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1 16:58陈志泽
散文诗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尖角烟雾散文诗

陈志泽

陈志泽

窑火的花开在陶碗上就不谢了,窑上袅袅升腾的烟雾,柔柔地,在缸盆里流。

民谣的旋律流过瓮钵杯盏,波痕连绵,音韵不息。

吸取天上霞彩的釉,变幻的光影描画的山光水色,照着人来人往,土地的粗犷与质朴也融入其里。

哪一种陶具都像是内心有话要说……

陶,千年不烂。却难保没有瞬间之灾。

突然被打碎,一声喊叫,刀一样锐利。

那些埋在岁月里的残片,会在哪一天冒出锐利的尖角……

(选自《散文诗》2013年上半月8期)

[陈志泽 赏析]

春节期间忙于人来客往和参加一个接一个的会,竟把写散文诗佳作赏析的事给误了,两篇只完成一篇,另一篇只好把自己原本写好、准备给其它刊物的一篇谈创作体会的文章拿来应急。

似乎有点王婆卖瓜之嫌。但我想,与诗友、读者来一次交流,未尝不是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

从童年一直到青年,我都生活在著名陶瓷之乡泉州晋江磁灶村。我熟悉陶瓷。陶瓷很美,但又很通俗,很亲切,于是就有开头的几句多少有些诗意的随意的描画,但我无法拖沓,一句“土地的粗犷与质朴也融入其里”的伏笔便开始向哲理深处过渡。散文诗的意象创造十分重要,自觉自己不是所有的散文诗都能创造出鲜明丰满的意象,有的,虽有点分散的、零星的小意象而无集中、突出的主体意象。我在这一章散文诗里注意尽可能做得好些。“窑火的花开在陶碗上就不谢了,窑上袅袅升腾的烟雾,柔柔地,在缸盆里流”就是对于陶瓷的刻画。借用“花”、“烟雾”的形象并将它们和母体的窑密不可分地联系起来,下面的两句进一步从另外的角度去描画,让形象更丰满些。

《陶》的后半部分主要是从精神品格方面去丰满、深刻前面创造的形象,最后达到意象的立体与深化。

陶瓷人人都见过,如何写出人们“胸中有,笔下无”的体验是我一个必经的提炼过程。于是“千年不朽”难保没有“瞬间之灾”的哲理就较为浓缩的发现与概括出来,自己觉得比较满意。人们的“胸中有”是共鸣的基础,而将人们“笔下无”的体验写出来就可能拨动人们的心弦。唤起对于“千年不朽”的珍爱和对于“瞬间之灾”的防范与斗争,已经不只是对于陶,而是对于一种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思考了。“哪一种陶具都像是内心有话要说……”是我对陶瓷品格与情状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又是承上启下的语言,为下面的深入挖掘作铺垫与过渡。

突然被打碎的“一声喊叫,刀一样锐利”,于我不但有体验,还有性格的相吻合。我曾有过因被“摔碎”而发出喊叫的人生经历,当然,我比陶瓷幸运,没有真正“破碎”。我还经历过被埋没、被窒息的痛苦,但有朝一日,还是显露出来,这与陶瓷的特点完全吻合。难忘我童年时期赤脚行路的时光,被露出泥土的陶瓷碎片“锐利的尖角”刺出血来,一次次的磨砺,坚硬了我的皮肉与意志,再不害怕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与荆棘。习作的结尾写陶的残片“埋在岁月里”而不是埋在泥土里,尖角不是裸露出来而是“冒”出来,已不完全是陶,而又是有生命的勇于抗争的人了。

《陶》大约可算是一篇“佳作”,但自觉还是力不从心,表现在未能比较充分地吸取散文的功能进一步增强艺术表现力,陶之美的体现不够细腻,韵味不足等方面,期待着读者的批评。

猜你喜欢
尖角烟雾散文诗
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星星没有尖角且会死亡
散文诗八骏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有一种守望等待你来陪伴(散文诗两章)
咸阳锁紧烟雾与尘土
山羊
会下沉的烟雾
散文诗漫议
当代散文诗的“突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