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引领绿色生活——可持续消费周

2016-11-18 08:18李少欣蒋南青李聪邵然李佩阳
世界环境 2016年5期
关键词:利乐棕榈油消费

■文/李少欣 蒋南青 图/李聪 邵然 李佩阳

绿色消费引领绿色生活——可持续消费周

■文/李少欣 蒋南青 图/李聪 邵然 李佩阳

在2016年绿色可持续消费宣传周上,北京国美进行VR绿色新体验活动

前言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全球中等收入消费者数量翻番,达到24亿人。尼尔森报告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的消费意愿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如今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显著特征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依然盛行。工业制造业和消费的繁荣背后,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给地球带来沉重的负担。

每年大概有1/3的食物被浪费掉,每年浪费的食物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多达33亿吨。全球由于食物浪费所导致的水资源浪费大概是250km3,是日内瓦湖的三倍大。如果不改变消费方式,2050年,我们要比2006年多用60%的食物;全球工业用水比2000年多用400%;全球需要使用1500亿吨的资源。现在消费的资源需要1.5个地球;大概30年,我们需要超过3个地球才能满足全球的需求。

可持续消费

可持续消费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从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获得共识,1994年的奥斯陆专题研讨会议获得正式提出,在2002年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成为重要议题, 到2012年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上“可持续生产与消费十年框架”方案(10YFP)产生,再到2015年成为联合国通过《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 已经有二十多年的讨论、实践和推动了。

在中国,我们也能看到可持续消费获得了更多推动和鼓舞的信号。2016年3月,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并强调加快推动消费向绿色转型,提倡绿色消费理念成为社会共识。这是中国在政策层面推动可持续消费的重要成就和突破。而加快创建绿色供应链体系,统筹推行绿色标识、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也纳入了中国十三五规划中。

随着商业全球化的到来,消费者对可持续产品的需求和要求也在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私营部门也开始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的战略考虑。公众教育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行动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壮大:由国内多家领军零售企业组成零售业可持续消费圆桌成立、APEC绿色供应链网络建设在国内顺利开展、中国零售可持续消费平台为企业提供工具和解决方案、中国绿色可持续消费宣传周每年对消费者进行教育推广、宋佳担任联合国可持续消费项目倡导者、多个可持续供应链和消费者信息的研究、培训项目在SWITCH Asia支持下顺利进行。

北京市民体验使用可持续棕榈油制作蜡烛

“每个人都想改变世界,却没人想改变自己”

“每个人都想改变世界,却没人想改变自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张世钢在可持续消费周活动上引用托尔斯泰的名言鼓励更多人思考如何通过自身的行动改变环境。当公众对环保工作认识还停留在水、气、土环境治理层面的阶段,环境保护就像是一个倡导、一个口号,而公众难以得知如何参与、如何改变。而可持续消费就是一种鼓励每一个人参与并做出负责任的选择,还能将保护环境融入到生活方式中的综合解决方法。

在日常消费里,使用节能家电产品,至少可节能30%以上。用节能灯替代白炽灯使用,将会节约75%的用电;如果人人都做到,那么每年将会减少相当于138家燃煤发电站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避免购买过度包装商品,减少使用包装袋,一个塑料袋要耗费0.2克左右的标煤。少吃些肉,也是保护我们的水和森林资源的一种方式。尝试每周吃一次素食,一年后的减排量相当于一个月不开车。如果不使用一次性塑料瓶装水,每喝1升水相当于节省3升水。

行动起来:可持续消费周活动

如何从想到做,是可持续消费面临的难题。在一项调查中显示,72%的消费者表示愿意购买绿色产品,而却只有17%的消费者购买了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的家电、绿色有机的食品等绿色产品。个人意愿和行动力之间的差距亟待弥补,这需要我们很大程度上改变消费者的行为。而中国可持续消费周就是这样一个行动,为如何推动消费者信息和教育提供极好的方法和模式。

“绿色可持续消费宣传周”活动以成为可持续生产与消费的推动者为核心目标。一方面集零售行业之力,帮助消费者建立科学、健康、环保的消费习惯,正确认识个人绿色生活对社会、对国家低碳发展的贡献及影响,推广绿色可持续消费;另一方面,将绿色消费的力量传递给生产厂家,引领生产厂家进行可持续绿色生产,以实现与社会各界共建绿色美好家园的宏愿。

