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虫茶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2016-11-09 03:16
茶叶通讯 2016年3期
关键词:论文文献研究

林 燕

(遵义师范学院 图书馆,贵州 遵义 563002 )

我国虫茶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林 燕

(遵义师范学院 图书馆,贵州 遵义 563002 )

本文以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所收录的虫茶文献进行分类整理,从年度发表的文献量、作者地区分布、文献主要产出机构类型、核心作者群、文献所涉及的主题等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以展示我国虫茶研究水平和成果,为今后我国虫茶研究提供参考。

虫茶;文献统计;计量分析

虫茶又名茶沙,由特种昆虫的幼虫啃食特种植物的腐熟树叶后所排出的粪粒制成。虫茶在我国生产和引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此装茶笼内蛀虫也,取其屎用。蛀屑主治聆耳出汁……”。虫茶主要产于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省区的少数民族深山区,富含铁、锌元素,对人体造血、健脑有较好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虫茶含有较高的单宁和维生素,在医药上作收敛剂,对腹泻、鼻衄、牙龈出血、痔出血、疖肿有确切疗效,对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也有一定作用,且口感好、无不良反应 。

本文通过对中国虫茶研究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从文献年度发表的量、作者地区分布、文献主要产出单位类型、核心作者群、文献所涉及的主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 展示我国虫茶研究成果和水平,旨在为中国虫茶研究者提供参考。

1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1.1数据来源

以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所收录的期刊为统计对象。

1.2统计时间范围

统计时间范围从CNKI数据库收录的第一篇虫茶相关文献到2015年12月所收录的全部虫茶相关文献。

1.3检索策略

以“虫茶”为题名进行检索,并对检索到的文章逐篇认真审查,删除了消息报道文献和重复文献,得到关于虫茶方面的文献共90篇。

1.4统计分析

分别从文献年度发表的量、作者地区分布、文献主要产出单位类型、核心作者群、文献所涉及的主题等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 统计结果与分析

2.1论文发表年度分析

论文的发表量与分布年度情况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理论研究的历史发展轨迹。从表 1 可以看出,对虫茶研究的第一篇文献出现在1980年,从1980~1994年共发表论文5篇,占全部论文的 5.56%,笔者认为这是虫茶研究的萌芽时期,这期间处于对虫茶研究的探索阶段,主要是对虫茶的一些介绍,文章的数量不多。 1995~2004年共发表论文33篇,占全部论文的36.67%,这段时期为起步期,逐渐形成了对虫茶研究的团队。2005~2015年共发表论文52篇,占全部论文的57.78%,表明虫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这是虫茶研究的成长期,研究领域和内容有所拓展;从文献作者情况看,这期间绝大多数是团队合作研究,52篇论文中只有8篇是单个作者,同时政府对虫茶研究给予了较大的扶持,其中32篇论文具有基金项目资助。

表1 文献发表年度情况Table 1 The release of reports annvally

2.2作者分布地区情况

文献作者的地区分布情况可以反映研究区域状况。对署名作者的90篇文献的第一作者所在地区进行整理统计(其中6人地区不详)。

可以看出,文献作者的分布地区狭窄,只涉及到全国12省(市),说明虫茶的价值没有引起全国研究者的关注。作者主要集中在湖南、贵州、重庆,这三个地区论文发表量占总论文数的71.43%,一方面因为这些地区是虫茶的产地,另一方面均以课题研究为主,湖南省基金资助的论文达21篇,贵州省基金资助的论文14篇,重庆市基金资助的论文6篇。说明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有利于促进本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表2)。

表2 作者分布地区情况Table 2 The distribution of report authors

2.3文献主要产出机构分析

以第一作者所在机构为统计对象,得出表3,其中有6篇论文作者没有单位。从表3可以看出,各类高校发表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61.11%,市级机构和县级机构分别占11.11%和7.78%,而国家级机构仅占1.11%,这说明目前对虫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和一些基层单位,在国家级层面上对虫茶的研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建议今后国家级机构加大对虫茶的研究力度。

2.4核心作者分析

表3 产出机构类型统计Table 3 The statistics of contribution organizations

以第一作者统计出来90篇文献中,共有论文作者61人,其中只有15位作者发文量在2篇及以上,占总人数的24.59%,共计发表论文44篇,占总文献数的48.89%。其余作者均为1篇,说明大多数作者仅仅是偶尔涉足虫茶研究。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的论文下限为N=0.749ηmax,其中η max为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而最高发文的作者为7篇, N=0.749 × ≈2,因此将发文2篇的作者确定为核心作者得出表4。15位作者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了虫茶的基础研究、加工工艺、资源开发、药用价值、安全性等各个方面。

表4 核心作者统计Table 4 The statistics of core authors

2.5研究领域分布情况

对整理出来的文献按涉及到的主题进行统计得出表5。从表5可看出对虫茶研究排在前3位的文献是简介及制作、基础研究、虫茶药效,占总论文的67%,特别是对虫茶的介绍和制作方法的文献较多,但对虫茶规模生产、深加工工艺、资源开发利用等均不到10%,而这些方面正是虫茶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虫茶研究的薄弱环节,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和研究人员的重视。

表5 研究领域分布统计Table 5 The statistio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ing area

3 小结

我国虫茶研究虽然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就起步,但基础研究薄弱,在对相关研究文献统计出来的61名第一作者中,只有15名是发表两篇及以上的作者,这不利于虫茶的研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有关政府部门特别是虫茶主产区政府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对虫茶研究的支持。此外,从研究人员所属单位类型和分布地区上看,虫茶的研究目前没有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研究的领域发展也不平衡,基础研究薄弱,应用研究范围很窄,特别是如何发展虫茶产业方面基本是空白。虫茶是我国特有的林业资源昆虫产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生产和饮用历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事业的不断发展,虫茶的需求量将会大大增加,因此,应加强对虫茶的研究,不断提高虫茶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把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商品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加速我国虫茶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1]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M]. 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 雷鸣,卢晓黎.中国虫茶资源及研究现状[J]. 食品科学,2001,22(11): 100-102.

[3] 仲华. 我国十五城市公共图书馆30 年发表文的统计分析[J]公共图书馆,2011(2): 40-43.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insect tea research literature

LINYan
(Zunyi Normal College Library, Zunyi 563002, China)

To CNKI "Chinese journal full text database as the data source, insect tea of the collection of literature were sorted, from: the annual volume of literature, the author's regional distribution, the main output mechanism in the literature type, core authors, literature theme of system analysis, to show our insect tea research level and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irection and content of insect tea research in our country.

Insect tea,Document statistics,Quantitative analysis

S571.1

A

1009-525X(2016)03-34-36

2016-04-08

2016-04-21

林燕(1963-),女,河南郾城人,研究馆员,主要从事读者工作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

猜你喜欢
论文文献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