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防控需采取综合措施

2016-11-21 03:12烟台众德集团高级农艺师姚振领
中国农资 2016年41期
关键词:全蚀云天化示范田

□ 烟台众德集团高级农艺师姚振领

小麦全蚀病防控需采取综合措施

□ 烟台众德集团高级农艺师姚振领

在冬小麦的主栽培区华北,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农民习惯称它为“黑脚病”。在某种程度上讲,它是小麦上的毁灭性病害,引起植株成簇或大片枯死,降低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小麦全蚀病发病有规可循

据了解,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以快成熟时病株症状最为明显,表现为点片麦穗发白。幼苗期病原菌主要侵染根和地下茎,使之变黑腐烂。地上表现病苗基部叶片发黄、心叶内卷、分蘖减少、生长衰弱,严重时死亡。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拔节期冬小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在茎基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该病与小麦其他根腐型病害区别在于种子根和次生根变黑腐败,茎基部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

深入了解后不难发现,小麦全蚀病发病有规可循。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耕作制度、土壤肥力、耕作条件等密切相关。连作病重,轮作病轻;小麦与玉米一年两作多年连种,病害发生重;土壤肥力低,氮、磷、钾比例失调,尤其是缺磷地块,病情加重;冬小麦早播发病重,晚播病轻。如果不防治,任其自然,全蚀病的发病地块会一年比一年严重。

综合防控措施可有效解决病害蔓延

凭借小麦全蚀病的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并实践多年的经验而言,小麦全蚀病的发生,有些是经过带菌的种子或农家有机肥进行的传播,当然经常发生全蚀病的地块,其土壤中带有未杀死的全蚀病菌。近年来,一些技术单位宣传并主张,用药剂拌种来解决,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并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全蚀病的发生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近五年来小麦全蚀病发生区域扩大,如山东聊城、河北衡水、河南周口等个别县市发病较重,部分地块出现成片的“白穗”和“死穗”,减产20%-30%甚至更高。

笔者经过大量实践,发现采用综合防控措施,可有效解决全蚀病的问题,特别是土壤消毒是防控小麦全蚀病的关键。

一是重视检疫。必须加强种子检疫,控制和避免从发病区引种。

二是农业防治。为减少菌源,应定期轮作倒茬,重发生地块每2-3年停种一季小麦,改种与小麦生育期基本一致的大蒜或圆葱。或改种春茬作物,如春土豆、春花生等非寄主作物。

三是土壤消毒。严重发生地块,特别是已出现成片“白穗”和“死穗”的地块,必须进行土壤消毒,为节省成本,也可以在同一地块的集中发病片区进行。以下几种方案,都比较理想:其一,亩用1000克50%多菌灵和1000克五氯硝基苯;其二,亩用400-500克50%二氯异氰尿酸;其三,亩用100-150克85%三氯异氰尿酸,以上药剂与10-20公斤细土混匀,或混于小麦基肥中,均匀地撒施到一亩地中,然后旋耕或翻耕再播种。

四是药剂拌种。用12.5%全蚀净20毫升或用20毫升适乐时加100毫升敌萎丹加水150克拌麦种10公斤晾干后播种,主治全蚀病,也可兼治黑穗病等根部侵染的病害。全蚀净(12.5%硅噻菌胺悬浮剂)是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的专门控制小麦全蚀病的保护性杀菌拌种剂,可以有效降低小麦全生育期全蚀病侵染机会,减少产量损失。建议,轻病田用全蚀净20-30毫升加水0.5-0.75公斤,拌麦种10-15公斤;重病田用全蚀净20毫升拌麦种6.5-7.5公斤。拌种后堆闷6-12小时,晾干后播种,使药剂充分黏附在种子表面,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据了解,硅噻菌胺能干扰病菌活动,抑制病菌侵染,在轻病田使用可将产量恢复到正常水平,在重病田使用能显著减少产量损失。该药具有高度选择性,低毒,对其他有益生物无害,不破坏土壤微生物群,对下茬作物生长无不良影响。能提高根系发育能力,提高植株抗倒、抗旱、抗干热风能力,增产增收。

