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工作制面世90年“三休日”离人们还有多远?

2016-11-11 00:48本刊主笔刘国伟
环境与生活 2016年10期
关键词:犹他州工作制工作

◎本刊主笔 刘国伟

5天工作制面世90年“三休日”离人们还有多远?

◎本刊主笔刘国伟

“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已然成为当代社会的一大共识。今年9月,国内某互联网公司员工曝出了公司推行“996”工作制(朝九晚九,每周工作6天),相当于每周工作时间长达72小时,是法定周工作时间(40小时)的1.8倍。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有部分国家和地区正尝试每周只上4天班。近100年来,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者工作时间的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世界各地已经和正在进行着哪些探索,且看《环境与生活》为你一一梳理。

英国生物学家朱利安·赫胥黎在1930年预言了两天工作制的出现。 来源:荷兰国家档案馆

秦汉时期5日1休

当下工业化国家普遍实行的5天工作制已为大家所熟知并习惯,周一到周五工作,周六周日双休。其实在上世纪20年代,5天半工作制(每周工作44小时)就已经在发达国家流行。直到上世纪30年代,5天工作制(每周40小时)才在美国逐渐推广,然后于1938年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固定下来,并扩散到世界各地。

如果穿越回去,会发现我们当时的一些先贤对于工作制的设定有着超前的眼光,虽不太靠谱但很有趣。

据考证,我国秦汉时期,朝廷执行的是官员循环休假制度,最早是每工作5天休息1天,官员可以利用休息日沐浴和探亲,《史记》中有“每五日洗沐归谒亲”的记述。到了隋唐时期,正式的一旬一休(每工作10天休息1天)制度以国家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名篇《滕王阁序》曾提到“十旬休假,胜友如云”。此后,旬休制一直沿用到明清。民国时期,政府加强了对全国休假的统一,普及星期制和公历,6天工作制的执行逐渐与西方国家接轨,但由于战乱频仍,具体实施情况不够理想。

我国5天工作制仅20年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统一实行6天工作制。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6年,原国家科委(今科技部)成立了缩短工时课题组,着手开展关于在我国推行5天工作制的可行性研究。课题组抽样调查了全国299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和223个商业企业,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专家们在社会意向调查中发现,在“加一天工资”和“不增加工资,但多休息一天”中,80%以上的人选择了后者。这说明,当时缩短工时已成为比提高工资更普遍的社会要求。

1994年3月,我国开始实行“隔周5天工作制”,即大小周末制度,一周休息两天(大周末),下一周则照旧休息一天(小周末),如此循环。施行一年后,1995年5月1日起,全国正式实行5天工作制,即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此后,以旅游经济和教育培训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国内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欧美5国工作时间下降示意图

瑞瓦·珀尔在1971年出版的《4天,40小时》里倡导了4天工作制。来源:澳大利亚雷拉图书网

每周工作15小时就够了?

国外有学者甚至在几十年前就开始预测更短工时的出现。

1928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在他的文章《我们孙辈的经济可能性》中,预言了100年后的事情:美国和欧洲的人们不会为挣钱发愁,孙辈们一周只要上15小时(每天3小时)的班,就能完成必需的劳动。1930年,著名的英国生物学家朱利安·赫胥黎则预言了更激进的两天工作制,原因是“世界到了一个拐点,人类在一周内所需的物资能在两天内生产出来,因此我们必须抑制生产,把注意力转向怎样休闲这个大问题”。1965年,美国参议院下属的一个委员会预言:到2000年时,人们将一周只工作14小时。

上面的两位名人都对未来生活表达了乐观情绪,虽然至今也没有达到他们描述的那种境界,但是却为后来的工作/休假制度变革提供了思路,那就是一方面如凯恩斯所言,大量削减每日工作时间;另一方面如赫胥黎所言,压缩工作日,增加周末天数。当然这个过程要漫长、复杂得多,接下来我们看看欧美主要国家为“少上班多休息”做出的一些尝试。

