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住房需求偏好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2016-11-18 19:41张颖杨楠王振坡
中国房地产·学术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社会阶层

张颖+杨楠+王振坡

摘要: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衡格局是导致城市社会空间形态、结构重组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设施分布的差序化、教育资本化以及不同社会阶层对住房需求偏好差异共同影响形成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演化格局。从社会阶层视角出发,分析阶层背景引致的居民住房消费需求、基础教育获得的差异,并构建理论分析框架。进而系统剖析基础教育不均衡现象形成的动力机制,并结合“社会-空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透析其社会空间效应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完善与优化路径。

关键词:社会阶层,基础教育获得,居民住房需求偏好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38-(2016)10-0038-46 收稿日期:2016-09-01???

1 引言

城市社会空间重构现象,对城市政治、经济、社会和空间等多方面有着深远影响,从公共服务设施着手开展城市社会空间重构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相比,基础教育资源是决定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可能形成社会空间分异的格局。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住房市场进一步发育,中产阶层正在把住房消费与选择嵌入到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得中,从而造成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

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定性描述其产生背景、形成原因和社会效应等内涵特征,但对于不均衡形成的机理及其产生的社会空间效应的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拟从社会阶层视角出发,对城市居民住房需求偏好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与解构,以期为我国城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路。

2 阶层视角下基础教育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从社会阶层视角出发,构建基础教育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不同阶层城市居民住房需求差异及阶层背景对基础教育资源获得的影响,并结合“社会—空间”统一理论,阐释“学区”现象的内涵(见图1)。

2.1 不同社会阶层的住房需求偏好差异

2.1.1 价格与收入对住房消费的影响

需求,反映的是主观偏好与客观能力的统一,其中消费者客观支付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居民的收入水平(财富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卖价)。这反映在消费者主观偏好一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水平和相关商品的价格是影响消费者形成有效需求的重要因素。在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商品满足其欲望的能力被称为“效用”,即居民住房消费行为一定追求“效用最大化”。

2.1.2 社会环境及个人特征对住房消费的影响

对于住房的需求,由于不同的消费者对于住房属性的关心程度存在不同的偏好,在住房的选择上必然存在差异。在选择购房时,人们考虑的不仅仅是房子本身,也考虑其背后所能带来的公共服务水平。因此,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具有公共品的经济特点,公共服务成为“价格”已经折入到房价中产生教育资源资本化现象。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原理,居民对于住房属性的偏好也呈现出层次性(见图2)。在我国,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效方式,高收入群体更加注重对于子女教育的投资。

2.2 不同社会阶层对优质教育资源获得存在差异

由于我国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产生了居住环境、文化氛围、服务设施等方面资源及其空间载体的优劣性,导致部分群体为使子女获取良好的教育资源而迁往优质学区,造成优质稀缺资源导向的基础教育不均衡现象。具体而言,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非均衡性特征,拥有较好经济能力的中产阶层会“用脚投票”,搬迁到其他学区以让子女拥有更好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条件,即跨区就读现象。跨区就学现象的增加带来教育资源的内生性,强化了“学区房”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并进一步引发优质学区内房产价格高企,抬高了准入门槛,由此引发基础教育不均衡现象的发生。

2.3 基础教育不均衡现象的社会空间理论

“空间-社会”的研究范式来自于法国社会学家Lefebvre(1991)的空间生产理论:“空间”是社会与空间的辩证统一。将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运用于由基础教育不均衡引致的社会空间效应中,有两层释义。第一是社会与空间相互依存。一方面,社会具有空间性,即基础教育不均衡现象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另一方面,优质学区形成的空间已经具有社会性,其发展和演化是经济、文化、制度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二是社会与空间相互影响。一方面,基础教育不均衡现象会对原有空间进行改造甚至重构,同时原有空间存在的社会基础以及邻里关系等可改变迁入居民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另一方面,居民的价值观、思想行为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邻里和社区(蒋亮、冯长春,2015),因此基础教育不均衡现象存在着一种双向的辨证关系。

3 基础教育不均衡现象的产生及其社会空间效应分析

深入分析基础教育不均衡所引起的社会分异现象,需探索其产生的相关作用因素,并厘清基础教育不均衡所带来的的社会空间效应。本文从政府政策、房地产市场、不同社会阶层的住房需求偏好等方面分析基础教育不均衡现象的相关作用因素及其产生过程(见图3)。

3.1 基础教育不均衡现象的产生

3.1.1 政府推动相关制度的建立

土地制度使政府决定着土地使用权的分配。但中央政府在做决策时遵循全社会利益最大化,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房地产市场稳定,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而土地潜在的巨大收益使得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推高地价—抬高房价—增加财政收入”的方式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形成与中央政府间的“委托—代理”问题。随着学区制度的建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制度和“学区制”,进一步约束了“就近入学”,使“学区房”成为将学校与住宅紧密整合在一起的载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的形成。

