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尔法男”说起

2016-11-19 01:53何泽稀杨小平
文学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献

何泽稀 杨小平

内容摘要:新词新语是社会生活最真实的动态体现,这些词语的出现具有很明显的社会特征和社会背景,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入手,从“阿尔法男”说起,考察研究其相关新词语,指出新词语出现时间断定任重道远,需要文献证据和出现频率等作为判断其产生时间的参考,不可轻易断定。

关键词:新词新语 阿尔法男 断代 文献

近年来,新词新语是语言中的词汇不断变化的主要力量。语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因此当代汉语新词新语则是社会生活最真实的体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潮女”[1]、“潮男”[1]、“阿尔法男”[2]、“阿尔法女”[3]等新词新语出现在人们面前的频率越来越多。这些词语的出现具有很明显的社会特征和社会背景,值得我们从语言学的角度去分析,有助于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本文拟以“阿尔法男”为研究对象,对相关的新词新语进行考释,后学才疏学浅,多为管窥之见,尚望方家斧正。

一.阿尔法男

什么是“阿尔法男”呢?查阅最近出版的宋子然主编的《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阿尔法男”条解释为:“在群体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男性”。[4](下卷P1)侯敏等主编的《2011年汉语新词语》收录,解释为:“在群体中处于首要领导地位的男性”。[5](P1)

两者解释区别在是否有“首要”二字。到底应该有,还是应该没有呢?

“阿尔法男”是一个新词,《当代汉语新词新语研究》指出:新词的产生类型有以下形式:新造词语、新用词语、新借词语、新转词语、新缩略词语、新衍生词语和网络新词。[6](p67)明显地,“阿尔法男”就属于第三种类型,即新借词语,它来源于希腊字母表的第一个字母“α”,希腊语字母名称叫做/alfa/,美国英语叫做alpha,可以看出新借词语“阿尔法”是一种音译法,是借用外来词来表达新的事物,即一种语言从外族语言中翻译或借用的词语。“阿尔法(α)”是希腊字母的第一个字母,有“第一、最好”的意思。延用到人类社会的语言里,则被人们用来专指具有领袖气质的、容易成为某个领域和某些场合里主导一切的男性。通常看来,“阿尔法”是指群体中游刃有余、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老大型”男性。也就是说,“α”是希腊字母表中第一个字母,因此通常“阿尔法”被认为某件事物中最重要或最初的。“阿尔法男”也顺理成章的被认为在群体中处于首要领导地位的男性。

其实,“首要”二字有点多余,因为“领导地位”本身就含有“首要”的味道。

“阿尔法男”在报刊中频繁出现,2011年出现尤其多,侯敏《2011汉语新词语》收录,判断为2011年出现的新词语,国家语委和教育部也将其列为2011年产生的新词新语向社会公布。我们检索了报刊文献,发现该词语在2011年确实大量出现,如以下:

(1)研究者们通过比较研究表明,“阿尔法男”们为了在追求异性、金钱和权力时占据绝对主导位置,付出了极大代价。(《广州日报》2011年7月31日)

(2)压力坚韧型人格的人,面对压力时,会比较倾向用理性的方式面对并加以解决,将之视为挑战,会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乐观地去排解压力的负面作用。这种类型的人更容易成为真正的“阿尔法男”或者“阿尔法女”,成为心理强大的成功人士。(《广州日报》2011年8月1日)

(3)人类社会里人们把在群体中游刃有余、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男性,称为“阿尔法男”。不少“阿尔法男”们表面上看似轻松,其实内心很可能已经被压力、焦虑折磨得近乎崩溃。为了在追求异性、金钱和权力时占据绝对主导位置,付出了极大代价。(《北京晨报》2011年8月5日)

(4)时下人们把在群体中游刃有余、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老大型”男性,称为“阿尔法男”。研究者最近发现,对“阿尔法男”来说,压力有助于大脑的进化,“阿尔法男”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拜压力所赐。但另一方面,科学家也发现,超越常人的巨大压力很可能是其短命的重要原因之一。(《德州晚报》2011年8月9号)

(5)睾丸激素常常和攻击性行为相关,暗示了“阿尔法男”——在群体中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老大型”男性——绝不是一个团队的伟大队员。(《广州日报》2011年8月29日)

(6)“阿尔法男”,即alpha male,在动物行为学里指的是社会性动物中占据最高地位的领头雄性,沿用至人类社会里,则指那些具有领袖气质的,易成为某领域和场合主导的男性,多具程度不等的侵略性,为保护自己的地位可以像土狼一样打斗,为了交配可以像山魈一样面色鲜艳亮丽。(《东方早报》2011年9月17日)

