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方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及问题探析

2016-11-05 18:39彭良英
企业导报 2016年20期
关键词:产学研黑龙江省企业

彭良英

摘 要:高校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能型教育转型的经必之路。自2008年以来,黑龙江省地方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在阐述黑龙江省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的基础上,对高校产学研合作在思想观念、内部机制、外部条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促进黑龙江省地方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通过自主协商,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科研开发、生产、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活动。在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主体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在企业锻炼应用能力为主的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所以产学研合作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能型教育转型的必经之路。教育部规划司主办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驻马店会议),明确提出产教融合,发布600所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类大学,高等教育向类型化转型成定局,这给地方高校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即如何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因此产教深度融合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黑龙江省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基本现状

黑龙江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起步较早,早在2008年就着手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工作,2010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决定进一步推进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选取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6所和3所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培育单位,正式开始了地方性高校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试点工作。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中最关键的就是高校的产学研合作,这9所高校的探索实践经历,也为其他院校提供了很多经验借鉴和思考,为其他院校深化产学研合作,起到了很强的示范作用。

目前省内地方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共计34所,其中省属高水平大学10所,大部分高校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据调研显示,有56.6%的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专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比例占总数的67%,50%以上的在校学生也能参与到高校产学研合作中。这表明黑龙江省地方本科高校已普通采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而且经历几年的发展,高校产学研合作呈现出经济效益日渐明显、合作范围逐步扩大、合作模式不断丰富的趋势。

(一)在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的引领作用突出,经济效益日渐明显。2013年上半年全省就实现科技成果转化296项,签约额8.3亿元,投资额61.18亿元,产学研合作成绩显著,其中地方高校的引领作用日渐突出,以哈工大为例,2010年哈工大以“校企共建”模式在松北科技创新城开展了产学研基地建设,该基地涵盖了节能减排、复合材料、土木、环保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平台4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个,国家重点发展产业化项目10个,军转民产业化平台2个。目前,该基地为黑龙江省吸引海内外资本投入约30.7亿元,创生了智能电力、同和精光、海天质控等5家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了九洲、博实两家高科技企业上市,支撑的相关产品为黑龙江省企业带来新增工业产值超过210亿元。

(二)合作范围逐步扩大。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合作对象有所扩展,除了重视同行业内企业合作外,现在也十分重视与本省市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研究院所的横向合作;合作领域也从合作教育,向技术服务、技术研发、智力支持等方面发展。

(三)合作模式不断丰富。以往高校产学研合作经常采用的模式有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共建实习基地等,近几年,黑龙江省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例如,哈尔滨工程大学设立专业公司,与国家大学科技园合作,打造市场,形成这种“实体合作模式”;大庆师范学院旅游管理系与大庆万达喜来登酒店合作开设“喜来登订单班”,形成了开设酒店管理专业模式等。

二、黑龙江省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08年以来,黑龙江省一批高等学校与企业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由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产学研合作与技术转移,客观上促进了黑龙江省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还存在诸多问题,限制着产学研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合作意识不强。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参与

者,由于认识不足对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并不高。企业往往认为高校以理论研究、论文发表和课题获奖等作为项目完成的标准,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和理论性较强,很多成果与现实市场脱节,因此实用性和应用性不足,而企业与之合作进行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显然风险较大,利润回报却很慢,所以它们往往更倾向于购买成熟的科研成果和生产技术来减少投资风险。即使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由于担心投资风险高,对于合作项目投入也较少,校企合作往往流于形式和表层,产教深度融合效果不佳。

(二)合作层次不高。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目前多停留于合作交流、信息交流、共建实习基地等领域,在技术合作、教学改革领域的高层次合作还缺乏深度。多数企业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上,但多数还停留在顶岗实习、共建实习基地等形式上,对于共同研发实训教材、课程设计等方面合作得较少。另外多数企业对于产学研合作缺少规划,合作多数还局限于只解决企业当前的一个具体的技术难题,而对于如何通过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新产品研发能力等方面考虑得较少,这些都导致校企合作层次不高。

(三)中介组织服务水平不高。科技中介服务是产学研合作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支撑,但是目前能够为高校产学研合作提供全程服务的中介组织在黑龙江省还极为稀缺,这就导致产学研合作各方缺乏有效的沟通,表现在金融中介机构对产学研联合的支持不足;风险投资对产学研联合尚未真正重视;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估体系上不完善。因此由于缺少风险资金、市场推广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很多项目难以科技成果产业化,这都为高校产学研深入合作带来了障碍。

(四)政府支持和引导的力度不够。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即是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引领者、直接服务者、组织协调者,同时也是规范监督者。地方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投入程度上对产学研合作的效果和深入程度起到较大的影响作用。首先,是政府对高校产学研合作投入资金力度不够;其次,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环境还不完善,目前黑龙江省地方政府还没有形成一套专门针对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包括产业政策、税收政策、产权保护政策等),这就为校企的深入合作带了制度上的障碍;另外,政府没有做好服务工作,对于信息平台建设工作重视不足,结果导致科技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

三、促进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对策

(一)高校要强化人才队伍,提高自身科研实践能力,从而增强企业合作信心。企业合作意识不强,一方面的原因是对高校的科研攻关能力没有信心,担心投资风险大。因此高校一定要转变等企业上门,靠政府引领支持的被动思想,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增强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把研发的高新技术与企业生产联系起来,实现成果转化;搞特色办学,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产学研合作之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为核心,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项目合作、实验室合作等方式,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高校自身的努力让企业看到高校在解决技术难题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信心。

(二)探索高校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促进产教深入融合。除了以往的合作交流、信息交流、共建实习基地等合作模式,高校应该结合自身资源和特点,探索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例如:高校可以用自己研发的科技成果作为出资方式投资于企业,实现技术入股,可以与企业联合共建研究开发机构,这样一方面解决了高校科研经费短缺的难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企业科技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成果不多的困难。

(三)加快产学研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产学研中介服务机构是联系政府、企业、高校的桥梁和纽带,在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黑龙江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起步晚,能力较弱。为了能够尽快地在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内外科技中介机构的联系,引进优秀人才,学习人家专业化的运作模式,鼓励国外中介机构进入我省中介服务市场;另一方面加强我省科技中介机构的队伍建设。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的教育培训,使其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和法律的专业人才,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从而提高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

(四)强化政府政策推动和外部环境保障。产学研合作不能没有政府政策引导,需要财政、社会舆论、税收等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政策方面,政府要完善有利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资金投入方面,政府部门要逐步建立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和产学研创新载体建设等,并逐步增加专项资金的投入规模;提供服务方面,政府可以依托省级技术市场,搭建专业性较强的产学研联盟共享平台,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和各主体间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

参考文献:

[1] 陈美玲.黑龙江省校企合作创新机制探索[J].价值工程,2014(22):233-235.

[2] 刘玲玲,高文举.黑龙江省高校校企合作基本模式分析[J].黑龙江教育,2015(12):28-29.

[3] 潘宇峰,吴刚.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及战略思考[J].黑龙江省高教研究,2015(11):75-77.

[4] 孟令子.黑龙江省产学研合作发展现状研究及对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1):141-143.

猜你喜欢
产学研黑龙江省企业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企业
企业
企业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