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伯俊小说三题

2016-11-09 08:05
雪莲 2016年19期
关键词:琥珀色大鱼蜂群

大 鱼

那条大鱼在一个池子里游动。它先是摆着尾巴,搅动了池子里的水。池子很深,水很清,似乎大鱼在池子的底部,又好像在池子的表面。水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波纹,大鱼开始游动,似乎它要开始一个很远的航程,这仅仅是起步。一条好大的鱼啊!她不禁赞叹起来。那条大鱼似乎听到了,便向她这边游来,似乎是为了表示对她的好感,大鱼跃出水面,张着嘴,在空中朝她摇了几下尾巴,便潜入水中,不见了。她大感怅惘,沿着池子追,仍然不见大鱼。

她的心情格外愉快。这是久病以来第一次下床散步,就遇见了大鱼。水至清而有鱼,且是大鱼。她觉得对她而言是好兆头。久病以来,外出后她第一次做了一顿饭,且是带了荤腥的。她还点了一支蜡烛,烘托一种轻松浪漫的气氛。她不禁流泪了,原来她本是一个轻松而浪漫的女子,她本可以一直如此轻松浪漫的,可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她便与这种氛围久违了,变得多疑而迷信。

或许她的女儿会突然出现,在开门的一瞬间,投进她的怀里,叫着妈妈。怀着这样的美妙的想法,她渐渐入梦。她梦见她找到了那条大鱼,在一个桃花逐流水的世外桃源,她追逐着大鱼一直走,走进了一座大房子里。房子是用玻璃建成的,无处不在透着明媚的光,那条大鱼似乎游在玻璃里,在玻璃的外面,她的女儿朝她走来。女儿的身后还跟着一个男孩,十分英俊,身材高大。女儿和男孩不知道门在哪儿,只是朝着玻璃走过来,被玻璃挡住了。她赶紧走过去,领他们进来。女儿一头扑入她的怀抱,吻着她,给她介绍着她的男朋友,她未来的女婿。男孩子说这次他俩来是为了接她过去一起住,给她治病。从此以后,他们共同住在一个很大的房子里,再也不用担心房租、药费和生活费用了。女儿和男孩子描述着房子及房子周围的环境,并且说尽快给她治好病,他们结婚有了孩子,还需要她带一段时间。她感动地哭了,正要说什么,但此时门铃响了,她被惊醒了。她艰难地下床,尽可能轻地向门走去,通过猫眼,她认出了来人,是收房租的。她已经拖欠房租一个多月了,她并非有意,她实在是付不起。

门铃响了半天,便不响了。但过了一会儿,又响起来了。她怀疑是讨房租的又来了。门铃又响了半天,她斗争了好长时间,最终说服自己再到门前,因为她固执地认为,那条大鱼是一个吉兆,预示着她将有好运道,应该有贵人登门,或者至少是自己的女儿回来了。这样想着,她又看了一下猫眼,只见外面有一个年轻的女子,满脸堆笑,因为隔着猫眼,那种笑容严重扭曲了。她本不想理她,但那个女子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手里使劲挥舞着一个方块,又停下来,上面写着“黑茶”。那女子接着翻开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的字,都是用来介绍产品功效的,写得十分神奇。还介绍说黑茶煮开了用放大镜能看出一条金线。那个女子随身带了水壶,倒了一杯,开了一个很亮的灯,又拿放大镜照着杯子,果然有很多条金线。她觉得很神奇,但这种神奇同她的期待是有距离的,她本想转身离开猫眼,但那女子似乎又看出了她的心思,表情大变,由满脸堆笑而哭丧着脸,接着真地哭起来,眼泪在她脸部乱流。她大惊,又不忍,正在犹豫徘徊,这时电话响了。这总算给她一个理由,让她坚决起来。她走回卧室,拿起电话,显示的是一个邻居的号码,这个邻居是一个很善良的女人。邻居只问她在吗,她说在。邻居便不再说什么,只是说她下来一趟,有事找她。

邻居一会儿就下来了,开了门,只见她端着一个热气腾腾的大盘子,盘子里放着一条大鱼。她吃惊到几乎说不出话来,不知邻居在说什么,只是渐渐有点立脚不稳。邻居一再劝她坐下,又摸了摸她的额头,说了很多话,但她只是说了几声谢谢,十分僵硬。邻居走了,走前给她从厨房里拿来筷子,放在盘子边。她看着邻居走出去,带上了门。

