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芒的背影我和作家的故事

2016-11-21 10:52
广州文艺 2016年10期
关键词:无名氏张中行

当杨沫遇到秦瘦鸥

1986年暮春时节,小岛宾馆住进了一个文质彬彬的“上海老头”。这位老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新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秦瘦鸥。

上世纪80年代初,《花城》杂志联系了一大批著名作家。除被尊称为杨大姐的《青春之歌》作者杨沫之外,大都是新时期成名的中青年新进作家。由于出版社毗邻小岛宾馆,其中不少作家被安排在那里住过。小岛宾馆又称小岛,位于大沙头顶部,三面环水,有几幢民国高层人士所建的高级别墅,树木掩映,江水潋滟,风光秀美,清雅幽静,带有一种神秘感。在我们请的老作家当中除杨沫外,别的老作家几乎没有住过这里。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被尘封多年的秦瘦鸥,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注意,也引起正在这里写作的杨沫的注意。

“上海老头”是杨大姐在背后对秦瘦鸥的戏称,其实时年78岁的秦瘦鸥一点不显苍老。他比1914年出生的杨沫大6岁,但精神矍铄充满活力,是一个干干净净、思维敏捷的上海老头儿。他有上海人的精细与讲究,穿着非常整洁,裤线笔直,皮鞋锃亮,待人十分谦和。其实他不是人们想象中那种出土文物,不像刚站出来时的沈从文等人那么拘泥,并且他的思想一直很活跃,不像有些三四十年代的老作家解放后基本搁笔,而是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有新作问世。近几年他在《花城》上发表过散文《山居散记》《大连行》,甚至于1985年9月在《花城》第5期上发表了中篇小说《第十六桩离婚案》。这个中篇小说写的是师级干部刘嘉祥不顾两个原本美满家庭的破裂一味追求一个女演员的故事,虽有较浓的说教意味,艺术性不高,但说明他对现实生活是关心的。他在花城出版社还出版了长篇小说《劫收日记》。这次是来与我和责任编辑湛伟恩商谈新作《小说纵横谈》的出版事宜。当时,我除了分管《花城》杂志,还分管理论编辑室,湛伟恩是理论编辑室主任。他是科班出身,正牌文科研究生,对当年文学各派之争深谙于心,谈起秦瘦鸥多次提醒我,“这可是鸳鸯蝴蝶派硕果仅存的人物!”以引起我的重视。其实我对秦瘦鸥是很敬重的,我曾读过他的著作。过去在读当代文学史时,我看教材上那么贬低鸳鸯蝴蝶派很不以为然。

杨沫遇到秦瘦鸥是一种机缘。革命作家杨沫遇到被满身涂上颜色的秦瘦鸥,是谁也想不到的,别人想不到,他俩也想不到。

广东是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地方,作为改革开放的热情支持者,杨沫很喜欢这个地方。自1982年,她多次来广东访问及写作,与花城出版社关系密切,我多次接待过她。她平易近人,写作十分勤奋。作为教育了一代人的《青春之歌》的作者和全国人大常委,她也受到省委和各级领导的尊重,广东为她的创作提供了必要的生活条件。有时她住珠海,珠海市委书记吴健民借给她一套房子;她来广州,省委及有关方面安排她不是住迎宾馆就是住小岛。她对我不止一次地开玩笑说:“广东是我半个家。”由于广东给予了她种种方便,几年来她创作甚丰。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在《花城》发表之后,虽然有许多不同看法,包括来自上面的看法,但她有种倔劲,有种咬死理的精神,又为《花城》写了续篇《站在八十年代的地球上》。接着她整理了几十年的日记,由花城出版社出版了几十万字的《自白——我的日记》。最令她挂心的长篇小说《东方欲晓》,也在这时反复修改。这部长篇写于“文革”期间,难免受到当时所谓“三突出”“高大全”之类的文艺思潮影响。粉碎“四人帮”之后受到批评,她自己更有切肤之痛,一心想将其改好。但大改一部作品也许比新写一部作品更不容易,她几番修改仍不如意。一次我陪她和她的助手蒋维嘉往珠海,在车上又谈起《东方欲晓》的修改,我向她进言放下《东方欲晓》,按照《青春之歌》的路子构思“三歌”,将她的生活积累和真实的情感融入新的作品,首先写好《青春之歌》后的“二歌”。也许她早已有这个想法,即刻表示接受我的意见。蒋维嘉也赞成这个意见。我说,“这不能说是我的意见,其实你们二位也都有这个想法。”正可谓三人不谋而合,车内充满笑声。

