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谣言研究的跨学科视角

2016-11-07 21:27殷俊
新闻界 2016年11期
关键词:谣言心理情感

殷俊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谣言犹如开闸洪水,一发不可收拾,其产生动机之复杂、传播速度之猛烈、影响范围之广泛,前所未有,给传统的治理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然而,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当下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网络谣言传播规律的探讨,而能跳出谣言本身,将谣言与政治心理、社会心理、传播心理结合的研究寥若晨星。2015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郭小安研究员的力作《当代中国网络谣言的社会心理研究》,以30余万字篇幅,通过跨学科研究视野、方法与视角,打通政治学、传播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将谣言与政治心理、集体心理和个体心理结合,辅以丰富的案例剖析,重点考察谣言与恐慌、谣言与泄愤、谣言与情感动员的关系,提出若干谣言治理的相关对策,既加深了学界对谣言的认识,更拓宽了谣言研究视野,不愧为谣言研究力作。总得说来,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核心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梳理的继承与创新

该书对谣言的概念界定和基本理论进行了十分严谨地梳理,包括对谣言的概念、定量分析、类型考量以及网络谣言传播特征和模式的系统爬梳,提出的诸多核心观点具有创新意义。比如,关于谣言的概念界定,本书基于谣言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个体性与社会性、官方性与民间性等特点,将谣言界定为无事实根据的、未经权威渠道证实或官方明令禁止的、大众感兴趣且被广泛传播的消息和言论。在变量体认方面,作者认为谣言除了与个人情感的重要性、含糊性、戏剧性、不安性等个体和群体心理相关,还与社会、政治环境以及媒介体制相关,如社会是否常态、信息是否透明、政治参与渠道是否畅通、社会信任结构是否合理、公众是否具有理性及批判精神等。在传播类型方面,基于谣言发生动机和传播功能分类,选取八个关键词对谣言进行归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判谣言,进而实现谣言的差异化治理。

二、跨学科视野及研究视角的深度化与说服力

该书整合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重新对谣言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个人认知心理、群体心理、社会和政治心理三个维度对谣言进行系统考量,并提出一些颇具启发意义的观点。如作者认为谣言传播的心理动机非常复杂,它既与人的贪婪、欲望、焦虑、期望等情感因素有关,也与人的认知特点和理性缺陷关联,还与所处社会和政治生态密不可分;它既反映了人趋利避害的本性,又折射出个体所处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深层问题。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生态环境中,网络谣言实质是一种现实挤压下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它与现实社会矛盾的累积、底层情绪的积压、以及制度化参与渠道不足息息相关,因而只要涉及政治社会敏感问题,公众很难保持平和与理性,亦回避深度交流,而是有意无意地推动谣言的传播。因此,谣言的治理应跳出谣言本身,不仅需要公民理性意识的增强,更需要社会政治环境的改善。以上分析可以摒弃目前对谣言认识的各种偏见,拓宽研究视野。

三、网络谣言传播与国情紧密结合的研究理路

该书认为,网络谣言的传播与所处社会生态息息相关,网络谣言传播取决于以下要素:与公众利益的相关度(是否有求真的动机)、公众是否具有刻板意见(是否有求真的可能)、信息是否多元(是否有求真的能力)等。一般而言,如果谣言漏洞能够在第一时间被指出,政府及时提供权威信息,大众媒体、意见领袖、当事人等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渠道,网络谣言的自我净化能力才可能真正实现。

该书立足中国国情,把恐慌类谣言和泄愤类谣言作为全书主干,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如认为网络对传谣和动员起着推波助澜的同时,也为谣言的预警、监控和应对提供了便利。若处理得当,能有效遏制对集体行动的引发,因为多元化的信息素材和权威信息的及时供给是辟谣的关键所在。从传播媒介的技术特点来看,这种共同协作的模式更容易在互联网上达成;如果通过强社会关系网络,利用熟人间的高度信任、情绪感染和从众效应,经由传统媒介手机、电话等方式传播谣言,则具有更大的杀伤力,更容易引发大规模的集体行动。当然,应对谣言的治本之道仍依赖于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如政府管理的信息透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公众制度化参与渠道的拓宽等。