她沮丧无比,感觉天旋地转。她觉得她好不容易看到的吉兆和好不容易梦到的好梦被这条盘子里的大鱼破了。或许再也不会有贵人登门,她的女儿也不回来了。

于是她倒下了,倒在床上,那张陪伴她多年的病床。好不容易将头放到枕头上,艰难地转过头,她看见盘子里那条大鱼动起来,整个屋子变成了一个大池子,水至深而至清,水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波纹,大鱼开始游动,似乎它要开始一个很远的航程,这仅仅是起步。 一条好大的鱼啊!她不禁赞叹起来。那条大鱼似乎听到了,便向她这边游来,似乎是为了表示对她的好感,大鱼跃出水面,张着嘴,在空中朝她摇了几下尾巴。于是她的心情好极了,在一个桃花逐流水的世外桃源,她追逐着大鱼一直走,走进了一座大房子里。房子是用玻璃建成的,无处不在透着明媚的光,那条大鱼似乎游在玻璃里,在玻璃的外面,她的女儿朝她走来。女儿的身后还跟着一个男孩……

倒 卷

有一天黄昏,我沿着一条路到了一个地方。

这是一处名胜古迹。许多作家写过,许多旅行摄影师拍过。在强光渐渐退去的平静与肃穆中,我看见了一座高大的门。这是一个地标性建筑,用雕刻过的石头组成,布满了稀奇古怪的花纹。至今,没有人能说清,那石头究竟表达了什么,用什么技术方法,以及建造者是谁。神秘往往产生神圣,于是这座石头门成了一个圣物。

石头门的周围,长满了闲花野草。从那石头门里进去,是一块大空地。一条柏油路直通空地中心。柏油路的尽头,是一个入口,由此进入地下,是一个巨大的文化遗址。据导游讲,大禹爷治水的时候,在这里召集过酋长会议。我听到了一个声音:“年青人,太晚了,明天再来。”

怀着十分的崇敬,我在门前驻足,拿出相机拍了几张,又欣赏了一番。觉得还比较满意,便收起相机,看了看里面,准备走进去。但当我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一件不可思议的怪事发生了:我脚下的路开始移动!我以为发生了地震,但那石门巍然屹立,纹丝未动,周围的景物也平静如常,是我在动,因为路在动,具体地说,是路在后退。我觉得我被放置在了一条传送带上,又似乎困在了一台巨大的跑步机上,他们都有着巨大的惯性,非人力可阻止。最初的惊悚过后,我恢复了意识,想从那后退的大路上跳出来,但来不及了,路的速度越来越快,我开始立脚不稳,路的惯性将我摔倒。我匍匐于路面,看着两旁灿然的灯光连成两条光缆线,静静地伸向远方。我的耳边风声呼呼。我闭上眼睛,开始想象:速度越来越快,我的衣服会变成碎片,继而成了丝缕。我的皮肤会被揭掉,随风飘去,继而,暴露的肌肉和脂肪脱离骨骼,呈块状碎落,在极速中燃烧,分解,最后变为粉末,在风中飘逝。我只剩下了骨骼。骨骼同样会分裂破碎,变作骨灰。最后,时间停止了,我只剩下了灵魂,我看到了时光倒流,看到了过去,看到了开始。于是我设法修改原因,过程也随即得以改变,结果也变成另外一种即我不会来此地旅游,于是也就不会有刚才的一幕。静静等待着我想象中的一切变为现实,那个现实应该在宇宙中的某一处而非地球上。我想象着自己的另外一次被孕育,被出生,以及随之而来的重新开始,一切的一切。我想象着我的奇幻经历或许可以证明爱因斯坦的伟大与正确。但是,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停下来了。是路停下来了。我躺在一条隐隐约约的大路上,似乎有隐隐约约的灰白的光。顺着光,我找到了一处加油站。加油站的小房子里,有一个人。我找到了他,问他这附近可有住宿的地方吗,他说有,但得走一段路。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找到了路,那是一条小路。我忘了问他那座石门的方位,但已经走了半天,返回去很麻烦,于是就沿小路一直走下去。晚风习习。凉爽潮湿的空气散发着一股腥味,似乎是来自海洋的气息。一棵大树长在路旁。我走到树下,背靠大树坐下。这时,那条小路又开始动起来。但这次不是倒走,而是盘旋缠绕。小路变得越来越窄,越来越细,在变得能够捆绑实物的时候,突然向我伸过来。这时我才知道,路就像绳子,也像蛇,它是有头部的,并且它的头部是有意志的。它开始缠绕我。从我的脚开始,一圈一圈捆绑,等到将我的全身和树捆绑到一起,它又开始向上,沿着大树攀到高空。路也是活生生的。从他的攀援过程,我感觉到了柔韧与弹性。人创造了路,路便有了人的生命与意志。似乎还有心跳。从路的身上,我闻到了一种味道,活生生的味道。那是汗味,血腥味,泪水的味道,马的味道,皮囊里的水的味道,生铁的味道,灰烬的味道,尸体的味道。我相信,在路上,在路边,有很多的相聚与分手,有很多的出生与死亡。阵阵歌声从路上传来又逝去,野狼从路上跑过,羊群曾在路上消失。我曾经用脚踩出了路。用脚踩过路的人,将他的脚留给了路,路便用这脚反过来踩走出路的人。路的脚走遍我的全身,我不知道究竟我是人还是路。或许人本身就是一条路。

