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众参与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可行路径

2016-11-18 07:50马海桓北京大学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2016级法学硕士
世界环境 2016年5期
关键词:法学专业生活习惯宣传教育

■文/马海桓 北京大学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2016级法学硕士

加强公众参与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可行路径

■文/马海桓 北京大学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2016级法学硕士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及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还有环保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都在倡导生活方式绿色化,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为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在政策上提供了保障与支持。但这光靠国家治理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尽自己最大努力,积极参与,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一、难点

首先,公众绿色生活的意识不强。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绿色化的氛围尚未形成,有些人虽然具有一定的绿色生活意识,但是没能付诸实践,离养成绿色生活习惯还有一定差距;有些人总是埋怨别人怎么怎么样,却从不考虑自身原因;更有甚者觉得自己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对于这个社会是毫无影响的。

其次,宣传教育工作有待加强。虽然宣传教育工作已经开展多年,但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参与人数不多,范围较窄,不具有广泛性和可行性,难以让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可行路径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发挥媒体宣传引导作用,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推广环境友好使者、少开一天车、空调26度、光盘行动、地球站等品牌环保公益活动;在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大学以及党校、行政学院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知识及方法。

二是培育发展环保组织和志愿团队。鼓励支持环保组织的相关活动,建立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可持续消费10年框架计划已经列入了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峰会的成果文件中,绿色生活,环保选择,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不只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我们的子孙后代负责,不要觉得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就不去做,要相信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每一个人都要树立起绿色消费理念,这种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四是养成绿色生活习惯。不只要有绿色消费的理念,更要坚持去做,形成绿色生活习惯,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只有热爱自然,才能走近她,感受她的气息与活力。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泓瓦尔登湖,一股清凉的湖水汇入心间,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一泓春水,不染纤尘。愿生活方式绿色化成为每个公民的行为指南,丢掉享乐主义,过简朴生活,以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浪费,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Feasible approach to promote green lifestyle by strengthen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猜你喜欢
法学专业生活习惯宣传教育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高校书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构建
论法学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第三节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