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法则》打开实境综艺大门

2016-11-07 02:17
综艺报 2016年14期
关键词:李亚鹏吴奇隆实境

安徽卫视《我们的法则》自6月11日开播起便引发观众热议。节目首次采用多机位24小时不停机、不干预情境、不预定结果地拍摄,默默做一名观察者和记录者,“冷眼旁观”明星们在荒岛上的生存与成长,成功打开了国内实境生存题材节目的大门。“实境生存是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团结、互助、友爱等积极、正面的价值观,才是这个节目的核。‘我们在原生态状态下凝心聚力,突破成长,最后收获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存法则。”安徽卫视总监张阿林进一步解读说。

《我们的法则》制片人姚进认为,《我们的法则》与其他真人秀节目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不仅仅是明星们的真人秀,还是节目组的真人秀和观众的真人秀。“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节目组每天的压力非常大,像是与他们一起参加录制;观众也会在看节目时猜测,如果是我在荒岛上,能否找到食物。”

丛林家族、制作家族、观众家族,《我们的法则》建构了三个层次的真人秀,把所有的脚本设计交给大自然,不进行过多细节的预设,如果这样的实验能够成功,或将给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带来新的空间。

真实是第一要务

真实是《我们的法则》最重要的理念。

正如节目开场所示,七位明星坐船前往蟒蛇岛途中突降暴雨,在众人忙着躲雨的同时,唯有李亚鹏静静坐着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并尽兴地朗诵诗歌《海燕》。在《我们的法则》中,即使不会耍宝,毫无综艺属性的李亚鹏却因为朗诵、开会认真记笔记等细节得到观众的好评。

吴奇隆、李亚鹏、黄子韬、孙艺洲、邢傲伟、小沈阳、熊黛林,丛林家族这个“混搭”组合,其实非常符合实境生存纪录节目的嘉宾定位:不一定是综艺咖,但各有所长形成互补,且能给出真实的自己。

吴奇隆拥有丰富的户外旅行、生存经验,各类实用工具携带在腰包中,登上无人岛后立刻组织“丛林家族”有序分工,颇具族长风范;李亚鹏虽像一个不适合综艺节目的“老干部”,但他拥有丰富的阅历和成熟稳重的个性,适宜挑战户外生存;小沈阳一改往日的“笑果担当”,为大家在丛林中搭建房子;黄子韬作为年纪最小的成员,爬树、下海、盖房积极主动;孙艺洲敢于直言,在吴奇隆、李亚鹏选住址意见分歧时,主动打破僵局促成一致;奥运冠军邢傲伟话不多,但每当有活立刻冲在第一线,为大家摘来堪称“救命稻草”的椰子,被网友戏称“一言不合就干活”;唯一女生熊黛林丢掉了女神包袱素颜出镜,虽然自称“体力不好,没有经验”,但在第三期节目中成功反转,成为徒手抓螃蟹能手。

《我们的法则》总导演李浩表示,以往户外真人秀节目一次的录制时间是12—18个小时,包括中间转场的时间,在短时间内用密集的任务和游戏,以及有悬念的结果,可以实现通常所说的“戏剧效果”。但是在《我们的法则》中,明星们还没来得及准备,就要开始在蟒蛇岛“自力更生”。

十几天的朝夕相处,褪下明星光环,直面人类最原始的生存问题,是《我们的法则》的一大看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冷淞认为,观众之所以喜爱《我们的法则》,是因为其真实性远远超过其他真人秀节目,“传统真人秀节目虽然也是真人,但更多的是真人假事,或真人限定的事。《我们的法则》中七位明星的表现是在真实差异环境下的真实反应,从习以为常的现代科技文明社会,突然回到原始社会,这种差异的环境会让所有人不适应。”

真实的场景逼出真实的人性。吴奇隆回忆蟒蛇岛的生活时表示:“一开始大家上厕所还找一些隐蔽的地方,但后来对镜头已经没有感觉了,大家都是转身就在旁边解决了。《我们的法则》就是看每个人在这种恶劣的生活环境下最真实的反应。”

荒野生存的天然悬念

生活本身是最好的真人秀,大自然的剧本不会说停就停。置身原始丛林中,《我们的法则》最大的悬念是明星们“能不能活下来”“能不能活得好”,这种大结构逻辑会营造出天然悬念和戏剧效果。

《我们的法则》副总导演董莹透露,录制第一天,节目组和明星们经过30多个小时的行程,飞越半个地球抵达马达加斯加蟒蛇岛后,每个人都很疲惫。到夜晚时,蟒蛇岛上只留了几位值班摄像师,其他工作人员全部撤回大本营,不料半夜却下起了暴雨。明星们手忙脚乱地争论是否需要盖房子,节目组也来不及为他们配戴无线麦克风,只能牺牲音质力保真实。但即使收音有瑕疵,观众对这种“天然极端矛盾下”的原生态呈现也非常买账。

节目中小沈阳长达四个小时钻木取火未果,丛林家族仅靠三个椰子撑了36个小时;暴雨过后树干湿滑、海水浑浊,几乎没有机会获取食物;熊黛林晕倒……丛林家族面对这样的情况近乎崩溃。节目组无需设计任何场景,大自然就是最好的编剧,这种天然矛盾的环境,足以让丛林家族“吃尽苦头”,原生态呈现,看点十足。