(7)当孩子诞生后,男人雄性激素的下降使他们从进攻性十足的“阿尔法男”转变为温柔的孩子看护者,这一变化更有助于他们担当起父亲的责任。(《广州日报》2011年9月25日)

(8)前几日《东方早报·身体周刊》登载了一篇有趣的文章《别当老大,千年老二更健康》,文章告诉我们,老大(阿尔法男)虽然更有进取心也更容易取胜,但是老二(贝塔男)身体会更健康,发生炎症的可能性低于老大。这让我想起了多年前一位好友对我的劝告,关键不是在短期内多么成功,而是看谁活得久,活得久就会胜过短期的成功,因为到你说话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存在了。(《纺织服装周刊》2011年10月17日)

何按:在以上举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该词语已经有2011年的例证,但是仅仅根据它已有2011年报刊用例就将其判断为2011年汉语产生的新词语是有问题的。因为,经过查证,我们可以发现,2010年汉语报刊里就已经出现了“阿尔法男”这个词语。例证如下:

(1)在表现自己魅力的方面,不设界限地接受男性化以及女性化的龟梨和也,即便不是基准的阿尔法界男性,也应该是大变特变的新一代阿尔法男。(luoluo的博客2010年10月21日)

(2)“镜头几转之后,马克已经领率着一班人马靠敲键盘改变着世界交流的方式,娃娃脸,连帽衫,语速快,声音小,却已让人不敢轻视。仅仅在几万年以前,或者在几万光年之外,这段情节可能会是“哥们,我需要你贡献你的矛技助我猎杀猛犸/降伏飞行坐骑”,镜头几转之后,男主角成为原始人/外星蓝精灵的头人,依旧衣不蔽体,面有得色地得瑟着…… 他们都可算是阿尔法男,但是性相近习相远,且渐有此消彼长之势。(《时尚先生/先生读本》2010年11月29日)

我们虽然发现的用例不多,但是它能够证明“阿尔法男”并非2011年才出现的新词新语,而是2011年以前就有的旧词旧语。不过,这两个例证一个是博客用例,一个是书籍用例。

甚至在更早的报刊中,我们也发现了“阿尔法男”的身影,如:

这场辩论盖过了那些强烈要求“阿尔法男的回归”的书籍和文章的呼声,在那些呼声里,人们劝诫女性要喜欢或容忍“阿尔法男的回归”。而艾丽代表女性发出了否定的信息:“男人是动物;如果你想要和他们其中一个结合的话,你就得学会如何与他共处”,但是“男人是动物。这点很重要!”(《男性特质 从公开和隐秘的眼光重新审视男人》(美)苏珊·鲍尔多著,朱萍,胡斐译 2008)

这个用例出现在译著中,一方面说明该词的外来词特点,一方面证明该词语确实并非2011年的新词新语,而是2011年以前就产生的旧词旧语,由于读者对其不够熟悉,才会误判为2011年产生的新词新语。

由上面列举的例证可以看出,“阿尔法男”多次出现在2010年及2010年以前几年的杂志、博客、报刊、读本和外国书籍中,但并不是每年连续出现,多数是间隔一年或两年出现,说明2010年以及2010年以前前几年就有“阿尔法男”这个词语的出现,只是还没有大量进入人们的视线。

由此可见,新词语出现时间断定任重道远,需要文献证据和出现频率等作为判断其产生时间的参考,不可轻易断定。

二.相关的新词新语

(一)与“阿尔法男”直接相关的新词新语

“阿尔法男”直接相关的新词新语也能够间接证明“阿尔法男”并非2011年产生的新词新语。这些词语包括“阿尔法男人”、“阿尔法男性”、“阿尔法男士”、“阿尔法型男人”等,它们出现的时间都早于2011年,报刊文献用例不少,如:

(1)她极力主张上年纪的阿尔法男人去发展他们被动的、抚育的、或者沉思默想的“女性”特质,而上年纪的贝塔女人去发展她们勇敢的、有决断的、指挥调变的或者是冒险的“男性”特质。(《女性主义思潮导论》-(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著、艾晓明等译 2002)

(2)大多数“扮酷者”缺乏阿尔法男人在提升自身社会地位中的那种动力、坚韧和野心;相反,他们可能会采取一种更为保守的态度对你。在他们的眼中,你就像他们的“财产”一样应该受到保护。(《男人的27种类型》-(英)怀特海德著、闫军生译2006)

