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研究

2016-11-19 09:36高建波刘燕鸣
职教论坛 2016年23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高建波+刘燕鸣

摘 要: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及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要将就业及社会实际需求作为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国近几年来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竞争激烈,对此,高职院校应对高职新生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其进入高职院校后就树立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培养其适应力,包括学习、就业等多种适应力,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及人才需求,这也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促使高职学生成才。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

作者简介:高建波(1971-),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刘燕鸣(1975-),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院专项课题“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研究”(编号:ZJ1311),主持人:刘燕鸣。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3-0033-04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其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很多高职学生不能对自身职业准确定位,就业也存在盲目性、被动性,高职学生就业状况不乐观、职业满意度较低。职业生涯规划重视学生个体发展,对此高职院校教育者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合理规划,并学习一些有助于职业生涯的专门课程、参加相应活动。

一、职业生涯规划分析

(一)职业生涯含义

“生涯”是从“职业”拓展而来的,广义上理解分析,可以认为“生”与一个人的生命相联系,“涯”则具有边际含义,主要指人生经历、道路及职业、事业等。人生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少年、成年及老年,其中最重要的时期是成年阶段,这是人们进行职业生活、追求自我并实现自我的重要人生阶段,也是人们生活主体。由此,能够总结出生涯主要是指个人一生道路或者是发展路径。许多学者对职业生涯含义提出了不同理解,其中萨波认为职业生涯将人一生中发生发展的各种职业及生活角色统合了起来,概括了人生活中各种事态连续演进历程。我国学者张德持这种观点:职业生涯将心理、生理及智力等多方面开发作为基础,并将工作内容确定、变化及工资待遇等作为标志,其目标是满足需求,职业生涯其实是一种工作经历及内心体验历程。其他学者也都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虽然表述不一,但大概意思相同,也就是说职业生涯概括了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职业、职位变动及实现工作理想等整个过程包含其中,其主线是时间,载体是工作内容,并且具有动态性及发展性特点[1]。职业生涯又细分成外职业生涯及内职业生涯,前者是指所从事职业总称,属于客观上职业,后者是指人一生中价值观、处世态度等变化过程,其中个人能力、学识及经验等属于此范畴。

(二)职业生涯规划概念

“职业生涯”及“规划”两个词构成了职业生涯规划,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这样认为:“为实施既定方针及必需目标、政策、程序、规则及任务委派应采取的步骤,实施过程中要使用资源与其他要素复合体,相应的安全与经营预算是其支持。”从中能分析得出:规划本质是对目标追求及实现所制定的最佳方案。根据职业生涯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具体来说就是策划及准备为未来职业发展,这个过程会将个人与组织结合起来,然后结合个体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测定、分析并总结,综合分析及权衡自己兴趣、爱好及能力,并依据自己职业倾向,最后确定最好职业奋斗目标,并做好相应有效安排。职业生涯规划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对未来职业发展历程的尽可能规划,将个人价值、智能及兴趣等考虑进去,并对外部环境优势及限制进行详细估量,设定出比较合理可行的职业发展方向[2]。高职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应将个人及组织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并就职业生涯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及测定,明确职业目标后再采取实践行动方案。

二、高职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分析

(一)认识自我

高职新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应全面客观认识自我,采取科学认知方法及手段,全面分析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特长、性格及能力等,明确自己的优点与特长、缺点与不足,在工作中积极扬长避短,逐渐改进完善自己,心理清楚自己喜欢什么工作及适合做哪种类型工作,将全面自我盘点及科学自我评估作为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首要环节及任务。高职学生正确客观认识自我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同学、朋友及老师评价及相关心理测验等方式,积极学习参照人职匹配理论原理,明确个体特征不同,每种职业对个体的能力、知识及性格等要求也不同,高职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时,应结合自己个性特征选择相应职业种类进行人职匹配,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及职业成功率。

(二)认识职业

高职学生所学专业与其未来从事职业关系密切,用人单位更倾向录用那些专业对口及专业技能精湛的学生,因此正确客观认识职业首先要认识专业。高职院校一般按照专业设置课程并组织教学,并对学生实施专业训练,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是其大学生活的主线,其成功就业的基础条件是学好专业知识及技能。学生进入高职院校选定好专业后,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到专业培养目标、特点及专业发展前景。从学校及老师那里,也能了解到社会上此类职业及行业的就业形势状况。职业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对个人存在也是如此,人们通过职业进行社会劳动,利用自己的专门知识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然后获取合理报酬,以此满足物质及精神生活需求[3]。高职学生应积极利用学校资源及社会环境认识职业分类、性质、工作条件等素质要求等,选择职业发展方向并确定职业目标。