欧洲弹性工作制普遍

所谓弹性工作制,就是员工在完成规定工作任务或者固定时长工作时间的前提下,自由安排工作时间,以取代原来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如果以一周为周期,员工只要完成每周必须工作的时间就可以自由安排剩下的时间。这种工作制度赋予了个人较多的自由度,因此在许多国家备受欢迎。我国近年来也有企业和组织对自己的员工实行了这种制度,但欧洲这方面的做法要更早、更成熟。

目前欧洲绝大部分国家实行和中国一样的5天工作制,并用法律形式加以明确。奥地利则是少数派,该国实行每周38.5小时的工作制,周五只上半天班,所以相当于4天半工作制;法国早在二战以前就规定了每天8小时工作制,二战结束以后开始推广5天工作制,之后过渡到每周工作时间压缩到39小时,2000年2月更是减少到35小时,但是5天制一直没变,算是贯彻了凯恩斯减少每日工作时长的思路;摩洛哥也实行每周35小时工作制;北欧国家瑞典的部分机构实行弹性工作制,养老院、医院和汽车中心已经实行每日6小时工作了。在该国第二大城市哥德堡的丰田汽车中心,员工的每天6小时工作制已经持续了13年。

洪博培2005-2009年任美国犹他州州长,期间在犹他州率先推行4天工作制。 来源:哈佛政治评论网

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树屋是一家年轻的创业公司,实行4天工作制。小公司在作息制度安排上,显然比大公司更灵活。来源:树屋博客

这里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每周工作时长,是对公民劳动权利的保障。这种法律对于政府工作人员约束力最大,因为他们需要为社会公众服务,保持整个社会机器的正常运转,因此这部分人群的工作/休息自由度比较小。其他领域的人群(如企业)在实行弹性工作制上就享有较高的自由度了。

美犹他州4日制方案落空

相比欧洲大部分国家在工作/休息制度上的中规中矩,5天工作制的发源地美国此时发挥了领头羊精神,率先在地方政府这一级提出了4天工作制。美国社会对4天工作制的向往由来已久,1971年出版的《4天,40小时》一书很好地表达了这种理念。这本书的主旨是重新调配一周作息时间,实行4天工作制,休息3天,但是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作者瑞瓦·珀尔在书中论述道,这样一来公司能够增加产量和利润,雇员能够有更多时间休息。譬如说,某员工5天中每天制作3个产品然后休息2天,总产量是15个;如果把他每天工作时间从8小时延长为10小时,让员工每天制作4个产品然后休息3天,总产量会提高到16个,在更短工期内提高了产量,何乐而不为呢?瑞瓦·珀尔的制度设计考虑到了工作产出和员工福利,兼顾了劳资双方利益,听起来具有可行性。但真的每天10小时的4天工作制(以下简称“4/10”)出台时,已经是30多年之后的事情了。

2008年初,美国犹他州杨百翰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人口2.5万以上的151个城市、5个州的1300多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79%的受访雇员对4/10制度持肯定看法,63%的受调查者认为会提高工作效率,还有3%的人担心安排孩子生活会更加困难。调查还显示,对4/10制度能否更容易完成城市服务任务,持同意/中立/反对3种意见的公民各占约1/3,看来,公众对市政系统在新作息制度下能否保证服务质量心存疑虑。

2008年7月,时任犹他州州长(后来当过驻华大使)的洪博培宣布,准备在犹他州实行4/10制度,试水期为一年。这一决定会影响到全州24000多名公务人员中的17000名,警察和狱警等特殊岗位人员不享受4/10制度。洪博培认为,这种安排可以用更少的工作天数和工作人员,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能够提升雇员士气,减少300万美元的能耗开支。同年初秋,美国人周末常说的那句“感谢老天,到周五了!”(TGIF),在犹他州就变成了“感谢老天,到周四了!”(TGIT)。

那么,犹他州的这一变革效果如何呢?

