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去心灵的尘埃

2016-11-11 03:22薛飞
中学语文 2016年26期
关键词:安静心灵世界

薛飞

拂去心灵的尘埃

薛飞

【主题导语】

今天,我们正在见证着一个伟大的时代——社会转型期,每一个人都被时代裹挟着不断向前。我们体验了互联网带来的五光十色的世界,感受了高速列车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感受了时代瞬息万变的发展,感受了地球村里一日千里的变化……一切都在变快,我们的脚步也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加快,变得失去了控制。在失去了节奏的舞曲中,我们盲目地行走,却不知早已偏离了原有的方向。名利场中,我们学会了圆滑、虚伪、世故,失去了真性情,迷失了自我,心灵上的灰尘也愈积愈多、愈积愈厚,肩上的枷锁也越负越重,心灵变得麻木和冷漠。我们应随时打扫自己的心房,拂去心灵的尘埃,找回真正的自己,重建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

【选文一】

为心灵卸妆

李丹崖

当一个人躬身于田园的作物中间时,他的心灵一定是至洁而芬芳的。

满眼的苍翠,刷新你心灵的墙壁;草叶上的露珠,在晨光的照耀下,让你想起童年玩的肥皂泡泡;那些叫不上名儿的小花,一朵一朵在微风的吹拂下,冲你眨眼睛,只几下,你的灵魂就出窍了,面对它们,你会不由自主地蹲下身子,在清新扑面的自然界里,我们永远是矮小的。

有一个词,叫清淡出尘。多好的一个词,让人从中看出了出世的姿态。庄子、陶渊明、林逋……他们都是这个词的出色代言人,都是从名缰利锁里突围出来的人,是心灵上的强者,他们没有被外物扼住喉咙,而是飞身一跃,过上了梅妻鹤子的生活。

泥土是最忠厚的尘土,握紧它,你感觉到世界安详自在,满眼所见,皆是干净的。然而,心上的浮尘却最难擦拭,任你再好的拂尘也奈何不了它!田园是一所最好的疗养院,乡村的河流是心灵的洗洁精,我们可以在淙淙的流水里濯足,同样也可过滤心灵;乡间的风是一把最舒适的梳子,可以理云鬓,同样也可以抚平你躁动不安的情绪。

一双站在城市阳台上的脚,永远没有站在田垄上的双脚自由洒脱。一个经常被露珠打湿裤管的人,在我看来,永远要比名利的棍棒敲打下脊梁骨冒汗的人安然自在得多。

城市的地表穿上了一层又一层水泥钢筋做的盔甲,时刻准备着和这个纷扰的世界作战,心怀忐忑的人是焦躁和恐惧的,所以,现在有太多的人渴望解甲归田,携妻带子地走向乡村踏青,遍地的农家乐啊,乐歪了一个个从红尘的烦扰里挣脱出来的城里人,他们要在乡间吃吃素食,洗洗肠胃,给蒙尘的心灵来一次别开生面的沐浴。

世界是一个奇特的诺亚方舟,城市是负载在这个方舟上的戏台,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辆,灯红酒绿的应酬,拍马逢迎的恭维,锱铢必较的小气,钻营算计的世俗都在这座戏台上粉墨登场。唱戏,在每个人看来,如芥末和胡椒一样,都是生活的调剂品,我们终归还是要回到大米和馒头,还是要卸下妆来,然后,一头扎进台下结结实实的生活。

和城市这座戏台比起来,更为广袤的版图还是乡村这片观众席。旁观者清,你会发现,做一个归隐世外的旁观者,真好!

有时候,做一个身负千斤的挑夫,远远要比一个满身俗务的人要轻松自在得多。前者的身子是弯的,但心路却是笔直的,他们用弯着的身子作弓,笔直的心灵作箭,射落的是五彩斑斓的鹰隼;后者呢,身子是笔直的,心灵却因不堪重负,扭曲成了藤蔓,缠缠绕绕,却难以越过篱笆院墙。

庄稼的怀抱里装着透明的湖泊,它们是乡村的眼睛;楼宇的脚下踩着的是人工游泳池,它们是城市的近视眼。我们呼唤心灵的清明,我们摒弃浓浓的脂粉气,因为,灵魂的梳妆台前,最美丽的妆是素颜。

(选自《思维与智慧》)

我试图选择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因此我提倡并创作轻诗歌。我所说的轻并非纯粹的游戏人生和享乐,而是追求心灵的轻松和自由,过自我宽松的日子。而这种感觉会导致行为的选择更富有人性和更潇洒。一个人自己活得很累会使你周围的人和社会也感到很累。如果说,我能有益于他人和群体,就是因为我能释放出这种轻松的气息,使别人和我有缘相聚,(无论多么短暂)都能感到快乐。

