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配置高效利用资源促进协同发展转型升级

2016-11-16 09:47王保民
乡音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存量土地利用京津冀

文王保民

优化配置高效利用资源促进协同发展转型升级

文王保民

国土资源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在经济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如何坚持协同发展、转型升级、又好又快的主基调,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通过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土地要素配置,开展供给侧改革,为协同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为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土地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一、强化规划管控,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优化城乡布局和产业结构,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必须高度重视规划管理,发挥好规划的引领和管控作用。一要实行“红线圈城”。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今年上半年要完成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重点是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要作为城市开发的实体边界,倒逼城市建设跳出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实现组团式、串联式发展。这三条红线划定后,今后城市发展再想“摊大饼”基本已无外延空间,再像过去那样随意调规调地基本已无可能,这项工作对我省今后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引起各地高度重视,要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要求,立足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科学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通过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和土地利用布局,进一步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二要推行“多规合一”。解决规划之间“两张皮”和互相“打架”问题,必须下决心、下大力推行“多规合一”。“多规合一”不是几个主要规划简单叠加,而是要在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前提上,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底板”,探索形成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的规划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内容有机统一,形成一个市、一个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这其中,必须重视发挥好土地规划的指标约束和边界控制作用。

二、推进两个转变,优化土地要素配置

目前,我省面临的土地供需矛盾突出问题已发生新的变化。在用地规模上,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经过积极争取,国家适当核减了我省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增加了建设用地总规模,在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上实现了“两减一增”,完全能满足今后五年我省对建设用地空间规模需求。在用地指标上,国土资源部已明确对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综合交通网络用地使用国家指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转移项目以及我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搬迁项目给予特殊支持。通过统筹安排使用年度新增用地指标和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等试点政策用地指标,盘活沉淀的大量批而未供土地指标,今后年度用地指标也能保障发展需求。对现在各地反映最大的占补平衡难题。经调查摸底,全省宜耕未利用地资源总量完全可以满足今后五年补充耕地需求,主要是存在区域差异,只要市、县政府认真履行占补平衡主体责任,用好相关政策,切实加大土地整治力度,也能得到有效破解。

今后,需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是如何解决供需错位问题,通过开展供给侧改革,优化配置资源,高效利用资源,实现供需平衡,为激发企业活力、市场活力和促进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在资源保障方面提供新动力。为此,要着力推进两个转变:

(一)必须转变增量扩张模式。从保障发展考虑和我省实际用地看,还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量,但不能继续维持主要依靠“增量扩张”支撑发展的用地模式,要按照国家政策要求,把“存量挖潜”作为土地利用的战略重心。一要实行“五量调控”,即控制总量、做优增量、盘活存量、用好流量、提高质量。控制总量,就是不能突破规划期内的建设用地总规模;做优增量,就是合理安排新增指标,重点保障区域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率先突破领域用地,优先保障扶贫开发用地;盘活存量,就是全面实施建设用地存量挖潜和整治再开发战略,建立健全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的激励机制,推进城乡存量建设用地内涵挖潜高效配置,进一步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空间;用好流量,就是发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政策作用,统筹城乡发展用地。对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的46个县,用好可在省域范围内使用增减挂钩指标政策;提高质量,就是严格土地使用标准,加强用地全程监管,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共同责任,全面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单位面积产出水平。二要实行差别化管理。依据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将我省划分为增量控制区、存量挖潜区、适度发展区,实施差别化的土地供应和利用政策。

(二)必须转变粗放用地方式。近年来我省发展遇到的土地“瓶颈”,实际上并不是土地供应不足,而是土地利用粗放低效,目前还有疑似闲置土地7万多亩。开展供给侧改革,对土地利用而言,主要就是提高土地要素的供给效率和产出效率,精准供地,有效用地。一要节约用地。以亩产论英雄为导向,严格项目用地标准,强化节地考核,运用市场+行政手段,发挥税收调节作用,积极构建“以地控税,以税节地”新机制。二要腾笼换鸟。盘活存量低效闲置建设用地,通过开展工业土地二次开发,促进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和企业兼并重组,产业优化升级;引导未开发的房地产用地调整用途,转向养老、文化、体育等产业;支持农村利用闲置宅基地发展休闲农业等。三要鼓励“双创”。优先保障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适当降低用地门槛和用地成本,实行灵活的弹性供地方式,对跨用途使用的土地设立过渡期等,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作者为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省海洋局局长)

猜你喜欢
存量土地利用京津冀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吉林存量收费公路的PPP改造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腐败存量
京津冀一化
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齐步走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