3.1.2 房地产开发商的市场行为

房地产开发商连接着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既是土地市场中的需求方,同时也是房地产市场中的供应方。由于教育资本化在住房市场中的客观存在,在利益的驱使下,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迎合中产阶层及高收入阶层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市场需求,往往在优质教育资源的所在区域建造“学区”住宅。

此外,房地产开发商为获得高额不当收益,通常采用价格合谋的方式。并且,开发商、地方政府分别具有寻租的强烈意愿和设租条件,故双方极有可能为谋取各自的经济利益而产生不恰当的市场行为,从而加剧由“学区房”引致的资本化效应。

3.1.3 城市居民住房需求对教育配套的偏好差异

为客观反映城市居民住房需求偏好,本文以天津市为例,采用《2016年天津市交通与住房状况调查》相关数据予以分析。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样本区域为天津市中心城区,发放问卷5125份,回收有效问卷5095份。经筛选后,选取能够反映居民个人及家庭属性、购房关注特征的样本2994份,针对天津市居民住房需求偏好差异进行深入分析。

3.1.3.1 不同社会阶层对教育配套偏好的差异

(1)不同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偏好。由图4可知,教育配套(中小学)已普遍成为城市居民购房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天津市的相关数据反映出月收入介于10000-20000元的家庭,住房的教育配套设施尤为重要,相应占比为38.16%,其次关注因素为公共交通,相应占比为24.96%;对于月收入小于10000元的家庭来说,购房时对于教育配套和公共交通都较为关注,两者占比分别为31.51%、31.27%;月收入大于20000元的家庭购房时对教育配套的关注也最为突出,占比为36.84%,其次关注因素是商业服务配套,相应占比为27.53%。

(2)不同学历人群的住房需求偏好。由图5可知,对于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本科学历的群体而言,购房时更为关注的因素仍然是教育配套(中小学),占比分别达到42.58%、34.83%,其他学历人群对于教育配套的关注并不显著。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天津市居民的住房需求偏好集中体现在购房时对于教育配套(中小学)的关注上。

具体而言,即不同社会阶层,包括不同职业人群、不同收入人群以及不同学历人群,对于所购买住房教育配套设施分布的关注占很大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住房市场,推动了基础教育不均衡现象的产生。

3.1.3.2 不同家庭背景对基础教育获得的差异

人的受教育过程具有累积性,后期人们在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会直接受到先前人们获得教育的影响。正是人们意识到教育具有累积的特性,故多数家庭在子女很小的时候便通过各种方式对其未来接受教育的学校进行选择。但由于“学区制”的存在,人们选择学校时约束过多,使得不同家庭背景的家庭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获得存在差异性。考虑到天津市学区的相关政策内容,本文从《2016年天津市交通与住房状况调查》问卷中,以家庭中小学生所在学校为条件,对已有的有效样本进行了进一步筛选。

(1)不同职业背景的家庭对基础教育获得情况。由表1可知,子女在重点学校入学的家庭,其父母职业为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的样本明显高于普通学校,同时职业性质为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其他的群体,其样本数量均低于普通学校。

(2)不同收入家庭基础教育获得情况。由表2、表3的分析结果可知,收入对于优质基础教育获得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于户主月收入在5000-8000元这一区间,占比分别为42.58%、22.22%,重点学校明显大于普通学校。且在≥10000元这一区间,收入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获得的作用最为明显,重点、普通占比分别为12.26%、3.10%。对于家庭月收入在10000-15000元这一区间,也有类似规律,占比分别为34.19%、20.37%;在≥20000元这一区间,重点、普通占比分别为15.48%、4.32%。

(3)不同学历情况的家庭对基础教育获得情况。为了更好地分析不同家庭在文化资本方面的差异,将受访者的学历作为其家庭能够达到的文化资本的水平,进而比较不同家庭的差异。不同学区内的家庭户所能达到的文化资本的最高水平是有着明显差异的。从表4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重点学校对应的家庭户主受教育程度为研究生及以上的比例为16.67%,对应普通学校的只有4.32%;重点学校对应的家庭户主接受过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的比例达到85.81%,普通学校这一比例为74.69%。

3.2 基础教育不均衡产生的社会空间效应

3.2.1 社会角度

3.2.1.1 社区和邻里重构

首先,社区内家庭和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区结构及其邻里结构都有所改变,学区制引致的空间分异构建了中产阶层个体及群体之间日常交往和沟通的空间实体。其次,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等有了明显改善。此外,社区文化也彻底更新,此种新的社区文化给中等收入阶层带来身份认同感的同时,产生了社区独有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3.2.1.2 家庭及个人发展