我被路缠绕捆绑着。我的呼吸越来越困难,我的四肢开始变细拉长,我感觉要死了,但是我却不能呼喊,我失去了表达的功能。我觉得自己就要像路一样细了,并且要被编织在路里面了。这时,路的缠绕与捆绑突然停止,空间开始松动。我被解脱出来,空间渐渐扩大,我腾出手脚,能站直了,能活动了。空间还在扩大,缠绕的路成了一条管道。管道四壁扩展为一条漫长的隧道。沿着隧道,我往前走。突然出现了以外的人。我赶上去,试图跟他们说话,但我发现我根本发不出声音。他们回头,看着我,目光透出微笑,嘴巴只是动了动,用这种表情传达着同样的苦衷。我突然记起了一个词:路人。我们都是路人。路人被路所决定,他们唯一能做的,只是彼此目光的关照,其次,就只有被伸展。路人渐渐多起来。在隧道中,路人穿行于一个倒错的时空里。我发现,我看见了许多曾经死去的人,在这样一个空间里,他们其实并未死去,与我们相比,他们只是走了不同的路,而在一个多维度的空间里,我们——生者和死者——是可以相遇的。我不知道,这些路人中究竟有多少死者,我只是看见了我曾经认识的死人,但我同样不能跟他们说话,我们有了相同的命运与处境。我无法说清楚我为何会来这里,这是我所不能预料的。我只记得我去了一个著名的景点,那里有着一座标志性的石门。

在隧道里,一群不明生死、不明身份的人,继续被伸展着。突然出现了亮光。我以为是太阳,但仔细一看,却是一堆火。火光将这些不明生死不明身份的人拉长为影子,投射到洞壁。火光给了路人们希望,洞壁上的影子疯狂地摇摆舞动起来。最初,我看见我的影子在洞壁狂舞,但渐渐地,我分不出实体与影子,我不知道我的实体成了影子,还是影子成了实体,总之是我被贴在洞壁上,隧道的路上没有了我,也没有了路人。我们都被一种神秘的力量贴在洞壁上。在洞壁上,我们疯狂地舞动着,影子和实体合为一体。我们用自己贴平的实体和立体的影子,将一段行路的历史留在墙壁上,使自己成了壁画。多年以后,当另一批路人来到此隧道中,通过壁画获知了人类曾经的行路历史,随后,他们也成了壁画的一部分。我们继续疯狂舞动着,渐渐心衰力竭,将要过劳而死。但就在此时,舞动停止了,我们从壁画中纷纷落地,还原为实体。但壁画仍留在墙壁。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我们掉下来的时候,是头朝下落地的,想调转过来,但已经来不及,因为路又开始行走。在行走的路上,我们头贴路面,脚朝天空行走着;我们想倒立不动,让路带动我们前行,但是,路似乎知道这一点,于是在它行走的时候不断摩擦弹跳,我们的头于是随着一同摩擦弹跳。我记起了一幅生产流程图:在一条流水线上,许多肉制品被输送着,他们不停地弹跳,转动。当时我觉得很好玩:已经被制造了,还那么兴奋!但现在我理解了他们的状态,他们并非喜欢被制造、愿意弹跳转动,他们情非得已,实出无奈。等待他们的将是压缩,包装,打码,集装,出厂,被吃。不知他们能否知道,但我是知道的。但知道又能如何?面对不可抗逆的命运,不知道比知道好。