本次可持续消费周活动自8月6日-14日,遍及中国近900家实体店,包括城市超市、大润发、国美电器、天虹商场等十多家大型零售商和连锁企业。各个门店联手推广今年的主题——“绿色生活,智慧消费”——以提高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意识。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参与到全国90多个城市的活动中,对生态标签、高效照明、有机食品、低碳交通和可持续海鲜产品有了深入的了解。

2016年绿色可持续消费宣传周宣传走进全国近900家实体店

“渔之有道,年年有鱼”

消费周期间,海洋管理委员会(MSC)在近80家零售门店,携手国际连锁酒店及电商平台与公众共同践行2016年里约奥运会对MSC认证的可持续水产品的承诺,分享“从海洋到餐桌”可追溯性的话题。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区CEO卢思骋表示,过度捕捞和无序的渔业管理已成为海产资源自我恢复的巨大挑战,而消费者往往并不了解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状况。为了使中国消费者更多地了解MSC可持续海产品,鼓励消费者选择负责任的海产品,与MSC携手举办以“渔之有道,年年有鱼”为主题的活动。

MSC中国区代表安延表示:“中国消费者可以在华润万家精品超市等多家超市购买带有蓝色生态标签的可持续水产品。”

看不见的存在——棕榈油

今年可持续消费加入了新的主题活动——“七夕油你,点燃爱的烛光”可持续棕榈油的消费者活动。

棕榈油并不为消费者熟知,但它却无处不在。也许出乎你的意料,超市货架上超过一半的产品都会用到棕榈油——包括如方便面、沐浴露等食品、日化用品和美容产品。制作这些商品每年都要消耗上千万公吨的棕榈油。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棕榈油进口国、世界第三大棕榈油消费国。近两年,中国的棕榈油平均进口量约为600万吨,预计中国棕榈油需求量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到2020年将达到1200万吨。

由于传统的棕榈油生产方式会造成各种生态和环境问题,并且效益低下,因此越来越多的油棕生产商开始采用可持续的生产方式。这意味着,全球范围内棕榈油的消费正在“升级”,消费者可以用到更环境友好更优质的各式消费品。

城市超市北京门店行政经理李建军表示:“作为一家专营进口食品的高端超市,城市超市一直致力于带给消费者健康、环保、可持续的消费体验。我们也将用行动支持可持续棕榈油的推广,倡导每一位顾客都能可持续消费。”

深圳天虹门店,志愿者向小朋友们讲解海洋与环境背后的故事

小包装,大作为

由饮用后牛奶饮料纸包装再生制作而成的达拉木马承载了利乐“保护未来“的信念。消费者可通过扫描达拉木马身上的二维码,了解更多有趣的环保故事。

2013年,全球利乐包装的回收率达到了24.5%,约有430亿个250ml标准利乐包装被回收利用,相比前一年增加了40亿个。利乐承诺,到2020年利乐包装的回收率达到40%,相当于每年回收大约1000亿个包装。

在百分之百使用可再生原材料的同时,利乐包装中FSC认证包装的比例由2012年的38%增加到41%,共计320亿个带有FSC认证标志的利乐包装帮助消费者以举手之劳保护了森林资源,其中有近44亿个FSC认证包装在中国市场投放。2010至2013年间,利乐包装的产量增加了12%,但自身碳排放却减少了2000吨二氧化碳当量。

用数据说话

阿里研究院和阿里公益近日在北京联合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绿色消费者报告》。该报告是国内首份从大数据角度发布的绿色新经济报告,通过对阿里零售平台上上亿件商品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国内消费升级的最新动向——绿色消费人群的规模和主要特征。

报告显示,互联网正在成为绿色消费领域新的主战场,截止到2015年年底,中国在线绿色消费者群体已经达到6500万人,占淘宝活跃用户的16%,近4年增长了14倍。2015年全年阿里网络零售平台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00万吨。阿里研究院副院长杨健表示,海量绿色消费者的涌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互联网有助于信息透明,消费者主权崛起,绿色消费需求的释放势必能更好地引导绿色供给、推动供给侧改革。

Green consumption leads green living -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week

作者单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

猜你喜欢
利乐棕榈油消费
利乐有限公司
利乐有限公司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马来西亚一年多来首次提高毛棕榈油出口税
40年消费流变
利乐将研发纸质吸管,适用于个人装纸包装
6月棕榈油市场监测分析
7月油棕市场监测分析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