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关部转到IT部,她怎么做到的?

2016-11-21 20:37王家源
第一财经 2016年44期
关键词:助理公关公开课

王家源

在戴姆勒中国做了4年公关之后,顾襄觉得自己没有再多突破的可能了,她甚至能想象到未来5年大概还在做类似的事情。所以当遇到新的机会时,顾襄几乎没有犹豫。

“你们缺人吗?需要我吗?”在结束了媒体对戴姆勒中国首席信息官(CIO)Marc Lampe的专访翻译工作后,顾襄看到了IT部门的发展前景,她直接向德国老板Lampe提出加入IT部门的要求。她认为自己的优势一方面在于有IT背景,同时德国的留学经历和之前在德国戴尔的管培生经验让她更理解德国人的工作方式和观念。

3天之后,她收到了Lampe的面谈邀请,除了顾襄之前提出的两个目标职位,Lampe更希望她能做自己的助理—德国人怎么融入中国人的圈子,这是这位德国老板深感困扰的问题,而显然前一任德国助理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他希望顾襄可以协助他去管理这个超过180多名员工的大部门;同时,他也看中顾襄之前的公关经验,因为IT部门的员工并不善于交流,很多时候繁杂的业务更加阻碍了员工之间的沟通,顾襄的加入或许可以改变整个部门的内部形象。

从公关部空降到IT部门,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是她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公关给别人的印象总是穿得好看,很多事情谈笑之间就解决了,好像没什么专业感,所以我得先向大家证明,我的价值在哪里。”

正式进入部门之前,顾襄从前任助理那里得到了一个文件夹,这让她对IT部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顾襄从周围部门了解到IT部门的沟通方式、员工的习惯、接受程度等细节,也让她心里稍微有了点底。

“让别人接受你的第一种方式就是让他们需要你。”进入部门后,顾襄的策略是,借用自己之前积累的公司内部关系,帮IT部门的同事搞定申请、审核、签字等流程。因为以往有很多跟其他部门打交道的经验,顾襄对于各个部门的审批需要哪些材料、如何填写资料等流程都非常了解,“之前可能一两周都签不下来的东西,我帮他们把关之后,就可以很快搞定,这也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尽管这么做经常需要占用她很多工作时间,导致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都在办公室答疑到下午4点,然后才能开始自己的工作。不过在这一来一往之中,顾襄和IT部门的同事建立起一种互相依赖的关系,很快消除了彼此间的隔阂。

新部门处理信息的方式也完全不同。因为要在Lampe和部门员工之间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顾襄会陪同Lampe参与到决策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她才更能理解一个决策的产生经过了怎么样的考量和权衡,从而知道如何把这个决策更准确地传递给各部门。这和过去的公关工作是完全不同的,“公关更像是一个信息的传递者,等我拿到信息的时候,它已经被筛过很多遍了。”而现在顾襄不仅更能理解一个决策的产生,甚至也会参与一些决策的讨论。

加入IT部门之后,顾襄正好赶上了奔驰转型,这个传统制造企业想要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去对抗新技术,这对IT部门来说是一个好的机遇,“我很幸运能赶上这个时代,找到能够让自己落地的方式。”

C=CBNweekly G=Gu Xiang

C: 转型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G: 心态,不要害怕改变,用一种很期待和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它。也不要去想转型可能导致什么,而是要坦然迎接新的东西。

C: 给转岗的人一些什么建议?

G: 第一是看平台是不是值得你去转,或是必须跳槽,接下来看能不能让你有进步,而不是原地踏步。

C: 平时怎么给自己充电?

G: 我会在iTunes U看公开课,很多都是跟我本职工作无关的,比如哈佛的公开课会讲什么是真正的公平。还有一个App叫Pocket,是一个新闻集成类的软件。另外LinkedIn上好多大公司发的链接新闻我也会去看,这是PR工作的职业病,通过新闻获取信息。

猜你喜欢
助理公关公开课
专题报道[公关“她”力量]
助理
向“黑公关”说NO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农资届公关指南
BEBEAUTY 助理健康生活 绽放非一般梦想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公关意识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