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两江新区直管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规划

2016-11-15 05:20喻本宏詹爱平徐红灯赵阿兰
环境卫生工程 2016年1期
关键词:转运站收运直管

喻本宏,詹爱平,徐红灯,赵阿兰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重庆 401147)

重庆市两江新区直管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规划

喻本宏,詹爱平,徐红灯,赵阿兰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重庆401147)

分析了重庆市两江新区直管区生活垃圾收运现状和特点,提出了构建其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规划方案及建议,旨在指导该地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建设,确保两江新区直管区建立科学、先进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以及2020年生活垃圾收运率达到100%。

两江新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规划

2010年5月,国务院国函(2010)36号文正式批复设立两江新区,长江、嘉陵交汇处北部1200km2,成为我国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之后的第3个国家新区。两江新区直管区是两江新区建设的先行区,目前两江新区直管区包含水土、龙兴、鱼嘴共3个组团,面积238 km2,2020年规划人口120万人,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将达到1 200 t。为构建和完善两江新区直管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实现生活垃圾清洁收运的目标,使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与城市建设相协调,与城市发展相适应,需对两江新区直管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进行规划设计,以指导该地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建设。

1  两江新区直管区生活垃圾收运现状及特点

1.1生活垃圾产生量现状

参照《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中71个重点小城镇生活垃圾规划项目和8条次级河流域治理项目,确定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按1.00 kg/(人·d)计。两江新区直管区2013年底人口为22.21万人,垃圾产生量为222 t/d,年产生垃圾量约8.1×104t。

1.2生活垃圾收运模式及设施

规划区生活垃圾实际清运量约为155 t/d,实际清运率估计仅为70%,收集运输设备较陈旧,以人力收集、楼式垃圾站存放、5 t翻斗车运输为主,对周边环境影响严重。特别是水土、鱼嘴、龙兴等垃圾收集、处理水平落后。

两江新区直管区的垃圾量较少,垃圾的收集运输以人力收集、垃圾屋(站)存放、5 t翻斗车运输为主。目前垃圾收运设备全部为租用,水土片区垃圾收运设施相对落后、垃圾清运率不高、对周边环境影响严重,垃圾处理设施二次污染尚待整治。在区内建有1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位于渝北区石船镇,处理规模75 t/d,但目前尚未使用。

1.3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重庆市主城区现有垃圾处理场4座,分别为长生桥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规模1 500 t/d,按照市政府相关文件的要求,该场即将封场关闭;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规模1 200 t/d;黑石子垃圾填埋场,处理规模1 000 t/d;丰盛垃圾焚烧处理厂处理规模2 400 t/d。

目前,水土镇生活垃圾经简单收集后直接送至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理,生活垃圾清运量约为68 t/d;龙盛片区(鱼嘴和龙兴组团) 生活垃圾经简单收集后直接送至丰盛垃圾焚烧厂进行处理,其中,鱼嘴组团生活垃圾清运量约为61 t/d,龙兴组团生活垃圾清运量约为26 t/d。

1.4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存在问题

1)垃圾收运系统不完善。垃圾收运设施覆盖面不能满足城区环境卫生的要求,垃圾收运率较低,垃圾仍然是城区污染的重要来源。

2)垃圾收运系统设施落后。①设置了未封闭的垃圾圈,垃圾长期得不到有效清运和处理,渗沥液、臭气污染较重;②现状垃圾站为楼式垃圾站,该类垃圾站因其作业环境差,臭气、污水、噪声污染严重,作业方式落后,在城市中已经属淘汰类型。这为将来的垃圾收运埋下一定的环境卫生隐患;③垃圾收运方式主要为人力挑、小三轮车拉,垃圾收集设施比较缺乏,即使配有收集设施,但标准低、配套性差,密闭性也较差,收运过程中存在着散落和气味散发,影响环境卫生和人民生活。

3) 垃圾转运站严重不足。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转运站,规划范围内生活垃圾普遍未经压缩,直接运输,运输成本很高。

4) 环保宣传与教育严重不足。居民缺乏必要的环保宣传与教育,对垃圾污染防治知识的了解较少,环保意识普遍较差。

2  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规划

2.1规划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整体协调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区域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两江新区总体规划为依据,构建两江新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严格标准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2.2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

基准年为2013年,规划年限为:2013—2020年,服务范围为重庆市两江新区直管区,包含水土、龙兴、鱼嘴共3个组团,服务面积238 km2,服务人口120万人。

2.3规划目标

两江新区直管区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应纳入主城区的收运系统中,统筹考虑。实现两江新区直管区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运输密闭化,建立科学、先进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彻底杜绝生活垃圾运输“抛冒滴漏”的问题,确保2020年生活垃圾收运率达到100%。

2.4生活垃圾产生量及性质预测

人均垃圾产生量参照《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中71个重点小城镇生活垃圾规划项目和8条次级河流域治理项目,确定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按1.00 kg/(人·d) 计,预测规划区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 200 t/d,各区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见表1。

表1  规划区域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

经过实地调查,目前规划区域基本使用燃气作为能源,所以可以认为在规划时间范围内,两江新区直管区各城镇的生活垃圾的理化性质与主城区的生活垃圾相似,生活垃圾组成成分见表2。