一年试行期结束后,州长办公室发布报告,称大多数雇员支持这一变革。此时洪博培已经赴任美国驻中国大使,继任州长迈克·赫伯特在2009年12月宣布4/10制度永久化。然而2011年初,犹他州众议员迈克·诺尔提出,民意调查显示20%~30%的犹他州居民不喜欢4/10制度,结果州议会通过了终结4/10的法案,从这年9月6日起,犹他州重回5天工作制。

虽然功败垂成,但因为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犹他州两年的尝试激发了其他州和城市实行4/10制度的兴趣。

上4天班更省政府开支?

从2008年开始,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盖恩斯维尔市、得克萨斯州的埃尔帕索市、西弗吉尼亚州的亨廷顿市陆续开始实行4天工作制。盖恩斯维尔市在2008年9月开始实行4天工作制,只有警察、消防和急救等部门继续一周上5天班。第一年试行后,新制度受到75%雇员的好评,而且财政支出还节省了大约20万美元(水、电和垃圾清理等开支减少)。可接下来的几年,不断有市政专员质疑这种工作日制度,提出重归5天工作制,认为“省钱可以别处省,但不要降低公众服务水平”。尽管如此,4天工作制在盖恩斯维尔市还是坚持了下来。2015年10月,盖恩斯维尔市的雇员们在新财年开始之际,仍然可以一周上4天班,但市政厅在周五这天仍然开放保持正常办公,可见市政府在工作日制度的安排上也做出了一定的妥协。

抛开州和城市这一级行政层面,美国有一类小众机构其实已经实行了数十年的4天工作制,那就是一些学校。一些偏远地区的小校区,因为预算吃紧等原因,4天工作制能够减少交通、供暖和人工等办学成本,所以自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实行。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后,实行4天工作制的校区范围更加扩大。从数量上看,如今全美21个州合计有大约120多个校区,在坚持4天工作制,考虑到全美约有1.5万个校区,可以看出这部分校区所占比例很小。可见,4天工作制并不必然是经济发达的产物,也是为了节约公共资源和其他需求。

比如2013年初,非洲小国冈比亚开始对其公共部门雇员实行4天工作制,原因竟然是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来“祈祷和务农”。另一个非洲国家加纳也有呼声要求效仿冈比亚,理由是“留出时间在周五参加葬礼”。由此可见,社会文化背景对各国工作/休假制度差异化的影响非常大。

4天制另一只靴子何时落地?

5天工作制运行了近一个世纪后,似乎疲态渐显。因为每个公司、组织和群体都有自己的需求和任务,一刀切式的5天制不可能是社会流畅高效运转的最优解。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学会的一项研究认为,43%的公司为部分员工提供了4天工作制,还有10%的公司几乎对所有员工实行4天制,这说明4天制在实践中越来越受认可。

和我国相反,目前美国的IT领域恰恰是4天工作制的主力之一。2015年6月的《大西洋月刊》提到的“Basecamp”软件公司,就是在夏季让员工周五不上班;另一家搜索引擎公司“elMejorTrato.com”,则实行全年的4天制,两家公司在工时减少的情况下照样能够实现收入增长。从事在线教育的树屋公司有85个员工,也实行4天制,每天工作8小时,员工薪水仍然不输于其他实行5天制的公司。其CEO瑞安·卡森幽默地说:“周五不上班这个决定让投资人以为我们疯了,但这总比不喜欢周五上班还要假装喜欢要好……请记住,人生只有2000个周末,然后你就挂了。”

4天劳动制的风也吹动了国内的一些政府部门。有媒体报道,2016年4月1日起,山西晋中市和江西吉安市开始试水4天半工作制,两地的国家公务人员可以在不损失收入的情况下,周末多休息半天时间。半年过去了,两地的试点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呢?近日,《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致电山西省晋中市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到晋中对4天半工作制仍在研究探讨中,并没有真正实行。记者又从江西省吉安市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到,4月1日吉安市的确下发过文件试行4天半工作制,但是一段时间后由于工作事务多压力大,就没有继续施行。

