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创建特色旅游村的调研报告

2016-11-19 18:35梁家春
法制与社会 2016年4期
关键词:乡村成效

摘 要 近年来,乡村开发自身旅游资源,争创特色旅游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成为人们外出休闲、放松和享受农家乐的较佳选择去处。桂平市西山镇前进村借助独特的地理优势,倚傍西山优美风景、怪石和泉水,在桂平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将前进村创建成为特色旅游名村,目前创建初见成效并深受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摘掉了原来“贫困村”的帽子,其做法和成效值得参考和借鉴,本文将对前进村创建特色旅游村的做法、成效及不足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和提出可完善的建议,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 特色旅游村 乡村 成效

作者简介:梁家春,广西财经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政府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2-193-03

一、前进村的基本概况

(一)基本概况

前进村位于桂平市西北面,西山镇西部,东接城区,南依西山,西靠西山、玛丽山,北临黔江,距离桂平市城区2.5公里,交通便捷。前进村坐落于西山景区北面的峡谷地带,整体地形四周高、中间低,大部分用地以农田和林地为主,中部多为平缓的农田旱地。村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呈点状布局在坡地上,错落有致。前进村辖12个村民小组386户,总人口1623人。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658亩,林地8000亩。

前进村2002年被自治区定为贫困村,2005年被自治区列为首批“整村推进”贫困村,2006年被定为贵港市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11年被自治区定为首批建设的“特色旅游名村”。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前进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努力奋斗,使该村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村容整洁,农民收入增加。

(二)创建特色旅游村的优势

前进村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依托国家4A级西山风景区及自身旅游资源的优势,积极发展“农家乐”休闲度假旅游产业,现有大水车旅游度假中心、龙凤山庄、自然山庄、柏寿居、龙门客栈农家乐等农家乐式生态旅游项目。特色观光农业有西山茶场、碧水园茶场、西草园铁皮石斛等。

优美的田园风光、秀丽的水域风光、乡土气息浓郁的土特产等构成了前进村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前进村旅游资源同时呈现“青、碧、幽、丰、乐”的总体特征。

二、推进特色旅游名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前进村建设特色旅游名村,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财力难等困难,坚持“把握全局、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务求实效”的原则,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建设工作:

(一) 政府重视,成立机构,各司其职

前进村名村建设工作得以推进,得到了桂平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制订广西特色旅游名村建设工作方案,建立详细的职责分工制度,把每一个标准件都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促使各责任单位积极主动,分工协作,形成强大合力,同时形成良好的汇报和协调机制,各单位根据所指定的具体工作方案,按建设倒计时排表来推进工作,遇到问题则及时汇报和研究解决,有力地推进前进村特色旅游名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成立基层项目业主机构,灵活合作,利益共享

按照“政府牵头,社会参与,村民作主”的原则,成立了村民理事会,作为村庄改造建设的项目业主。村民理事会按照政府的建设规划,动员村民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筹资集资建设公共设施,协调土地的调整,配合组织征地工作。村委和理事会在项目建设实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建设中,如公共停车场等的项目需用土地较多,通过农户出土地、政府出资建设的方式进行建设,下一步的管理收费和配套商业设施经营由户主和理事会共同享有,这样群众作为主人翁得到了益处,提高了积极性,推进了工作。

(三)统筹规划,层级推进

为统筹推动前进村特色旅游名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专门制定了建设总体规划和旅游总体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对村容村貌整改和各建筑外观进行了具体设计,对各项配套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进行了设计。为了科学调度资金,重点突出,对村道两侧,停车场周边,村委会、旅游服务中心等重要节点周围,重点进行建筑改造和环境处理,进行旅游购物、农家乐等商业条件环境的构建,在工作上和资金上重点扶持。形成有重点有次要,有亮点有普通的格局,有机调节建设力量和资金使用,努力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好名村建设工作。

(四)发挥优势,构建特色

前进村得以确定为建设旅游特色名村,与其紧靠西山风景名胜区这个独特优美的自然环境条件密不可分。因此,前进村的特色旅游名村建设,努力做到“依山、依水、依名茶”这个地方特点,来打造休闲养生的天堂。根据现状民居依坡势而建、分散布局的特点,专门规划设计了多种各具特色的独立农家庭院改造方案,作为旅游接待、休闲、养生的好场所,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和产业优势。

