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6-11-07 11:10安福杰
文教资料 2016年19期
关键词:转型发展教学改革对策

安福杰

摘    要: 大学本科高年级阶段是怠学现象的高发期,如果学习者产生了怠学心理又没得到及时调整与矫正,就可能会导致厌学,最后发展成为更为严重的弃学心理。本文通过本校调查,阐述了高年级怠学的表现,对国内怠学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最后分析了怠学的原因,并给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怠学    转型发展    教学改革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怠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不主动,听课不注意,作业不认真,拖拉应付,甚至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

笔者通过近几年对所在学校本科高年级的教学实践和与其他系高年级任课教师的座谈,发现本科阶段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相当严重的怠学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高年级出勤率明显比低年级低。

根据不完全统计,大四上学期出勤率低于40%,大三出勤率低于90%;而大二、大一的出勤率都保持在96%以上。

2.上课听课效果不乐观。

笔者经过长达半年的教室走访(学生上课时),发现高年级学生认真听课者不足50%(很多学生或自己看书或说话或干其他的事);课堂上,不主动参与思考,不积极与教师互动。

3.课外钻研专业知识的少。

笔者经过近半年的不定期寝室走访(晚上或双休日白天),发现学生学习的极少;走访图书馆,自习者不足百人;对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以抄袭为主要完成手段。

如果学习者产生了怠学心理又没得到及时调整与矫正,可能会导致厌学,最后发展成为更为严重的弃学心理。高校教育工作者及时了解学生的怠学心理,并采取有效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怠学问题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抑制怠学现象的蔓延。

怠学现象的存在是个别现象(或偶然现象),还是普遍现象?如果是个别现象,那么现阶段产生这种个别现象的根源是什么?如果怠学现象是普遍现象,那么哪些因素导致学生的怠学行为?如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经济因素、就业因素及专业因素等,其中关键因素是什么。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有效进行“治疗”,抑制怠学现象的蔓延。

2.有利于提高本科阶段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找到学生怠学问题的根源,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合理的教学改革、专业引导、心理辅导等,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的热情,提高就业竞争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大学生厌学现象剖析。

国内教育研究者对大学生厌学现象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归纳总结。比如,渤海大学赵纯海教授认为,高校自1999年扩招以来,产生了负效应,就是当前大学生中存在严重的厌学流行病。他将大学生厌学分为盲目被动学习型、不思进取厌学型、吃喝玩乐逃学型、考试作弊侥幸型和忙忙碌碌当官型等五类。甘肃农业大学的杜爽老师通过对甘肃农业大学的调查,分析学生厌学表现:缺乏刻苦精神、不喜欢本专业,厌学专业课理论、注重人际关系培养,忽略学习、对待考试的态度不认真并且考试作弊现象严重等。

2.大学生厌学原因分析。

对大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主要从学生和教学两个方面进行。如黑龙江大学于志杰老师从海德格尔的哲学教学观视角对大学生厌学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大学生厌学的直接原因包括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高校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安排不合理、专业选择定位不准确等。川北医学院曹俊芳等老师将学生厌学的原因归结为能力缺乏、学生自控能力差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宋义霞教授则认为,大学生厌学有教师教学的因素。如教师对待工作责任心不强,教学内容陈旧,不了解本学科最近的科研成果,教与学缺乏沟通,没有针对性,一些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不管不问,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教书和育人严重脱节等。

3.提出一些解决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方法与措施。

李玉运教授认为高校应加大教学改革,包括增加学生学习上的选择权,给学生选择专业的自由,增加专业选修课课时总量,给学生自我发展创造更多的空间;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考试制度,如考试方式和教学内容等。于志杰博士从海德格尔哲学教育观视角分析了大学生厌学的解决对策,他认为大学教育的理想目标是建立人对自身特征的明确认识,把学生培养成人格独立、思维成熟的人,因此,应该加强人文教育;大学生的学习要切近社会,多开展教育活动;解决大学生厌学问题要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与配合。

四、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解决对策

1.怠学的原因分析。

(1)学习目标不明确

①对专业就业前景不乐观。笔者通过与高年级学生的座谈,发现很多同学对本专业毕业前景不乐观。每年学校都要对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统计,有一些同学发现前一届就业的学生很多工作单位与所学专业不一致,认为不能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这种心理导致一些学生失去学习目标,从而产生怠学情绪,这种类型的怠学是整体性怠学,对所有开设的课程都缺少兴趣。

②个人目标太强,缺少提高综合素质的意识。一部分学生个人专业方向目标太专一,对非个人专业方向目标的课程缺少兴趣,从而产生怠学。比如,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些学生把个人专业方向目标定为动画制作,很积极地学习动画制作相关课程,但对动画制作课程之外的课程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甚至旷课;再如个人专业方向目标为非线型编辑的学生,只对摄像与编辑感兴趣,对其他课程产生懈怠。这种类型的怠学是局部怠学。

(2)学校教学改革力度不够

地方性本科院校存在教材内容更新落后,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投入不够,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一,没有紧扣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理论与实践脱离,缺少吸引力;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专业技术技能型课程强调死记硬背等不足。

(3)学生工作管理不完善

大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一些班主任、辅导员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对学生放任自流。对学生学习不管不问,课外到学生寝室只是敷衍,缺少与学生沟通和管理;专任教师更没有起到课外专业的指导作用。

2.怠学的解决对策。

(1)加强专业教育

一是加强专业价值观教育。结合事例从正面教育专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存在的价值,没有不好的专业,只有掌握专业技术不过硬的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灵活运用,一定可以找到适合的工作。二是加强专业综合教育观教育。专业教育是一个系列化教育,所有学校的专业课程基本都是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为了培养专业素养过硬的复合型人才,结合学校办学定位而制定的具有前后逻辑联系的课程系列,每门课程都有其开设的目的,学生不能只学某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不闻不顾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三是促进学生健康就业观形成。当前大学生就业有好高骛远倾向,如毕业后想找一个专业对口、工资高、受到单位器重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在工作选择上,总是以工资高低为依据等。正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学生毕业后放弃自己的专业与理想。学校必须在学生毕业之前强化专业就业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就业观。

(2)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文件精神,“十三五”时期地方性本科院校应该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地方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要求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明确办学定位。根据办学定位,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不断探索,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

(3)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

大学期间,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比中小学宽松。如学生自控力不足,不断放松自己,再加上管理工作松懈,必然使某些学生迷失自我。因此,学校要重视班主任的作用,完善班主任工作管理制度,加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时刻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把怠学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实行定期指导或导师制,加强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增强师生感情,让学生保持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赵纯海.大学生厌学现象新探[J].渤海大学学报,2006.3.

[2]杜爽.大学生厌学现象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

[3]于志杰.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与解决对策[J].教育探索,2014.11.

[4]宋义霞.大学生厌学问题成因及应对方略探讨[J].理论导刊,2011.8.

[5]李玉运.大学生厌学问题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8.4.

本论文受湖南省教育科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基地项目资助。

猜你喜欢
转型发展教学改革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转型发展形势下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