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成品粮批发市场的发展实践

2016-11-14 08:21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粮食批发市场分会
中国粮食经济 2016年1期
关键词:批发市场粮油粮食

全国成品粮批发市场的发展实践

成品粮批发市场承担着城市粮油流通集中分散、价格形成和保障“米袋子”供应的功能,集物流、商流、信息、资金流为一体,是我国粮食流通链上的中心环节。从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粮食批发市场分会2015年调查的全国十一家大型成品粮批发市场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市场的年交易量都占当地年消费量的50%强,最高的达90%,粮食保供的主渠道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加强对成品粮批发市场的关注、研究,充分发挥其功能,对提高粮油流通的有序性、保障城市消费粮食的量质安全、繁荣城乡流通,促进农民增收和粮食产业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国成品粮批发市场的发展现状

成品粮批发市场的建立主要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放开粮食销售价格时期,提升发展又集中在2002年粮食购销市场化政策后。经过持续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区域性大型成品粮批发市场为龙头、中型成品粮批发市场和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粮油交易区为骨干的成品粮流通批发体系,近两年来有些大型成品粮批发市场也出现了“互联网+粮食”的产区、销区和集散地市场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自主经营、政府适度调节、流通有序、渠道多样的粮食流通网络。

1.成品粮批发市场主要呈现出的特点

(1)市场交易日趋繁荣活跃、现货粮食保供比重不断加大。本次调查的十一家市场中,2014年,苏州、福州市场成交量占当地粮油(口粮)需求量的90%,贵阳谷丰市场、湖北宜昌泰丰市场占当地粮油(口粮)需求量的80%,沈阳市场占当地粮油(口粮)需求量的70%,东莞常平、南京市场、杭州市场成交量占当地粮油(口粮)需求量的60%,北京盛华宏林、锦绣大地玉泉路市场和重庆市场成交量占当地粮油(口粮)需求量的40%强。成品粮批发市场在确保当地粮食安全,尤其是口粮供应上,保供稳价作用日益明显。

(2)一批成交额20亿元的龙头市场快速崛起。本次调查的十一家市场中,2014年市场交易额均在20亿元以上,有的市场甚至逼近100亿元,市场交易规模量质齐升,发挥出了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其中十家市场为国家粮食局授牌重点联系的全国大中城市成品粮批发市场。

(3)市场辐射区域稳定。成品粮批发市场通过发挥“蓄水池”作用,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当地老百姓从吃饱饭到吃好饭的变革发挥了积极作用。成品粮批发市场交易量稳中有升,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

(4)检验检测和信息提供等服务能力得到增强。随着粮油产品全面走向市场和人们对粮油食品质量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成品粮批发市场也顺应形势发展,全部实施了食品安全准入制度、索证索票制度、粮食购销存台账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同时因地制宜开展入场交易粮油的质量检测把控,苏州、福州、杭州、沈阳、贵阳谷丰、南京、重庆等市场还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检化验室,严把商品质量关。许多市场还加入了全国性的粮油信息网,设立了LED粮食行情电子显示屏、建立了电子化信息管理平台。

(5)“互联网+”的交易模式异军突起。随着我国商品流通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成品粮批发市场也积极投身其中,除福州、杭州、重庆市场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通过开展B2BB2C的交易,实现成品粮市场从点对点的传统集贸式交易向电子商务线上线下交易变革外,还有许多市场探索了C2CO2O的交易模式,使市场的交易方式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6)成品粮批发市场已处于功能变革完善的过渡时期。当前,成品粮批发市场瓶颈制约日益凸显,主要反映为交易手段传统、档次低、基础设施陈旧,市场功能不完善,特别是许多市场人流物流不畅,环境卫生条件差,检验检测、质量监控、信息服务等环节跟不上,严重影响了市场竞争力,已不能适应现代粮食流通需要。

2.全国几家颇具特色成品粮市场的主要做法

由于我国地域宽广、幅源辽阔,各地从1992年粮食销售价格放开以后,成品粮批发市场紧贴当地实际,发展各具特色。试以苏州、东莞常平、杭州三家市场为例加以表述。

(1)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

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地处苏州市吴中区郭巷,为国有股份制企业,总投资1亿多元,迁建于2006年12月,市场占地面积53亩,有250家经营门店,配套成品仓库14500平方米,内河码头700多米,可停靠300吨位船50多条。市场配备一流的中心化验室、银行、通信、超市和餐饮等配套设施。2014年交易粮油78万吨,交易额达36亿元左右,基本保障了苏州市民和新苏州人日常生活的需要。市场是苏州市政府的“米袋子”实事工程,同时也是国家粮食局确定的全国大中城市重点粮油市场。

一是扩充功能,加快向苏南地区粮食区域性集散地转变。围绕“打造江苏省领先的高水平大型粮食批发市场”目标,2006年搬迁后市场从扩充功能,提升硬件设施入手,尤其在2015年,市场投入700多万元的智慧园网络综合管理平台投入使用,智慧园包括门户网站系统、交易管理系统、电子结算管理系统、诚信评价系统等12大系统,打造集经营米、面、油、杂粮于一体,集仓储、加工、中转、销售于一体,集产品经营、交易信息、资金流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现代化粮食批发交易市场。

