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微课的教学设计策略

2016-11-19 02:22浙江省象山县第二中学吕增锋
中学数学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复数微课语言

☉浙江省象山县第二中学 吕增锋

数学微课的教学设计策略

☉浙江省象山县第二中学吕增锋

微课不仅是一种新的“课堂”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新的课程资源类型.越来越多的微课实践和研究表明:微课的制作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开发过程,更是一个在先进教育理念支持、精细创意指导下进行的一项创造性工作,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教学设计”的本身.若没有独到的教学设计作为支撑,微课顶多只能算是一个外表华丽、中看不中用的“视频式课件”,仍然只是传统课堂的“翻版”.那么如何准确把握微课教学设计的脉搏呢?

一、分解目标,降低负荷

微课是相对完整、独立的小型教学资源,时间长度一般不超过十分钟.调查数据表明,超过6分钟的视频受欢迎程度直线下降.所以,一个微课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一般设定一到两个目标即可,目标要尽量具体化、可操作、可测量,不要设计抽象模糊、大而空泛的目标;微课教学内容应少且相对独立,把内容讲通讲透,宁可“小题大做”,避免“大题小做”;对于信息含量大的教学主题,则可以采用内容分解的方式,化整为零.通过分解目标与教学内容,避免给学习者有限的工作记忆空间带来太大的压力,从而减少学习者的认知负荷,提升单位时间的学习效果.

微课案例1“数系扩充与复数”

【教学诊断】

复数的引入实现了中学阶段数系的最后一次扩充.本节课看似只涉及到单个“复数”概念,但实际上由于学生对数系扩充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认识不足,对于数系扩充原理方法的不熟悉,从而导致对虚数单位的引入难以理解,对虚数单位和实数进行四则运算也不容易接受.因此,无法压缩教学过程,通过一个微课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细化教学目标,分解教学内容,设计若干个微课实现整个章节的教学目标.

【教学思路】

从数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数学知识是被发现的,也是被发明的.理性地去揭示蕴藏着的数学规律可以称之为发现;独辟蹊径地去创造出一种数学模式可以称之为发明.通过“发明”一个“虚无”的“i”,进而创建了一个全新的数系——“复数系”,由此可见复数是被“发明”的.对于“发明”类概念,教学的重点是“如何引领学生经历从无到有的创造”.基于以上认知,本节课的设置了以下五个微课,全面揭示了数系发展的历史及趋势.其中前面四个微课适合学生课前预习观看,后面一个适合课后提升观看.

【微课模块设计】

二、把握整体,形成系列

微课教学设计要从数学知识体系出发,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原则,将某个模块核心知识点依次列出,围绕这些核心知识点创作一个专题,设计和制作一系列微课.这些微课既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各部分的衔接过渡具有逻辑联系,跨度适当,风格统一,那么孤立的微课就能被关联化和体系化,从而弥补微课零碎的短板.

微课案例2“漫话集合”系列微课

三、基于问题,增加吸引

根据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只有受到注意的信息才能得到人脑的进一步加工,只有注意到瞬时记忆才能进一步加工成为短时记忆.因此,在微课中吸引并保持学生的注意是成功的关键.在自主性学习中,解决问题往往是学生最主要、最直接的学习驱动力.微课一开始提出一个学习者熟悉或感兴趣的与教学主题密切相关的事件或现象作为案例,做到“一个问题,一个微课”,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设计的关键点在于找准问题的内容以及提问的方式.一般来说,问题的内容最好处于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难度适中,经由微课教学能够顺利解决.提问的切入点要尽量结合实际,不要单纯从知识的角度提问题,比如:结合社会现象、生活实践、学习需求、思想动态等角度来提问,这样的问题不枯燥、不呆板,容易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案例3基本不等式为何“基本”(片断)[4]

在高中数学中被冠以“基本”头衔的概念也就只有两个,一个是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另一个就是“基本”不等式,那么你知道基本不等式为何被称为“基本”呢?

理由一:因简洁而基本.

理由二:因“不证自明”而基本.

图2 

图1 

图3 

图4 

四、锤炼语言,张扬魅力

微课并非传统课堂教学搬家,也不是课堂授课的微缩版,它是一种能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教学服务的资源和工具,这是微课区别于其他教学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微课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练驾驭,通过教师充满人情味的耐心讲解,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在于透过语言信号传递出来的亲和力、感染力,张扬教学的魅力.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由此可见,语言的威力有多大,微课更是如此.微课制作一般在密闭的小空间里进行,周围没有任何学生,更少了课堂教学的那种氛围,教师完全是对着电脑自言自语.尽管没有学生,但教师心里却要有学生;尽管没有师生对答,但教师却要想着如何交流.不仅如此,平时在课堂教学时,一句话讲不清楚,大不了重复多讲几次;出现了病句、断句也不要紧,没有学生会留意.但在制作微课时,对教师语言要求就高多了.教师在语言上要反复斟酌,尽量避免出现废话、重复的话,追求一气呵成.否则,一旦出错,可能就会前功尽弃.当然,这些也只是对语言的基本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要增强语言的吸引力,让学生听得舒服、听得入迷,有了这样的情感基调,微课方能魅力四射.

总而言之,微课教学设计要牢牢把握住几个关键特征:视听媒介、短小精悍、间接经验、单向传播、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再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意,就能够打造出优秀的微课作品.

1.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

2.吕增锋.联系生活,感悟集合[J].中小学数学,2016(1-2).

3.林雯.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与三个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6).

4.吕增锋.“基本”让你如此“精彩”[J].数学通讯,2016(4).

猜你喜欢
复数微课语言
评析复数创新题
求解复数模及最值的多种方法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引入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语言是刀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复数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