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碳源对番茄早疫病菌丝生长的影响

2016-11-19 03:15边亚丽
现代农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乳糖甘油碳源

边亚丽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不同碳源对番茄早疫病菌丝生长的影响

边亚丽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研究通过对番茄早疫病病害组织的分生孢子的鉴定,可知该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形成的番茄早疫病。在病菌的碳源试验中,番茄早疫病菌对不同碳源的选择性比较敏感,如果采用液体培养选用的碳源以葡萄糖,乳糖和甘油为好,对其它形态的碳源的利用效率则较低。

番茄早疫病 病原鉴定 碳源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材料的来源。大棚采集的番茄的受害的枝叶、果实。

(2)培养基。马铃薯的固体和液体培养基。

(3)供试碳源。单糖类∶葡萄糖;双糖类∶蔗糖、乳糖;多糖类∶可溶性淀粉;醇类∶甘油。

(4)仪器设备。LRHS-250B恒温恒湿培养箱HZS-H水浴振荡器;101-2型电热鼓风干燥箱;280—轻便手提式压力蒸汽消毒器。

2.试验方法

(1)病原的鉴定及分离纯化。从新鲜、具典型症状病斑上挑取病组织压片镜检,观察其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形状、色泽并测量其大小。同时将病斑在25℃下保湿48h后作同样检查.参照邵力平、沈瑞祥、张素轩的《真菌分类学》有关专著,进行描述和鉴定。在番茄早疫病的新鲜病叶上,选择典型的单个病斑,用剪刀从病斑边缘(病健交界处)剪取边长4~5毫米病组织。将病组织进行常规组织分离纯化。待菌落直径长至5~6厘米时,方可用。

(2)不同碳源对菌丝的影响。

固体培养:以PA做基本培养基CK,各种碳源均以20克/升量分别加入,配成各种碳源培养基。病菌在PDA平板上(直径9厘米)培养,3天后待菌落直径长至5~6厘米,从边缘打取(直径0.6厘米)的菌片,分别移植于各种碳源培养基平板中央。每处理重复3次。每个过程都要在无菌实验室操作,恒温24℃培养。每天记录菌落扩展情况,每隔1天测量菌落径,调查菌落颜色。7天绘制菌丝生长速度曲线,进行比较。

液体培养:以马铃薯液作为基本培养基,分别加入20克/升的上述各种碳源,配制成不同碳源培养液。应用试管盛装培养液培养,各培养基均加10毫升,灭菌待冷却后在无菌超净工作台上分别移植1个已培养好的菌片(直径0.6厘米)放入试管中,24℃下恒温震荡培养,每处理重复3次。80转/分钟震荡培养7天后,过滤烘干测量菌丝干重。

二、结果与分析

1.病原的鉴定及分离纯化

通过对番茄病害组织的分生孢子的鉴定,参照《真菌分类学》等著作,可知该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形成的番茄早疫病。

在马铃薯培养基上培养的番茄早疫病病菌,观察其菌落形态和特征,从菌落颜色,菌落的生长速度等经过7天的培养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图1 不同碳源培养基固体培养8天后所形成的病菌形态特征图

图2 不同碳源对病菌生长影响

2.不同碳源对菌丝的影响

(1)固体培养。由表1可以看出,病菌经过在不同碳源培养基7天的培养,可知对单糖中的葡萄糖利用较好。对二糖中的蔗糖也都能很好的利用,而对二糖中的乳糖利用相对较差。在醇类中,对甘油的利用也较好。但对多糖中的可溶性淀粉利用较为不好。从图1可以看出,菌落的颜色在病菌较易扩展、菌落直径较大时,菌落颜色较深;反之,则菌落颜色较浅。

表1 不同固体碳源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从图2生长趋势曲线来看,在蔗糖、乳糖和可溶性淀粉的培养基上病菌前6天基本为匀速生长,而从第6天到第8天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尤其是可溶性淀粉的培养基几乎不在生长。在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前4天生长速度较快,第4天到第6天相对缓慢,后来较为平缓。在甘油上的培养基前6天呈加速上升趋势,但第6天到第8天生长速度相对减慢。从整体来看,病菌对葡萄糖和蔗糖的利用最好,对可溶性淀粉的利用最差,菌落扩展最慢。

(2)液体培养。由表2可以看出,病菌对碳源的利用,以乳糖和葡萄糖为好,其次为甘油,对蔗糖的利用也较好;病菌对其它可溶性淀粉的利用则很差,菌丝体生长较慢,干重很低。在马铃薯汁中加入醇类碳源,病菌不但不能利用该碳源,而且限制了病菌的生长,其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表2 病菌在不同碳源培养液中的菌丝生长量

三、结论与讨论

在病菌的碳源试验中,番茄早疫病菌对各种碳源营养具有明显的选择作用。在固体培养中,病菌对碳源的利用以葡萄糖和蔗糖的培养基长势为最好,其次为乳糖和甘油,可溶性淀粉的培养基长势不如对照。在液体培养中,病菌对碳源的利用以乳糖为最好,其次为葡萄糖的培养基培养的病菌,而病菌对蔗糖和甘油的利用比其它碳源则利差,菌丝体长势较慢,干重较低。

在试验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病菌的直线生长速度同菌丝体干重生长速度并无正相关。Harry. Hudson1986指出,用线性生长测定菌落生长速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低营养的基质中,菌落直线生长可能很快,但由于菌落稀疏而实际生长量却很小,相反在高营养基质中生长的菌落,其直线生长速率可能不快,但实际生长量却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应采用液体培养为主。本研究表明番茄早疫病菌对不同碳源的选择性比较敏感,如果采用液体培养选用的碳源以葡萄糖,乳糖和甘油为好,对其它形态的碳源的利用效率则较低。本研究中病菌菌丝直线生长速度和干重生长速度所表现出的显著差异,以及在固态培养中加入可溶性淀粉,菌丝生长速度还不及对照的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乳糖甘油碳源
缓释碳源促进生物反硝化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小儿乳糖不耐受咋回事
低聚甘油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竹豆间种对柑橘园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的影响
不同碳源对铜溜槽用铝碳质涂抹料性能的影响
新型复合碳源去除工业综合园区废水中硝酸盐试验研究
号称能告别“乳糖不耐受”的牛奶靠谱吗?
伊朗北阿扎德甘油田开发回顾
Auto—focus Eyeglasses
HPLC-ELSD法测定丽水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