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理念研究

2016-11-21 09:27吴倩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6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

吴倩

摘 要 本文从民族民间文化与乡村旅游内在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入手,分析了民族民间文化的功用、乡村旅游的目的和融合发展的方向这三大理念问题,最终揭示了“看的见山、望的见水、留的住乡愁”才是民族民间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民族民间文化 乡村旅游 融合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0引子

近年来有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学术研究可谓汗牛充栋,而在社会实践中,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从表面上看也是风生水起。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种发展的效果并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个样子,效果不理想。作者认为,发展理念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与我们指明的方向以及由此而展开的研究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1民族民间文化的功用

1.1文化是一个族群的生活氛围

对一个族群来说,人们生活在一个文化的氛围中,又不断地创造延续发展这种氛围。这种氛围不是短时期内形成的,是有很长的历史渊源,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等长久积淀的结晶。族群的每个个体都不能脱离这种氛围生活,或者说每个族群都带有很深的族群文化的烙印。这种烙印也深深地刻印在族群的每个人身上。这种文化就像空气阳光和水一样须臾不可离开,如果脱离了这个氛围或者说去掉了这个烙印,那么这个人就失去了民族性了。如一个山东人和一个四川人,从照片上我们看不出两个人有什么不同,但是只要他们开口说自己的方言,就很容易判断他们是哪里人。这是族群文化的基本功用。族群的个体能不能脱离其族群文化而独立生活,答案是肯定的,似乎也是否定的。

1.2文化的软约束导致文化的传承与裂变

族群的个体并非离开了族群文化而不能生存和生活——这是文化的软约束。这种软约束导致了文化的传承与裂变。一个人或者一个族群的一部分人到另一个族群生活,“战争”首先在两个不同族群的“文化”层面展开,就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如果外来文化适应了本土文化,外来文化就逐渐消失,而本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相反如果本土文化被改造了,服从外来文化,则本土文化消失裂变,而外来文化反客为主。得以传承而“胜利”的这种文化实际上也不复是原来的那个文化了,加进了外来文化的元素。外来族群的人到一个新的族群生活,被同化了,自己文化消失了,这种生活能否被接受?

1.3空间变异的文化在时间上也是不可以接受的

所谓的空间变异,是指一个族群的人到另一个族群生活。改变了其原来的生活空间。这里说的“时间”是指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的跨度。一个在中国生活惯了的成年人到国外定居感觉到不习惯,所以有“落叶归根”之说,但是,这个人的下一代或者下几代人会感觉到习惯,于是我们说文化变异在时间上是可以接受的,其实这是不对的。下一代人或者下几代人,为什么会感觉到习惯呢?因为他们一生下来就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文化氛围中,异国他乡的文化是他们的“初始文化”,根本不存在习不习惯的问题。因此,他们一旦回国生活反而不习惯了,这恰恰说明,时间没有解决不同文化的适应问题。

这样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人不可以离开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氛围。否则,他在精神上或者说其幸福指数上就会大打折扣——这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终极功用!

2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

2.1民族民间文化与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之所以能够和民族民间文化融合发展,则在于其文化的特殊性。旅游的兴起就是源之于不同区域的文化,对不同文化的好奇是旅游产生的最直接最原始的动机。可以这么说:没有文化的差异则没有旅游。

乡村旅游没有民族民间文化是不可思议的,他们之间的关联是天然的。科学的表述应该是:民族民间文化既是乡村旅游的“因”,也是乡村旅游的“果”,换言之,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特殊性吸引了客源地的游客来旅游;而游客来旅游的目的也是为了领略民族民间文化特殊性。本来文化是文化,旅游是旅游各走各的路,由于实用主义的目的,这两个本来可以各自发展的产业,基于其“天然”关联性,在功利性思想的指导下,而主动地引导其融合发展。

2.2乡村旅游对民族民间文化是一把“双刃剑”

乡村旅游往往是要打着弘扬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旗帜的,但乡村旅游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化,值当怀疑。实际上,功利性的乡村旅游非但远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而往往走向它的反面,变成——宰杀民族民间文化的一把屠刀!