(五)大力开展建设宣传工作

为推进前进村特色旅游名村建设工作开展,在村里利用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板报等方式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利用市里的报社、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社会氛围;组织村民到外学习,如赴四川省考察城乡一体化建设;赴桂林市恭城县红岩村学习,将考察学习情况制作成光碟,在前进村组织村民观看;在村灯光球场放宣传电影,放映前市领导亲自作解说动员工作,促使村民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收得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三、特色旅游名村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产业快速发展

前进村实施特色旅游名村建设以来,完成了村庄建设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并按规划实施,对房屋外立面进行统一改造,房屋外立面白墙青瓦,格调一致。实施道路硬化,家家户户通水泥路。村屯亮化,村庄绿树环抱,生态宜人。庭院绿化美化,整洁卫生,处处体现古朴醇厚的山村田园风貌。此外,特色农业、农家乐旅游等几个产业融为一体成为新亮点,增强了产业发展的后劲。前进村原有优势的西山茶、名优水果种植、佛肚竹、花卉、琴丝竹等特色产业得到巩固发展,新兴产业如名贵中药铁皮石斛得到较快的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西山茶、铁皮石斛等种植,在当地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很好的经济效益。

(二) 旅游设施逐步建成,游客增多,农民经济增收快

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标识系统等旅游基础设施建成,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依山、依水、依名茶”打造的西山茶、铁皮石斛采摘体验区,滨水步道的建设让游客更好地亲近大自然,领略前进村的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大水车、龙凤山庄、大自然、柏寿居等几家休闲农家乐,能为游客提供吃、住等服务。到前进村休闲旅游的人数一年由原来的5万人次增加到如今的10万人次。游客容纳量增大,也因此增强了村庄人气和招商的引力,促进前进村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5386元增加到2013年的9000元,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果。

(三) 社会管理得到进一步完善

前进村在进行特色旅游名村建设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村党支部、村委会在特色旅游名村建设中,进行宣传发动、在协调土地使用、项目用地落实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村民群众知情、了解,并积极参与投工投劳等工作。前进村荣获“全国绿色小康村”、“桂平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

四、前进村创建特色旅游村仍存在的不足

(一)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前进村特色旅游名村的建设工作虽然已经完成,但对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部分游客一般只慕名去西山,如果不是当地人介绍就不了解坐落于西山脚下奇葩美丽的前进村的存在,更不会主动到村里游玩,浏览到滨水步道等乡村美景和感受农家乐的趣味。据悉,贵港市在2015年8月举办的首届“荷城十大最美乡村”评选活动中,专家实地考评分,前进村位居第2名。但因其宣传力度不够,微信平台和报纸媒体没有利用好,人们对前进村了解甚少,以至于在微信和报纸上的投票位居倒数,所以综合评分才排到第9名。

(二)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仍不够完善

1.吃住欠完善,未能留住游客:尽管已建有大水车、龙凤山庄、大自然、柏寿居等几家休闲农家乐,能为游客提供一定的吃、住等服务,但面对特色旅游名村的建设完工和与日俱增的游客,这几处农家乐接纳游客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吃方面比较有名的是鲍鱼鸡和农家烧烤,其他小吃没有。住的方面还没有建成较为上档次吸引游客的农家旅馆,把负氧离子高的养生休闲山谷乡村功能浪费了,其特色农产品的商业价值也未能发挥出来。

2.道路扩建不足,狭窄不畅通:在前进村建设特色旅游名村的过程中,乡村道路扩建相当不足,未能为后来的旅游发展提供保障。交通极不便利,道路狭窄不畅通。滨水步道只适合游客步行游览,但进到前进村几大农家乐的地方还需要一定距离,需要驱车前往。然道路因山而建,狭窄且非常陡峭,两辆车极难通过。有些道路因地势高而陡,车辆较难攀爬,这样的道路阻碍了自驾游游客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有游客的数量。

(三)乡村旅游休闲项目仍较少

目前前进村已建议大水车、龙凤山庄等休闲娱乐场所,提供西山泉水游泳和农家烧烤等休闲娱乐项目,可供游客游玩的休闲娱乐项目少之又少。另外,前进村所打造的西山茶、铁皮石斛采摘体验区因西山茶和铁皮石斛的价格较贵,且宣传力度不够,不足以吸引游客的兴趣。

