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舌兴国,一舌亡国

2016-11-18 16:40曹光哲
海外星云 2016年21期
关键词:玉璧张仪苏秦

曹光哲

《史记》除了精装竖排繁体字版,还有简装横排简体字版。读者可各取所需。都是中华书局的,质量无须担心。

无论是哪个版本,《史记》都太沉重。让我们慢慢读《史记》,慢慢说《史记》。

今天说一个小故事。

《史记·张仪列传》开篇写道: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你知道司马迁有多伟大吗?聊聊数语,就把一个纵横家(或者说是外交家)的形象(或者说嘴脸)刻画得活灵活现。

把这段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就是:

张仪是魏国人。当初曾和苏秦一起师从鬼谷子先生,学习游说之术,苏秦自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

张仪完成学业,就去游说诸侯。他曾陪着楚相喝酒,席间,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们怀疑张仪,说:“张仪贫穷,品行不端,一定是他偷了宰相的玉璧。”于是,大家一起把张仪捆绑起来,把他拷打了几百下。张仪始终不肯承认,所以只好释放了他。张仪回到家,他的妻子又悲又恨地说:“唉!你要是不去读书游说,又怎么能受到这样的屈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呀。”张仪说:“这就够了。”

张仪一辈子都没有忘记这件事。在电视剧《芈月传》中,张仪就反复念叨这件事。

张仪后来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成为名垂青史的纵横家,在风云际会的战国时代大显身手。他运用雄辩的口才、诡谲的谋略,纵横捭阖,游说诸侯,建立了不朽功绩。孟子的弟子景春称赞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张仪后来极力主张灭掉楚国(包括“张仪相楚”的故事),是不是与他当年受辱这件事有关?

今有“舌尖上的中国”,着实让国人兴奋了好一阵子。其实,在中国的文化中,“舌”的主要功能是说话,特别是辩论是非,也包括拨弄是非。所谓“舌战群儒”“唇枪舌剑”“巧舌如簧”“油嘴滑舌”“七嘴八舌”“张口结舌”“瞠目结舌”“鹦鹉学舌”“长舌妇”“饶舌”等等是也。

在中国历史上,“一舌兴国”者有之,“一舌亡国”者亦有之。人有一个巧舌,是福也是祸。到底是福还是祸,关键看舌的主人了。

战国时代三个风云际会的纵横家,张仪在郁郁寡欢中终其一生,苏秦被车裂于市,公孙衍被冤死,这也算是对“长舌之人”的报应吧!

但愿历史不会重演。?笏

猜你喜欢
玉璧张仪苏秦
天下棋局
天下棋局
吉庆祥瑞的东汉吉语璧
中华文明的第一块基石
没有力量,就没有正义
为什么用二百五骂人?
5000金为何大于500金
引锥刺股
由英雄到罪犯的蜕变
前倨后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