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11-19 09:46徐璐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徐璐

【摘 要】新课改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们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提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实现课堂的高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有效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每一个学生”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具备主动性、合作性、实践性、探究性、反思性精神等方面。它不仅要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感受。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具备和谐、平等、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处于开放的活动状态中,学习就会更投入,态度就会更积极。如果老师上课老是“板着面孔”,学生的学习就只是机械的掌握知识,而不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更不可能在课堂中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探索讨论场面。创设和谐、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无疑就是让学生的学习是处于较自由、热烈的状态中,他们的兴趣越浓烈,记忆则会越深刻。创设这样的学习环境不是只有通过游戏、故事等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的语言、态度、提问及参与的程度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这就是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互动的学习过程。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平面图形,你们能举举例子吗?”生:“有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三角形,还有一些不规则的图形。”这位学生的回答可算非常的完整了,于是我又问了:“那么你们手边有哪些图形呢?”学生迅速的发现作业本中的纸片就是长方形的。我很肯定学生的看法:“你们的眼睛很敏锐,那么我们就浪费一次,每人撕下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来。”大家马上忙开了,动手撕下了一张长方形的纸。师:“现在请同学们将纸对折再对折看下有什么情况发生?”这是再容易不过的问题,他们折了起来。我也顺势说:“打开看下分成了几部分了?各部分有什么关系?”大家可忙开了,都觉得各部分一样大,这时,我觉得时机成熟了就顺势引入了分数。一个很平常不过的活动,学生能积极参与其中,就是有和谐的氛围。

二、创设适当的激趣情境

情境教学是一门大学问,适当的情境能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海洋中遨游。数学,大家都知道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作为老师就要考虑全面,让学生化抽象为直观,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给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利用对问题的探究,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则会提高。

(1)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也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时,我就引导学生联系学校召开的运动会,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运动开始前,学校给我们三(1)班同学安排了一个任务,那就是我们负责将学校的跑道围2圈彩带,我们都知道我们学校的跑道是每圈400米,现在请问同学们计算一下,我们应从校长那领取多长的彩带啊?这样的情境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也更喜欢学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我们知道,一些童话故事是孩子们非常喜欢感兴趣的,我们可以通过童话故事和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学“0的认识”时,我采用孙悟空守蟠桃园,偷吃仙桃,七仙女来摘仙桃最后无功而返的情境导入:七仙女纷纷汇报一个大仙桃也没摘到,都被孙悟空吃光了。我边讲边描绘着,学生边听边看,注意力高度集中,问题就引出来了:那么七仙女一共摘了多少个大仙桃?请同学们列式计算。这样的童话故事情境,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主动性得到发挥,创新思维得到提高。

(3)利用多媒体辅助,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的使用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平台,为创设数学学习情境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它可以帮助我们把语言解决不了解释不清的问题展示清楚,让抽象的事物变得更直观,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知识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还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加深了所学知识理解和认识,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与成功,这样的教学留给学生的印象是长久的,理解也是深刻的。伽俐略曾经也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中得来。目前在数学课程教材中有“实践活动课”,如“分类”、“可能性”等,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验数学。平常我们的课堂也可适时加入一些实践活动。比如,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小游戏,一个硬币掷出后,落地的是哪一面?让学生去猜。如果这个游戏运用篮球开场选场地时公平吗?学生在给出结论,说属于可能性,所以是公平的,不用做就知道啦。我让他们试一试再下结论,当通过他们反复掷瓶盖后才发现自己的感觉欺骗了自己,原来,这个游戏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经历了猜测,验证的实践过程,对这一知识,他们记忆深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

四、提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一堂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思考的余地。这样,学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学生能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能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习,说到底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是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自己探索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只有教师给了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真实有效。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实施新课程的时候,我们老师要时刻保持理智的头脑,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数学课就再也不会让人觉得枯燥无味,数学课上学生就一定能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得有效,课堂教学自然就会高效。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