(三)结合自我与专业

许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选择志愿多数都是非理性的,其并没有全面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等,也不是非常清楚自己所学专业内涵及外延,多数学生常常凭感觉选择专业,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也没有进行自我深刻剖析,常常盲目跟风、随波逐流。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应进行客观、冷静的全面分析,分析出自己兴趣、爱好及能力等并找到与这些适应的发展专业,促使个人个性特点、专业特点及职业素质相适应,达到个人与职业的完美匹配,这也是符合人才成长科学理论的,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依据自我个性及潜能优势设定未来发展方向,将会最容易取得成功并实现自我价值,也能由此感受人生幸福及满足,并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四)结合专业与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行业、职业机构调整速度加快,大学生择业、就业机会也日益增多,其跳槽频率也日渐加大。高职教育常常将市场需求作为导向,主要为社会需求培养出一些专业型技能人才。现在的社会是双向选择及自主择业的信息化时代,大学毕业生面临着繁多海量的职业信息,择业时感到十分迷茫,对从事专业对口工作还是非专业工作无从选择,常常是就业后还频繁出现跳槽现象,跳槽率十分高。实际情况表明: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将专业及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积极适应社会需求,为成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4]。高职学生则应在大学阶段对专业知识及行业需求情况进行主动了解,明确用人单位需求,尽快依据人生目标及市场需求准确定位自己岗位方向,并进行针对性知识补充及能力培养,提升自身择业的针对性及实效性。

三、适应力与职业价值观关系分析

(一)职业价值观含义

关于职业价值观,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总结概括这些学者的观点可以得出:职业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领域中的体现,它是个体通过职业生活展现出一种价值取向。于海波等人在2001年依据前人研究,进一步完善了职业价值观定义:它是一整套的信念系统关于个体对职业,具有稳定性、概括性及动力作用;其主要在职业领域中将个体人生价值观体现出来;个体职业价值观决定其选择职业及工作态度;个体通过职业体验总结出来的感受;职业价值观更具有个性倾向范畴。这些思想观点经过综合分析后,能够分析出职业价值观是一种个体内驱力,是一种信念态度,属于职业领域范畴。

(二)适应力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

职业价值观中体现出来的职业态度及信念将会直接影响个体决策及行为,因此职业价值观也成为个体选择职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其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个体应对多变职业环境需求中。很多学者对此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观点,王荣山认为:了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能较好地预测职业成熟度;李雪等人研究结果表明:职业价值观影响大学生职业行为及决策。个体具有越清晰的职业价值观,其就能够做出较为明智长远的职业决策;但是若个体将职业价值观混淆后,就可能会产生选择不明问题,导致其无法对职业发展路径进行长远延续。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那些重视自我职业价值观的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也较好[5]。综上所述,个体生涯适应力发展受其职业价值观影响,而且这种价值观念会影响个体整个生涯。

四、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方法

(一)重点关注生涯辅导工作

适应力是个体职业生涯成功的核心与关键,生涯适应力会直接影响个体健康发展,如果个体生涯适应力越高,其在生涯转换、决策及规划等方面会表现得越好,因此生涯适应力对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义。高职学生生涯适应力整体水平较高,但是存在内部发展不均衡现象,均分最高维度是生涯关注、最低的是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及生涯信心位于中间,由此也能够分析出高职学生生涯控制能力比较缺乏。通过进行一些问卷调查也能够从数据资料分析出:学生对认为学校生涯辅导在帮助提升自己生涯适应力水平方面具有显著作用,这与实际情况也相符。因此高职院校应实施生涯辅导工作,帮助大学生制定科学、准确的生涯规划,提升生涯适应力水平,并促使其生涯均衡发展。对此高职院校教师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生涯辅导工作,给予学生全面系统地职业生涯辅导及就业指导,避免单纯就解决学生就业问题采取一些辅导及指导措施,不能过于重视指导内容速效性及技巧性,因为个体的生涯发展常常是循序渐进、逐步成长而来的,需要长期进行生涯辅导。访谈一些学生及高职院校从事生涯辅导工作老师结果表明:多数高职院校从大一就对新生讲授职业指导课程,但是常常流于形式,并没有实质性有用内容,教师教学方式也较为落后,教学效果不理想。高职院校应进行系统规划针对生涯辅导,并将其作为学生职业指导,生涯辅导教育对象应包括高职院校各个年级学生,并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就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给以后的生涯发展提供更好支持及帮助[6]。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加强生涯辅导教师队伍专业建设,对现任骨干教师增强培训,有效提升其专业素养,积极引进高水平专业人才,并善于从本校教师队伍中选拨一些优秀者实施严格专业培训,让其承担职业生涯规划责任。因为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水平内部发展不均衡,对此应采取对应辅导方案,大学生生涯控制能力缺乏,不能较好地做出适当的生涯选择,其职业生涯常常处于不确定状态,因此高职院校相关教育者应利用生涯咨询帮助学生,引导帮助个体进行分析选择,使其明确最紧急重要的,逐渐培养其果断态度,对这些个体进行自我肯定训练、决策训练,并培养其责任感、自我管理策略等等,通过锻炼态度、信念及能力,有效增强其个体生涯控制感,激发其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探索及努力。