五、 前进村创建特色旅游村的建议

(一) 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前进村若想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特色旅游休闲乡村,少不了媒体的宣传。然而,上文所述前进村的对外宣传力度不够,虽坐落于四A级景区的西山脚下,风景旖旎,但知之的人甚少。所以,特别需要大肆宣传。但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不能仅仅靠拉横幅等渠道,还需拓展新兴媒体的传播和宣传渠道,如建立前进村门户网站,在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拓展传播渠道、扩大宣传力度。另外,可与旅行社合作,制定从西山到前进村的旅游线路,借助旅行社网站进行宣传,把前进村作为爬玩西山后休息吃饭的最后一站,既可以享受劳累后的小憩,又可以领略不一样的惬意风景。

(二) 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增大游客容纳量

要增大游客容纳量,留住游客,带动当地经济,首先少不了的是拓宽道路,把“要致富,先修路”的最老做法用在前进村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虽然已建有生态停车场和旅游标识,但狭窄陡峭的道路把游客拒之于外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需要把进入前进村的道路再往两边拓宽,宽度至少能容纳两辆车自由通行。对于较为陡峭的路段需重新修平缓,保障车辆爬坡时的安全,为不是越野车的小轿车提供便利。因前进村位于西山脚下,分布于丛林密布的山谷里,可借助这样的地理优势为爬完西山的游客提供休息舒适的住所,建成具有前进村农家特色的星级旅馆,为住宿游客提供星级服务,打造高负氧离子休闲养生最佳住所品牌,借此吸引和留住更多的游客。

(三) 增加乡村旅游休闲项目,将散客变成长住客

前进村主打的是特色休闲乡村旅游,但可供游客休闲的项目甚少,应努力拓展旅游休闲项目。前进村遍地山泉水是一大宝,应好好利用这一优势开发休闲项目。经实地调研观察,沿着前进村的滨水步道行进,沿边的水流时缓时急,步道悠长,且这些水都是从西山上留下来的泉水,所以除了现有的泉水游泳水上乐园之外,还可以开发泉水美食、泉水垂钓、泉水温泉、泉水漂流等旅游休闲项目及结合了文化旅游元素的“生态农业园区、健康旅游目的地”等休闲旅游地。另外,建议着力打造一条依西山而建从西山入口到前进村的旅游休闲商业街。如丽江四方街、桂林阳朔西街、大理洋人街、九寨沟边边街这样的集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多彩的休闲方式和充满个性的购物环境于一体的休闲商业街,将吃、喝、玩、乐、休闲全面覆盖和融合一体,以此来吸引更多游客,把游客原来认为的前进村只是短暂休憩站变成为长住休闲站。

(四) 把握西山风景区双刃剑,配套资金要跟上

前进村依傍西山四A级风景区发展本村的休闲旅游项目,需把握好西山旅游景区这把双刃剑。早前,西山风景区的名气覆盖了前进村,到西山的游客并不知道西山脚下还有个风景秀丽的前进村,如果西山的基础配套设施也非常完善,而前进村没有把握好机会发展和壮大旅游根基,到西山旅游的游客很多时候便不需要再到前进村吃住休憩。所以前进村特色旅游村的建设必须把握好西山旅游景区双刃剑,借势发挥,相辅相成。把前进村的特色旅游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如西山没有的农家乐、养生农家住所、泉水休闲等。随后把建设所需的配套资金筹集跟上,可通过政府集资、开发商投资、赞助商赞助等形式筹集足够的项目建设资金,逐步完善特色旅游村建设后期出现的问题,增大容纳量和吸引力,努力把前进村改造成为提到西山便知道“前进村”的名字,到后来变成为提到前进村便知道是在西山脚下的美丽休闲乡村。

六、结论

前进村列入2011年广西城乡风貌改造特色旅游名村建设以来,经过三年来的建设,到2014年全部19个建设项目已完成。特色旅游名村建设后的前进村村容村貌整洁、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农民收入增加,名村建设综合成效明显,休闲旅游氛围浓郁。但建成后这一年时间里的观察,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休整完善,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吸引游客、留住游客,使特色旅游名村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范龙、尹琦.山水做文章 风景聚财富——看前进村如何“钱进”.广西日报.2011(9).

[2]董政刚.城乡风貌改造好 乡村新风扑面来——广西实施城乡风貌改造三期工程扫描.中国建设报.2012(2).

[3]唐玉榕、黄敏严,等.让环境更美 借山水生“金”.广西日报.2013(10).

[4]西山镇前进村创建特色旅游名村情况汇报.2014(6).

猜你喜欢
乡村成效
一场无休止的“逃亡”
一场无休止的“逃亡”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践应用探讨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