在极端环境中逼迫出来的“你必须用尽全力才能让日子过好”才是最大的真实。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必须拿出自己最擅长的东西,才能在团队中“有所存在有所工作”,之后人会成长,社会分工会形成,包括相处中的个性也显而易见,这也是观众最希望看到的明星面貌。

没有房屋,没有食物,有限的水,工具仅有一把刀和取火工具,不仅饱受烈日和风雨这变化多端的天气,还要面对与蛇虫为伴的就地野营。《我们的法则》中“绝处求生”所产生的效果,不止是娱乐观众那么简单,围观效应会产生强烈的共情心态,观众的担忧和思考伴生始终。

为明星设立安全框

《我们的法则》的残酷无情占据了观众的第一印象,但在荒岛上所发生的一切,其实都在节目组设立的安全框内。如观众所见,正式录制前,明星会提前做好接种疫苗、体能训练,并学习荒岛生存的必备技能。

由于目的地是海上无人荒岛,水下捕食成为荒岛食物的重要来源手段。结合明星们自身的体能、特长,节目组对吴奇隆和李亚鹏进行了潜水捕鱼训练;对于不熟悉水性的孙艺洲,节目组特地安排了一场传统弓箭射击培训,陆地觅食的重担落在了“弓箭手”孙艺洲的身上;而公认体能素质最好的奥运冠军邢傲伟,除了水性训练以外,节目组别出心裁安排了制作捕鱼叉、鱼篓、弹弓的培训。据悉,邢傲伟学成之后,特地花了两天时间制作鱼枪作为进入丛林最重要的装备。即使在录制中明星们饿过头想要摘树上的毒果子吃,也会有当地居民及时制止。熊黛林饥饿过度晕倒后,随行医生及时为她输液补充能量。

经过节目组事先反复勘测,明星的生存环境在安全上是有保证的,而在丛林里,也有让他们足以生存的天然物资。明星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安全框内,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寻找赖以生存的天然物资,享受劳动创造的幸福和快乐。

除此之外,节目还聘请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南京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生命科学院、安徽大学文史文献资料专家对拍摄到的动植物做详细介绍,包括给予观众更多《山海经》文本的提示。“因为很多在拍摄中遇到的动植物节目组也不认识,我们会现场拍摄照片寻找专家解答,有了专业介绍,观众在看《我们的法则》的同时还能学到一些科普知识,也更加能够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姚进说。

忠实记录“冷漠”围观

弱化规则和游戏,让大自然担当编剧任由故事自然发生,衍生的任务和关卡会接踵而至,节目的戏剧性和冲突感也由此产生。吴奇隆说:“因为没有剧本,在岛上所做的事情都由自己安排。”刚上岛时,节目中的每个人都为没有食物发愁:吴奇隆为了抓住一只螃蟹拼尽全力;邢傲伟爬上树摘椰子;小沈阳烈日下生火。这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节目组所做的,就是在确保明星们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忠实记录,几乎不提供任何帮助。

大自然给了这七位明星一个下马威:一直到天黑,火也没生起来;辛辛苦苦抓来的螃蟹不能吃,36个小时只靠三个椰子为生;晚上随意搭了棚子准备好好睡一觉,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只好在暴雨中自己动手搭房子。即使这样,节目组也只是“冷漠”围观,不搭手救助,引得小沈阳在暴雨中直呼:“这真的是真人秀!”吴奇隆在事后说:“问岛上有没有吃的?我们往哪个方向走?他们一个个围着我们拍,但完全没反应。这是我这辈子最惨痛也是最难忘的经历。”

李浩透露,节目组雇佣了韩国摄像师和技术团队,得到一个意外的效果,那就是明星们向摄像师求助时,他们表示“听不懂”,有了正当的拒绝理由。

为什么节目组要如此“狠心”?姚进表示,如果节目组给他们提供帮助,那么观众就不会在电视上看到明星们爬树下海了,但当他们知道节目组不会施以援手的时候,正是他们爆发潜力的时候。

同时,不对节目做过多预设,把明星放到荒岛上便默默退出,不仅明星们不适应,对节目组也是个巨大的考验。姚进表示,录制之前,节目组也不知道明星们会组织开会,不知道谁会成为“族长”、谁擅长盖房子。“我们不会安排他们做事情,面对生存问题,剧情不会向我们想象的方向去发展。明星们来参加节目就是为了挑战自我,那么节目组也要做榜样,挑战自我,这就是‘我们的法则。”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只有这七位明星生活环境恶劣,拍摄过程中,如果遇到海浪太大导致节目组无法返回大本营,节目组也同样面临没有食物和水的现状。李浩用“恋人”比喻那段艰苦的经历,“就像恋人之间,甜蜜的日子容易忘,反而一起吃苦的经历会让人记忆犹新。”

如此高难度、高强度、高门槛的工作水准,是否会影响实境综艺节目的发展?对此冷淞表示,真人秀节目就是要返璞归真,避免奢华,《我们的法则》是中国实境综艺史上的第一例,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实境综艺节目,也将会选拔出一批有拼搏精神的节目组,以及有艺能的艺人。

(秦霍然)

猜你喜欢
李亚鹏吴奇隆实境
虚实意境
李亚鹏的招牌
对不起
呱呱鸟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