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管理 精心运营 实现农机专业合作社提档升级

2016-11-12 02:06邹纯富
现代农机 2016年5期
关键词:入社农机土地

邹纯富

规范管理 精心运营 实现农机专业合作社提档升级

邹纯富

黑龙江省青冈县和众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于2012年组建以来,秉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经营理念,积极争取各级投入,广泛吸纳农民带地入社,合作社经营管理逐步规范,作业规模逐年扩大,经济效益明显增加,探索并实践了集管理服务、教育培训、土地集约经营、粮食烘干仓储、蔬菜育苗、棚室生产、农产品加工、多种经营为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成为全省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一大亮点。2013年被授予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2014年被评为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社。

1 抓投资,上设施,夯实合作社发展之“基”

合作社建设之初就把基础建设当作首要大事来抓,多方征求专家意见,高标准设计了建设方案,做到瞄准未来发展一次规划到位,依据建设目标逐年分步实施。一是多方筹集建设资金。通过大户投资带动、农户集资入股、争取项目扶持的办法,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合作社初期由5户大户引带43户农户共同筹资8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通过与县政府领导多次对接沟通发展现代农机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的想法,得到了县政府的认可,成功争取合作社场、库、棚建设奖励资金90万元,优先安排7万m2的建设用地,并在相关项目方面给予了倾斜。合作社发展到目前总投资已累计达到3 800万元,其中,争取项目资金达到1 620万元。二是着力提高基础建设水平。合作社共占地4.6万m2,场、库、棚及办公楼建设面积5 000 m2,建立了给排水系统,场区全部实现了硬化、美化、绿化;共购置大型农机具58台(套),机具配套合理,达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标准要求。三是积极延伸产业链条。着眼未来农业产业发展,着力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寻找发展空间。2013年合作社投资近2 000万元,其中争取项目930万元,建设了日加工粮食300 t能力的烘干塔,4万 t仓储能力的储粮仓,2 600 m2的智能化温室和使用面积9 000多m2的保温大棚。2015年又投资300万元,上瓜子加工生产线,日加工瓜子20 t。

2 抓管理,促规范,铸就合作社发展之“魂”

三分建、七分管。只有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合作社才能健康发展。为此,合作社成立以来先后多次召开了理事会、监事会和成员代表大会,研究了合作社分配机制、机务管理、资产管理、生产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一是健全分配机制。主要采取保底分红办法,实行二次分配,国投收益平均分配给当年入社成员,每年在可分配盈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积金,计入成员账户,作为股金参与下一年度分配,按农机装备总投资提取10%折旧费,用于农机具的更新和改造。年末,入社社员按土地面积在获得保底金后,按照回报率进行一次分红,国投资金部分红利通过平均量化,进行第二次分红。2015年又进一步优化了分配方式,采取6∶4的分配方式,即土地权益占60%、现金入社占40%,把大头让利给带地入社社员,国投部分实行二次分红,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入社的积极性。二是健全管理机制。合作社管理坚持从细、从优、从严。财务管理从细,聘请了专业人员为合作社专职会计,各类账目齐全;机务管理从优,建立健全了机具档案,所有机车都安装了GPCS智能终端系统,作业导航系统提高了机械作业质量,长期停放的机具达到“净、齐、垫、松、卸、涂、封、美、全、好”十字标准,机具日常维护与检修严格执行农机合作社农机具技术保养规程;安全管理从严,所有驾驶操作人员和机车证照齐全,配齐配全消防设施。三是健全培训机制。为了系统地提高驾驶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依托合作社成立了青冈县农机技术培训学校,建设远程教室120 m2,设立农机科普专栏2个,购置了科普图书450册及VCD、照相机、摄像机、音响、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聘请了农机生产厂家和农垦技术人员当老师,充分利用大型先进的农机装备进行现场实物教学,并组织管理和技术人员先后到农垦系统和典型合作社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不但为本社培训学员,还为其他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培养了业务骨干。

3 抓经营、增效益,巩固合作社发展之“本”

合作社健康良性发展的根本是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通过积极开展集约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等多种办法来抓好合作社的经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是规模效益明显提升。通过广泛宣传发动、乡村协调推动、能人大户带动、年末分红促动等办法逐年扩大土地规模经营面积,提升科学应用水平。合作社由2012年民政玉米高产创建合作社的333.3 hm2土地,发展到现在的1 009.9 hm2,所有土地都实行了秋整地,春季适时进行了早播,普遍采取玉米110 cm大垄双行种植,增加了单位面积株数,确保了产量效益的提高。2015年由于采取规模经营和广泛应用科技措施,单位面积保苗75万株/hm2,平均产量达到了12 412.5 kg/hm2。二是经济效益明显提升。通过实施土地规模经营、机械代耕服务、粮食烘干储仓、花卉作物秧苗培育等项目,合作社共提取公积金219.5万元,提取折旧费339万元。2015年采取了6∶4的分配方式,让利于带地入社社员,按土地面积二次分配达到了9 750元/hm2,比当地农民多收入2 250元/hm2。三是社会效益明显提升。带地入社或转让土地的农民有的外出务工,有的规模发展养殖业,有的从事第三产业,都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公平村曹家岗屯共103户,100余名男女劳动力外出务工,2015年全屯务工收入200多万元。该屯村民邹月彬土地入股后,盖起了200多m2的猪舍,去年出栏育肥猪200多头,纯收入3万多元。村民李洪振在合作社打工每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王勤屯还有七八户村民到嫩江搞运输,收杂粮,年收入每户都超过了10万元。公平村孙庆久屯农民通过外出务工、做买卖、养殖等从事第三产业,全屯增加收入100多万元。2015年合作社与107户贫困户签订了扶持协议,确定了扶持项目,当年实现了脱贫。

作者信息:绥化市农委经管站,152054,黑龙江

猜你喜欢
入社农机土地
沃得农机
我爱这土地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浅论九三学社组织开展入社谈话的方法
不一样的农机展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全国42%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
分土地
寿光10万农户“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