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击术(手搏)与现代散打之异同

2016-11-19 04:50苏瑞停
武术研究 2016年4期

苏瑞停

摘 要:通过练习实践体悟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技击术(手搏)与现代散打的异同进行比较,以点带面进行剖析,并对当前传统技击术发展困境提出理论性建议与对策以供借鉴,从而促进现代武术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传统技击术 手搏 现代散打 科学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4—0050—03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更是传统文化主要代表之一。是一项集健身、防身、娱乐等为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2015年3月教育部将武术列为“七大校园教育运动项目”之一;中国武协与北京中武利百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16日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签署了《中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合作协议,并宣布“散打天下——中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正式启动,这将更进一步推进职业体育的改革,拓宽职业体育发展渠道,加速现代散打职业化的发展。更是武术在体育竞技舞台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尤其是多媒体的介入,推动了现代散打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家喻户晓的运动项目,深得民众喜爱。本文以传统技击术(手搏)和现代散打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促进其共同发展。

1 手搏

手搏,又称“卞”,即徒手搏斗之意。广义的手搏指不用器械而徒手相搏,技术高超者可以与持兵器的人相搏而不伤。狭义的手搏指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徒手相搏。

手搏起于商周,发展于汉,兴于宋明时期。从广义上来说,在《史记·律书》就有关于夏桀、殷纣“手搏豺狼”的说法:夏桀、殷纣,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勇非微也。如:在《公羊传·庄公十二年》中有关于宋闵公的臣子长万与宋闵公展开手搏,最后扭断了宋闵公脖子的记载“万怒,搏闵公,绝其脰”,这时手搏就已成为一种专门的技能。如:《汉书·哀帝纪》记载:“孝哀……雅性不好声色,时览卞射武戏。”其中的“卞”就是指“手搏”之意。在汉朝由于长年与匈奴作战,官府鼓舞人民习武,从而推动了手搏在汉朝的发展,当时军中选兵以手搏科试选拨,于是成为军中的主要训练方式。在长期作战习练中手搏在打法上也多样化,由侧击、中击、双手击等方法,为后来散打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民间广泛开展的“手搏”、“角抵”(摔跤)等比武表演活动,使这一时期的武术技击具有了明显的体育性、竞技性和表演性。《宋史兵志》说:“手搏虽不切于用(指用于战场),而亦习其身臂。”可见在明朝时手搏成为了武术技击的主要形式之一,而此时竞技形式逐渐完善。主要比赛形式是“打擂台”,但是由于当时经济和环境等因素不能保证参擂者安全,为了避免纠纷,赛前参擂双方须签订生死状,以最终先下台者为败。实战性较强,在比赛中打擂者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无须有负担,没有规则的约束,参擂者可尽情发挥。在当时掀起了手搏热潮,这种赛事逐渐推动了武术技击的快速发展。

2 现代散打

散打,又称散手,古称相搏、手搏、手战等,由于徒手相搏的运动大多在擂台上进行,又称“打擂台”。散打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技术角度看,散打运动与实用技击是基本一致的,但从体育的角度出发,散打运动受竞赛规则的限定,它不以伤害对手为前提,与实用技击有着本质的区别。散打属于体育的范畴,是人们锻炼身体的一种运动形式,而实用技击则是以致伤、致残为目的的实用技术。因此,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要求,充分运用武术的踢打摔等技击方法所进行徒手对抗的一种格斗运动。

3 传统技击术(手搏)与现代散打区别

众所周知,传统技击术讲究的是“技法无高下,功力有深浅”,而随着我们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前那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见面就说“熬了几盏灯“的时代已离我们渐渐远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散打这一新兴的武术代名词随之而生,这似乎成了我国武术水平的最高巅峰水平。从很多数据上看散打运动的水平确实非常高,但是我个人认为传统技击术(手搏)与现代散打多少还是有点区别的,虽然它们有相同点:传统手搏的最后,也是练拳零用也就是散手,而散打呢,直接练的就是散手。

