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运河畔写春秋

2016-11-18 13:49时刚时春丽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赤脚医生运河

时刚++时春丽

不屈从命运者,必将拥有不凡的人生。

——题记

引子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给功不较多。

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九里岗临御黄坝,曾无长策只心惊。

此乃唐代诗人皮日休《汴河怀古》、清朝乾隆皇帝《堤上偶成》的诗句。读罢即知,皆为京杭大运河而作。吟之,令人追古抚今,思绪缤纷。

京杭大运河,1,794公里,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2014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时期,历经朝代更迭,饱经风雨沧桑,依然自北京通州向南流去,时而湍急,时而平缓,流淌着一首古老而豪迈的民族之歌。

那是世代勤劳智慧的运河儿女谱写的,那是广博、深邃而多元的运河文化衍生的。

循着那澎湃不息的旋律,我捕捉着跳荡的音符……

丙申盛夏,我终于在通州张家湾镇幸识一位运河后裔。他很普通,普通得犹如运河的一朵浪花,亦如运河岸边丛林中的一株白杨。然而,当我了解了他坎坷而多彩的人生经历,感知他博大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不禁心生敬意。他是那样的本真,那样的仁慈,那样的高贵。于是,我将饱蘸情愫的笔投向他——一位可书可歌的乡村医生。

上篇

命运多舛。中国第一代乡村赤脚医生。独创倒转阴阳术。初出茅庐救农妇。韩玲重生。一根银针祛诸疾。谁说行医路,未倾一腔血?

侯黄庄村,隶属北京通州区漷县镇(侯黄庄村原隶属觅子店公社,后觅子店撤销并入漷县镇),位于大运河南岸,距大运河源头通州北关约30公里。

这是一个古老的村落,生活着祖祖辈辈种地谋生的村民们。清澈的运河水润泽着这片土地,也承载着运河儿女的欢乐与忧伤。

1950年冬,一个飘雪的日子,高振旺降生在侯黄庄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斯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浴火重生的中华民族正致力于平复战争的创伤,驱逐贫穷与落后,建设自由、幸福的家园。

百业待举,中兴需时,高振旺一家尚处于贫困之中。父母勤劳、节俭,勉强维持一家六口人的温饱。因没钱供子女读书,高振旺11岁时才上学,先后就读于通县觅子店公社侯黄庄小学、张庄小学,而年长其9岁的哥哥只念四年书就务农了。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因母亲患病,高振旺辍学在家照料,并萌生了为了母亲的健康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不再上学的念头。是班主任赵树荣老师的登门劝学和父母的支持,高振旺重返校园。可以想象与肯定,他的内心是多么渴望读书啊!

自幼聪颖、好学上进的高振旺,1966年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侯黄庄中学。他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然而,文化大革命如急风暴雨般来临了,一夜之间,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击碎了高振旺斑斓的人生梦。

一株破土的幼苗,无论风雨如何抽打,它都会倔强地生长,不甘夭折;一个有志的少年,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他都会不改初衷,执着而行。1972年8月,当高振旺得知觅子店中学开设高中班时,急忙赶到学校报名。然而,学校却以他迟到为由拒收。无奈之下,高振旺当个旁听生,一周后却被老师不问缘由地推出课堂。苦苦哀求无济于事,他不甘心,找到觅子店公社文教组:“学校的通知我没及时接到,错不在我,但我后补了体检,完成了入学的程序。我现在只想当个旁听生,学些知识,我求你们了!”望着边说边流泪的高振旺,文教组的同志点头了,答应与学校疏通一下,结果仍未促成,高振旺继续读书的愿望彻底破灭了。“我没有错,我就是想再念几年书。我是贫下中农子弟,你们为什么拒绝我?为什么?”高振旺站在校门口悲愤地呼喊。

尔后,基层推荐工农兵大学生,榜上有名的高振旺却被当权者偷梁换柱,改为他人。

上学难成,选择当兵,本可参军的高振旺却被有权人的侄子顶替,从军梦碎。

选送赤脚医生上大学时,稳操胜券的高振旺又被有社会背景的人取而代之。

命运,一次又一次捉弄着高振旺,让他跌倒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命运,竟是如此吝啬,不肯给他一丝一毫的恩宠。理想的小船颠簸于波峰浪谷间,桅断帆落,几欲沉没。

那个年代,一个农家子弟,没有“山”靠“树”荫,想要跳越农门,出人头地,谈何容易!

希望与绝望在高振旺的心里交织着、撕扯着、较量着……

“我可以放弃选择,但我不会选择放弃。”屡挫未屈的高振旺发出心底的最强音。

痛定思痛者,汲取的是理智与清醒;经历挫折的人,砥砺的是信念与品性。高振旺很快从生活的阴影中走出来,调整了人生坐标,投身于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那是怎样的一方天地?1975年金秋,高振旺当上了侯黄庄村医务室的赤脚医生,成为中国农村数百万赤脚医生的一员。从此,悬壶济世伴随着他的苦乐年华。

医生,一个神圣的职业,令人崇敬令人艳羡。因为,这是一个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群体,他们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不仅要把治病救人视为天职,还要把患者视为亲人。仁术、仁慈、仁心,构筑与支撑着这个人类社会耀眼的群体。

高振旺,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光荣却也辛劳的领域中。

侯黄庄医务室共有10名医务工作者,其中有两位医学理论渊博、医疗技术娴熟、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还有一位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军医。高振旺虚心向他们请教,细心观察他们为患者治疗的过程,耐心研究他们的处方,很快成为他们的得力助手。三位医生都很喜欢高振旺,争着收他为徒,毫不保留地将他们的行医本领传授给这个聪慧、好学、勤快的小伙子。

觅子店卫生院为使全公社近百名赤脚医生尽快适应角色,胜任本职工作,举办了赤脚医生培训班,系统学习医药知识和医疗技术,以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高振旺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名医授课,他聚精会神地听,一字不落地记,没弄懂的地方课后再问;实习时,他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医疗实践紧密结合。三个多月的培训结束时,高振旺在学员综合考评中获得第一名。

猜你喜欢
赤脚医生运河
我家有位“赤脚医生”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运河上的时间(组诗)
老照片里的赤脚医生
今晚,我不看运河,只看你
运河人家
邮轮“挤过”狭窄运河
CITY OF LIFE AND DEATHBY ROBERT POWERS
浅析政治力量在赤脚医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从地方文献看集体化时期赤脚医生选拔结果的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