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中的历练与蜕变 《我们的法则》的社会学意义

2016-11-07 02:19
综艺报 2016年14期
关键词:熊黛林吴奇隆丛林

荒岛生存是桃花源记吗?起码一开始绝对不是。在《我们的法则》第一期节目开始前的《法则前传》中,观众看到,熊黛林准备的玉米、猪肉干、蟹柳、绿茶,孙艺洲随身携带的火锅底料,以及所有成员的手机、打火机,甚至是睡袋与帐篷统统全部上交。

之后“丛林家族”成员们经历了三十多个小时的飞行,舟车劳顿,终于抵达传说中的马达加斯加后,还没有来得及欣赏这片岛屿的美丽与神秘,饥肠辘辘的七位成员就已经开始面临真实的生存考验。

极致环境下的潜能大爆发

由于荒岛环境太过原生态,初上岛的明星们一下子就懵了。在第一期节目中,明星们努力找食物却总是落空,也让观众直呼“把自己看饿了”。第二期节目中又状况不断,由于缺乏户外生存经验,连续36个小时没有进食的七个人几乎被“饥饿”“疲惫”“烦躁”包裹。孙艺洲和黄子韬饿到不顾形象地啃树干,熊黛林由于低血糖当场晕倒,吴奇隆在节目中抱怨:“我们愿意爬树摘果子,没有!愿意下海捕鱼,没有!”

在野外取火屡试屡败、狼狈不堪的局面下,节目组还是安安静静地做一个跟拍者,绝不提供任何火种、食物、多余的水源。节目录制第二天时,明星们跟节目组谈判、罢录,节目组开会紧急调整预案,让团队两名成员寻找火种,同时请来户外生存经验丰富的韩国艺人金炳万空降到蟒蛇岛,带领七位明星解决生存问题,24小时之内教给他们生存法则。

没有现代文明社会的生存设施,让七位明星吃尽苦头。作为团队里唯一的女性,熊黛林说:“我从未想过自己会不洗脸、不化妆、不做头发出现在电视上,并且被蚊子叮了许多脓包。”吴奇隆爆料,在录制即将结束时,七位明星“饥不择食”去抢节目组的剩饭,但还是被节目组“无情”地找原住民将他们“抓起来”。

但从马达加斯加回来后,家族成员天天微信群互动期盼第二阶段的录制。吴奇隆表示,因为参加《我们的法则》也让他对平时生活有了一些反思,“在那样的环境下没有手机,没有干扰,你有很多时间把当下的生活跟平常的生活作比较,就会发现平时在忙碌中忽略了很多东西。在丛林里可能仅仅是找到了吃的,或者看到漂亮的东西,你就很容易得到满足。而且大家也学会了很多户外生存的技巧,比如怎样运用工具,这次通过《我们的法则》重新找回了自己失去的一些能力。”

李亚鹏也多次发微博@家族成员表达了想念非洲、想念丛林里的日子:“毕竟六、七年没进组过这种集体生活了,录制节目的同时,可以锻炼身体、亲近大自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机会。”

《我们的法则》对明星的考验之大,难度之高,在国产综艺中算得上是一次刷新。面对什么都要靠双手去创造的无奈,吴奇隆在节目中这样说过:“人性本善,真人秀本恶”。明星为什么要上真人秀吃苦?最大的前提是一定要有意义,《我们的法则》的初衷不是要折磨明星,而是要激发明星的潜能,打造一档真实有趣并且有“成长性”的节目。我们的法则其实就是团结、互助、友爱的生存法则,体现的是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丛林是影像基础,‘我们才是内核;变化的是‘丛林,不变的是‘我们。”《我们的法则》总导演李浩说。

和残酷的环境抗争,与自己的意志较量,同团队的伙伴协力,通过一次次与大自然碰撞,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成长了——前几期节目“娇滴滴”的熊黛林,后期也会徒手抓螃蟹、抓鸡,《我们的法则》与观众一同见证了“我们”“团队”和“成长”。

人与自我、他人、大自然的关系

CSM媒介研究35城数据显示,《我们的法则》首播收视率为1.226,晚间收视排名卫视前三。同时,节目正片在爱奇艺上线12小时后,总播放量即超过1000万。市场上玲琅满目的真人秀犹如道道大餐,《我们的法则》首播就获佳绩的原因何在?

在近乎“放养”的状态下,蟒蛇的出现、人工生火、盖房,原生态的生活环境给观众带来新鲜的综艺看点。看着明星们在极端自然的环境下艰难生存,观众们会在电视机前思考:如果同样的环境换成是我,能否顺利生存下来?这种天然的代入感和猜不到结局的神秘感,正是《我们的法则》的迷人之处。

不仅如此,《我们的法则》在真实的场景下,体现了“人”的三重情景:人与内心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真人秀节目中,真实人物关系的节目更吸引人,这一点在亲子类真人秀中体现地尤为明显。《我们的法则》则是从另外一种方式来逼出真性情,那就是真正无助的自然环境。《我们的法则》动用了航拍和水下拍摄技术,保证了全方位呈现丛林家族的生存全貌。自然的壮观和人类渺小所形成的强烈对比下,人与自然的较量感呼之欲出。

从现代文明的社会中脱离出来,面对险恶的丛林生活,明星们首先要与自己对抗,去明星化,把自己还原成普通人,抛弃各种现代工具,生存成为首要任务。从初上岛的一脸迷茫、不适应,到最后学会各项生存技能,节目中,每位明星都释放了自己的潜力。比如小沈阳在上岛第二天就开始想家,经常趁上厕所的时间一个人哭,但后来拍摄结束后,他在飞机上打盹做梦都以为还在丛林里。小沈阳自己总结整个拍摄过程:“开始很难熬,中间很难过,最后很难忘。”

面对恶劣的环境,平时养尊处优的明星内心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如何与他人共处也成为节目的一大看点。从一开始的杂乱无章,到自觉开会、分工,形成属于丛林家族的一套规则,最终达到真正的信任和团结。李亚鹏在一次采访中感慨:“即使回顾我过去拍戏的二十年,都很难得有一个组合能像丛林家族如此融洽。”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冷淞看来,节目中的七位明星还原了一个人与人之间互助的社会,“节目里,这七个人不可能都去找吃的,或者都在家里整理内务,每个明星都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但都努力地在这个家族中寻找角色定位。在极致的生存情况下,所有人都抱团成为一个家族,每个人靠各自所长,通过分工解决问题。”

节目的另一个看点是明星面对大自然挑战时的表现,突出展示人与自然的坦诚相待、和谐博弈。不管是空腹36个小时,还是突如其来的大雨,足以证明人类在大自然面前都是渺小的。李浩表示,节目录制的最后一个晚上,明星们都非常感动,“孙艺洲说他以前虽然看到电视上每天都在播公益广告,但有了这一段经历,才让他深刻地意识到水资源有多么宝贵。节目也是希望通过明星告诉观众,人类必须要跟大自然和谐共处。”

(秦霍然)

猜你喜欢
熊黛林吴奇隆丛林
丛林之歌
丛林大作战
一起去丛林露营吧
呱呱鸟语林
Pei Cotz 回到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