表2 生活垃圾组成%

2.5生活垃圾收运模式和收集设施规划

2.5.1生活垃圾收运模式的确定

生活垃圾收运模式主要有直运和转运2种。由于两江新区3个组团距离生活垃圾处置场较远,均超过20km,故全部采用压缩转运的生活垃圾收集模式。

2.5.2转运站前端生活垃圾收集模式

根据两江新区直管区垃圾收运系统中垃圾产生量较大、收运较分散等特点,结合各组团的实际情况,规划采用“收集点+压缩式转运站”为主,“流动车辆收运”为辅的收运模式,本规划主要考虑以下3种情况:①居住区、商业区、科研、教育、办公等区域:宜采用“废物箱→标准垃圾桶→桶装垃圾收集车”或“标准垃圾桶→桶装垃圾收集车”的生活垃圾收集模式;②工业区及其它区域等:宜采用“废物箱→垃圾收集箱→拉臂车”或“垃圾收集箱→拉臂车”的生活垃圾收集模式;③辅助收集设备:宜采用“废物箱→标准垃圾桶→后装压缩车”的生活垃圾收集模式。

2.5.3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工程量

根据所确定的生活垃圾收集模式和原则,结合生活垃圾收运相关的国家规范和标准,计算得出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工程量,如表3所示。

表3  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主要工程量

垃圾房的技术要求:建筑面积应不少于20 m2,宜设有给排水和通风除臭设施;废物箱、垃圾收集箱和收集车等设备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以实现生活垃圾的清洁收集,密闭运输。

2.6生活垃圾转运设施规划

2.6.1生活垃圾转运设施设置原则

1) 严格按照两江新区总规2020年人口为依据,统一对垃圾量预测和转运站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进行一次性规划。

2)站址距处置场的运距应大于20 km。

3) 站址选择原则:应选择在服务区中心与相应处置场连接轴线带附近,且应尽量靠近服务区,缩小站前运距,增加集装转运的距离,以降低运输成本;交通便利,易接既有快速道路,以缩短新建进场道路费用。

4) 转运站型式:大中型站宜采用竖式压缩工艺,中小型站宜采用水平压缩工艺。

2.6.2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建设内容

根据生活垃圾清运量预测结果,考虑季节波动因素的影响,本项目季节波动系数取值为1.3,可以预测一次转运需求量。规划服务区域2020年生活垃圾一次转运需求量为1 560 t/d。结合两江新区的实际情况和转运站建设原则,规划服务区的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建设内容为新建5座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详细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建设内容

根据上述转运站建设的原则,规划服务区域内转运站的建设内容,包括压缩系统、转运车辆、转运容器,配置如表5所示。

表5  转运站系统建设内容

2.6.3生活垃圾转运系统物流规划

生活垃圾转运系统物流必须符合重庆市整体的生活垃圾物流规划。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内容及站址分布,结合重庆市的整体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布局以及两江新区道路规划的实际情况,规划服务区的生活垃圾转运系统的物流走向如表6所示

表6  生活垃圾转运系统的物流走向规划

2.6.4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建设标准

转运站建设标准应符合CJJ 47—2006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的要求,还须符合:①规划范围内3个组团垃圾转运站的建筑风格、风貌应统一,充分考虑站内环境的美化及建筑物造型。垃圾转运站外形应美观,并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②转运站的转运单元数不应小于2,以保持转运作业的连续性与事故状态下或出现突发事件时的转运能力。③转运站的环境保护配套设施必须与转运站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启用。转运站应结合垃圾转运单元的工艺设计,强化在卸装垃圾等关键位置的通风、降尘、除臭措施;转运站必须设置独立的抽排风/除臭系统。配套的运输车辆必须有良好的整体密封性能。

3  项目投资

本规划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服务范围为重庆市两江新区直管区的水土、鱼嘴、龙兴3个组团,总投资额约为26526万元。其中,转运站前端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建设投资5176万元,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建设投资合计21350万元。

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运行成本分为前端收集系统和一次转运系统运行成本。经测算,本规划前端收集系统运行成本为1 200万元/a,一次转运系统运行成本为3 965万元/a。

4  结论和建议

1)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建设应采用规划先行的原则,在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在两江新区直管区开发建设的时期,应同时建立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以实现两江新区直管区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运输密闭化,建立一流的、科学的、先进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2)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征用一定数量的土地,用于垃圾房和转运站的建设,建议在总体规划以及控制性规划中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预留足够的用地。

3) 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基础设施的建设,应严格施行先建后拆的制度,替代设施未交付使用前,不得停止使用或拆除原有设施。

Domestic Waste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Planning of Liangjiang New District(Direct Management District)in Chongqing

Yu Benhong,Zhan Aiping,Xu Hongdeng,Zhao Alan
(Chongqing Branch,North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Research Institute Co.Ltd.,Chongqing401147)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waste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 Liangjiang New District(Direct Management District)of Chongqing were analyzed.The planning scheme and suggestions for constructing domestic waste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were put forward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advanced domestic waste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Liangjiang New District(Direct Management District),and to ensure itsrate reach 100%in 2020.

Liangjiang New District;domestic waste;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planning

X32

B

1005-8206(2016)01-0079-04

喻本宏(1982—),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工程专业固废方面的设计和咨询工作。

2015-03-03

猜你喜欢
转运站收运直管
基于DEA模型的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垃圾收运系统分析
2025年山西垃圾收运覆盖90%以上自然村
苏州工业园区餐厨垃圾产生现状及收运方案研究
某竖式垃圾分类转运站结构设计探讨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员量化考核指标
基于城市更新的转运站布局优化研究
——以深圳市罗湖区为例
2018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月)
2017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2月)
2018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