我们继续头朝下,被路行走着。习惯了,觉得这样还不错,只是头顶疼得要死,但还是可以忍受的。我的头顶开始掉发,掉得很快,估计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我就成了一个秃顶翁,尽管我还不到三十岁。有些事情真是不要想为妙,因为很多事情总是事与愿违。想着我的头顶的时候,我的头顶真秃了,我伸手摸了一下头顶,竟然比剃过的还要光滑!我真成了一个秃顶翁,我方知原来人生可以一小时之内变老!颜回二十九岁须发皆白,而我不到三十岁头顶全秃!看来,历史是可信的,历史也是延续的,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面对自己的巨变,我少不了一番文人似的黑幽默,但也来不及,因为路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压下来。我们都在等死。但我不得不说,路还是有它十分善良的一面,因为它并没有垂直地将头和脚压到一个点,而是先将我们从倒立垂直转换到与路面平行,然后才压下来。这样,我虽然觉得我像一块金属一样,在压力下不断延展,但我的躯体是完整的——虽然是变形的完整。我的全部在不遗余力地延展,我变成了章鱼,蝙蝠,板鸭,我是一个几何平面。我正在变成了非我的我,我还是我。在无限延展的痛楚中,我感受到了锥心的大欢喜。不但延展了,我感觉到新的变化又来了:路开始分解,分解为许多小路——确切地说,是分解为千丝万缕的线,又反向编织,成了一张大网。在网与线中,我无处不在,又不复存在;我是完整的,又是支离破碎的。我随着网线扩散,飞溅,我看到一幅骇人的图画:这网线汇聚成了光与电的彩色海洋,洋面彩波滚滚。一个妇人骑在一头怪兽上,露出她的双乳,单手高举琥玻色的美酒,从海底出现。看见她的人,纷纷跳入那光焰的海洋中,化为一个火点,一缕青烟。跟我一路行来的那些路人,似乎突然间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纷纷跳入火海,化为朵朵火花,缕缕青烟,于是那海又成了一个大焚尸炉。我突然意识到危险的临近,因为我身不由己,跟着他们一起往那海里赶,似乎要前赴后继了。但我知道这只是欲望,而不是天意。我突然有了意志,我大喊一声:“我不去!”

我又到了那座石门前。这一次,我是主动的。也是黄昏时分。同样,我听到了那个声音:“老人家,时间太晚了,明天再来吧。”我微笑着向她问好。看着我,她似乎感慨万千:“老人家,你一定走了不少的路吧?”我微笑着点了点头,但那笑容中更多的是苦涩。

杀人蜂

外婆去世的时候,她才有五岁。

外婆弥留之际,她一直守在她的身边。那是一个介于午后与黄昏之间的时刻。外婆躺在一个昏暗的房子里,周围有很多大人。大人们流着眼泪,等待着外婆死去。按照习俗,她这样小的孩子在长辈离世的时候,是不能留在身边的,但是,外婆十分坚定地要母亲把她叫来,并且抱上炕,放在她的身边。外婆此时已经不能动了,她想抱她的愿望是从眼神中表现出来的。外婆最终未能如愿。一道柔和的光从屋顶的气孔里射进来,落在外婆的脸上。她看到了外婆的眼睛,充满了慈爱与忧伤。外婆想说什么,她想说话的欲望是从艰难蠕动的嘴角表现出来的。外婆最终未能如愿。但外婆忧伤的眼睛一直未离开她。那种眼神表达出一位老人最终牵挂的难以释怀。但外婆究竟在担忧什么呢?她的复杂的眼神似乎暗示了她未来某个阶段的人生,属于命运的一部分。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外婆眼神中的牵挂化作两股液体,从她饱经沧桑几乎干枯的双眼中流出,这是她生命中最后仅存的水分,但那不是泪水。那是两股琥玻色的液体,粘稠得难以流动。准备了半天的哭声终于配上了用场,大家分角色哭起来,女人们咿咿呀呀地哭,男人们或有声或无声。她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哭,但她的哭是发自内心的。入殓开始的时候,她主动抱了外婆一次,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那是一具渐渐冷却的身体,她懂得这是她此生最后一次拥抱外婆了。她的脸触碰到了外婆的脸,那张脸变得坚硬、冰冷,布满了刀削般的皱纹。那琥珀色的液体正在渐渐冷却,变得更加粘稠,粘到她的脸上,跟眼泪混合了。她伸手摸了一下,好像是巧克力,又像糖浆。