(二)开展针对性的生涯辅导

大学生性别、年龄及是否参与过社团等因素影响其生涯适应力水平。对此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涯辅导时,一定要关注不同群体间的差异。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生涯适应力水平明显高于女生,因此应重视女生生涯心理辅导及教育工作,这种现象是由生物、环境及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社会上多数用人单位、企业常常更乐意招收男生,也对其提出的职业期望较高,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女生很容易受家庭恋爱等因素影响,其对未来职业控制感可能会比较低,其职业选择自我效能感也会因此降低,高职院校给予女生职业生涯辅导教育时,应重视关注这些人,增强其生涯辅导。高职院校对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辅导时,重点指导学生了解专业前景、职业定位,并制定相应职业生涯规划,以此提升自身职业控制感及职业选择的自我效能感。高职院校还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对其职业生涯辅导方针及内容进行制定,一般情况下大一新生对自我未来职业发展关注度比较高,对此高职院校应在其入学时就对其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对其进行职业生涯方面的解答、做好生涯规划的准备[7]。那些来自农村的学生生涯适应力水平显著高于城镇学生,这与其经过高考竞争及所受磨难有关,这些学生充满自信心、自我估计过高,高职院校应使其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定位自我职业。

(三)引导学生树立科学职业价值观,促进适应力水平发展

学生生涯适应力受“成就实现”、“社会促进”等因素影响显著,学生个体的成就实现及社会促进水平越高,其生涯适应力水平就越高,如果个体轻松稳定维度水平较高时,生涯适应力水平就较低。而且高职院校对学生实施生涯辅导时,最好能有针对性、目的性地指导学生树立科学职业价值观,让学生更重视“成就实现”在制定参考内部动机性标准时,并以此作为其职业选择及评价的指导准则,不要引导其过度追求物质利益,在职业选择及评价过程中,指导学生不单纯考虑个人利益,应多多关注社会及人类的协调发展,更应考虑职业与自己兴趣性格符合度[8]。

(四)对生涯辅导课程进行科学设计

高职院校还应在必修课中列入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并使其存在于学生入学、毕业直到整个学习培养过程中,设置的生涯辅导课程应促使学生真正地发挥出自己优势及潜能,将学生作为根本,密切结合高职学生人生阶段、生理及学习阶段特点,并结合本校专业特点,探索出一种适合本校学生生涯发展的特色化课程及教育模式,这是对生涯辅导课程理念上的科学设计。高职院校生涯辅导课程内容应设置为:生涯发展心理课、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课、学业辅导及就业辅导课程。生涯辅导课程应采取多样化辅导教育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生涯辅导活动,例如生涯规划大赛、专题讲座及生涯发展咨询等等。

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学生、学校及社会的重视,其对指导就业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全面有效落实,使高职学生更加明确自己职业目标并实现自我,也能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持续性、动态变化过程,因此高职院校最好在高职新生入学时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其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含义及内容,明确职业价值观与生涯适应力关系,最后提出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策略,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邓宏宝.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2]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单作民.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4]刘益青.高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现代职业人培养路径探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

[5]黄恩超.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广西大学,2012.

[6]谭小芳.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湖南大学,2011.

[7]朱颖.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0.

[8]余为.基于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职业指导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

责任编辑 殷新红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探究
技工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与对策探讨
以非课程教育培养大学生学业规划能力的研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