1986年暮春,杨沫正埋头写《芬菲之歌》。可惜《芬菲之歌》没有真正摆脱《东方欲晓》的羁绊,仍是以《东方欲晓》为基础,未能摆脱原作的影响,在思想上艺术上均达不到《青春之歌》的高度,非成功之作。作家对自己的作品往往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有种偏爱,失之明察,杨沫也不例外,难免留下遗憾。这时杨沫住小岛2号楼,秦瘦鸥住4号楼,都是花城出版社请的客人,吃饭在同一个食堂,有时还同一张饭桌。秦瘦鸥是个谦和的人,待人亲切,礼貌周到,细微处对杨沫多有照顾。风度与风韵均佳的杨沫落落大方,也能以礼相待。两位出身不同、经历不同,甚至于创作流派不同,虽很少谈及写作经验,但也相谈融洽。几天后,杨沫却半开玩笑地对我说:“老范,你给那个上海老头说一下,让他不要老来我这里。这样会影响我写作的。”我初不解其意,说:“你们交流一下创作经验不是也很好吗?”杨沫笑了,“那个老头对我好像有点什么意思,是不是想追我哦?”我也同杨沫开玩笑,“这也没什么嘛,好事嘛。”杨沫笑着推我一下,“你怎么也学坏了。”两人都笑起来。我把杨大姐的话说给湛伟恩听,因为秦瘦鸥是他负责接待的,想让他委婉地给秦瘦鸥打个招呼,不要多去2号楼,以免影响杨沫。不料一向古板的老湛却兴奋起来,说:“打什么招呼,两人都是单身,你要促成此等好事啊!”我说两人气质不同,不可能走在一起的。老湛意犹未尽,说怎么就不可能呢,如果两个人真的走在一起,那可就真的实现两结合了。我问是什么两结合?是毛主席说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吗?湛伟恩想了想说这样说不准确,可以说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鸳鸯浪漫主义相结合吧?我说他这个文艺理论家说的也不准确,其实鸳鸯蝴蝶派的作品大部分应列入现实主义,并非是浪漫主义的。两个人谈笑过后,还是尊重杨大姐的意见,将两人就餐的时间适当拉开,这样两人就接触少了,秦瘦鸥好像感到了什么,也不再去2号楼了。

秦瘦鸥也许对杨沫真有点意思。杨沫是一位著名的革命作家,秦瘦鸥也未必没有读过《青春之歌》和看过改编的电影。这位旧时代的文人在受革命教育数十年之后,对杨沫未必没有仰慕之情。他大不了杨沫几岁,杨沫的年岁虽然已过七十,但风韵犹存,性格开朗,为人和善,受到同辈的爱慕,不足为奇。但杨沫对过去不是一条阵线的秦瘦鸥却隔膜甚深,甚或还有不少误解。我相信杨大姐对鸳鸯蝴蝶派和其代表人物之一的秦瘦鸥了解并不多。根据秦瘦鸥的创作成就,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会有一席之地的。

