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亚泉的宪政思想

2016-11-10 21:58杜兰英
人间 2016年28期
关键词:政党政治宪政国民

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68-01

近代中国的遭遇和苦难,激起了无数有识之士对国家出路的思考和探索。自甲午中日战争至中华民国成立,随着欧风美雨的不断东来,中国社会各界知识分子对欧美各国的立宪政治认识加深,他们主张改革中国的政治制度推行宪政,因而著书立说,展开辩论甚至组织社团参与到具体的宪政运动中。杜亚泉作为《东方杂志》的主编,积极收录编辑大量有关宪政的文章于《东方杂志》上,并曾以“伧父”、“高劳”为笔名发表如“共和政体与国民心理”、“政党论”、“减政主义”等文章以表述他自己对宪政的看法。他的宪政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政党政治的认识中。政党政治与宪政建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现代国家中政党往往被看成是宪政体制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关于政党与立宪政治之间的关系,美国学者古特曼指出:“宪法规定的统治结构实质上依靠政党的数量、政党的性质及内部构造、围绕着政治价值观政党间的差距、政党对国民每个人日常生活渗透度或支配程度而定。”①关于政党与立宪建设之间的关系,杜亚泉作了深入的分析。

一、政党之有无

早在辛亥革命前夕杜亚泉就预见政党在未来中国宪政建设中的重要性,不无远见地指出在宪法颁布、国会将开之际“与吾国民休戚利害相关至切者,则政党是矣。”②他认为对于政党的种种问题不可不深入研究,从而围绕政党之有无与立宪和政党的关系问题,即能有不能有和可又不可有问题展开了辩论。

时人认为国民素质低下没有能力参与政治活动,更谈不上组织政党的问题,“谓吾国人民,素无政治思想,近时势所迫,少数人民虽已警觉,其热心毅力,欲牺牲于政治者,殆不可见。若大多数人民对宪政淡漠,则欧洲政党制度,未必能移植于我国。”③杜亚泉指出之所以会出现国民不关心政治的情况是因为在专制政治的统治下,国民无法声言其政治意见。然而他认为立宪政治不同于专制政治“立宪政治,重视舆论,国民渐自知其与政治上之关系,于是由政治上之关系,而生政治上之研究,由政治上之研究,而生政治上之欲望。”④在立宪政治下国民具备自由意识和独立人格以及自由言论,从而萌生国家意识、权力和责任观念,逐渐成为政治生活的主体,有了关心、研究政治生活的可能和想法。经过长久的训练“于是厉害相同者,互相结合以求达其目的。结合以后,则虽目的已达,而厉害之关系,决不能断绝,则他目的发生,遂成永久之结合,而形成政党,此亦自然之理也。”因此只有在宪政社会中因为共同政治主张或社会利益,国民才能实现结合进而向政府声言,“政党是立宪政治实施之结果而发生,所谓宪政下自然产生之子是矣。”

杜亚泉认为立宪政治必须要有政党“故不立宪则已,即立宪而无政党,吾不信也。”⑤他不认同政党是把持舆论紊乱政治的观点,他指出“然则政党之所以为党,……而以政见不同之两团体,互相对立,使舆论有表示之地位。政党之消长盛衰,即舆论之标识所在,国民厉害之多寡,将于是乎辨之。”⑥正因为存在持有不同政见的政党及政党间的争辩都是国民伸张言论的表现。

二、政党之目的

时人认为“吾国政府,政权重大,往往不顾舆论,行专制之旧习,政策纷乱,无奋发之精神;将来国会成立,而乌合之议员,涣散无力,决不足以限制其权势,督促其进步。故必集合政党,以舆论为后援,与政府抗争。”⑦对于国会将利用政党作为舆论后援与政府行专制政治来抗衡的这种看法他并不认同。若将政党作为与政府抗衡的舆论后援,议会与政府间冲突将会不断,将会出现政府屡屡被弹劾,议会屡屡被解散的情况;也有一些人认为政党的目的是“在实行政党政治,以议会之多数党,组织内阁,实施其政策而已。”⑧杜亚泉认为以议会的多数党组织内阁从而实行其政策这是对政党政治的一种偏见。他认为议会政治下,如果只有一个机关,没有其他机关参与政治的话,议会政治实际上行专制政治。若以政党组织内阁并决定一切政务,会形成内阁专制和政党专制,这将导致滥用权力弊端百出。还有一些人认为其目的就是为了统一舆论“政党之目的,在统一舆论,使党员弃其小异以就大同,以厚舆论之势力,定舆论之方向。”⑨,杜亚泉认为这种说法不能让人信服,他提出“盖如是,则必以党议束缚党员之言论,而失法律上言论自由之真意矣。”所以党员更不应该受党议的束缚“议员之言论,不使负议院外之责任,不能受选举人之嘱托,今日各国之法律所公认者也。”⑩党员应该言论自由,若其言论自由被剥夺就会招致党派间的分裂,从而发生像英国的爱尔兰自治案等这样的事件,所以他认为政党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则当以调查政务、研究政策、指导国民为目的。”11国家政治事务关乎国民的切身利益,对于每个国民来讲不可置若罔闻,又因为各自职业繁忙,势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政治活动。从另一角度来说,政治事务错综复杂,需要专业知识来指导研究,国人断不能轻率鲁莽、妄谈国事,而应该把治理国家的重任托付给专业人士。政党接受国民的委托,调查政务、研究政策、分析厉害,“以为利者,则罗列其利之所在,使吾民得从而赞成之;以危害者,则备举其害之所极,使吾民得从而反对之;各标其帜,以定吾民之趋向,任吾民之选择焉。”12在国民与政党的互动当中,一方面政党能够教育国民,向国民灌输政治知识,提高国民抉择政策、辨别是非的能力;另一方面政党能够及时了解国民的利益要求,从而根据民意制定政治纲领,调整政治竞争策略,领导社会舆论,实现其政治目标。

从杜亚泉对政党之有无与政党的目的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政党对宪政政治非常重要。他的这些见解,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当时共和背景下出现的政党乱象而提出来的。在他看来,民国政党林立、鱼龙混杂,党同伐异,已完全丧失了政党的本义。政党之间的争斗不是出于某些私人恩怨,就是出于对权力的觊觎,政党政治有名无实。对照当时的社会现实不能不说杜亚泉的见解是切中时弊的。

注释:

①【美】阿米·古特曼等.结社理论和实践.吴玉章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67.

②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38.③同上.

④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39.

⑤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39.

⑥同上.⑦同上.⑧同上.

⑨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40.

⑩同上.11同上.12同上.

作者简介:杜兰英,女,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4级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政党政治宪政国民
中国共产党探索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经验与新的实践要求
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量4.65本
莲 藕
中西方党际监督比较研究及启示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英国政党政治与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共识
宪政思潮
“国民”与民意
改革的路径不可能是单一的
流亡时期梁启超的宪政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