(3)格勒宁回忆迪勒和福克斯的其他执行官站在旁边监看着进程,喜剧小品之间为观众插播了《辛普森一家》的短片片段。我觉得迪勒和其他执行官笑得很厉害格勒宁记得迪勒是穿戴整洁、身着昂贵套装的阿尔法男人,他却相反。我去那里好多次了,却总是穿得很寒酸。我觉得电视编剧的时装触觉还不如货车司机。所以我无法想象巴里会对我印象深刻。(《巴里·迪勒美国娱乐业巨亨沉浮录》-(美)乔治·梅尔著2010)

(4)其实,松露是一种天然真菌类植物,主要生长在橡树须根部附近的泥土下。但奇特的是,松露无法人工养殖,并且要找到松露相当困难,只有受过严格训练的雌性的猪和狗才能嗅得出来。据说,奥妙在于松露中含有阿尔法男性荷尔蒙。(人民网2006年11月14日)

(5)如果每个生物族群中都有一个强势领导者,那么每一座高档写字楼里都充斥着大批它们的同类。玻璃旋转门如工厂机器的传送带不间断地吐出整齐划一的这类阿尔法男性,而他们也确实如刚从生产线上下来那样完美冰凉,面无表情。(《经济观察报》2010年7月1日)

(6)这个项目的首席研究员戈德·萨德教授表示,无名指越比食指长,男性拥有的睾丸激素水平就越高,使其成为所谓的阿尔法男性。他们无论是在股票市场还是打壁球都更喜欢冒险,对胜利有更多的渴望。研究员埃里克·斯坦斯特罗姆表示,阿尔法男性最容易受到女生的青睐,因为他们健康、富有并且充满自信。(中国日报网站2010年11月15日)

(7)正经历了许多时间的涤荡后,富有而无情、擅长于孤注一掷、慷慨买单的“阿尔法男士”(alphamale)拥有了一种都市品牌的魅力。每年在衣服上花四五万,钱多得花不完的“阿尔法男士”,应该是市场营销人士和媒体所有者的财源。(《新经济杂志》2005年9期)

(8)有些人生来就是领导者,他的领导能力与生俱来。至少阿尔法型男人相信这一点。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的成长过程,因为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山之巅,群之首。生活就像兔子在赛跑,他们永远是胜利者。(《识人》2010年10月15日)

何按:这些新词新语无一条是在2011年产生的,包括书籍、报刊等。

(二)与“阿尔法男”直接相对的新词新语

与“阿尔法男”直接相对的新词新语也能够间接证明“阿尔法男”并非2011年产生的新词新语。这些词语包括“贝塔男”[7]“阿尔法女”[8]等,它们出现的时间都早于2011年,报刊文献用例不少,如:

(1)我最近在海滩上观察一群十几岁的女孩子们,不费吹灰之力,你一眼就能看出来谁是她们中间的“阿尔法”女孩。那个身穿紫红色比基尼被围坐在中间的女孩,她控制着这群女孩子们玩的游戏。(《新青年》2009年第4期)

(2)“阿尔法女”虽然在许多场合中风光无限,但在婚姻、爱情方面未必也如意,尽管大部分“阿尔法女”希望得到与其并驾齐驱的“阿尔法男”,但仍有“阿尔法女”降格以求,与成就平平,性格温和的“贝塔男”约会,且很少提及自己的优秀表现,以免吓退对方,更有越来越多的“阿尔法女”或自傲、或无奈的选择单身。(《北京晨报》2010年6月4日)

(3)当“阿尔法女”遇上“贝塔男”。“阿尔法女”,即alpha female,指不受传统的性别角色约束,比男人更出色、更有能力,职场上风光无限,事业上卓有成就,收入丰厚,各方面都很优秀的新独立女性。(人民网强国博客2010年6月9日)

(4)败犬女(日本的流行语,指30岁以上,高收入、高学历、事业成功,但无感情归宿的女性)、阿尔法女(源于美国,指不受传统的性别角色约束,比男孩子更出色、更有能力的女孩子)。(《当代中国话语研究》2010年第3辑)

何按:这些与“阿尔法男”直接相对的新词新语,无一条是在2011年产生的,包括报刊、书籍、博客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与“阿尔法男”直接相关的新词新语,还是与“阿尔法男”直接相对的新词新语,他们都能够间接证明“阿尔法男”并非2011年产生的新词新语。

