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实践

2016-11-19 09:19刘平新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做中学思考语文教学

刘平新

【摘 要】杜威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做”的过程,也是“经验”的过程。即所谓“从做中学”和“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这就是说,只有通过“做”才能获得经验,有了经验,也就有了知识,学到了东西,获得知识。鉴于此我对小学语文做了一下思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做中学;思考

多年来,我们语文教学一直以“听说读写”的方式守护着语文课堂,这没有错,这是语文教学的“根”。语文课上动手做的现象是少之又少,所谓的“整合、综合、探究”等理念都被束之高阁。殊不知语文教学在做中学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想做——撩拨心灵的琴弦

“想做”是人的天性,幼儿看到金鱼在鱼缸中游动,想用手去抓,被父母拦住了,因为害怕他把衣服浸湿;小学生看到转动的飞碟想玩,被老师拦住了,因为怕他会伤己、伤人;中学生想登山,被社会拦住了,因为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就这样,在小心中,在安全中,在任务中,我们的孩子听话了,一批批“优秀”的孩子诞生了,同时他们也习惯于选择等待,等待教师的指点,等待家长的号令,等待同学的合作。他们激动于6岁的詹姆斯·斯考克罗夫特发明的会说话的书包;他们羡慕于九岁的电影制作人艾玛·肯妮……但那都是外国孩子,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国教育的缺失。基于此,我改变了《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的教学,也改变了同类课文的教学。上课前,我让学生带来了一个苹果。课堂上,我举着苹果说:“同学们,看苹果里会有什么呢?”没读过课文的同学一脸疑惑,看过课文的同学大喊有“五角星”。我让他们带着疑惑,带着惊喜读课文,直至每个学生都坚信苹果里有“五角星”。我说:“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学生大喊想看,这就激起了学生“动手”的欲望,其实这种欲望是学生与生俱来的,我只是给了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而已。他们很快切开了苹果,有的学生发现苹果里确实有一个五角星,兴奋地大叫起来;但更让人惊讶的是有部分学生发现苹果里没有五角星。

二、敢做——鼓噪行动的勇气

学生想做只是具有了一种欲望和可能,关是敢做。“敢做”首先表现在思想上的敢做,具有不怕失败的精神;其次是行为上的敢做,不怕伤害的疼痛。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激起学生的勇气,不怕失败,在思想上敢做;克服畏惧心里,在行为上敢做。学生需要具有做一做的冲动,更要有一种做一做的勇气和锐气,让敢做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从而积淀为一种品质。就本课教学而言,如果就结束于学生观察苹果的话,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只是完成了一个验证的过程,而科学如果只是停留在验证上,社会永远不会进步。因此我又启发学生:“如果我们斜着切苹果会发现什么?如果我们切一切橘子、橙子又会有什么发现呢?”学生跃跃欲试,“好,你们回家做一做,明天告诉我?”他们好不容易盼到了放学,有的同学回家就做,到学校以后像雀子一样围着我,汇报自己的发现;而有的同学沉默不语,通过了解沉默的同学回家就没有做。原因有两个:一是自己害怕锋利的刀片伤着手不敢做;二是有的父母害怕伤着孩子不给做。对于第一种情况的孩子,我就在课堂上手把手教他们切梨子,再问他们有危险吗?他们感到很安全,接着我就鼓动他们自己去做,自己去观察;对于父母担心的家长,我一一沟通,直至班级每个同学都体验了,才让他们将自己的发现和体会写出来。一篇篇激情洋溢的文字流淌在学生的笔尖,“当我打开猕猴桃时,我看到了一条银河,银河的边上还镶嵌着无数颗星星,又像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原来在梨子中间藏着一条小仅满足于“切”,还是浅层次的。“切”仅仅是模仿,仅仅是验证,所以由“切苹果”到“切水果”,接着我又启发学生:“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还有很多秘密我们人类无法揭开,我们既然这样喜欢动手,我们还想知道什么呢?”有人说,我想知道大豆怎样生长的?有人说,我想知道蚕怎样化蛹成蝶的?有的说,我想知道公交车上有多少人让座?有人说,我想知道天空有些什么?……“我们怎样知道答案呢?”“我们动手”。于是有的种豆,有的养蚕,有的调查,有的还买了望远镜。学生很快行动起来了,一篇篇科学日记,一篇篇激情飞扬的文字,也随着他们研究的进程而呈现。学生思维的自然漫射,主体情感的自觉倾诉,彰显了语文课上动手做的魅力。

三、会做——规避无为的盲动

学生想做具备了做的欲望,敢做具备了做的勇气。但是“做”不是盲目地蛮干,在具备了这样的品质之后,学生还要会做。会做首先表现为有明确的目标“为什么做?”,这就要求学生头脑中始终存着几个问号?因为问题是思想的资源,是思想的推动力,是心灵的财富,只有有了问题,才能去探究。其次还要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探究方法,是富兰克林发现雷电的验证法,是爱迪生为了寻求灯丝的排除法,还是机翼震动的改进法。因为我们是语文课,所以最后还要回归到“语”和“文”,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字词句篇”的落实。

四、做好——守望永恒的可能

“做”不一定都会是成功的结果,“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当然学生能够在做中获得成功,在成功中获得快乐,这是令人欣慰的,事实上失败的次数一定大于成功的次数。学生从失败中发现问题的同时又向成功迈进了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始终成为一种可能。正因为这样的可能一直存在,就激起了学生心灵深处渴望成功和卓越的熊熊烈火,希望也就一直存在。因为有了希望学生才心潮澎湃,才不辞辛苦,才执着追求。譬如我们班的“空调鞋”的设计者李玉尧,为了自己的理想他上网搜索,跑图书馆,访问专家,问朋友,问父母,每天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和感受都记录下来,一旦有了新发现就在我面前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我又推荐他到班级讲,到学校去介绍,让大家分享他的喜悦。当然这些知识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讲可能认为很稚嫩,甚至可笑;但是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永远存在着可能,正因为有了这个可能他才乐此不疲的探究着,追寻着,快乐着……这个可能检验着学生生命的弹性,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硬度和精神的韧性,生命的最大值正是在这种承受和忍耐中得以彰显。只要这种可能存在一天,学生前进的力量就永不枯竭。对于我们教育者来说,最希望的是听到花开得声音——“做”的成功,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具有动手做的冲动,动手做的锐气和精神,让精神得到提纯和升华成为永恒,我想这才是对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也是我们教育的目的之所在。

综上所述,新时期,在积极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小学科学教学应当积极应用“做中学”教学模式,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提升知识内容趣味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做”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并提升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团结合作精神。

猜你喜欢
做中学思考语文教学
“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