如此看来,作为发展中国家,国内在施行4天工作制方面似乎还有些超前。

落实不加班也许更重要

多年前笔者同学曾说过一个段子,至今记忆犹新:“人生痛苦的事是上班,人生更痛苦的事是天天上班,人生最痛苦的事是加班,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是天天加班。”这句玩笑分明就是对当下加班文化的血泪控诉。要知道是英国和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存在着大量的不情愿加班。对于许多辛苦加班的人们来说,能够一周只上4天班绝对是梦境一般的生活,因为对他们来说严格地实行5天40小时的上班制度都是一种奢望。至于如何不加班,则是另一个宏大的问题了。

(本文写作中参考了英国《独立报》、康涅狄格法律评论、美国州议会会议网、CNN、NBC、卫报和华盛顿邮报网站的信息,在此说明并致谢。)

本栏目责编/季天也jtyair2013@vip.163.com

过山车助你排出肾结石?

迪斯尼世界果然是个神奇的地方,甚至能帮你排出肾结石!据美国知名科技博客Gizmodo网站报道,最新研究表明,乘坐过山车能帮助人们将结石从体内“诱骗”出来,这是两位科学家经过大量试验得出的结论。

两位泌尿科医师戴维·瓦尔廷格和马可·米切尔前往美国佛州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乘坐了著名的大雷山过山车几十次。两人可不是为了玩耍,而是随身携带了一个装有3D打印透明肾脏的背包,肾脏中含有一颗结石。试验发现,如果坐在过山车的后座,每搭乘一次,3D肾脏便能排出64%的肾结石;如果坐在前座,每搭乘一次能排出17%的肾结石。他们在日前出版的《美国骨科协会杂志》上报告了这一发现,称患者的肾结石在乘坐过山车时有可能在滑行中排出,也有可能是在坐完过山车后几小时内排出。过山车果真有如此疗效的话,小编奉劝肾结石患者们前去乘车治疗时,一定要戴上尿不湿,这样在“滑行中排出”时就会有备无患。

为防盗 800只羊被染黄

9月23日,英国《太阳报》登出一组趣图,镜头里一大群亮橙色的羊颇吸人眼球。原来这是一位农夫丢了许多羊之后的无奈之举:把羊毛都染成橙黄色!

皮普·辛普森是英国坎布里亚郡的一位农夫。年已50的他,在家里养了一大群羊。但是当地的偷羊贼盯上了他,4年间偷了他大约300头羊,让他蒙受了巨大损失。辛普森不得不采取激烈手段来保护自己的财产。他说:“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让自己的羊与众不同。”于是,他把自己的800只羊都染成了鲜亮的橙黄色,他还说自己用的是安全染料,确信不会伤害到羊。看完照片,小编感觉羊儿们很无辜啊,它们稀里糊涂就进了一个黄群……

9月中旬,《重庆晨报》报道了重庆江北观音桥附近有一家有趣的书店。原来,书店里的书可以免费看,但不提供“免费”WiFi。如果你想连接书店的WiFi上网,必须先按照书店老板的要求,找一本书来看。

这家书店设在江北区的一个角落,老板是一位重庆本土的年轻作家,名字叫江凌。在这家书店,你可以免费看书,但是却不能“免费”上网。其实书店在6月试营业时,连WiFi都没有安装,店主给出的理由是“看书要什么WiFi?”而在书店装了WiFi后,每次有人问他书店的WiFi密码,江凌都会让他先去找本书看,“只有看书才能找得到”。原来,江凌把书店的WiFi密码藏在了一些书里面,而这些书都是2000年及之前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所著。很多人在寻找密码的过程中,会遇到一本感兴趣的书,便忘记了寻找密码的事,然后开始看书——这也正是店主所希望的。

不堪陪妻 宁愿坐牢

美国堪萨斯州一名男子为了逃离妻子的“魔爪”,想出了一个极端的方法:去抢银行以便能进监狱。

西班牙《世界报》9月8日报道,现年70岁的抢劫犯劳伦斯·里普尔与妻子雷梅迪奥斯吵架后,甩下一句“我宁愿坐牢也不要待在家里”就夺门而出。他离家后径直去了堪萨斯城的一家银行,并递给银行工作人员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他有枪,要抢钱。在抢到近3000美元后,他并没有逃走,而是待在原地等待警察赶到。根据他对警察的解释,自己之所以选择这条路,是因为实在无法忍受再与妻子生活在一起。在把抢劫的钱如数归还银行后,里普尔先生也如愿以偿地进了监狱。