此外,该书从中国网民的情感结构人手,分析了社会抗争事件中网络谣言与情感动员的关系,其核心观点是:与西方“依法抗争”、“依理抗争”不同,受资源和参与渠道限制,中国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往往表现出“以势抗争”、“以死抗争”的形态,愤怒、悲情、戏谑等情感成为事件发展的重要线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并不遵循理性计算的逻辑(输赢的策略算计),而是情感动员的逻辑(道德的对错和情感的共鸣),在这一逻辑中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网络谣言。谣言与情感动员的互动是贯穿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线。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谣言发挥强大的情感动员作用,通过虚构情景,建构身份,过滤、删除和强化某些信息,唤醒公众的悲情和愤怒,然后通过舆论审判、愤怒迁移、恶搞戏谑等剧目,将事件逐步升级至社会抗争事件。在这类“集体狂欢”中,公众关注焦点不是事件的真假,而是情感的共鸣和情绪的宣泄。对于此类群体性事件,关注情感比关注事实更重要。

四、兼顾学理性与可操作性的对策提出

该书针对当前应对网络谣言的较有代表性的流行观点进行评述和反思,提炼出新的网络谣言应对之道。有些观点具有创新性。

首先,在政府的辟谣时机选择上,该书认为过分追求速度并不一定取得理想的效果。由于辟谣需要大量的证据链,而证据链的获得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如果不顾事实的复杂性,而直接针对谣言草率回应,将丧失缓冲和回旋余地。在事情没有得到权威证实的情况下,最好的方式是第一时间介入,而非第一时间辟谣,比较优选的方式是知道一点,披露一点,并与公众保持持续的沟通,这样才可以实现时、效、度的辩证统一。

其次,在辟谣工具的选择上,该书认为要重视有线广播或者流动广播的重要性,因为它们是纯粹意义上的群体化传播工具,在“碎片化传播”时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不受时间、空间及使用工具的影响,可以实现无缝隙传播;传播效果具有高度的感染性和情感动员效应;辟谣信息具有权威性和灵活性。为了更好发挥其功效,需要转变认识,规范管理:要把有线广播的管理纳入到国家应急广播建设的高度,保证其独特地位和财政来源;要严格规范其使用时间和地点,保证有线广播的公信力;设立谣言预警以及应急管理的等级,根据敏感度及潜在危害性决定是否启动有线广播,保证有效广播使用的权威性;实行差异化治理,保证有线广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最后,该书还对互联网的运动式治理模式进行反思,并提出了行政吸纳的对策。该书认为,互联网导致了权力转移,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网络意见领袖”(微博大V),他们能发挥议题设置、信息扩散以及舆论聚焦的作用,是舆论放大扩散的重要环节,甚至在很多网络突发事件中,其影响力常常超过媒体和政府在微博中的传播力。对于网络意见领袖的治理,除了运动式治理的思路外,还可吸取行政吸纳的智慧,将他们吸纳到体制范围之内,成为建设性力量而非破坏性力量,当然,最终的归宿要回到网络立法上来。

总之,该书从谣言的发生学和类型学出发,以谣言的社会心理为切人点,将网络谣言的研究置于中国社会和政治变迁的大背景下,围绕谣言与社会泄愤、谣言与社会恐慌、谣言与公民政治参与的关系展开论证,在学理上拓宽了网络谣言的研究范围,为网络谣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作为对策性研究,该书在梳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力图对网络谣言的研判和应对提供另一种思考。

需要指出的是,该书中的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完善,如方法论上过于强调案例研究,其他研究方法偏少;书中论文写作痕迹较重,影响了一气呵成和自然圆润;其对策研究中针对社会心理展开得还不够。这些问题需要作者在今后继续深入思考和研讨,也期待其能给我们分享更多的学术成果。

猜你喜欢
谣言心理情感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情感
台上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
心理小测试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