秦瘦鸥,原名秦浩,上海嘉定人。他青年时期就读于几所商业学院,毕业后曾在工矿、铁路及报社当职员,并兼任大学讲师,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1934年,他的译作《御香缥缈录》问世,名声鹊起。《御香缥缈录》的作者德龄郡主是慈禧御前八位女官中最得宠的一位,与妹妹容龄郡主同为慈禧近身侍官,受过西方教育,能说英语、法语及日语,深得慈禧赏识。《御香缥缈录》是用英文写的,记述了作者在慈禧身边的所见所闻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宫廷政治生活内幕。该书最先由纽约陶德曼公司于1933年出版,1934年申报馆出版的中译本经由秦瘦鸥译出,即与国内广大读者见面。秦瘦鸥文笔优美,语言功底深厚,他的译本不仅正确传达出了原作原意,而且将德龄所处环境的气氛与细微的心理感受烘托出来。以后的译本无有能出其右者。1941年身处孤岛上海的秦瘦鸥的长篇小说《秋海棠》在《申报》副刊上连载,引起轰动。小说以主人公京剧青衣吴玉琴与官僚袁宝藩的姨太太罗湘绮的曲折而离奇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平与不公,再现了权贵们横行无忌、欺男霸女的丑恶行径和伶人们的屈辱与愤争。看起来这又是一个戏子与姨太太的恋情故事,其实不然,因为它具有比较深刻的社会批判内容。这部书成了秦瘦鸥的代表作,也成了所谓的新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也有人将《秋海棠》称为言情小说,但言情小说就要归派吗?如今不是也有很多作者在写些城里城外的男欢女爱的小说吗?可能在某些细节上写得只有更甚而无有不及!我没有考证过鸳鸯蝴蝶派的历史,他们开过什么大会?发表过什么宣言?我不太清楚,反正我感觉一到新社会,这个“鸳鸯蝴蝶派”怎么就成了恶谥似的标签了呢?新中国成立后,秦瘦鸥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随着鸳鸯蝴蝶派的消失而消失了。他曾任香港《文汇报》副刊组组长。上世纪50年代末回到上海,先后出任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与此同时,他创作了以手工业工人的生活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刘瞎子开眼》、电影剧本《患难夫妻》《婚姻大事》等。他性格开朗乐观,经得住生活的磨炼,有一股韧劲。他的《劫收日记》是在五七干校写的,没有纸就写在纸烟盒里;“文革”中他被拉到街道反复批斗,受尽凌辱,曾有自杀的念头,多亏一个老者走到他身旁对他耳语几句,要他将世事看开,使他受到鼓舞,终于坚持活下来并继续他的文学事业,年过古稀仍不断有新作问世。

我在与杨沫、秦瘦鸥接触当中,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关心人。杨沫有大姐风,作为女性她对别人的关心多在生活上,而秦瘦鸥的关心则有其浓厚的文人气。他有一种上海滩文人的禀性,博学多才,兴趣广泛而好玩,对书法、篆刻、绘画、古玩无所不通,同许多名家有来往。他两次来,每次都带些小玩意给我和老湛。有一次他笑着塞给我一枚图章,是钱君匋刻的。钱君匋可是大家,书法、篆刻俱达高峰,早期曾跟随鲁迅为其作品做过装帧设计。

秦瘦鸥在小岛宾馆遇到正在写三部曲的杨沫时,他的《梨园三部曲》也在构思与写作中。 1982年之后,他以《秋海棠》中已经出现的吴玉琴和罗湘绮的女儿梅宝为主人公,续写了三部曲的第二部《梅宝》。秦瘦鸥幼时受祖父的影响,酷爱昆曲、京剧等戏剧艺术,而且亦熟悉京剧界人士的生活,在写出《秋海棠》和《梅宝》之后,写出第三部已是早晚之事,但可惜天不假年,不幸于1993年病逝,未能完成夙愿。

杨沫最终完成了她的三部曲,于1995年逝世于北京。两位老作家自小岛宾馆分开之后,再无联系。

杨张情感公案

情感的事很难说,谁都说不清楚。自已说不清楚,别人更说不清楚。

杨沫与她的第一个爱人张中行的情感纠葛自1958年《青春之歌》出版之后就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说了几十年,说到今天说清楚了吗?众口成讼,成了一桩公案。

读者喜欢将小说中的人物对号入座,因爱憎而褒贬,不觉就会将小说人物和生活中的人硬扯在一起。都知道小说人物是虚构的,但作家创造的小说人物又往往有原型,难免勾起一些读者如红学家中“索隐派”老先生们那种对“索隐”的兴趣。

