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谷“隐士”黄山梅

2016-11-11 01:00刘国伟
环境与生活 2016年10期
关键词:隐士黄山种群

◎刘国伟

深谷“隐士”黄山梅

◎刘国伟

黄山梅的果实为椭圆形或近似球形

皖浙交界处的群山中生活着丰富的生物物种。而在山高壑深、人迹罕至的深谷里,有一种叫做“黄山梅”的珍稀植物,因为种种不利因素,目前处于濒危境地,其种群分布范围日趋缩小,种群数量锐减。

仅分布在中日韩

在我国安徽黄山风景区及歙县清凉峰和浙江天目山、龙塘山地区,生长着一种不耐强光、喜温凉湿润的珍稀草本植物——黄山梅。1987年,黄山梅成为第一批列入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单的物种。2005年的文献记载称,国内野外踏查发现黄山梅植株总数已不足2000株,生存形势可谓岌岌可危。黄山梅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单》中被列入“濒危”等级。

黄山梅在全球仅分布于东亚的中日韩三国,首次被发现是在近代的日本。1888年8月9日,日本植物分类学家矢天部良吉在四国岛的石锤山,首次采集到开花期的黄山梅标本。两年后,另一位植物学家吉永虎马,又在同一地方采集到果实期的黄山梅标本。现在由于果实期的标本失传,所以开花期的标本被指定为模式标本(即某种植物在世界上首次被发现时,植物学家用以命名的这份典型标本)。

1900年,矢天部良吉在日本《植物学杂志》上以英文首次发布了黄山梅这一新属新种,定名为Kirengeshoma palmate Yatabe。属名“Kirengeshoma”源自日语,大意是“开黄色莲花状花”,描述了花的形态;“palmate”的意思是“掌状的”,描绘了它的叶子形状。1935年,日本东京大学植物分类学教授中井猛之进,又在朝鲜半岛的白羊山采集到黄山梅。

阴湿之地长势旺

说了半天,大家还是不知黄山梅的“庐山真面目”。黄山梅又名“少女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名字里虽然带个梅字,但其实它是虎耳草科的一种。株高可达1米左右,叶子呈掌状,聚伞花序生于茎上部及顶端。黄山梅的花朵通常3朵相连,有5个花瓣,金黄色花朵点缀于硕大的绿叶间,非常富丽堂皇,这有利于虫类传粉,又自有其玲珑娇艳之美。黄山梅花期在3~4月,果期在5~8月,果实椭圆形或近似球形,直径约1.3厘米,干枯时褐色,种子则是黄色。

黄山梅为阴性草木,天生身骨柔弱,喜欢富含有机质的酸性黄棕土壤,常在落叶阔叶林下阴湿之地呈斑块状分布,海拔高度范围为700米~1500米。它的“人缘很好”,常与金缕梅、白檀、黄山杜鹃等植物为伴,还常有苔藓和景天科等喜湿性植物为它覆盖土壤以保湿。研究显示,黄山梅的分布格局是与环境长期以来相互适应的结果。

黄山梅虽然开花结果有种子,但它也常利用根状茎进行无性繁殖,依靠其根状茎断裂脱离母体而形成,集生于母株周围。此外,黄山梅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可以说很苛刻,阴暗潮湿、光照微弱的空间,湿度较大的空气和腐殖质较厚的土壤这些条件,才是黄山梅生长良好的前提。然而,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美丽的野花濒于绝境呢?

繁殖不易后代少

黄山梅的濒危境地很大程度上是其脆弱的繁殖机制所致。实际上,黄山梅的无性繁殖受到植株年龄和山体运动的影响,这就造成植株数量的增长十分缓慢。而在有性繁殖过程中,产生的种子质量状态较差,饱满种子仅占总数的2/3左右,而且种子有休眠期,由于坚硬的种皮和土壤微生物的限制作用,种子的实际萌发率连1/3都不到,加上幼苗十分脆弱,容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黄山梅野外自然更新能力较差。

从外部环境看,大规模适宜自然环境的缺乏和消失,是导致黄山梅濒危的主要因素。黄山梅对上层植被和地表植被的依赖性较强。但由于乱砍乱伐现象的发生和旅游景点的开发,黄山梅生存环境受到的威胁日益严重,种群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群落间的基因交流因为外部障碍而受阻。这种状况的长期后果就是增加小种群效应,这种效应通俗地讲,类似于动物的近亲交配,最终导致种群遗传多样性丧失,适应度进一步下降。

此外,自然灾害也是影响黄山梅生存的一个因素。黄山梅植株较高,土层较浅、根系不发达,因而容易受雨水冲蚀。红蜘蛛和粘虫等虫害对黄山梅的生长和繁殖也构成一定的威胁。种种不利因素叠加起来,导致黄山梅的境遇极度堪忧。对此,专家们有什么解救良策呢?

就地保护与迁地栽培

保护黄山梅的困难颇多。综合近些年来国内对濒危植物保护的做法和经验,结合黄山梅自身的特殊性,有两个着眼点受业内重视。

其一是就地保护和扩大繁殖区。为此需要在黄山梅的成熟期采集黄山梅的成熟种子,播撒到周边适宜生存的环境里,这样可以帮助解决黄山梅在扩散种子能力方面的先天不足。更进一步专业化的做法是研究黄山梅的人工栽培和快速繁殖体系,栽培成功后再移栽到自然生存环境,在人工帮助下扩大其种群规模。

其二是迁地保护。因为黄山梅的野外生活区破碎不堪,必须实行人工干预另起炉灶,变动黄山梅的生活区。这方面日本早有作为,日本的植物学家把大批黄山梅移栽到植物园内,成功地将其驯化为园艺植物,这一做法为我国尝试把部分黄山梅移栽到植物园中并营造类似生活环境提供了借鉴。在植物园这种能够提供强力的人工辅助栽培技术的环境里,通过加强群落间基因交流和控制病虫害等干预方式,使黄山梅成为一种赏心悦目的园林植物,早日摘掉濒危的“帽子”,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救助方式。

(本文参考了李晓红的《濒危植物黄山梅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宗敏的《东亚特有濒危植物黄山梅的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分化》等文献,以及日本野生花卉网和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网站的信息,特此声明并致谢。)

黄山梅又名“少女花”,天生身子骨柔弱。

黄山梅叶子呈掌状

猜你喜欢
隐士黄山种群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基于双种群CSO算法重构的含DG配网故障恢复
黄山日落
隐士塞尚的十八封信:我每天都在进步 尽管百般艰辛
《登江阴黄山要塞》
寻访竹林隐士
黄山冬之恋
中华蜂种群急剧萎缩的生态人类学探讨
隐士的文艺范儿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