在后来的岁月中,她对琥珀色的液态食品一直很感兴趣。她爱吃肯德基,在肯德基店里能喝上一杯热咖啡,或浓或淡,琥珀色中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味。她爱吃端午节的粽子,用它蘸着琥珀色的蜂蜜;她更爱吃巧克力。但令她难以理解的是,外婆弥留之际的眼神,那眼神中琥珀色的忧伤;而她所喜爱的琥珀色的味道中,所传达出的却是一种准确单一的甜美,真实自在,毫不含糊。

她曾带着这样的疑问问过她的母亲。母亲的解释是,外婆的忧伤来自对她日后能否幸福的担忧,既然现在她爱吃琥珀色的甜食,从其中充分享受到生活的甜蜜滋味,她的在天之灵应该安宁了。

外婆的骨灰安葬在了老家,墓地在一座山中。十五岁那年春天,她外出参加学科竞赛,顺便去了外婆的家乡,给外婆扫了墓。外婆的坟墓坐落于一面向阳的坡地,下临一道深沟。那是一个介于午后与黄昏之间的时段,她想到了外婆去世的那个下午。此地风景秀丽,高大的林木将深沟和山坡连成一体。刺槐花正在开放,拥挤而沉重,将树枝压弯,隔离了天日。琥珀色的阳光艰难透过层层刺槐花阵,变得微弱稀薄,刺槐树下的世界就像漫长的极夜。而在花的上面,却是另外一个世界:阳光洒在白色的花和绿色的叶子上,阵阵香气袭人,引来无数的蜂。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她真不能想象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的蜜蜂,他们飞起的时候,更多给人感觉是一个巨大的航母阵在运作,根本没有个体的概念。那声音高度的连贯给人一种无始无终的感觉,似乎他们一直就在那里。她感觉到了外婆的存在。她不能说清外婆的具体位置,但外婆无处不在,依然是忧伤的眼神,琥珀色的粘稠的泪水,她甚至闻到了那泪水的味道。如果真如母亲所说那样,她每天都在享受着琥珀色的甜蜜生活,何至于十年之后,外婆还要以如此忧伤焦虑的眼神来表示担心?外婆的存在并非实体,而不是实体的外婆却更加真实,无处不在,存在于时间中。外婆以她新鲜如初的琥珀色眼泪和毫无减退的忧伤将流逝的时间永远留在了现在,其中还有未来。但她不能理解,同十年前去世时一样,外婆究竟要给她暗示什么?一个俊美的男孩从山路上走来,这个男孩的到来使她的眼睛放射出明亮的光,无法遏止,她的心加快了跳动的频率,呼吸开始短促,她从墓地走去,下意识去迎接那个男孩,他似乎也感觉到了,停下了脚步,友善而平和地对视她,但就在此时,一阵巨大的轰鸣响起,一团琥珀色的蜂群冲向了他,他被击倒在地,还未等他爬起,另外一个蜂群又冲向他。

接下来发生的事,她看到了全过程。她是一个胆小的女生,看到可怕的事情,往往会闭上眼睛,以等待事情过去。但这一次有所不同,极度的震惊覆盖了她的恐惧,她睁大眼睛看完了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她看见两拨蜂群合为一体,不断地起降,十分嚣张。那位美少年被围在中间,她猜想他已经变成了一个蜂窝,蜂群正从他的身体内自由出没。她希望这蜂群不要飞散,以免让她看到那美少年的最后残骸。他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一点她完全无法描述。但她可以想象一个俊美男孩变成蜂窝后的情景。她的意识开始恢复,她想拔腿离去,但就在此时,蜂群突然消失,地上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时至今日,她都不会怀 疑她那次的所见;但时至今日,她同样无法怀疑她那次的所见其实是一场幻景,因为蜜蜂是不吃人的,而地上却什么也没有。那么,蜂群连同少年,都是一次幻觉、一场幻景吗?在见到蜂群之前,她感到外婆无处不在;蜂群消失之后,她觉得外婆在坟墓里。十年前,外婆的灵柩不远千里被运至此地,早已入土为安了。但十年后的今天,外婆从长眠十年的黄土中惊醒,以一场蜂群与美少年的惊悚幻景迎接孙女的到来。幻景中必有深意,深意中自有暗示。外婆不惜以她长眠地下十年的不死之魂作惊扰,究竟在暗示什么呢?

