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准产业促脱贫 党群合力促攻坚
——省审计厅精准扶贫纪实

2016-11-21 05:59撰文并摄影邵国刚
陕西画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台子西洋参驻村

撰文并摄影/邵国刚

选准产业促脱贫 党群合力促攻坚
——省审计厅精准扶贫纪实

撰文并摄影/邵国刚

李健厅长在庙台子村检查扶贫工作

省审计厅派驻留坝县挂职副县长李模清协调解决留侯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在西洋参示范园长期务工

省审计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从2012年开始深入国家级贫困县、秦巴山区扶贫连片开发重点县——留坝县开展“两联一包”社会扶贫工作,与留侯镇庙台子村88名贫困户结对帮扶,全村53户216名贫困群众先后通过技术扶贫、产业扶持、智力帮扶等措施甩掉了贫困的帽子,群众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省审计厅党组高度重视干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第一时间落实帮扶挂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人选,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按照“5个一批、6个精准”要求,因地制宜,逐项分解目标任务,多次组织厅机关党员干部对庙台子村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71人因类帮扶情况、结对贫困户脱贫计划实施进展、帮扶项目落实情况 “回头看”。

探索“党员+能人大户+合作社+贫困户” 旅游产业脱贫模式

驻村工作队干部按照厅党组提出了“精神激励、经济帮扶、共谋发展、相互促进”的帮扶工作目标,抢抓留坝县依靠得天独厚的生态人文资源,发展“全民参与、全产业链融合、全地域打造”的四季旅游,依托“留坝西洋参”、“留坝棒棒蜜”、“留坝土鸡”等6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的品牌效应,深入挖掘“留侯老集”古镇文化,开发深受旅客喜爱的高品质的旅游商品,引导农户从传统农业转变为高附加值的休闲农业。积极探索“党员+能人大户+合作社+贫困户” 旅游产业脱贫模式,先后举办以“逛老集、寻乡愁、购山货”为主题的“留侯老集”系列活动,积极与西安、宝鸡、汉中等各大旅行社合作,开辟了乡村游、过境游市场。截至目前,位于庙台子村中心街道的“留侯老集”经营户发展到65家,全村已新增6户农家乐、8户农家宾馆48张床位。

为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庙台子村特色产业优势,鼓励党员干部和能人大户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黑猪、西洋参特色产业。先后为庙台子村引入200头黑毛生态土猪种苗,成立“黑毛猪养殖协会”,养殖户发展到36家;为庙台子村争取西洋参产业资金500万元,成立西洋参种植合作社,引入西洋参创业补贴基金30万元,每户补贴标准为1500元。为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有一个劳动力接受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专门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养鸡、养猪、猪苓、西洋参种植、中蜂养殖、餐饮服务等实用技术培训,共计6场培训了300余人次,全村90%以上的贫困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参加了培训,掌握了2门以上农村实用技术。同时利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定期为群众播放农业科技节目,方便群众学习并掌握农业信息。

整合资源 解决群众期盼的热点难点问题

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期盼的热点难点问题,驻村工作队多方争取资金40万元,用于移民搬迁安置道路及排水排污设施建设。投入资金96万元新修北栈河水泥桥1座,投入资金65万元拓宽安子沟机耕路1.5公里,投入资金30万元硬化村级活动院场800平方米、新修挡墙200立方米,投入资金45万元新建星级旅游公厕1处。积极协调帮助留侯镇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争取奖励资金200万元,用于庙台子村道路、管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先后争取饮水工程89万元,安子沟道路拓宽工程改造20万元项目资金。

庙台子村建档立卡残疾人贫困户王健忠在村党支部书记、西洋参种植带头人孙孟军经营的西洋参产业基地长期务工,不仅免费学技术,而且每年还有1万元的务工收入

开展“送爱心”慰问活动

实地走访贫困户18家21人,发放扶贫慰问金2.05万元;联系爱心企业为帮扶村捐赠120套文化书籍,鼓励党员干部及村民阅读红色经典故事,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携手“加拿大西北同乡会”在留侯镇完全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助学捐赠”活动,为70多名留守儿童、贫困生捐赠了价值2万余元的学习用品及慰问金;联系省残联为留侯镇争取到残疾人轮椅20套,价值2万余元。

年底前,采取土猪养殖、劳务输出等方式带领剩余贫困户脱贫摘帽。

养殖大户王玉兵带领贫困户发展黑猪养殖,加工后的腊肉依托旅游商店销售,供不应求

“留侯老集”复集后,农户土特产就近销售,成了游客眼中的“香饽饽”

庙台子定点驻村“第一书记”袁威为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积极协调资金

猜你喜欢
台子西洋参驻村
运橙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乡村振兴 “方向盘”
驻村博士
从脱贫攻坚转向推进乡村振兴刘志杰在驻村帮扶点说了些啥?
文登西洋参“红”了!
西洋参的几种简单吃法
“参”得人心的文登西洋参
脾胃虚寒者 不宜服用西洋参
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