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三相电压不平衡的分析与处理

2016-11-11 07:12贾建中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16年7期
关键词:基波中性点接线

贾建中

(九江新华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下坊水电厂,江西 九江 332300)

发电机三相电压不平衡的分析与处理

贾建中

(九江新华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下坊水电厂,江西 九江 332300)

分析了机组三相电压不平衡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从中总结出了机组安装、检修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便于解决以后出现的类似情况。

三相电压不平衡;中性点接地;谐波

1 引言

发电机三相电压不平衡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原因是机组的谐振。谐振是一种稳定现象,谐振过电压不仅会在操作或故障时的过渡过程中产生,而且还可能在过渡过程结束以后,较长时间内稳定存在,直到发生新的操作,谐振条件受到破坏为止。按性质来说,谐振有线性谐振、非线性谐振(铁磁谐振)和参数谐振3种类型。①线性谐振:电路中的元件参数是常数,不随电压或电流而变化,这里主要是指不带铁芯的电感元件,如输电线路的电感等。②铁磁谐振:振荡回路中由于带铁芯电感(如发电机、变压器等)的磁路饱和作用,使它们的电感减小,激发起来的持续性铁磁谐振过电压。③参数谐振:指水轮发电机在正常同步运行时,直轴同步电抗xd与交轴同步电抗xq同期性地变动,或同步发电机在异步运行时,其电抗将在xd~xq之间同期性地变动,如果与电机外电路的容抗xc满足谐振条件,就有可能在电感参数周期变化的振荡回路中,激发起谐振。水轮发电机一般在设计出厂前,就充分考虑到谐振问题,发生谐振的机率较小,但也有部分机组出现此问题。

2 概况

某电厂装机2×18 MW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发电机型号为SFWG18-60-6000),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主变低压侧6.3 kV母线接有发电机、厂变、坝变、近区变、PT等设备。6.3 kV母线PT、发电机PT二次侧分别装有消谐装置,具体接线如图1、2所示:

图1 1号发变组单元接线图

图2 机组PT接线示意图

该电厂于2008年开工建设,2011年3月份2台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在2010年12月份首台机组(1号机)投产调试过程中,机组在进行递增加压试验时,发电机三相电压严重不平衡,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动作,机组PT消谐装置发谐振报警,为消除谐振故障,调试人员分别进行了带厂变、带主变的递增加压试验,但电压不平衡现象并没有消除。在带厂变、带主变的试验过程中,发电机连接的6.3 kV母线同时也出现三相电压不平衡情况,为消除电压不平衡,一度影响机组投产进度。

3 过程

1号机组在递增加压时,随着电压逐步升高,电压偏差值进一步加大。检查机组PT开关柜的端子排二次回路接线正确,检查发电机对地绝缘良好。初步分析为:由于PT中性点经击穿保险接地,造成正常运行情况下PT中性点没有接地,当PT二次侧负荷分配不平均时,就会造成PT二次侧电压不平衡,检修人员即将PT二次侧中性点直接接地,但消谐告警继续存在。

根据相电压不平衡及谐振告警,初步分析发电机可能发生了谐振,参照消除谐振的一般处理办法,调试人员在PT二次开口侧接一盏200 W电灯泡,电压不平衡现象没消除;随即进行了带1号厂变的递增加压试验,发电机电压不平衡现象继续存在,此时6.3 kV母线电压表也同时显示电压不平衡,递增加压最高时,6.3 kV母线与发电机PT的二次相电压如表1所示:

表1

随后,调试人员进行了带1号主变的递增加压试验,电压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

4 分析

4.1 现象分析

水轮发电机发生谐振其根本原因为发电机及其所带负载(机组PT、励磁变、励磁PT)的综合感抗与容抗相等,利用图3的L-C串联谐振电路及图4、图5发电机等效电路图进行分析。假设正常运行条件下,其初始感抗大于容抗(ωL>1/ωC),电路不具备谐振的条件,而电感线圈中出现涌流时就有可能使铁芯饱和,感抗下降,使ωL=1/ωC,满足串联谐振条件,产生铁磁谐振。

图3 发电机发生谐振的原理图

图4 阻尼绕组直轴等效电路

图5 阻尼绕组交轴等效电路

引起水轮发电机发生参数谐振的原因有两种,一种为内部原因,即由于系统内自然频率的相互特殊关系引起;另一种为外部原因,即由于系统的周期性负荷变化引起。两种原因造成发电机交轴电抗XAQ与发电机直轴电抗XAD参数周期性变化,当与外电路的容抗xc满足谐振条件时,发电机即发生参数谐振,参数谐振是电力系统内主要振荡模式之间的能量传送、接收的一种形式。从过程原因分析,该电厂1号机组在调试过程中因机组未与系统并列,不存在受系统频率和负荷影响,且电压没有出现周期性变化特点,不存在能量传送及接收,所以出现的类似谐振现象,即使是发电机谐振也应不属于参数谐振,而是铁磁谐振。