怀着这样的疑问,她离开了外婆的墓地,外婆的家乡,继续着自己的生活。时光如万涓之水,不舍昼夜。成长之旅泛起清波,汇入清新之泪。一切转瞬即成过往。回忆使忧伤变作细雨,通透出清澈的甜美。走过漫漫天涯路,望断远远的云和树,求学之路把她带进了一所大学。

那年她十九岁。

一个男孩迎面走来,走入她的生活,走入她的内心。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第一次见他,她惊得目瞪口呆,因为他就是那个俊美的男孩,她见过他;在外婆的墓地,在袭人的槐花香阵里,在疯狂嚣张的蜂群中;他存在,出现又消失。他存在,在她深深的脑海里,又突然出现在她眼前。

她怀疑这又是幻景,她开始寻觅外婆的存在。但这次是真实的。男孩帮她提了手中之物,那一包东西是沉甸甸的。外婆并不存在。但是,每次的奇遇给她一种怪异的宿命感。外婆去世的那个下午,眼睛中流出琥珀色糖浆的那个时刻,以及墓地的蜂群美少年,反复出现。时间和场景在变魔方似地打转,所不同者只是年龄和方式。男孩出现的时候,前两次的场景和这一次的相遇叠加在一起,构成了她生命中也许最重要的奇遇。她觉得在冥冥之中,命运之手又在操纵着一个轮回,使外婆眼睛中流出的琥珀色糖浆的隐喻内容渐渐显现。

在进一步熟悉亲密的过程中,她问过那个男孩,是否去过一个地方,那儿有一面开满槐花的山坡。她向他描述了山坡林木森森、繁花压枝的美景。那个男孩被深深感染,露出一脸满怀向往的茫然,这使她终于松了一口气:此男孩非彼男孩也!但紧接着,男孩讲述了一个梦境:一位老人总是出现,给他倒一杯浓咖啡,老人的眼神中充满了慈爱与忧伤,像他的姥姥。于是她的脸陡然色变,白得像一张纸。接着,大颗的泪珠滚下。男孩惊呆了。两张美丽苍白的脸相对无言,女孩的脸上有清泪千行。男孩以为他说错了什么,渐渐显出局促与不安。在盈盈的泪光中,她捕捉到了一个细节:他将他的两手搅在一起,使劲扭动。这是一个十分典型的肢体语言,暗示这男孩子内心的自责已十分严重。她忍住了泪,那男孩子伸手为她拭泪。一阵莫名的感动,她的手轻轻抓住男孩的手,忍不住泪水又夺眶而出,她觉得她的泪水流过男孩的指缝,流到自己手心,此时她深切感受到情人都是泪做的骨肉。她强迫自己对男孩一笑,那笑容一定凄美无比,因为男孩情不自已,从桌子的对面绕过来,坐到她的身边轻轻揽她入怀。男孩的手颤抖不已,这种颤抖传遍了他的全身,又传给了她,像闪电,又像光波,此情此景在暗示她,拥她入怀的这个男生是她的初恋,她也是他的初恋。在感谢上苍既没有早生她也没有晚生她的时候,看着男孩那水一样清澈的眼,她准备紧闭双目,承接享受那千遍万遍也不厌倦的一吻,此时,她的身体内泛起了一阵琥珀色的汁液,但不是糖浆,而是胆汁,酷烈的苦味要毒死她了,与此同时,天空突然有阵阵落花倾斜而下,像是集体自杀,咖啡上漂了厚厚的一层,她隐隐约约听到了蜂群的轰鸣,于是尖叫一声,推开男孩,捂着脸一边大哭一边逃跑了。

猜你喜欢
琥珀色大鱼蜂群
飞鸟
“蜂群”席卷天下
“会海”养不出“大鱼”
大鱼带来的启示
改进gbest引导的人工蜂群算法
蜂群夏季高产管理
欣赏“美丽的琥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