杨沫的《春春之歌》甫一出版,就在全国引起轰动,特别在青年读者中间。小说生动鲜明地刻画了林道静等一系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革命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教育了几代人,成为共和国的经典文学作品。作家们往往喜欢将自己的人生经历融入作品,《青春之歌》的作者也不例外。无疑,主人公林道静身上有杨沫的影子,那么卢嘉川是谁?江华是谁?余永泽又是谁呢?而且读者特别感兴趣的就是这个与林道静有爱情纠葛的余永泽。余永泽不同于卢嘉川、江华,他不是林道静的同志,但却曾是读者热爱的小说主人公林道静的爱人。余永泽是书中比较重要的人物,他是作为林道静的对立面出现的。林道静追求进步、追求理想、追求革命,积极参与火热的斗争;而余永泽却代表了那个时代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的另一种思想倾向,也不是反面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杨沫的第一个爱人张中行似乎就是余永泽。

上世纪80年代,因为杨沫是《花城》杂志的重要作者,作为编辑的我同她接触较多,并萌生过写杨沫评传的想法。杨沫很支持我写她的评传,同我多次谈过她的生活经历与创作,并提供了不少资料和旧时的照片。后来我深感自己学养不够,掌握资料不足而又无暇采访,加之编辑事务繁多,难以脱身,此事只好作罢,然而却因此加深了对杨沫生平的了解。有一次谈到《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泽,我像一个好奇的普通读者问她,余永泽是不是张中行。她笑笑说:“也是也不是,你作为一个作家应该明白,余永泽这个形象可以说从张中行身上摘取了很多东西,特别是同林道静共同生活那一段,但也有不少虚构。”

1914年,杨沫生于北京。她的父亲以湖南举子身份入京师大学堂,毕业后创办了第一所中国的私立大学。杨沫告诉我这所大学的校名是中国女子大学(现在一些资料说是新华大学),并以办校之名趁清王朝崩溃之机,在热河与东北收购了大量王公贵戚们贱卖的土地。杨沫生活的环境本在富贵人家,但由于父亲讨姨太太,父母感情长期不和,她很少受到父母关爱。杨沫说,她想不起父母的笑脸,她记不起父母抱过她,父母不关心她兄妹的生活。北京严寒的冬天,她经常穿一双破烂的棉鞋,露在外面的脚跟冻裂几个大口子,沉醉在大烟里的母亲从不过问。她的遭遇我深有体会,富家有苦孩,我与她有同感。我也出身于一个比较富有的家庭,但我同她一样,记不起父母温暖的怀抱,也几乎没有见过祖母的慈祥笑容,所以谈起来与杨沫有共同语言。生长在这种家庭的孩子,也许会直接感受到世事的不平,更早地生成叛逆性格,少女杨沫就是一个很叛逆的女孩子。杨沫能同北大学生张中行走在一起,同她的家庭环境、她的叛逆性格、她对新思想的追求是分不开的。母亲强迫只有16岁还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她嫁给一个军官,她反抗,跑到西山温泉中学住校。母亲威胁她,不给饭费学费,杨沫只好想法子自谋生活。为找工作,一个同学的亲戚知道张中行的长兄在香河县立小学任校长,就带杨沫去见张中行。一见之下,张中行对杨沫印象很好。后来在他所著《流年碎影》中是这样说的:“其时我正幻想维新,对于年轻的女性,而且胆敢抗婚的,当然很感兴趣。”“她17岁,中等身材,不胖而偏于丰满,眼睛明朗有神,言谈举止都清爽,有理想,不世俗像是也富于感情。”张中行将杨沫推荐给长兄,几次见面,两人产生感情。两三个月之后,也就是到1932年春天,当杨沫母亲病重,杨沫从香河小学回来探视时,已住到张中行在沙滩一带租的房子。张中行在家乡已有妻室儿女,当时杨沫受新思潮的影响,对婚姻问题持开放态度。两人公开同居后,靠家里给张中行的一点生活费过活,日子自然清苦。初期他们还是幸福的。虽然物质生活匮乏,但北大学生张中行写诗给杨沫娓娓表达他对爱妻的眷恋,让童年很少得到人间温暖的北大旁听生、热爱文学的杨沫,于精神上得到莫大慰藉。张中行北大毕业以后到了天津,受聘在南开中学当教员,薪水较高,两个人的小日子有了好转,应该说杨沫此时是满意的。但久而久之,杨沫不想总是围着锅台转,不想只是做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她这个一直要求进步的年轻人想参加革命,参加共产党。虽然她那时找不到共产党。在她接触到的人里边,一旦看到了让她敬佩的共产党人,她就更不想去过那种冗长的平庸的家庭生活了。于是,到1936年她与张中行分开了。两人分开的原因,老鬼在所著《母亲杨沫》中说,“是母亲抛弃了张中行”,其实原因很复杂,不是一句话可以说清的。