[解读]如果你每天化点妆,就要在晚上卸妆。卸妆,卸下脸上的灰尘,留下最真实舒张的毛孔,自由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尽情享受素面朝天的平静与快乐。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给自己的心灵也进行卸妆呢?时间在指尖上飞走,岁月在发际间流逝,容颜在尘埃中沧桑,一切都在无声无息中流淌着,我们的心灵也因为承载太多而不堪重负。站在广袤的的田野里,感受着世外桃源般的恬静与美丽,你才会知道穿行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我们的心灵已被名利的色彩涂抹得面目全非。面朝大海,那里正春暖花开!为心灵卸妆,给心灵减压,适时放下,还心灵一片美丽纯洁的净土吧!

【选文二】

心灵的轻

刘湛秋

生命是一个人自己的不可转让的专利。

生命的过程,就是时间消费的过程。在时间面前,最伟大的人也无逆转之力;我们无法买进,也无法售出;我们只有选择利用。

因此,珍惜生命,就是珍惜时间,就是最佳地运用时间。由于我这种意识的强烈萌生,我越来越吝啬地消费我自己。

只有轻松才能使人不虚此生,才能使整个世界变得和谐。以恶是治不了恶的。

对于我们这群黄土地的子孙来说,古老的文明、漫长的历史已使我们背负得够重的了,复杂的现实和人际关系使我们体验得够累的了。

我愿意以轻对重,以轻对累。对我自己,无论处于佳境还是不幸,我都能寻找到自我轻松,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为劣境所苦。对周围群体,当我出现在他们面前,能带给他们所需要的轻松,从而增添或缓解他们生活中的喜悦和痛楚。

当然,这也是我在非常窄小天地里的一个愿望,为社会、世俗所囿的我,深知——追求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在某些时候和某些方面,也许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选自《刘湛秋散文集》)

[解读]岁月在更迭,疲惫的心灵渴望轻松和快乐。奔波在生活的名利中,我们身心疲倦。也许你会埋三怨四、弃路而逃,也许你会苟且偷安、随波逐流,但,这都不是我们需要做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为心灵松绑,使心灵轻松。心灵的轻,蕴涵着人生的哲理和禅机。心灵的轻,是如菊般的品质,不轻狂,不张扬,淡然之中透露着深邃;心灵的轻,是一种涵养,谦谨博学,极具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不妄自菲薄;心灵的轻,是一种胸襟,能容小人之小,辨谏言之伪,具海纳百川之量;心灵的轻,是一种风范,坦荡磊落、虚怀若谷而不计较名利的得失;心灵的轻,是一种境界,历经沉浮,终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心态笑看云卷云舒。抛却世事的纷繁和心灵的负累,让我们的心灵轻松上路!

【选文三】

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

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宁静的日子。

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曾经有一个时代,广大的世界对于我们只是一个无法证实的传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被锁定在一个狭小的角落里,如同螺丝钉被拧在一个不变的位置上。那时候,我刚离开学校,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生活平静而又单调。日子仿佛停止了,不像是一条河,更像是一口井。

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纵横交错了。我也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能量的河,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道动荡不宁的急流。

而现在,我又重归于平静了。不过,这是跌荡之后的平静。在经历了许多冲撞和曲折之后,我的生命之河仿佛终于来到一处开阔的谷地,汇蓄成了一片浩淼的湖泊。我曾经流连于阿尔卑斯山麓的湖畔,看雪山、白云和森林的倒影伸展在蔚蓝的神秘之中。我知道,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

我的日子真的很安静。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各种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和我无关。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我对这样的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

也许,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那时候,饱涨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随着年岁增长,人的生命会越来越精神化。

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

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追求为目标,那么,不管表面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选自《周国平文集》)

[解读]不管世界多么热闹,热闹永远只占据世界的一部分,热闹之外的世界无边无际。热闹是一时的吹嘘和喝彩,终是虚声浮名,在万象喧嚣的背后,在一切语言消失之外,隐藏着的才是世界的秘密。因为世界是无边无际的,有声的世界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只会听得见语言而不会倾听沉默的人就像是被声音堵住了耳朵的聋子!只有懂得沉默价值的人才拥有一双倾听沉默的耳朵,如同纪伯伦所说的,“他们听见了寂静的唱诗班唱着世纪的歌,吟咏着空间的诗,解释着永恒的秘密”。“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所以,凡有志于探究人生真理的人,首先要学会安静,在安静中面对灵魂中属于自己的重大问题。

[作者单位:安徽省固镇县宋店中学]

猜你喜欢
安静心灵世界
听,安静会说话
深入敌后,保持安静
楼上请安静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坐拥安静
唤醒心灵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