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区安全通航控制措施

2016-11-08 02:55艾万政赵玲丽
水运管理 2016年9期

艾万政 赵玲丽

【摘 要】 为保证桥区通航安全,分析引起桥区交通事故的原因:桥梁选址不当、桥区航道设计不合理、驾驶人员操纵疏忽、桥区通航监管不力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保障桥区安全控制措施:桥梁应建立在河床稳定、航道水深充裕和水流条件良好的平顺河段,远离易变的洲滩;桥区航道布置应注意桥墩与航道边界的距离及桥区两边界浮标之间的距离;船长在船舶进入桥区水域前及通过桥区水域时应采取相应的操纵方法;海事管理部门应做好桥区通航监管工作。

【关键词】 水路运输;桥区;通航安全;漂移量;撞桥概率

0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交通线四通八达,各类桥梁跨越江河,成为经济发展的纽带。据统计,我国长江水系、珠江水系和京杭运河水系等三大内陆航运水系,现有各种桥梁300余座,其中,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别有桥梁100余座,京杭运河水系有桥梁50余座。我国沿海地区已建或拟建的跨海大桥有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舟山跨海大桥、厦漳跨海大桥、琼州海峡跨海大桥以及港珠澳大桥等。虽然桥梁改善了交通并有助于经济发展,但是,由于桥墩改变了原来航道的水流条件和通航环境,因此桥区成了交通事故频发区。

为避免桥梁被船撞击,有国外专家通过试验研究,建议设立浮围、护桩、人工岛等桥梁防护装置;但是这些研究主要从桥梁防护角度出发,较少从通航控制角度探索桥梁防撞措施。[1-3] 我国《内河通航标准》于2004年5月1日实施,明确规定了桥梁选址、布置和通航净空尺度。1994年,我国首次在部分桥区实行船舶定线制,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桥区交通事故发生。国内专家关于桥区通航安全研究主要聚焦于桥区的航道布置、桥区通航管制等方面,较少关注桥梁选址、桥梁防撞装置设计。由此看来,国内外专家在桥区安全通航方面的研究都不是很全面。

1 桥区事故原因

从2007年6月―2016年1月我国部分桥区交通事故统计(表1)可以看出,引起桥区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桥梁选址不当、桥区航道设计不合理、驾驶人员操纵疏忽、桥区通航监管不力等。驾驶人员操纵疏忽,是引起桥区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

2 桥区安全通航控制措施

2.1 桥梁选址

桥梁选址对未来船舶的通航安全将产生直接影响。桥梁应建在河床稳定、航道水深充裕和水流条件良好的平顺河段,远离易变的洲滩。如果河床不够稳定,其航槽和水深会经常发生改变,容易出现河沙淤积的情况。例如:重庆白沙沱长江铁路桥由于桥梁轴线与航道主流线的夹角过大,船舶受水流影响过大,严重影响船舶通航;由于黄石长江大桥选址在水运繁忙而河道弯曲的水域,因此驾驶人员如有疏忽,极易在该水域发生碰撞事故。

2.2 桥区航道布置

如何确定航道边界浮标是桥墩浮标设置的关键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1)桥墩与航道边界的距离。桥墩周围存在大量紊流漩涡,这种紊流漩涡流态复杂,有诱导船舶撞桥的危险。因此,桥区的航道或浮标应设置在桥墩紊流漩涡区之外,桥墩紊流漩涡区范围为桥墩的防撞区域,这一防撞区域是确定桥墩与航道边界浮标距离的重要参考。

(2)桥区两边界浮标之间的距离。两边界浮标之间的距离(即航道宽度),是确定航道适合通航哪种类型船舶的依据。影响桥区两边界浮标之间距离的因素包括:通航船舶尺度所占的航迹带宽度,船舶操纵性引起的航道宽度富余量。船舶的航迹带宽度根据船舶的船长、船宽确定;船舶操纵性引起的航道宽度富余量主要包括船舶的风致漂移量和流致漂移量。

2.3 驾驶注意事项

在船舶进入桥区水域前,船长应上驾驶台亲自操纵船舶,并应特别谨慎驾驶,加强瞭望,在对桥区水域的航道、水文、气象、设施、通航状态、有关规定等情况有疑问时,应即时向海事管理部门或现场监督艇咨询;如遇船舶安全通过有困难时,可申请监督艇领航。在船舶通过桥区水域前,应报告海事管理部门,由海事管理部门根据当时的桥区通航环境下达通过指令,并指派监督艇护航。船舶在通过桥区水域时,应检查船舶的主要航行设备和助航设施,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应尽量避免在桥区水域附近会船或追越。由于桥区水域江面宽阔、受风流影响大、潮汐现象明显,过往船舶应随时掌握桥位河段的水文、气象情况,以确保安全。

2.4 桥区通航监管

为减少船舶在桥区通航时因发生各种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损失,海事管理部门应成立通航安全管理指挥部,指挥部组织机构设置见图1。

通航安全管理指挥部是大桥船舶通航安全维护管理的决策机构和组织协调机构。通航安全管理指挥部平时全面负责大桥通航安全管理工作外,当出现紧急情况时,通航安全管理指挥部即为通航应急急救指挥中心,负责各种通航紧急情况的指挥、协调工作。通航应急急救指挥中心应设专门领导小组,其职责是:在各种紧急情况下,负责应急急救的组织、协调和决策工作;对应急急救的有关规定和措施进行审核并决策;对应急急救现场进行全方位监控,指导现场指挥组具体实施紧急救助,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大桥建设指挥部通报,如有必要请求水上搜救中心协助,共同参与救助工作;负责向媒体发布有关消息;定期或不定期与大桥指挥部保持联系,根据工程施工进展情况及其导致的环境变化,协商修订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目前,我国桥区安全通航监管部门主要是海事管理部门,但海事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无法兼顾到所有方面,建议集聚政府、社会的力量共同分担监管工作。桥梁业主可以安排监管人员在桥区水域进行巡逻、引航、检查水上安全防护设施等工作,以防范事故的发生。

3 结 语

随着现代社会桥梁的日益增多,桥区安全通航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海事管理部门做好相应措施确保水上交通安全。桥梁选址、桥区航道布置、通航安全监管以及驾驶人员加强防范措施等是确保桥区安全通航的重要环节。桥梁选址应尽量选择在水流流态较好的顺直航道;桥区的航道布置应考虑桥墩紊流漩涡区、风致漂移量、流致漂移量、船舶的航迹带宽度等方面;船员操纵船舶过桥时应做好充分准备,提高警惕;海事管理部门应建立通航指挥机构,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督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 林美兰,邱静,黄本胜,等.白坭河大桥(扩建)工程通航安全水流流态模型试验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08(8):27-32.

[2] 赵维阳,裴金林,李靓亮.安徽省望东长江大桥桥墩布置方案优化研究[J].水运工程,2013(2):47-53.

[3] 李华奎,程小兵,李旺生.非优良建桥河段通航论证[J].水道港口,2010(6):599-6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