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作用

2016-11-17 15:28纪坤录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5期
关键词:鹤群斑羚景物

纪坤录

语文中的美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让他们在情感和思想上都得到熏陶,以养成良好审美和言行习惯。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数字化已成为现实。多媒体技术已开始应用,就显示出无比巨大的优越性,展示出无比强大的才能。

一、运用多媒体再现景色自然美,领略祖国山河美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介绍人文景观的优美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对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古朴的民族建筑、悠久的历史文化等方面作了深刻地描述:如《山中访友》《鹤群翔空》《苏州园林》,《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都显现出大自然的迷人姿容和人类文明所造就的奇伟景象,无不动人心弦。但由于大多数学生未能亲眼目睹文中所写美景,只能从课文文字的表象描述和插图中了解一二。而这些均不能直观地、动态地再现景物的自然美。因此,在教学中就可凭借多媒体电脑无比强大功能,跨越时间和空间,带领学生在课堂内,任意浏览、欣赏各地自然风光,真切感受,直觉体验自然美。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除了向学生演示常规图片,播放常规录像外,也可应用电影艺术中摇拍、闪回、化出及蒙太奇手法,演示全景、远景、近景、特写、字幕等,再配以轻柔、悠扬的背景音乐,学生就必然陶醉在美妙的自然风光中。如《鹤群翔空》一文,是日本小说家江口涣在朝鲜见到“鹤群翔空”这一奇观后写的一篇优美抒情散文。文中不仅传达出鹤群翔空的壮丽,还展现出鹤鹰激战的激烈,扶救伤鹤的团结。怎样将这些内容传达给学生,并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制作三幅形象的动画:“鹤群翱翔”、“鹤鹰激战”、“扶救伤鹤”,展示每一幅画面的内容,并配以《雁南飞》、《一个真实的故事》的音乐,这样诵读、动画、音乐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如同亲临现场,目睹了这一壮观景象。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领略到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能引发学生审美情趣。

二、运用多媒体揭示人物品格美,塑造学生精神美

课文中诸多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的优秀品格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优秀人物品格是写人文章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通过他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质和可贵精神,是与文科审美渗透的首要内容。如:革命家、文学家鲁迅,革命伟人毛泽东,勇敢乐观的小姑娘,革命事业重于生命的红军战士,最可爱的人民志愿军战士……所有这些人物的高尚情操,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电脑的交互控制性,将信息从最适合学生习惯、最容易为人接受的形式——图像,提供给他们。事先,教师从别的媒体上扫描、剪辑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图像,调集深、广、色等现代科技手段,融音乐、声响和画外为一体,必要时再配以文字说明,营造出特殊的课堂气氛,强烈渲染、烘托出主体形象,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的会意,是文中人物品德感动人,信念鼓舞人,理想教诲人,心灵震撼人。此时,教学和概括提炼课文中人物的思想品德、精神情操就水到渠成。如在教学阿累的《一面》时可扫描三张图片,分别展示文中对鲁迅先生中景、近景、特写这三次外貌描写,让学生根据画面找出相应的语句,从中领悟鲁迅先生为革命事业置健康于不顾的崇高思想境界。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很自然的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三、利用多媒体展示声画生动美,体味文章语言美

语文课本选用了不少名家名篇,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炼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此外,还有许多名言警句富有哲理性,具有异乎寻常的感染力……凡此种种,都体现了文章的语言美。新课标的语文教材选进了大量的优美散文,是指导学生写作的佳作,《山中访友》就是其中一篇。作者构思新巧,把进山赏景说成是“访友”,作者依次“访问”了老桥、树木、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老柏和蚂蚁。描写景物时,语言既生动灵活地再现了景物特点,又亲切,如同与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怎样将这些“朋友”直观地介绍给学生?怎样才能让学生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在教学本课时,笔者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声画功能,直观形象地再现了山中景物特征,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整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开始,画面显示云雾迷蒙的连山,从密林中传来几声悦耳的鸟叫声,扇动翅膀飞远的声音,悠远的音乐响起……此生此景,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情趣,也就跟着音乐,跟着作者走进山中,走进课文创设的意境中。在教学课文时,引导学生充分把握每一个景物特征后,用多媒体配以音乐依次重现景物画面,每一个景物都给学生以美的视觉形象。采用动画形式展示“瀑布”、“落叶”,学生看到了瀑布俯冲而下的姿势,领略了它雄浑的气势;看到了落叶翩然飘飞的动态,揭开了它神秘的姿容。这一幅幅画面牵引学生去品味文章语言的灵动优美。在这样的创设下,学生对文章美的语言的感悟就迎刃而解了。

四、利用多媒体塑造人、物形象美,发掘文章意境美

新课标的教材中,有较多写人、赞物、抒情的文章。这类文章大多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某种精神,或通过创设某种情景,揭示优美深远的意境。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就是这样的文章。《沁园春·雪》的上层描写了一幅湘江秋景图,通过多种意象表现了诗人的独特感受和沉沉思绪。有一位教师教学使用多媒体以画面的形式展现每一个意象,从画面中让学生领悟到作者事业的开阔,从而进一步感受到毛泽东早年的博大情怀和革命装置,很自然的就了解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所蕴含的深远意境。《斑羚飞渡》塑造了一群具有人一样崇高境界的“物”象,通过对这种“物”的刻画,讴歌了为了种族延续而甘愿牺牲的斑羚精神。而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就是一队老斑羚和半大斑羚试跳的场景。怎样教学这一场景呢?有一位教师在黑板上以示意图的形式展现,这样虽较直观,但效果却远不如运用多媒体。如用多媒体一—动画的形式再现试跳的全过程,再配以老斑羚掉下悬崖的声音,对学生会有心灵的震撼力,更能感受到此行为的悲壮。

语文教师是美的发现者、传播者。在现代教学课堂上,要敢于和善于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要深刻挖掘新课标语文教材中课文的美,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尽量展现课文中各种美,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受到美德教育。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多媒体尽展其才,要让每一篇课文尽显其美。

猜你喜欢
鹤群斑羚景物
通过图像增强与改进Faster-RCNN网络的重叠鱼群尾数检测
四时景物皆成趣
一例死亡野生斑羚的组织病理诊断分析
写写冬天的景物
爱是永恒的主题——读《斑羚飞渡》有感
景物描写要准确
《斑羚飞渡》“飞”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