五是喷淋茎基。在小麦三叶期、返青期、拔节期对发病地块,每亩用20%粉锈宁(三唑酮)乳油100-150克,加水80-100公斤,充分搅匀,将喷雾器喷头拧掉,直接用喷杆顺垄喷淋于小麦茎基部。

六是合理施肥。理论上,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需纯氮2.95公斤、磷1.06公斤、钾2.83公斤(资料来源:《中国主要作物施肥指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张福琐、陈新平、陈清等编著)。针对华北冬小麦栽培区,玉米秸秆还田,偏用化肥,肥料增产效率下降,钙硼锌等中微量元素常年不去补充的实情,建议施肥如下:还田的秸秆腐烂,需一定量的氮参与,故基肥适当增加氮含量。磷的当季利用率低,特别是在鲁冀交界区偏碱性土壤中磷的有效性较内陆中性土壤更低,故基肥适当增加磷含量。北方土壤较南方富钾,而秸秆还田又提供部分钾营养,故基肥中有适量钾即可;同时,针对北方大部分冬麦区缺硼的现状,亩用200-400克美国持力硼和基肥一起施用,可明显促进小麦根系发达,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加产量,小麦的抗逆性也可显著增强。

云天化系列产品实现樱桃口感色泽双佳

云南昭通市昭阳区旧圃镇樱桃种植面积约850亩,长期以来樱桃种植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且农户种植技术水平较低、科学施肥观念落后,种植户用肥多以普通复合肥、尿素和普钙为主,导致收益不稳定。为了展现云天化系列产品在樱桃上的施用效果,树立云天化产品在樱桃种植区的用户口碑和良好品牌形象,促进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公司在昭阳区樱桃种植集中区域建立示范田开展试验示范。

选取农户1亩路边田为试验示范田,栽种樱桃50株,施用云天化系列产品;示范田周围选取1亩田地为对照田,使用国内某知名复合肥企业17-17-17复合肥,栽种樱桃50株。试验示范田与对照田均根据农户常年种植习惯进行相同管理。示范田与对照田均选在同一路边地块,且与农户常规施肥习惯一致。

2015年12月8日第一次观测,施用云天化系列产品的樱桃树势与施用普通复合肥的樱桃树势相比,整体看养分供应充足,叶片和树体均长势较好。2016年4月15日挂果观测,果粒大小和叶片偏差不大,但施用云天化产品的樱桃挂果率偏好。2016年5月8日第三次观测,施用云天化产品的樱桃颜色更加透亮、果粒稍大些。

试验对比表明:使用云天化系列产品的示范田前期长势较快,根系更发达,中后期长势较好,樱桃个头均匀,口感好,色泽也好。且樱桃增收明显,实现亩增产45斤,增产率达7.4%。在种植经济效益方面,虽然使用云天化系列产品的肥料投入稍高,但是樱桃的品相和口味佳,收购价要高于对照田,示范田实现亩增效益487.5元。这表明,使用云天化系列产品在提升樱桃产量的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樱桃种植的经济效益。

此次试验示范,云天化系列产品的增产增效效果明显,得到了种植户的一致认可。在试验示范的跟踪过程中,示范田的前期优势明显,中期表现较好,采收后果实色泽口感较好,给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当地赢得了口碑,达到了示范田建设的目的。(赵联飞)

示范田(右列)的樱桃挂果率较高,且颜色更加透亮、果粒稍大。

猜你喜欢
全蚀云天化示范田
小麦全蚀病的危害与防治
南沙甘蔗成长记,一季丰收两家获益
水稻新品种“津原89”百亩示范田实收测产882.9公斤超过北方超级稻850公斤产量指标
施用“镁立硼”生病辣椒痊愈了
2019中国企业500强出炉云天化领跑滇企
小麦全蚀病的危害和防治
示范田里樱桃红了
小麦全蚀病的危害和防治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水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