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风物旧时人(作家读作家)

2016-11-09 11:50程天翔
福建文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老茧小说生活

程天翔

进入作协系统后,在各级文学刊物上阅读小说成为了我的生活常态。这项工作的好玩之处在于,你可以通过文字与写作者的精神相遇,从而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生活样态或是内心隐秘。到了年终,把一年来目力范围以内的优秀作品提取出来,集中评点推介,便觉得大有收获。长久以来,我都是一名小说的看客与爱好者,但主要是看短篇小说。在长篇小说频繁成为话题制造者和评论焦点的当下,我看到一种效益至上的文学浮躁,一种汗牛充栋和泥沙俱下。作为同样重要的一门文体,短篇似乎已经沉寂了很久,只有在文学评奖时才偶现峥嵘。好的短篇体现出某种苦心孤诣的艺术特质,它既能呈现和揭露一个完整的世界,也能将其揉碎,表现局部和截面,富于暗示气息。它对生活投以敏锐和灵活的触角,将其背后隐含的东西抽离出来,浓缩进狭窄的空间之中,细微而深刻。某种意义上说,短篇小说精巧的结构、简洁的叙事语言、丰富的意味与暗示性,都表现出了浓郁的诗学立场。我一直认为,优秀的短篇小说家骨血里一定潜藏着一个诗人,才能把最逼人的才华装入如此短小的篇幅里,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拿到宋尾的小说前,我对这位作者的印象是陌生的。只知道他在重庆某媒体工作,以前主要写诗。读罢他的《拣时光》与《下汉口》,感到很是惊讶和钦佩。因为严格来说宋尾并不是一位职业作家,也并不高产,这些年零零散散发表的一些小说,都是在繁忙工作之余挤时间写出来的。单以这两篇小说而言,宋尾展现出了成熟作家所具备的创作实力。他的小说语言沉静、克制,而又简洁、准确,没有过多解释性的文字和观点性的论述,用词和句式看似简单,却传达出了意犹未尽的况味,像是天空投下的一道光线,在笔下人物身上打出了光影。他对细节的捕捉与刻画,对氛围的营造,使小说脱离了故事性的束缚,人物内在精神的深度得以彰显。可以说,宋尾的小说不是那种让人想要一口气读完或拍案叫绝的作品,你需要坐下来,像品茶一样慢慢阅读,并逐渐在文本中找到逝去的岁月与曾经的自己。这些艺术特征应该与宋尾本质上是个诗人有关,他似乎格外看重作品意蕴空间的开拓和文字的精练,从而去除叙事中冗杂的成分。

两篇小说以少年视角从历史河流中的南方街巷出发,撷取某个人生阶段的现实生活,对旧时风物与人进行了片段式的呈现。破陋潮湿的南方小镇、封闭而又独具魅力的老派人物与今日之社会已显格格不入,它以记忆的形式留存于作者心中,成为宝贵的叙事资源。用宋尾自己的话说,他想写一个关于“胜利二路”的短篇系列,表现形式类似于奈保尔的《米格尔街》,而《拣时光》是其中一篇。《下汉口》虽然没有提及这条街道,但从书写来看,也可以归入这个系列。福克纳曾经说过:“我发现我家乡的那块邮票般大小的地方是值得一写,只怕我一辈子也写不完。”放眼中国当代文坛,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苏童的“香椿树街”、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黄土高坡”、贾平凹的“商州”、周大新的“南阳盆地”等,这些作家因为树立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坐标而获得巨大成功,从中也可见出宋尾的创作野心。

《拣时光》的主人公是被称为“魔术师”的奇人老茧。老茧以扒窃为生,却能受到“城关”人的尊重,一方面是由于他的扒窃技术极为高明,将盗术做成了一门手艺、一门艺术,令人叹服;另一方面老茧虽然是个扒手,但讲规矩、重“操守”,比如他把钱包偷过来,不出三天就会还回去,比如他不肯向外衣口袋伸手,认为那没有技术含量,比如他对外地来的窃贼的反击,都反映出老茧是一个有原则、遵循“盗亦有道”精神的“侠盗”,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持着“城关”街面上的秩序,连警察都要来与他交朋友。小说没有交代老茧的身世,对他神乎其神的技法出处,也是不着一字。这样一个牛人、奇人,却十分惧内,老茧的形象因而更富人情味,也更真实。除了塑造人物,宋尾还在金钱对人的异化、传统道义与黑暗现实的交锋碰撞等问题上做出了自己的思考。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一部非常火的电影《老炮》。老茧就是扒窃这一行的老炮,曾经风光,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处世哲学,却无力改变黑暗对现实的侵蚀。小说最后,老茧向恶势力宣战,“赖以为骄傲的艺术家”的右手手筋被砍断,只能在夕阳的余晖中把弄着酒杯,大片的留白,将作品的主题引向更为沉重的方向。

《下汉口》通过记述“我”与父亲的一次远行经历,描画出一位具有时代特征的父亲形象。小说开头,家庭成员的次第醒来,实则暗示出家庭地位的先后。婆婆辛劳而强势,每天拉板车到街上收垃圾。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平常喜欢摆弄他的单波段收音机。母亲则靠摆书摊维持家庭开销,养育尚还年幼懵懂的“我”。轻描淡写的几笔,勾勒出逝去年代一个清贫家庭的日常生活图景。宋尾善于从一些生活琐事着笔展现人物内心的细微波澜,小说流露出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倾向。比如写到婆婆与母亲的争吵,母亲与父亲的争吵,这些消极琐事却呈现出文字上的音乐美感。比如写到父亲拆修收音机的执着,我认为是对特殊年代下贫困人民渴望走向新生活的一种隐喻。这种书写,相似于苏童“香椿树街”式的南方生活。但宋尾并没有让人物拘泥于庸常家庭生活,而是向着更广阔的世界走出去。虽然只是随父亲去一次省城,在“我”心中却足以掀起一场灵魂风暴。一路上,父亲的沉默和我的激烈内心活动形成了鲜明对比。父亲坚强而温情的一面,让“我”对父亲的认识产生了错位。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处理,更能反映父子之间感情的微妙变化。父辈的隐秘、创痛以及正在发生的精神困境,充满着时代的无力感。小说中的父亲,其实代表了改革开放前中国千千万万的父亲形象,他们怀有改善物质生活的愿望,渴望体验精神生活,又深感无能为力,最终变为平凡而沉默的大多数。

宋尾的《拣时光》《下汉口》对旧时风物与人多有观照,他的叙事成熟、从容,不事雕琢,让人忘记语言本身的难度和技巧,具有浑然天成之气象。我对他日后的创作,还有更多期待。

责任编辑 石华鹏

猜你喜欢
老茧小说生活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爪牙
生活感悟
时间的痕迹
无厘头生活
时间的痕迹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老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