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理病害的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

2016-11-05 11:30乌云毕力克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发生原因预防对策小麦

乌云毕力克

摘要:该文主要结合和静县小麦种植实际,就小麦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原因和预防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小麦产量和品质提升有一定助益。

关键词:小麦;生理性病害;发生原因;预防对策;和静县

小麦是中国北方地区主要粮食型农作物,其产量和品质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静县位于新疆中部,小麦播种方式以春播为主冬小麦为辅,春小麦一般在气温回升,土壤解冻,表层土壤解冻达4-5 cm就可以进行播种。由于和静县独特的小麦播种方式,小麦出苗后很容易受到气候环境影响而出现严重的生理性病害,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

和静县是巴州的粮食主产区,全县播种面积占全州粮食播种面积的近三分之一,为确保小麦丰收,和静县春小麦采取“顶凌播种”的形式,有利于小麦保全苗、扎根深、分蘖成穗率高,并提高抗旱和抗倒伏能力。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小麦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和静县春季气候严寒,夏季容易出现干热风灾害,小麦生理性病害经常发生,需要我们在做好播种质量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小麦生理病害预防工作。

1 小麦冻害

1.1 发生原因分析

小麦冻害主要分为冬小麦越冬冻害、早春小麦冻害和低温冷害三种。首先,冬季冻害。冬季冻害主要发生在冬小麦田间。小麦苗期入冬进入到越冬期这段时间内,由于寒潮降温而引起的小麦冻害发生。冻害发生后小麦会发黄,逐渐枯萎死亡;其次,早春冻害。早春冻害主要发生在冬小麦和春小麦田间,主要是冬小麦过了立春之后处于返青期,春小麦播种后处于苗期生长旺盛时期,因为寒潮来临,导致环境温度迅速下降,地表温度下降到零度以下,导致小麦出现霜冻或者冻害;最后,低温冷害。这种冻害在冬小麦和春小麦田间都可以发生,小麦进入孕穗期阶段,环境气温长时间维持在零度左右而导致的低温冷害。

1.2 预防措施

首先,对于冬季冻害的预防措施。首先要结合田间小麦生长情况适当追施氮肥,但要控制好氮肥追施的量,促进小麦迅速分蘖快速成长。同时还要加强小麦越冬管理,及时浇好越冬水,避免小麦出现早衰。灌溉要结合环境温度,在温度维持在3-10℃左右进行灌溉。灌溉要适量,避免大水灌溉;其次,对于早春冻害的预防措施。要科学选择小麦品种,选择抗寒能力较强的小麦品种。对于田间生长过旺的冬春小麦,要做好镇压工作。小麦起身期喷施助壮素,提高小麦分蘖能力,避免小麦徒长。冬春小麦发生冻害后,要及时追施氮肥和灌溉,促进小麦尽快恢复生长;最后,对于小麦低温冷害的预防措施是在低温来临之前,及时进行灌溉,降低低温冷害的影响。当小麦遭受到低温冷害之后要及时灌溉浇水,适当追肥,保证小麦健康成长,提高小麦产量。

2 小麦干热风害

2.1 发生原因

干热风是一种高温干燥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是一种持续时间较短危害小麦产量的特定天气现象。在干燥、高温和一定风力影响之下,导致小麦叶子发黄、杆枯、结实不完全,对小麦产量危害十分严重。在小麦灌浆到成熟阶段,遇到高温、干旱和强风力是发生干热风的主要原因。干热风害发生之后,如果持续2-5天温度维持在32℃左右,田间相对湿度降低,风速在3级左右,田间小麦的蒸发量会显著提升,体内水分供给失去平衡,籽粒灌浆受到严重影响,造成小麦早期枯黄。在干热风的影响下,小麦灌浆期缩短,灌浆量减少,造成小麦出现严重减产现象。

2.2 预防对策

首先,适时灌溉。适期做好灌溉工作,不但可以增加田间湿度,调节小麦田间气候,控制干热风的发生,而且还为小麦收获的播种创造了条件。但是在灌溉过程中,小麦群体偏大、存在倒伏可能的地块要控制好灌溉量和施肥量。灌溉要避开大风天气,避免引起小麦倒伏;其次,做好农业防治工作。要选择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提高小麦抵御干热风的能力。适时早播促进小麦早熟。在小麦种植过程要增施有机肥;最后,做好叶面施肥工作。从抽穗到乳熟期喷施叶面肥2-3次,一般每亩可用1%-2%的尿素溶液、2%-4%的过磷酸钙溶液、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5%-20%的草木灰浸出溶液或1%-2%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溶液40-50 kg,叶面喷施。

3 小麦缺素症

3.1 发生原因

小麦缺素症主要是指小麦生长过程中缺乏氮磷钾等必要的营养元素,导致小麦无法正常生长。小麦缺素症可以发生在小麦任何生育时期内。导致小麦缺素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农民群众盲目施肥,不能做到根据田间肥力条件科学施肥,造成田间有的营养素过量,有的元素不足。此外,一些复合肥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很大误区,农民群众认为复合肥是万能的,每亩使用一袋复合肥就行了,经常忽视钾肥和磷肥的作用,造成小麦田间缺钾缺磷现象十分严重。

3.2 预防措施

首先,缺磷麦田。苗期每亩可追施过磷酸钙20-30 kg,在行间沟施或兑水浇施。或者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 g,兑水75 kg喷施。中后期缺磷,在孕穗扬花初期每亩可用50-60 kg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间隔7-10天,连喷2-3次;其次,缺钾麦田。苗期每亩施用10 kg氯化钾或50 kg草木灰,在孕穗扬花初期可喷施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参考文献

[1] 王云振. 小麦播种期病害综合防治技术[J]. 北京农业,2013,24:17.

[2] 崔东梅.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 中国农业信息,2016,02:114-115.

猜你喜欢
发生原因预防对策小麦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私设“小金库”引发的职务犯罪预防对策研究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选择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