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6-11-16 01:55
资源再生 2016年3期
关键词:供给金融改革

声音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于2016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会上传递出不少“好声音”,本期栏目节选部分以飨读者。

雾霾天气对在座的各位都非常敏感,我们还很乐观以为雾霾问题不用准备了。统计数据告诉我们总体情况在向好的方向变化,以北京为例,2015年空气达标天数增加14天,重污染较上年减少1天。统计数据和感受反差的原因是,去年前10个月达标天数增加31天、后两个月同比减少17天,年底北京先后两次红色预警,人们的感受可想而知。

——3月2日,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庆全国两会首场发布会——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问时表示。

如果说到供给侧改革,只拿日本马桶盖、感冒药说事儿,就无法调整好供给侧结构。

过去一年,中国游客在国外抢购马桶盖、感冒药、电饭锅之类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周汉民认为,过度关注这些产品产业,可能会使中国在经历现有产能严重过剩痛苦后,造成新的产能过剩。中国当前大量产能过剩集中在钢铁、能源等少数传统产业和部分新兴产业的初级产品生产领域,短期内的产能非正常增长严重透支环境和需求,造成“大干快上”和“壮士断臂”快速切换的经济大起大落。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周汉民在京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土木基建行业将迎来大的发展机遇,美丽中国及生态文明理念将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装配式建筑成为建筑、房地产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热点;供给侧改革结合大数据将大大提升新消费时代下的房地产业精准投资、精益生产的能力;“一带一路”将成为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钢铁建材工业去产能的新途径。

我们希望国家能继续改善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一是消除PPP、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等领域对民营企业的歧视;二是加强立法,防止涉及民营企业的犯罪得不到有效遏制与追究;三是进一步降低税负,为企业发展减压;四是向民营企业开放一些垄断与半垄断领域,如电力、水务、铁路等。

另外,我们希望国家在房地产去库存方面、大宗建材去产能方面能结合供给侧改革出台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要从政策、法律层面鼓励发展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可装配式建筑等;要在上市、并购、融资等方面为企业向大数据、机器人、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

中小银行应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业态发展的趋势,寻找到业务发展的平衡点、结构调整的着力点以及改革创新的动力点,加快金融高效流转、提升金融全面覆盖、强化金融精准定位、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充分释放金融活力,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金融体系层面,大力发展中小银行是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战略创新层面,提升综合金融能力是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抓手;在经营管理层面,重塑资产负债管理是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课题;在未来发展层面,重视金融品牌建设是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应有之义。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

目前互联网作为信息能源的基础设施地位明显,像水和电一样融入人民生活、融入各行各业,并催生出如互联网金融、在线租车等新业态,在政府推动和市场主导下,电信业、制造业、软件业等一齐参与到“互联网+”的融合发展进程中,共同推进国民经济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

分享经济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一股强大的新动能,有助于中国经济实现“动力转换”,把服务业变成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闲置就是浪费、使用但不购买”的新消费观念将逐步盛行,利用更少的资源消耗,满足更多人群的日常生活需求,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对于分享经济的监管,仍然坚持传统行业的管理理念不利于行业创新,目前国内征信制度等配套制度不完善、国内网络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影响社会参与分享经济的程度。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

今年总体增长的趋势不用太担心,我们做了新的预测,全年经济增速大概在6.7%左右。尤其是下半年,会有一些有利因素维系增长。今年中国经济的关键是怎么做好调整,不仅保住今年的增长速度,而且为今后若干年、尤其是“十三五”后期的几年增长奠定基础。

打个比方,假如我们是跑步的话,现在我们是全面建设小康的最后冲刺阶段,小康建设完了以后还有后面第二个百年的任务。所以关键是调整好姿态,保证跑步的速度是有后劲的。关键是打好基础,调整好结构,相关的改革以及创新要到位,这是今年主要的挑战。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需要“复方药”,在去产能的过程中,还要给新的产业提供动能。央行刚刚宣布的再次降准0.5个百分点力度很大,很多人认为是“大水漫灌”,我不这样理解,我认为这是“复方药”的一部分。不能光是拔牙、不打麻药,但是光打麻药、不拔牙更不行。

——知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我们的市场看似饱和,其实通过产品升级可以刺激出新的需求。对企业来说,首先要提升产品品质,拿出更多的高端、高价值的产品。只把精力放在产品制造和销售上是不够的,还要靠创新的技术、对质量和工艺的把控、完善的服务、持续的诚信经营、合理的价格去打造产品、塑造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进一步的产品升级。

此外,服务的扩展和升级也是机遇,我们要利用“互联网+”、“+互联网”实现服务产业的升级。这样企业也都能够获得服务的机会,能实现产品向“产品+服务”的升级,那么企业的格局和机遇就会截然不同。

——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

猜你喜欢
供给金融改革
改革之路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改革备忘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二)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