小编印象里两年前成都也有过一起类似案件,一名青年男子难以处理家庭矛盾,于是也抢了几家商铺的钱,最后如愿走进监狱想“静静”。

熊临城下

9月14日,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报道称,有5名俄罗斯气象学家已在北冰洋与世隔绝的孤岛气象站被困两周之久。气象站房子外,10头成年北极熊正带着自己的几只幼崽在流连徘徊、熊视眈眈,不肯离去。

科学家们沦落到如此境遇,和工作地点有很大关系。他们的气象站位于西伯利亚北部的一个岛上,荒无人烟,这里一直都是北极熊们的栖息地。从两周前就开始有北极熊来造访,甚至在气象站的窗外过夜。陪伴的两条狗中,也有一条在8月31日被北极熊咬死,吓跑熊的照明弹也用完了,科学家们再不敢踏出房门半步。

去年,俄罗斯就发生过人熊对峙的先例:3位西伯利亚某气象站的工作人员与充满攻击性的北极熊近距离“生活”过。发生此种状况,俄罗斯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部长谢尔盖·东斯科伊强调,一定要竭尽全力保护工作人员与北极熊的安全。既然人和熊都要保护,科学家们只有等待救援了,但最快的救援船也要一个多月后才能到。科学家们挺住哦!

史上最整洁“流浪汉”

造型邋遢、头发脏乱……对于流浪汉,相信人们大都有这样的刻板印象。9月21日《潇湘晨报》的一则报道,让大家发现了一位史上最整洁流浪汉。原来,在长沙汽车西站附近一个地下通道内,有人在一位流浪老人居住的地方,发现了叠得像豆腐块的衣服、被子,以及整洁的凉席。这位流浪老人身份成谜,《潇湘晨报》呼吁:“如果你知道他的故事或难处,请跟我们分享。”

几天后,后续消息传来,流浪老人名叫彭佩平,今年65岁,家住湖南益阳南县三仙湖镇中奇村4组。因家里盖新房欠了几万元的债,年后他便跟随村里的人去广东潮州建筑工地打工,后因年龄问题未被建设方接收。返回长沙时,在长沙汽车南站又被人骗去钱包和身份证。截至本刊发稿时,尚未听说老人归家或者得到救助的消息,但小编相信会有热心人和组织伸出援手。

法国潮汐公路一天露面两次

《北京青年报》网站日前报道了法国一条公路的趣事,这条公路一天只露面两次,其他时候你看不到它的真面目。这条路怎么会如此任性?

原来这条名字叫du Gois的公路,长度大约为4公里,连接法国大陆和诺穆提岛,因为潮汐的关系,你每天只有两段时间可以通过这条公路,其余时候它都躲在海面4米以下。落潮时如果不尽快通行,就有被海水困住的风险。人们可以通过公路设立在公路两侧的特殊标志杆,来判断公路现在是否可以通行。对于那些爱冒险的、被困在快速上涨的潮汐中间无法脱身的游客,当地主管部门为此也做好了准备,在公路两旁设立了救援塔,被困的人可以爬上救援塔等待潮水退去或是等待救援人员。

这条公路虽然任性,但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网友们惊叹:这是真正的潮汐车道啊!小编心中不解的是,这条路当年是怎样建成的呢?

(艾蓝德/供稿)

本栏目责编/廖素冰houlai@vip.163.com

猜你喜欢
犹他州工作制工作
新语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冰岛试行四天工作制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冰岛试行四天工作制
美国“红州”:最强大的两个国家难道不应该合作共存吗
警惕“996”工作制催生“过劳一代”
犹他州官员访华:非常愿意与中国做生意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美国犹他州七年级生涯技术教育入门课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