三.由“阿尔法男”带来的反思

新词新语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词语,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它们的身上有这样几个鲜明的特点:符合汉语原有的构词规律;词语本身表意清晰;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使用广泛。[6](p5)

1.符合汉语原有的构词规律

“阿尔法男”虽然是一种音译法,是借用外来词来表达新的事物,但是它的造词属于名词性短语,符合汉语原有的构词规律。其生命力有多强还有待观察。我们检索了2011年后的报刊用例,发现“阿尔法男”的使用频率并不低,已经成为大家熟悉和常用的词语了。

(1)各个领域的凤头龙首,被大家称为阿尔法男、阿尔法女的精英们要小心了:科学家警告,出人头地的代价之一,可能是你的健康更早出现问题;另外你的衰老可能也会比别人来得更早一些,在健康方面,精英们应该更用心爱护自己才是。(《广州日报》2014年11月1日)

(2)“阿尔法男”指在群体中处于首要领导地位的男性。阿尔法(α)是希腊字母中第一个字母,有“第一、最好”义。还有许多其他的外来新词,如“贝塔男、FB币”等等。(《现代语文》2014年11期)

(3)从个人形象角度来说,莫迪酷爱他的阿尔法男性形象(人们把在群体中游刃有余、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老大型”男性,称为“阿尔法男”)。他梳洗整洁、穿着考究、戴着雷朋太阳镜,此外也很注意个人卫生,如经常修脚、修剪指甲、洗澡等。那些了解他的人说,他一直对精品服装情有独钟,而且也热衷个人装扮。(《时代周报》2015年6月9日)

(4)如此看来,“阿尔法男”或者“阿尔法女”之所以能成为群体中的佼佼者,与他们在面对压力等消极情绪时迸发出来的应激能力是密切相关的。(《环球时报》2015年12月6日)

(5)在含男/女语素的新词语中,存在双音节词语,如“历女”“怂女”“摩女”“森女”“女蜂”“男漫”等词语,但是其中三音节的词语占优势,如“牛奋男”“美魔女”“翡翠女”“钻石男”等,其次是多音节的词语,如四音节的有“阿尔法男”“钻石剩女”,五音节的有“简单方便女”“经济适用男”“清汤挂面女”“经济弱势男”等。(《语文学刊》2015年13期)

2.词语本身表意清晰

该词语本身表意清晰,因为“α”是希腊字母表中第一个字母,因此通常“阿尔法”被认为某件事物中最重要或最初的。“阿尔法男”也顺理成章的被认为在群体中处于首要领导地位的男性。

3.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使用广泛

最后,以上列举的例证可以充分表明,虽然“阿尔法男”从2011年才慢慢进入全民词语,但是“阿尔法男”这个词语在2002年就已经出现。该词语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使用广泛。

“阿尔法男”在2011年频繁出现为民众熟悉,这就是侯敏、杨尔弘《2011汉语新词语》将其收录的原因,虽然时间明显滞后,但是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由此可见,虽然我们已经身处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发达,研究比前人高效快捷,但是词语的断代问题仍然困难重重,我们判断新词的出现年代还需要更多的阅读文献,必须在尽可能穷尽文献的基础上加以判断,才能避免错误的判断。

参考文献

[1]沈中平.“潮人”来了[J].语言月刊,2010,(4).

[2]“阿尔法”男女更易衰老患病[N].广州日报,2014-11-01.

[3]李雪.含男/女语素的新词语研究[J].语文学刊,2015,(7).

[4]宋子然.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5]侯敏,杨尔弘.2011汉语新词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6]杨小平.当代汉语新词新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7]贝塔男[N].深圳晚报,2011.11.30.

[8]李雪.含男/女语素的新词语研究[J].语文学刊,2015,(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当代流行语的社会价值研究”(10XSH0013);国家出版基金“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印刷版与网络版)”(国家出版基金办[2013]3号)。

(作者介绍:何泽稀,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杨小平,文学博士,历史文献学博士后,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俗语言,训诂学,辞典学,敦煌文献研究)

猜你喜欢
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A brief analysis of building waterproof materials
Carriage to eternity: image of death in Dickinson and Donn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Hand Hook Lace in Fashion Design
A Narrative Study on The Bellarosa Connection
The Use of Futures and Forward in Risk Reduction,Speculation and Arbitrag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An analysis of media coverages of Diaoyu islands dispute from American media and Korean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