二是提升业态,率先实现粮食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市场积极争取苏州市政府支持,通过地方财政逐年投资的形式,率先建立了目前全国成品粮批发市场中检化验设备(施)最先进、最完善的粮油产品质量化验室,配备了8名专业检测人员,全面实施了粮油卫生指标、重金属指标等检测技术,把好粮油食品安全准入关,实现了食品安全规范化经营、程序化管理、信息化追溯。

三是突出特色,努力扩大优势品种的区域交易和辐射。市场围绕做大做强以口粮(粳米)为代表的优势交易品种,专门开设了全国优质粮油产品展示馆,利用产销结合优势,成立了“苏州国粮物流有限公司”,形成了市场商户大宗批发和市内便利店稳定配送相结合的市场现代物流体系,使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辐射面不断扩大。

(2)广东东莞常平粮油批发市场

东莞常平粮油批发市场位于京九铁路与京广铁路交汇处、东莞东部商贸重镇——常平镇,为民营资本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总投资6500万元,建于1998年5月,市场占地330余亩,经营商铺及仓库面积共计65000平方米。市场紧邻东莞东火车站,建有总长1.9公里的三条铁路专用线主要从事粮食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经营管理和货物运输、仓储、中转等业务。2014年交易粮油85万吨,交易额达45亿元左右,市场是东莞市“米袋子”工程项目,是广东珠江粮食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粮食局确定的全国大中城市重点粮油市场。

一是高效集散优质粮油,强劲辐射周边区域。市场遵循“功能齐全、经营安全、信息快捷”的物流理念,凭借铁路专线、物流配送、仓储加工、产销对接等多功能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先进设施,以场地设施租赁、交易管理、信息服务和第三方物流为主要经营模式,积极发展大流通、大粮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现成品粮日均交易量2300余吨,辐射周边近千万人口,已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粮油产品大型中转、集散地,在珠江三角地区及全国主要粮产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二是高质量引商安商,建专、精、深、特市场。市场围绕做专、做精、做深、做好特色“米袋子工程”,突出粮食生产基地与市场两个重点,积极引进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全国粮食主产区品牌企业入场经营,使市场110家商户中品牌经营覆盖率达89%,并推进全过程粮食食品安全追溯。同时,有效整合商流、物流、信息流,着力培育拳头交易品种,突出特色“米袋子工程”,有效满足了华南及周边地区多元化的需求。

(3)杭州粮油物流中心批发市场

杭州粮油物流中心批发市场地处杭州市城北余杭区,为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总投资1.35亿元,迁建于2008年11月,市场占地面积100亩,有330家经营门店,配套成品仓库8000平方米,并建有年吞吐量为150万吨的内河码头一座、铁路专用线一条。2014年交易粮油194万吨,交易额68亿元,其中现货交易82万吨。2012年设立杭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实现了粮食线上线下的集约化交易,为浙江省目前唯一的国家粮食局确定的全国大中城市重点粮油市场。

一是高起点定位,打造全国一流粮食市场。市场瞄准“建设浙江省一流的粮食现货交易中心、浙江最大的粮食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及粮食物流中心”发展目标,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机制,大力整合粮食资源,高标准、高水平地构建市场。目前,已有来自全国粮产区180余家商户入场经营,实现日均粮油吞吐5500吨,成为浙江粮油“买全国、卖全国”的重要交易平台和现代粮油物流中心。

二是高标准服务、打造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市场。市场先后投入100余万元,建立了粮油质量化验室,实行了粮油商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商品备案制度,开展了电子化备案,建成了较完善的“检测-准入-监管-追溯”粮油质量检测体系。市场还建立了集信息、检测、监控、结算、客服和办公为一体的标准化客户中心,实现电子化管理、网络化办公,为商户提供全方位贴心、周到的服务。同时为扶商安商,鼓励商户做强做大,市场还积极营造宽松经营环境,争取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使市场在迁建后的短短六年间一跃成为浙江省交易量最大、粮食经营上商户最多的粮食市场,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市场”。

三是高精度创新、蓬勃发展粮食网上交易业务。市场紧贴确保浙江粮食安全实际,紧跟政府思维,充分利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日益提升的品牌效应,创新发展,2014年来根据浙江粮食“缺什么,建什么”的原则,先后与南昌、长春、哈尔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先后建立了战略合作联盟,并组织浙江粮油现货市场商户和会员先后与江西、黑龙江市场开展了早籼稻、东北优质粳米的大型场际交易活动,成交履约率分别达100%和80%。同时杭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还在省内嘉兴、绍兴、金华、丽水等地市开设了分中心,使粮食网上交易业务蓬勃发展,2014年网上粮油交易量达到112万吨,超过了市场现货交易量。

