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合川钓鱼城题刻的艺术价值及历史意义

2016-11-19 15:18邹国力
红岩春秋 2016年4期
关键词:历史意义艺术价值抗战

邹国力

摘 要:1259年,南宋军民在重庆合川钓鱼城击毙蒙古大汗蒙哥,钓鱼城至此成为中华抵抗外族侵略的精神丰碑。抗日战争时期,一大批文人及国民政府政要在钓鱼城所作的大量反映抗战史实的重要题刻既具有其艺术价值,又凝聚着抗战精神。

关键词:钓鱼城;抗战;题刻;历史意义;艺术价值

位于重庆合川的钓鱼城,是一座改写欧亚大陆历史的英雄之城。它神奇不朽、雄浑壮丽的历史代代流传。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精神遗产的一部分。而当历史再次进入类似情景的时候,这种文化精神遗产就会迸发出强烈的光芒,成为鼓舞后来者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8年抗战时期,是中华民族遭遇的最黑暗也是最艰难的时期,中华民族正在面临与南宋一样的抗击强敌的危局。在大后方,决心抗日的人们来到钓鱼城,以史为鉴,以先贤自励,在这里的摩崖上留下了决心抗击日本侵略的题刻。这些题刻,与钓鱼城的辉煌历史一脉相承,熠熠生辉。

一、文人摩崖题刻

抗战时期,来到钓鱼城的郭沫若于1942年在摩崖上题写了《钓鱼城访古·华国英撰重建忠义祠碑文》一诗,其诗曰:“魂夺蒙哥尚有城,危崖拔地水回萦。冉家兄弟承璘玠,蜀郡山河壮甲兵。卅载孤撑天一线,千秋共仰宋三卿。贰臣妖妇同祠宇,遗恨分明未可平。”

郭老此书以颜体为根基,整体端庄大方,笔画有千钧之力,反映了号召全国人们抗战到底的决心。就郭老诗歌的内容而言,诗歌表现钓鱼城危崖拔地的险峻气势,颂扬了钓鱼城军民击毙蒙古大汗蒙哥的英雄壮举,赞赏了冉琎、冉璞兄弟继承抗金名将吴璘的抗战精神,以及四川守将余玠修筑钓鱼城的壮举。钓鱼城在诗中成为“蜀郡山河壮甲兵”、孤撑宋室江山36年的金汤之城。诗歌还称颂了坚守四川及钓鱼城的余玠、王坚、张珏“宋三卿”,批判谴责了开城投降的王立和劝说王立投降的熊耳夫人。

孤城危崖,当年抵抗蒙古侵略者铁骑36年之久的钓鱼城,在郭沫若诗歌中寄寓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它借古喻今,希望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能像当年钓鱼城保卫战一样同日寇拼战到底。

二、护国门摩崖题刻

1943年,为纪念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训练班成立10周年,钓鱼城护国门内崖壁上共刻下了10幅题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其前身为黄埔军校,是南京国民政府设置最早的军事教育机构,蒋中正、李济深、何应钦分任校长、副校长和教育长。1929年张治中接任教育长。特别训练班成立于1933年,抗战时期迁往合川。1943年7月,日本侵略者对合川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狂轰乱炸。为躲避轰炸,在合川县城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训练班迁址到了钓鱼城。在该特别训练班创办10周年之际,蒋中正亲笔题词,并委派何应钦、白崇禧和张治中等要员前来钓鱼城参加纪念活动,这片摩崖题刻由此而生。

这批石刻分为两部分,其中的最大一幅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训练班十周年纪念碑记》,记载特别训练班成立与发展的历程。题刻面南,高2.3米,宽8.2米,面积18.86平方米。共50行,574字。此刻石为隶书,是其中最大的一幅,以方笔为主,偶以圆笔参之。结体上,外紧内松,用笔古朴大方,得汉《西狭颂》《张迁碑》之精髓,字距加大,行距减小,故通篇整体显得格外朴实。此碑用笔上力藏画内,每根线条如金刚杵般千钧有力。此碑此种笔法,象征着我中华民族之刚强挺拔的精神,与日寇一决雌雄之决心。