4.2 理论分析

4.2.1 发电机PT三相电压

电压互感器的作用是将电压转换成与其成比例的低电压,正常运行时电压互感器磁通密度高,接近饱和值,且一次电压越高,磁通密度越大,当电压高到一定值时,电压互感器磁通密度即达到饱和状态,此时,电压互感器一次电压与二次电压不成正比例关系,电压互感器的电感会下降,随着饱和程度逐步增加,电压互感器的电感值会进一步降低。在发电机正常运行情况下,发电机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电压对称,二次侧三相线电压对称并等于额定电压(二次侧三相线电压Uab=Ubc=Uca=100 V),开口三角电压由于首尾重合,电压约等于零,即:U0≈0 V。为了便于分析PT的运行情况,对中性点不接地电网PT的三相进行简化如图6所示,设Ua、Ub、Uc为三相对称电势,C0为相对地电容,La、Lb、Lc为PT励磁电感,U0为中性点对地电压,由于三相电势对称,所以U0=0。

图6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PT的三相简化电路

由图6可知,当发电机发生谐振时三相电压不平衡,PT三相励磁电感就不相等,此时三相系统也不再是对称的量值,中性点电压偏移,将会产生零序电流和对地位电压U0,理论上对于任何不对称的三相系统都可以分解为3个对称的分量,即:零序分量、正序分量和负序分量。在PT二次侧开口三角上,由于正序分量和负序分量方向相反、矢量和为零,所以只有零序分量,即开口三角就有了零序电压,零序电压又叠加在二次侧三相电压上,就出现了二次侧三相电压不平衡现象。该厂电压不平衡的可能原因是发电机PT或发电机发生了铁磁谐振。

4.2.2 PT的伏安特性

电磁式PT是由带有铁芯的绕组构成。由于铁芯伏安特性具有非线性特征,当一次绕组接入电压所产生的磁通超过饱和点时,绕组中励磁电流Im呈尖顶波状。若将尖顶波进行分解,除基波分量外,包含有各奇次谐波,其中以3次谐波幅值最大(图7)。

图7 励磁电流特性

当Y0接线的PT接入三相对称电压UA、UB、UC时,设流过三相PT一次绕组Y0接线的励磁电流为IAM、IBM、ICM,流过中性点O的电流(图8):①若3只单相PT伏安特性完全相同,则励磁电流中的基波的模值I1M相同,设I1AM=I1M∠0°,I1BM=I1M∠-120°, I1CM=I1M∠120°。则流过中性点基波电流为I1M=I1AM+I1BM+I1CM=0(图9a)。而励磁电流中的3次谐波角差为零度,即I3AM=I3M∠3×0°=I3M∠0°,I3BM=I3M∠-3×120°=I3M∠-360°=I3M∠0°,I3CM=I3M∠3× 120°=I3M∠360°=I3M∠0°,即流过中性点的电流I0即是3次谐波电流I0=I30=I3M∠0°+I3M∠0°+I3M∠0°=3I3M∠0°(图9b)。正常运行时,在PT二次侧开口三角测量的电压为一次侧3次谐波在接地电阻R上产生反应到二次侧的电压,频率为3倍的基波频率150 Hz。②若3只单机PT的伏安特性相差很大,那么三相励磁基波电流的幅值不相等,I1M= I1AM+I1BM+I1CM≠0,3次谐波电流I30≠0,因此PT中性点位移电压等于基波电流加上3次谐波电流在接地电阻R上产生的综合电压,PT中性点发生较严重的漂移(图8b),造成PT各相电压发生严重不平衡,PT二次侧开口三角测量的电压频率为基波频率50 Hz。

测量PT二次侧开口三角测量的电压频率为基波频率50 Hz,PT三相可能存在伏安特性相差很大的情况。由于该厂发电机PT一次侧中性点直接接地,理论上接地电阻为0 Ω(实际接地电阻0.2 Ω左右),分析即使PT三相伏安特性相差较大,也不会出现电压如此严重的不平衡,考虑到施工期可能出现PT一次侧中性点没有可靠接地的情况,在分析过程中增加了PT一次侧中性点的接地电阻影响分析(图8),如PT一次侧中性点接地电阻R很大,加之PT伏安特性的不同可能造成PT二次侧电压不对称。施工人员检查PT中性点接地情况良好。

