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风茶韵

2016-11-09 08:25赵峰旻
雪莲 2016年19期
关键词:荷风茶社品茶

赵峰旻

午后的阳光斜出一屋子的金黄,窗外的柔风缱绻地吹得人迷离欲醺,几上一杯花茶氤氲成一个个袅娜多姿的女子。借着梧桐疏影的慵懒,一个人漫不经心地将一本书一页一页翻过,直到一杯茶喝到淡而无味,一炉香熏得浅浅淡淡。

每当工作繁累之后,总喜欢来到董永七仙女文化园的荷风茶社品茶,就这样一个人独处,茗一盏,香一炉,就着暖阳,静静地,读书,品茶。此时此刻,园内汉唐风韵,红瓦牌楼的曹家大院;飞檐翅角,古意拙朴的摹云阁、摹云亭;水汽氤氲,飞波流韵的辞郎河,淡墨相宜,烟锁雾迷的凤凰桥、风升桥等与董永七仙女传说相关的二十四个景点,一切尽收眼底。

荷风茶社虽是新开设,但到处沁出古风仙韵,这种地方,最适合读书品茶了。就着湖上吹来的风,读着书,品着茶,悟出世间万种风情,人生况味,一股香甜之气从口至舌、至喉、久久萦回,一壶清山秀水,满目旖旎风光,一杯茶由此喝出“清茶皓月照禅心”的意境来。难怪明朝文人陆树声《花寮记》中认为,只有在凉台道院、明窗静室、松风竹月意境下才能品出茶的真味,悟出禅的真谛。

茶文化在我国起源久远,底蕴深厚,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且与宗教有着很深的渊源。早在北宋时期,东台西溪的“茶百观” “兔亳盏”与茶文化有关的民间大观,妙趣横生。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欢品茶。有的地方把品茶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直到现在汉族还流传着以茶代礼,“客来敬茶”的习俗。

田园诗人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这样写道:“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群余,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生,得与幽人言”。 由此可见,从种茶、饮茶到上升为茶文化,都必须有文人的参与。大凡品性好的茶或生在雾气缭绕的山涧小溪旁,或与小草为伴生在人烟稀少没有污染的地方。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好的植茶环境,成就了品性高洁的茶道精神。

茶道精神全凭一份情,在于一个“礼”字。西溪作为佛教圣地,自古以来,文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并逐渐进入人们的精神领域。自古以来品茶的文人在饮茶过程中,创作了很多茶诗,仅《全唐诗》中流传至今有关茶的诗就有四百多首。文人一起品茶吟咏,随境写意,也让人感觉茶的醇香。

品茶之道全凭心境,在于一个“静”字,品一壶淡淡的茶,保有一种从容淡定的神态,淡泊平常的心境。悟人生沉浮,造万物世界,不是刻意的超然,而是水墨画褪却繁华后留有风骨的意境。活在当下,要的是这种庸常静好,要的是这种宁静简约。当我们带着对一事一物的感慨,或者一枝一叶的吟赋,对着风,对着树,对着雾,春去也,秋去也,冬去也,连太阳的血色也褪尽了。在荷风茶社品茶,品的是茶的香醇,喝下的是清苦,沉淀的是深思,体味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人生意境。

茶和禅也是相通的,茶与禅之所以相通,因为把神气收回来,使精神返观自身即是“禅”。早在汉朝 ,茶已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 。禅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其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虚灵宁静。当下,物质生活奢侈浮华,有不少人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只有禅能让人心静神明,万缘放下,活出生命的大境界。

禅道讲求一个“无”字,因为一张无字的白纸,既可放笔江山,亦可处处留白。这点只有从庸常的生活中慢慢体悟才能得到应验。我之所以时常喜欢来荷风茶社品茶,也有多种缘故。记得初来茶社,我像一个莽撞的少年闯进了恋人的闺房,也没细看那茶是用什么水,什么壶,甚至什么火烤的,抑或心中暗问这茶出自何人之手,是年轻的小姑娘,还是发鬓斑白的耄耋长者,心里很清楚,饮茶重在情调,情趣。第一眼就被这里匠心独运的建筑设计,以及脱俗的地名深深吸引,厅中摆着一架古琴,几上放着刚刚对弈的一盘残棋,壁上是本市的一些名家字画,隔三差五,总有三五文朋诗友来这里吟诗赏文,始初也许有几份附弄风雅之嫌,时间久了,并真地融入其中,自有一份安静和悠闲,欲语还休的文学氛围,每当筝音萦回,诗声朗朗,这一切都会为我掸去欲笑还颦的忧伤,把我的心事阐述得淋漓尽致,为我洗去夕阳易逝的叹息、花红易落的烦恼、人生的悲苦与彷徨。

茶与禅的相通之处关键是一个“纯”字,在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尘心洗尽兴难尽,世事之浊我可清。心有多重繁华,就有几多孤独。无论留连多少山水,还是落寞孤寂。心若自在,身在顺境,心若不安,就在逆境,心为境动,心随境转,心境顺逆,在乎一心。

现如今,我成了荷风茶社的常客,每当身心烦倦的时候就去这里品茶,而每次去,对茶的体悟都不同。在那里,我读到一些关于禅的文字,与那些纯净如水的文字相伴,可以坐看云起,行到水穷。至今记忆犹深的是读到了周国平先后编著的一本书《请禅有感》,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化缘回来的小和尚在禅房门口看到老法师正端坐在阳光下大汗淋漓、泪流满面。小和尚就非常惊讶,不解地走上前去,低声问道师傅:“你怎么了”

“没怎么,我正在沐浴洗涤呢。”老法师心平气和地说。

小和尚就更困惑了,走了几圈之后,又凑过去问法师:“师傅,我没看到您沐浴洗涤呀?”

“我是在沐浴洗涤自己的心灵,你当然看不到了。”老法师静静地说。

小和尚就更加好奇,索性打破沙锅问到底:“怎么为自己沐浴洗涤呢?师父可否开导开导弟子呢?”

老法师说:“点燃一颗感恩戴德之心,令人心旷神怡。”

故事让我们内心得到自证,悟出禅的真谛,见到一缕属于自己的佛光。也许生命过程中我们会遇见许多未知的悲哀,生活总会给我们永远的无法得到的答案。但是,累了,苦了,倦了,来荷风茶社,淡淡一杯茶,让我们领略到一份安然,一份超脱。不管红尘世俗的生活如何变迁,不管人生的方式如何选择,更不管握在手中的东西轻重如何,我们都会勇敢面对,欣然承受。那么,就让我循着生活的跑道,向生活的深处走去。

猜你喜欢
荷风茶社品茶
春来黔地品茶香
《荷风秋月》《黄河九天上》
我的样子
冬品茶梅
肖汉斌
宣城星级酒店内开设茶社的探索
品茶香 知茶趣
叙品茶事
贾清荷:荷风清梦,漫步在传统文化的田野上
基于“情绪记忆”的茶社插画和灯具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