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雾化持续气道湿化在开胸术后的应用

2016-11-19 18:50供文凭闵月于发敏
医学信息 2016年4期

供文凭 闵月 于发敏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氧气雾化持续气道湿化在全麻开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笔者就职医院胸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全麻开胸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8例患者,A组作为对照组,在开胸术后采取常规氧气雾化吸入,15~20min/次,2次/d,随患者痰液的粘稠度调整雾化吸入次数;B组C组作为研究组组,在开胸术后,B组采取24h持续氧气雾化吸入,C组采取6h氧气雾化吸入。监测并记录三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呼吸频率(RR),同时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排痰效果以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三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排痰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B组、C组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胸术后进行6h以上持续氧气雾化气道湿化能有效提高痰液排出效果,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

关键词:氧气雾化;持续气道湿化;开胸术

开胸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占普胸手术的20%~75%,病死率高。因此开胸术后有效排痰对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临床上常规采用拍背、翻身以及雾化帮助排痰,雾化吸入能湿化痰液,帮助痰液排出[1]。本文旨在研究不同的雾化吸入时间对患者的影响,以期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提供指导,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在笔者就职医院胸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全麻开胸患者114例,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42~83岁,平均年龄(59.43±9.82)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除外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COPD、糖尿病以及其他严重疾病。所三组患者之间的手术方式、基础疾病、吸烟史、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一般情况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可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氧气雾化吸入的方式,均使用相同的雾化剂,氧流量均为4~6L/min,雾化剂均采用生理盐水作为湿化剂,配伍为:500ml的生理盐水+庆大霉素80000U+α糜蛋白酶4000。将配置好的雾化剂直接连入输液器内,微泵泵入雾化罐,按照痰液粘稠度得不同控制速度在5~10ml/h之间,采用同种氧气雾化面罩遮住患者口鼻,分别给以A组15~20min/次,B组持续24h,C组持续6h。在雾化结束后A组、C组改鼻导管给氧2~3L/min。所有患者均严格按照开胸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护士分班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帮助排痰,患者进食、拍背时改鼻导管给氧。

1.3观察指标 ①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呼吸频率(RR);②排痰效果:患者主动咳嗽,能自行排出痰液,肺部听诊呼吸音转清为有效,反之为无效;③肺部并发症(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版软件分析,组间比较以χ2检验,计量数据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三组各项指标对比 B组、C组SaO2、PaO2、PaCO2均优于A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的SaO2、PaO2、PaCO2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三组排痰效果对比 A组排痰有效率为(31,81.58%)远低于B组(37,97.37%)、C组(36,94.7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三组肺部并发症情况对比 A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6,15.79%)远低高于B组(1,2.63%)、C组(1,2.6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无差异。

3 讨论

开胸术由于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术后活动受限、伤口疼痛导致气管内分泌物增加;同时术中游离食管时容易刺激甚至损伤肺门、支气管,从而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分泌物的增加;开胸术后呼吸道局部的粘膜发生结构改变,微循环调节和纤毛间液的功能损伤,使呼吸道内分泌物粘稠不易排出[2]。这些因素导致开胸术后的患者极易发生肺部感染以及肺不张,表现为CO2潴留和低氧血症[3]。因此,开胸术后及时采取措施使痰液粘稠度降低至关重要。

雾化吸入作为开胸术后被广泛认可的常规的治疗手段之一,能有效湿化痰液帮助痰液排出,而临床有很多在常规经过15~20min/次,2~3次/d的治疗后,仍存在痰液干,粘稠,无法排出的情况[4]。本研究采取了6h和24h持续氧气雾化,能有效缓解患者口干、喘息等症状,使痰液呈糊状,易于排出[5]。同时微雾经过口鼻的生理湿化被加温后,能帮助纤毛摆动,达到均匀持续吸入的效果,使患者更易接受。本研究结果见前文详述。

综上所述,开胸术后进行6h以上持续氧气雾化气道湿化能有效提高痰液排出效果,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

参考文献:

[1]罗慰慈.现代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419.

[2]俞森洋,张进川.当代呼吸疗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8:533-543.

[3]龚春兰.肺切除术后患者有效排痰方法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3,40(6):435-436.

[4]王佩敬,冯江涛,王淑萍,等.浅谈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护理[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4,6(2):142-143.

[5]肖丽开胸术后雾化对呼吸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5(3):579.

编辑/周芸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