图8 PT中性点电压图

图9 中性点电流向量分析

4.2.3 PT消谐装置

发电机PT开口三角安装有消谐装置,其工作原理为:正常运行时,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的电压(3U0)理论上是0 V,在实际中一般也不超过10 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3U0将迅速升高到30 V,有时更高,达到120 V,形成过电压。当系统形成了铁磁谐振时,在形成的谐波含量中,16.667 Hz,25 Hz,150 Hz 3种成分比重较大,其他的分量相对很小,一般忽略。装置实时监测PT开口三角电压,运用DFT算法计算出电压4种频率(16.667 Hz,25 Hz,50 Hz,150 Hz)的分量,当16.667 Hz谐波电压、25 Hz谐波电压、150 Hz谐波电压3种谐波电压中某一电压大于设定值时,即发谐振告警,启动消谐功能。

该厂在发电机进行递增加压时,发电机PT消谐装置即出现三相电压不平衡,当电压递增到一定值时,消谐装置发谐振报警;在带厂变和带主变的递增加压过程中,6.3 kV母线PT消谐装置同时出现不平衡现象,并发谐振报警。从发电机PT消谐装置、6.3kV母线PT消谐装置均发谐振报警的情况分析,发电机发生了谐振的可能性极大。最高时发电机PT、6.3 kV母线PT中A相电压Ua均为83 V以上,远超正常时相电压57.7V,A相存在严重过电压,造成A相磁通严重过饱和,因此产生很大值的3次谐波(150 Hz)电压,达到了消谐装置动作的条件。从消谐装置的显示电压和动作来看,消谐装置动作正确,发电机极有可能发生了谐振现象。但因为发电机处于调试期,使PT形成过电压的原因有多种,消谐装置动作不能100%证明发电机发生了谐振。

图10 PT开口三角接线及消谐装置原理示意图

4.3 处理过程分析

发电机从加压开始即出现三相电压不平衡,这与铁磁谐振存在矛盾,因为发电机相当于一个大电感元件,且电感值远大于电容值,在低电压时,铁芯不可能马上饱和,造成感抗与容抗相等,因此也就达不到谐振条件。后期调试人员分别进行了在PT二次开口侧接一盏200 W电灯泡、带1号厂变的递增加压和带1号主变的递增加压试验,发电机电压不平衡现象没有消除。带厂变和带主变递增加压,相当于大幅度地改变了发电机电气回路中的电感值,使感抗与容抗不可能再相等,而现象没有消除,这与发生谐振的基本原理存在冲突,因此,发电机三相电压不平衡应该与谐振没有关系。

4.4 分析归纳

通过现象、理论及处理过程分析,虽然电压不平衡与发电机发生谐振十分相似,但发电机应没有发生谐振,此过程极有可能为PT的伏安特性相差太大或者PT的二次接线错误,造成PT二次侧电压不平衡,因此下阶段应重点检查发电机PT和母线PT情况。

5 处理及原因分析

5.1 处理

调试人员重点检查了PT的二次接线,检查发现发电机PT、母线PT本体引出线B相接线的二次端子号错误(同一人所为),且安装人员没有对线,造成“b”与“n”接反,使PT的b相极性接反,对错误接线的B相进行重新接线后,发电机及母线三相电压平衡,故障现象消除。

5.2 原因分析

该电厂的PT二次侧均通过击穿保险接地,当PT极性接反时,因二次侧电压仍然很低,击穿保险没有击穿,此时PT二次侧中性点因没有直接接地,造成中性点发生严重的偏移,使各相电压严重不平衡;PT开口二次侧因B相电压的矢量变反,故正常时PT开口即存在基波电压,因此PT开口频率f为基波频率50 Hz,PT开口电压造成接地保护动作;由于三相电压不平衡造成某一相电压过高,因而形成3次谐波,使消谐装置动作报警,具体各相电压的相量关系见图11(图b)所示。

图11 电压相量图

[1]刘新东.10-35 kV配电网铁磁谐振过电压的表现形式及消除措施[J].电工技术杂志,2000(6):45-46.

[2]张爱民.电压互感器谐振分析及使用要点[J].电工技术,2008(03):60-61.

TM312

B

1672-5387(2016)07-0053-04

10.13599/j.cnki.11-5130.2016.07.017

2016-02-29

贾建中(1976-),男,助理工程师,从事水电站运行与维护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基波中性点接线
一起非常规接线导致的主变压器间隙保护误动分析
基于跟踪微分器的基波测量方法研究
22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及探讨
中性点经接地变压器接地的400V电气系统接地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基于多尺度形态学和Kalman滤波的基波分量提取
基于IEC62053-24静止式基波频率无功电能表标准对提高无功补偿效果的作用
利用基波相量变化率的快速选相方法
超高压同杆双回线中性点小电抗的精确计算方法
倍福 接线端子盒EJ系列
一种新型接线工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