千百年来,民族民间文化保持其传承与发展,恰恰是没有碰到外来文化的撞击或者是侵蚀。而旅游无疑提供了这种平台,功利性的旅游不仅是提供这种平台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其在这个平台上PK。由于“文化的软约束”,假以时日,民族民间文化将慢慢失去特殊性而泯灭,甚至退出历史舞台。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贵州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其原生态的特征是外界所向往并愿意一探究竟的。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由于交通不便等因素,使得处在大山深处,崇山峻岭中的这些民族民间文化得以较完整的保留和传承。可以说是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现代工业文明”以摧枯拉朽的气势席卷全球,出现了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如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通信光缆的铺设,大山深处的文化就不可避免的面临外来文化的挑战!这种挑战是通过两个路径实施的:一是叫“走出来”,山民直接溶于外边世界接受或体验外部文化;二是叫“走进去”,外部文化进入大山深处。乡村旅游就是外部文化走进去的一种形式。问题的关键是:这“一进一出”就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的博弈绞杀!

3民族民间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方向

3.1对立统一的发展

在主观上民族民间文化不能是乡村旅游的“诱饵”,应当是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的氛围,在文化的碰撞中能够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如人才的回流,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后继有人,有些濒临灭绝的民间文化绝艺后继乏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总而言之,让民族地区的人们热爱自己的文化,并积极参与到自己的文化创新发展、传承弘扬的轨道上来——不能奢望一个民族地区的人们不喜欢自己的文化而让别人喜欢。

3.2保得住青山绿水

具有丰富民族民间文化的贵州,当然不能是一个被现代工业文明所遗忘的角落,发展是必须的。但是由工业文明激活的农经文明的发展道路是“一把双刃剑”,“拿来主义”要有所取舍,村村通公路,户户有电缆——这是必须的,但是各村各寨全面开花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摒弃,谁都没有权利竭泽而渔、破坏生态、青山绿水不仅是我们这代人的也是子孙后代的,青山绿水就是最大的社会财富,这对贵州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

首先,保住青山绿水,就必须有序开发,不能各自为政。大山深处,茫茫丛林散豆子一般的村寨各自为政,而各村寨的每户村民又各自为战——势必导致乱砍乱伐盲目建设破坏生态破坏环境,必须划片划区——因势利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切断各户与外界的直接利益链接;其次,转移支付,游客冲着村寨的独特文化而旅游,为此而支付的费用,并不会直接变成村寨的收益。是被旅游的六元素(吃、住、行、娱、游、购)所代表的六大产业共同瓜分掉了。政府应当将这部分的税收转移支付到划片划区集中管理的旅游景点,最终让村寨的人民受益。

3.3留得住乡愁

“留得住乡愁”这五个字含义十分深刻,博大精深,很难用几句话解读清楚。但关键点就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在本文指的是民族民间文化的自信,“乡愁”就是对家乡故土的眷念之情,一旦离开就愁肠百结,家乡故土对游子有难以抗拒的魅力,何以对家乡有这种感情呢?就在于千百年来“这方水土”所蕴含的文化魅力。而这种魅力已经深深地根植于“这方水土”所呵护的人群中。那么“留得住”就是对“乡愁”有决定意义的事情了。同样也折射出民族民间文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事情了。换言之,一旦对故乡故土没了眷恋——那么就意味着民族民间文化的消失。“乡愁”的断灭——就是一个族群风流云散的开始。

参考文献

[1] 赵黎明.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融合[J].旅游学刊,2011(6).

[2] 张曼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7).

[3] 李霞.文化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整合发展研究——以郑州为例[J].河南大学,2013(7).

[4] 李树民.中国旅游发展笔谈——产业融合与旅游(三)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产业协整发展[J].旅游学刊,2011(7).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
新常态下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实践困境及对策
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