中产阶层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使其选择“用脚投票”的方式,把原先能用作生活消费的积蓄用于购买住房,产生教育“资本化”现象,引起群分效应。更为严重的是,这当中也为“马太效应”提供了“契机”,能够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家庭大都条件优越,无形中也会对这部分教育资源产生额外的“帮助”。反之,对于那些条件不理想的家庭,对相应的教育资源并无促进。长此以往,“良性循环+恶性循环”就会导致社会群体的分化。

3.2.2 空间角度

3.2.2.1 城市空间结构异化

由于中等收入阶层为实现子女获取良好的教育资源,不断迁入优质学区。同时,由于教育资本化的存在造成了被置换的居民通常很难在原居住地或者附近区域继续购买、租赁住房,造成大部分居民向城市边缘地带迁移。其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使得新型社区代替了旧社区,引起整个城市社区的重组和空间再分布。再者,基础教育不均衡使得人口从整体上表现出优质学区人口的增加和非优质学区人口的减少。但在许多城市中产阶层迁入,同时也伴随着低收入阶层从原住社区的迁出,故基础教育不均衡对城市人口整体分布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3.2.2.2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失衡

基础教育不均衡改变了地区人口分布,造成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的不确定因素增加,造成地方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失衡。一方面,人们对于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追求,会导致此类人群对原住地义务教育需求的减少,引发原住地教育设施“供给过剩”的情况,继而引发学校撤并和其他社会问题。另一方面,部分人群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引致的居民迁移,加快了优质教育所在区域的人口增长,使得原有的城市规划难以适应公共服务设施应有的供应规模,进而对设施和服务的配置与供给造成影响。

4 城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完善与优化路径

基础教育不均衡现象的本质是教育供给与社会分层化带来需求多样化之间产生矛盾的结果,其产生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因此,基于阶层视角分析,从教育资源差异与社会分层的现实背景出发,提出城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完善与优化路径,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基础教育不均衡现象及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4.1 以法律为保障,健全基础教育制度建设

通过立法手段推行教育制度建设。一方面通过法律保证教育经费的供给和需要;另一方面完善当前“学区制”的相关财税政策,逐步实现统一收支,专款专用,支持弱势学区发展,达到均衡教育资源的目的。从长期看,“学区制”财税体制的完善应当与房产税征收挂钩,“学区房”的增值部分来源于政府对优质教育的投入,因此“学区房”所有者缴纳的房产税应部分作为教育财政收入,由政府进行资源再分配,均衡基础教育的发展。

4.2 推行“大学区”模式,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

建立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教师、学校设施等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在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动态平衡的基础上有效促进教育资源的集聚效益,进而推动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大学区是指以一所优质的学校为中心来吸纳邻近相对水平较低的学校,从而形成的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教育发展联合体。在资源丰富与资源不足的学校之间建立互助模式,通过条件好的学校帮助条件不好的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4.3 基于哈夫模型科学划分学区,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效益

居民点到学校的空间可达性、学校布局的公平和效率都是规划学区时要考虑的基本要素,也是规划的目标和基本准则。在进行学区划分时既要考虑教育资源空间均衡分布的理念,借助哈夫模型,既考量居民点和学校之间的空间可达性指标,同时也兼顾学校规模效益对区域居民点的吸引力,通过所得数据、结合区域内学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利益GIS的技术划分,从而得到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均衡的学区。

参考文献:

1.Johnston,J.R.,D Gregory and D.M.Smith.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2.Hamnett,C.The Blind Men and the Elephant:the Explanation of Gentrification.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1991

3.Lefebvre,H.The Production of Space.Oxford:Basil Blackwell.1991

4.李春玲.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查.社会学研究.2010.03

5.薛德升.西方绅士化研究对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启示.规划师.1999.03

6.张京祥 葛志兵 罗震东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研究——以常州市教育设施为例.城市规划.2012.02

7.戴晓辉.中产阶层化——城市社会空间重构进程.城市规划学刊.2007.02

8.吴启焰 尹祖杏.城市中产阶级化研究进展回顾与未来展望.人文地理.2008.02

9.宋伟轩 朱喜钢 吴启焰.中国中产阶层化过程、特征与评价——以南京为例.城市规划.2010.04

10.朱喜钢 周强 金俭.城市绅士化与城市更新——以南京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04.04

11.宋伟轩.西方城市绅士化理论纷争及启示.人文地理.2013.01

12.蒋亮 冯长春.基于社会-空间视角的长沙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经济地理.2015.06

作者简介:

张颖,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

杨楠,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经济与管理。

王振坡,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经济学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和美国内华达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社会阶层
社会公平对中央和地方政府信任的影响
唐中后期的盐业与各社会阶层关系考
社会阶层固化对消费心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统战部11年后再设正局级部门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有哪些新变化
中国民粹主义新特点:“三仇”、“两求”与“两过”
环境传播的伦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