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风险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决策实施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决策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应当进行风险评估而未评估的,一律不得作出决策。

“综合评估”,就是要多方权衡、综合评判,通过舆情跟踪、抽样调查、重点走访、会商分析等方式,全面查找风险源、风险点,对决策可能引发的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实事求是地确定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和化解处置预案。

“风险可控”,就是要把风险评估结论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把风险是否可控作为作出决策的重要标准,保证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审慎决策,既不能无视风险乱决策,也不能患得患失不敢决策。在决策过程中,经评估认为大部分群众有意见、反应特别强烈、可能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应当区别情况作出不实施的决策,或者调整决策方案、降低风险等级后再行决策。经评估认为风险可控、可以作出决策的,也要把握好时机,把风险防范和化解处置的责任与措施落实在决策之前。

世界上不存在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物,现实中也不存在只有好处而没有风险的决策。把风险评估作为决策的法定程序,是防范决策风险、减少决策失误的重要举措,能够保证决策者在全面清醒认识决策负面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决策。

合法审查是保障

第四关是要有合法性审查程序。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在提交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讨论前,应当经本级政府法制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政府法制部门应当自收到草案及相关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情况复杂的,可以延长至10个工作日。

合法性审查是依法决策的重要保障。随着依法决策观念逐渐确立,把出台规范性文件等政策措施类决策和政府订立合同等涉法事项交由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已成为各地区各部门决策实践的普遍做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审查的事项范围有限,尚未覆盖政府决策各个领域;法制机构的审查力量和能力还比较薄弱,承担不了更多审查任务;审查把关还不严,很多情况下只能“开路条”,不让“设关卡”。

将合法性审查作为决策法定程序,要求法制机构主要从以下方面全面审查决策涉及的法律问题,提出审查意见:一是决策事项是否于法有据,经审查认为不属于决策机关法定职权范围的,建议不决策或者按照规定提请有权机关进行审批、依法授权。二是决策程序是否依法履行,未履行法定程序或者履行程序不符合规定的,建议补正或者重新履行相关程序。三是决策内容是否依法合规,经审查认为决策方案、备选方案或者风险防范化解处置措施等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政策规定的,建议进行修改。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会议讨论。

集体讨论做决定

第五关要经过集体讨论决定程序。重大行政决策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讨论决定。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制度是保证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规定》要求“重大行政决策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讨论决定”,对集体讨论决定后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式进行了明确。

实践中,重大决策作出前进行集体讨论,已成为大多数行政机关的普遍做法。坚持集体讨论决定,要求行政机关做到:一是审议形式符合法律规定。重大行政决策应当由政府常务会议、全体会议或者部门领导班子会议讨论决定。二是审议过程充分发扬民主。审议过程不能成为会议组成人员的“点头会”和行政首长的“一言堂”。承办单位要介绍决策方案及其法律法规政策依据、履行决策法定程序的有关情况、各方面提出的不同意见及研究处理情况等,会议组成人员要充分发表意见。行政首长和其他会议组成人员的意见、会议讨论情况和决定应当如实记录。

失误过大终身追责

“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保障”。为了保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实施,切实减少决策失误,《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决策机关、决策事项承办单位、决策事项执行单位不履行草案的决策程序且造成严重后果时,需要承担的责任,并对受委托专家、专业机构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作了明确。

《规定》明确,如果决策机关存在未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导致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依法应当作出决策而未作出决策,或者应当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将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同时,《规定》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应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机制,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制度,完善调职、离职、辞职、退休等不影响责任追究机制。

责任是法律的生命。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制度就是一纸空文。实践表明,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要坚持有错必究、有责必问,不论事发时责任人是在岗在任,还是已经升迁、调转或者离退休,都要一查到底、严格追究。

尝试运用微博、微信等各种创新方式推动公众参与(图/CFP)

猜你喜欢
决策行政
行政学人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我国“十二五”时期的行政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