黄埔军校于1928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时期闻名的指挥官,他们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精英,是中国抗战的中坚力量,正如此刻石最后所书“愿吾后死同学,力行三民主义,发扬黄埔精神,齐奋义威,殄熄暴悖,誓雪国耻,还我河山。方不愧黄帝永世之子孙,斯不负校长十年之培育。胜利在望,惕立是企。特述颠末,书刻此石,期与大宋抗元之古城并垂不朽”。

第二部分为其余军政要员为训练班的题词。有蒋介石题词:“艰苦卓绝”;何应钦题词:“十年教训”;张治中题词:“十年树人,云蒸霞蔚,团结精神,功成抗建”;万耀煌题词:“自今以往,更当一秉总理之遗规,与大公无私之精神。痛念本校同学喋血沙场之牺牲与革命将士伤亡,相继续英烈,不辞一切之痛苦,根本以负何任何艰巨,解救国家之危亡,完成革命之大业。”白崇禧题词:“革命军的根本是在高深学问。恭录总理遗训”;康泽题词:“一心一德,贯彻始终”;施则凡题词:“明耻教战”;无名氏题词:“民族之光”。

蒋何二人所书为楷书,蒋书从欧字出,奇崛挺拔,用笔一丝不苟,字如其人,字如其名,中正中又带有奇崛挺拔之感,虽只区区四字,但就“艰苦卓绝”而言,正是我们中华名族在此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最应该秉承的宗旨。何书较蒋书显得平正,然用笔亦一笔不苟,结体上显得宽博,笔法完备,这显然来源于唐褚遂良的《伊阙佛龛碑》,端庄典雅中又不失秀美,“十年教训”正可谓十年磨一剑,正要同学们在此教训中秉承“艰苦卓绝”的精神与日寇一决死战。白崇禧、张治中、万耀煌三人所书为行书,笔法皆出自王羲之《圣教序》,用笔婉转流畅,所书内容都为孙中山遗训,其目的是要全国同胞秉承遗训将抗战进行到底。

三、艺术价值

就艺术价值而言,该批题刻用笔都是严格走传统之路,笔笔有来历,字字有法度,这批优秀的题刻告诉我们书法爱好者只有临习传统才是学习书法的唯一途径。就作者而言,他们并非历史上的大书法家,但是他们的字,透露出古代文人的“文气”,他们都是中国传统的“士”阶层,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发扬和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让我国文脉不断,笔者认为这才是其真正的艺术价值——继承传统,传承文化。

四、历史意义

抗战时期是中国最困苦艰难的时期,全国民众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抗击日本侵略者。在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践踏下,华夏大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创伤,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的破坏。正是因为这个特殊的历史环境,我们才要更努力地捍卫祖国的传统文化,在全国以抗战为主要任务的背景下,陪都重庆的书法碑刻艺术反应了中国人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捍卫,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抗战时期重庆的碑刻必将像一座丰碑屹立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上,是一部中国抗战史的缩影。通过那些碑刻的记载,我们知道全国人民在大敌当前之时守卫着中国的传统艺术。抗战时期重庆碑刻艺术不仅在中国现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还是整个抗战史中重要的一部分,值得我们研究。合川钓鱼城作为古代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精神丰碑,本有其特殊的意义,在此时此地,这些新题刻给人民大众以精神上的鼓舞,字里行间铿锵有力,激励着无数热血青年奔赴抗日前线,与大宋抗元之古城并垂不朽。

(作者系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特约责编:房天林)

猜你喜欢
历史意义艺术价值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试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延安整风”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浅析现代包装插画设计的商业应用
融合与创新:伪满洲国建筑研究
古城墙中所包含的艺术文化解析
浅谈当代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研究
红色娘子军的成立、名称由来以及历史意义
抗战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