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静悄悄的流行病”

2016-11-16 17:28刘砚青
瞭望东方周刊 2016年42期
关键词:足量骨量骨质

刘砚青

中国目前至少有7000万名骨质疏松患者,骨量减少和低骨量人群已经超过2亿

骨质疏松,中老年人的隐形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球骨质疏松患者总数已超过2亿,由骨质疏松所导致的骨折每年有130万~160万人次。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世界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髋部骨折患者的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

中国至少有7000万骨质疏松患者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由于患病人数众多,它已成为世界常见病和多发病。

在中国,骨质疏松带来的危害同样不容小视。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迅猛,以及某些慢性疾病和药物的影响,中国骨质疏松患者数量正在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

在2016年10月召开的“第13届钙素论坛”上,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物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常务副主任夏维波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目前至少有7000万名骨质疏松患者,骨量减少和低骨量人群已经超过2亿。

“虽然一提到骨质疏松,大家都不觉得陌生,但能够真正关注并积极预防的人,还是少之又少。”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物盐疾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徐苓看来,发病隐匿、治疗持续时间长是导致骨质疏松患者及低骨量人群众多的主要原因。

徐苓介绍,骨质疏松在发病初期没有任何症状,患者不会感到疼痛难受,往往都是出现骨折后才能引起注意。而且,骨质疏松需要长期治疗,但它的治疗效果不像止疼药、降压药、降糖药那样明显可见,很多人服药一两年以后感觉不到任何变化,只要没出现骨折就认为不需要继续服药了。

“因此从骨质疏松的防治来讲,早发现和坚持治疗存在很大问题。”徐苓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国外统计显示,能够长期坚持正规治疗的患者不足一半,而中国虽然没有相关数据,但结合临床经验判断,中国这一比例不足20%。

髋关节骨折致死率高

虽然骨质疏松患者众多,但早期患者不会有任何感觉,因此它又被人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然而,当骨量流失到一定程度,骨骼疏松、易碎,则极有可能出现骨折,而骨质疏松所导致的骨折往往会带来非常严重的致残率甚至致死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所以骨质疏松也被医生视作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来自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的数据显示,全球50岁以上女性每3人或2人中约有1人,50岁以上男性每5人中约有1人会经历一次或多次骨质疏松性骨折。

陕西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委、西安市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主委、西安市红会医院骨质疏松科主任曾玉红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从35岁起,人体的骨量就开始慢慢流失,这个过程往往相当隐匿,没有明显症状和预警信号。只有当人体骨量流失到一定程度后,病人偶然摔倒、跌倒、弯腰捡东西,导致腕部、髋部和脊椎骨折发生时去看医生才得以诊断。”

她指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人,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会明显增加,约有50%的人在出现一次骨质疏松骨折后还会再遭受第二次骨折,其中髋关节骨折发生几率最高。

很多人会认为,得了骨质疏松甚至出现骨折都算不上要命的大病,其实骨质疏松带来的骨折是导致老年患者致死、致残最常见的原因。来自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物盐疾病分会的数据显示,骨质疏松髋关节骨折1年内,患者死于并发症的比例高达20%,而存活者中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明显下降。

另外,由于骨质疏松需要在治疗和护理上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一疾病的经济负担也格外沉重。美国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最新研究显示,美国每年会发生超过200万次的骨质疏松相关骨折,年医疗花费超过190亿美元,疾病负担高于心梗、卒中和乳腺癌。另外,美国2000万骨质疏松患者每年还会带来高达100亿美元的直接疾病支出,这一数字与治疗心血管疾病和哮喘的费用接近。

夏维波告诉本刊记者,2010年中国大陆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233万例次,为此产生的医疗支出高达94.5亿美元。如果按现在的发展趋势测算,2030年中国大陆地区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和医疗支出都会成倍增加,且骨质疏松性骨折后患者的病残率和死亡率也会显著增加。

慢病患者要及早防范

哪些人属于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需要及早防范?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委员、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贺良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骨质疏松往往会在中老年人、绝经妇女和一些慢病患者身上发生。

总体而言,骨质疏松患者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女性在更年期后身体雌激素明显下降,此时骨钙流失比例会明显提高。而男性往往是在到了一定年纪以后才更容易出现。

“除了性别和年龄这两大风险因素外,有肾脏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类疾病、血液病、糖尿病等慢病患者都很有可能出现骨质疏松。”贺良介绍,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慢性肾病、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炎症和长期服药治疗,尤其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会将身患骨质疏松的风险明显提高。

此外,女性绝经过早、具有家族遗传史、体型瘦小、钙质或维生素D摄入不足、缺乏运动、吸烟、酗酒、过量饮用咖啡饮料或浓茶也都是出现骨质疏松的一些危险因素。

曾玉红特别强调,骨质疏松会引发骨折,骨折和长期卧床本身也会导致骨质疏松,“卧床一周所流失的骨量相当于正常人一年生理性流失的骨量,所以也有一部分骨质疏松是因为骨折或者卧床所导致的骨量快速流失。”

贺良说,尽管骨密度检测是检查骨量、判断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的金标准,但对于没有条件进行骨密度检测的人群而言,也可以通过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推荐的一分钟自测题和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来预测自己将来是否会出现骨质疏松。

可防可治

虽然骨质疏松症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但它却是可防可治的。

骨质疏松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年轻时积累的骨峰值越高,可供日后消耗的就越多,将来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也越低,因此儿童和青少年是骨质疏松的一级预防对象。也就是说,如果可以在这个时期补充足量的钙、强健骨骼,不但可以应对生长发育需要,更可以获得最佳峰值骨量。

而骨质疏松二级预防的对象则针对有相应危险因素、出现骨量减少的人群。夏维波告诉本刊记者,35岁以上的人群都应该有意识地防止骨质疏松发生,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如果从饮食中不能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和钙,大部分女性都会在绝经后开始骨量流失。

他表示,成年人首先要远离各种有可能对骨骼造成损害的危险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做到饮食健康,每天摄入足量蛋白质、钙以及其他微量元素,不能过度减肥,不要强调以瘦为美;其次要坚持规律适量的运动并增加日照时间。

徐苓认为,相较于西方人,中国人对蛋和奶的摄入较少,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天应摄入1000毫克钙,孕妇则要达到1200毫克,而实际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天的钙摄入量只有400毫克。

如果不能从日常饮食中摄入足量的钙,那么就要考虑钙剂的补充。夏维波表示,补钙绝不是“老生常谈”,骨质疏松虽然可怕,每日补充足量钙和维生素D却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基石。

他同时强调,在补钙的同时还要增加日晒时间,阳光可以帮助人体产生维生素D,而维生素D可以有效促进胃肠道内钙的吸收,有助于维持适当的血清钙浓度。

至于钙剂的选择,徐苓建议选择同时含有维生素D、合成的高浓度碳酸钙制剂,从而帮助人体获得并吸收足量的钙。

猜你喜欢
足量骨量骨质
足量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评价
吃钙片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吗?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学校体育器材设施利用标准及策略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专利”吗?
营养影响骨骼强度
骨量测定,走在骨质疏松前
吃洋葱防骨质流失
“一V”语法结构探究
专题突破Na2O与CO2和H2O的反应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