从表1可看出,从运动寿命上看,传统技击术似乎更长一些,从技击水平上看散打功夫更快。这是因为散打运动员的巅峰状态是18—32岁为一般运动员的巅峰状态(体能);而传统技击术(手搏)巅峰状态应当在30岁以后。练习散打的运动员的力量速度、体能、反应在18—32岁之间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一点我们谁都无法否认,但是有一点我们同样也不能否认的是18—32岁的空间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而练习传统技击术——手搏,随着长年累月的练习,修行对武术认知能力的加深,对技巧的感悟也逐步加深,空间思维也逐步提高。还有一点,据我们所知,少林禅文化(即禅武医)就是传统武术文化的代表。值得我们强调的是,很多散打运动员多年的训练与比赛等退役之后落下很多伤病影响其好多年,而练习传统技击术则没有这一点,除非是练习功法及技巧不得当。

3.1 传统技击术(手搏)与现代散打价值取向之差异

在价值取向方面,传统技击术(手搏)是秉着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观赏等功能,属于实用技击,实用性较强,其更多地倾向于切磋武艺或养家糊口为主。但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当人们不缺乏物质时,会寻找感官性的文化“大餐”,于是其逐渐淡入人们的生活,从而被具有感官刺激性和观赏性的现代散打继而取代。但其功利性色彩太强,刻苦习练只为有朝一日取得奖牌,在这种理念影响下,过于挖掘其人体的潜能,注重成绩却忽略自身的价值取向。

3.2 传统技击术(手搏)与现代散打训练

在训练中,现代武术无论是套路还是散打过度注重其表演性,而忽略其本质技击性。现代散打运动员在攻防训练中非常注重步伐移动和体能的习练,从而忽略了运动员身心特点以及身体负荷的承受力,从而导致运动员在习练时因为训练方法不得当或者负荷过大引起伤病。在比赛中的攻防动作仅仅表现出的是双方力量的较量和顶、抗等击打方法。无论是理论体系还是训练方法在主观上完全是听从教练员的指挥,部分教练员在实际训练中背离了增强体质这一宗旨,过于注重成绩,充分挖掘运动员最大的极限潜能,从而使部分运动员年纪轻轻但却伤痕累累。而传统技击术(手搏)虽然其技击性较强,但训练方法却大都以养生、强身健体等为目的,但现代武术恰恰却违背了这一原则,一味的迎合社会,人民大众视觉感官的需要,而失去了本身所具有的特色。

4 传统武术发展对策分析

4.1 传统武术网络信息化

武术是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瑰宝,拥有深厚的文化和群众基础,现代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所以我们利用网络多媒体的运营获得更大的人脉资源。比如通过微博、微信等公众号互动,把武术更深层次地推进到人民的生活中,既能推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增强大众体质,何乐而不为呢?当下是网络时代,民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到武术。健全网络传播机制,及时依据国家政策传达民众,这样可以减少部分人的盲目习练,使传统武术得到健康的发展与推广。

4.2 储备武术人才,提高文化素养

再好的体育项目,都必须有其弘扬及继承者。技能虽重要,但是理论知识应并趋同行,不然有些传授者只会演练动作,却不会讲。比如:二十九式太极剑中的“鹰熊斗智、燕子啄泥”等一系列的动作,否则将不利于传统武术的传承。所以为了使传统技击术有更好的发展,建议一些高等体育院校在教授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理论知识体系的灌输,使运动员能活学活用,并能将理论与运动技能有效结合起来。

4.3 将传统技击术(手搏)与现代散打结合

不管是传统技击术(手搏)或现代散打,都不能忽略武术本质“技击性”,技击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关键,也是其精髓。传统技击术(手搏)是现代散打的基础,我们要想将武术继续传承下去,必须将其二者相结合,才能突出武术的“技击”本质,更好地保持中华武术精髓。

5 结论

传统技击术(手搏)与现代散打的差异主要是社会因素所构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也在悄然变化,武术不仅仅只是防身、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一种娱乐休闲方式。只有将其二者结合并相互汲取精华,科学化训练才能使武术不失技击本质和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孙春艳,郑寿恩.浅析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套路、散打)的协调发展[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1-83.

[2]朱海楠,王李楠,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散打的对比研究[J].运动与健康,2011(33):186.

[3]马世坤,王 格,传统武术观念对现代散手运动技术发展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

The Differences of Traditional Hands Fighting and Modern Sanda

Su Ruiting(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6,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logical reasoning, the paper does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raditional hand fighting and modern Sanda, about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does some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theoretical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raditional hand fighting skills striving out today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and dilemma,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modern Wushu.

Keywords:traditional hand fighting modern sanda scientific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