二、全国成品粮批发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品粮批发市场“动态粮库”的作用,尚未被政府认同

成品粮批发市场大都担负着确保日常情况下当地粮食“量”的安全和食品“质”的安全的责任,具有鲜明的“动态粮库”特色,但其作用与在政府政策层面上的认知却是天壤之别。对储备粮库的土地、规划、建设、运行及管理资金,政府采取的是由财政大包全揽性质,而成品粮批发市场建设、运行却是“蜻蜓点水”式象征性扶持,“先天不足”使全国成品粮批发市场的发展处在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也导致一些存有粮食系统改制后历史包袱的市场举步维艰。

2.成品粮批发市场产销区发展极不平衡

粮食虽然是一种特殊商品,但作为商品的属性必然面临着放开与流通。目前全国粮食主产区成品粮批发市场由于受市场基础条件、粮食收购模式、经济效益等因素影响,其功能长期被忽视,与粮食主销区市场相比发展滞后,而与粮食生产发展的需要相比,更显得市场的支撑、引导作用严重不足。

3.成品粮批发市场的功能亟待完善

成品粮批发市场应该具有批发交易、价格发现、降低信用风险、稳定粮食产供销的空间分工、信号和信息服务等多项功能。我国现有的许多成品粮批发市场,在软硬件方面均存在不足,功能不够完善,特别在风险抵御方面功能不足。在成品粮批发交易中,多是现货交易、协商交易,并以现金结算,而没有引进现货竞价拍卖和电子结算机制,因此,容易产生交易的不可靠性。信息的不公开、不畅通,还可能形成与需求无关的价格变动等问题。

4.成品粮批发市场硬件设施投入后劲明显不足

从粮食销售价格放开到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20多年间,全国成品粮批发市场也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而日益壮大,保供稳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由于粮食经营的薄利润决定了成品粮批发市场的低租金、低效益,所以自身供血能力明显不足,造成许多市场房屋、设备(设施)陈旧老化,多年无力维修或更新,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在做好近几年政府和老百姓十分关注的粮食质量安全工作中,由于粮食检化验设备的投资过大,对企业又不产生直接效益,所以许多市场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望仪兴叹”。

三、对促进全国成品粮批发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

1.重视成品粮批发市场建设

成品粮批发市场担负着一年365天当地粮食供应的安危,因此国家应从顶层政策设计上建立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成品粮批发市场和粮食储备库”平行的“两条腿”管理机制,在资金、建设、运行、管理上给予同等政策扶持,以促进成品粮批发市场良性健康发展。

2.加快推进成品粮批发市场全面改造升级

把推进成品粮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作为全国“十三五”期间“粮安工程”的重要任务,根据成品粮批发市场自身现状及市场需求,在对区域内辐射能力强、服务面广,对周围其他小市场有带动和影响作用的大型市场予以投资倾斜的同时,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市场升级改造。在改造和加强成品粮批发市场硬件设施的同时,加强市场信息网络及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提高市场的服务和辐射能力。

3.加大对成品粮市场运营和提升的政策支持

一是将成品粮批发市场列入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范畴。要严格依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根据成品粮批发市场鲜明的公益性特色,享受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有关扶持政策。

二是继续保持对成品粮市场房产及土地税收的减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对农产品批发市场从2013年至2015年的房产税给予了大部分减免。由于政策至2015年底到期,鉴于成品粮批发市场在社会功能上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质,市场建设用地面积较大,且很大一部分土地、房产被客服中心、食品安全检测中心、道路、停车场和绿化带等非营利性辅助设施占用,建议继续保持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减免。

三是对成品粮批发市场能源费用给予优惠。成品粮批发市场低温冷藏库、仓库水电需求巨大。目前市场的水、电以商业标准缴纳,企业经营成本很大,希望将成品粮批发市场水、电纳入工商同价且靠低标准,减轻压力。

4.加快提升完善成品粮批发市场质量监督检测体系

由于成品粮批发市场处在确保当地粮油食品安全质量的最前沿,社会责任重大,但粮食质量安全的检化验设备,投资较大,建立化验室,购置设备的费用靠市场自身难以承担,建议地方政府对成品粮批发市场建立检化验室及购置必要的设备给予资金扶持,以提升完善粮油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

5.积极开拓多元化成品粮批发市场体系

全国粮食主销区成品粮批发市场要进一步发挥成品粮市场龙头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优质服务为载体,鼓励粮食企业积极创品牌、创名牌,打造成品粮市场品牌新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主产区成品粮批发市场要同农民形成合理的利益关系,促进粮食加工逐步由粗向深、细、精、品牌转化,促使产品增值。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团体营销和农民经纪人、运销大户的作用,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组织化、协作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要加快产区和销区成品粮市场联动,积极开展产地与销地市场间合作,采取直销、代理、委托等销售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电子信息网络,大力发展粮食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力促全国粮食实现大循环、大流通、大繁荣,不断提高成品粮批发市场竞争力。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粮食批发市场分会供稿)

猜你喜欢
批发市场粮油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我的粮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