杨沫是个渴求动荡、不甘平庸、追赶时代前进步伐的青年。张中行则是一个胡适的崇拜者。用当时杨沫的四妹白杨的话来说,“这老夫子有什么可爱?”“他成天钻在古书里,整个一个书虫,要我早就跟他分了。”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人思想上的分歧、行动上的分歧以至于感情的分歧已不可挽回。杨沫追求的是共产党,热情似火的杨沫找不到共产党居然到监狱里去找。我记得这样一件事:1982年杨沫初到广州,百事缠身的省委书记任仲夷曾两次到迎宾馆探望她,而且每次都谈一个下午。我问她任书记同她谈些什么,她说除了谈目前特区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还谈些以往的私事。我问她同任书记过去一块工作过吗?她说没有,不过她过去认识的一个人同他共过事。任书记告诉她,他在任哈尔滨市委第一书记时,书记处中一位姓郑的书记常谈起她。说到这里杨沫笑了,当年她找共产党,曾异想天开地到监狱去找。她去监狱探视她曾见过的一个共产党员,她那时很穷,每次只能蒸点馒头带去,因而认识了与那人同监房的郑同志。老郑出狱后曾约她在北海公园见面,并表示爱慕之意,想追求她,她未答应。可想当年杨沫是一个多么富有革命激情的人啊,这与钻在故纸篓里淘学问的张中行必然是渐行渐远的了。

除了思想上的分歧,两人在生活中的冲突与摩擦也是分手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杨沫与张中行同居不久怀孕了。张中行担心将来负担加重,心情愁闷, 态度冷淡,两人感情上有了隔膜,常是相对无言。杨沫不好意思在家生小孩,决定到小汤山白杨的奶妈家把小孩生下。临走时,张也没说送她一程。杨沫后来在文章中写道:“眼看我挺着大肚子一个人上了路,他就连送送我的意思都没有,好狠心的人呀!”小孩因照顾不好,早夭了。后来张中行虽然对杨沫改变态度,并用他写的诗词取得了杨沫的原谅,但这件事无疑在杨沫心头留下了印痕。

1936年3月,杨沫在香河小学经朋友介绍认识了马建民。马是共产党员,深得杨沫好感,认识后两人感情发展很快。在天津教书的张中行听到这个消息很紧张,辞去南开中学教职回到北京,力图挽回同杨沫的关系。杨沫离意已决,张中行很沮丧,在北大新四斋借了个床位,潜心学佛。其实杨沫这时对张中行还是有留恋的。谈到她与张中行的分手,杨沫对我是这样说的:“我听说他单独住在北大学生宿舍,一天去看他,见空落落的房内只有他一个人坐在床上。天气炎热,一进门就看到他赤裸着瘦骨嶙峋的背脊,面壁对着墙上一张释迦画像,喃喃自语。他听到脚步声,扭头看到我就泪流满面,劝我回去。我来的本意是想给他作些解释和劝慰,他不听,一直在说:‘回来吧!回来吧!我怕感情受不了,赶快转身往外走,疾步穿越前面广场时,还听到‘回来吧,你回来吧的低声呼唤。声音很悲伤,这声音好像追赶着我,我越走越快,肩上的纱巾何时丢到地上也不知道。”上世纪80年代初,当杨沫回忆她与张中行分手的情景时,依然带着一丝难以消散的温情。

《青春之歌》的写作有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回忆、酝酿、构思,一部长篇小说不可能一气呵成。作家最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的经历,这些经历会常常在他们的记忆中跳跃、闪动、发光和燃烧,反反复复而后形成文字。《青春之歌》在写作过程中曾用名《烧不尽的野火》,这团野火长久地在热情奔放的杨沫心头燃烧。1937年她发表的短篇小说《怒涛》中的女主人公美真是一个热情、真挚、单纯的女大学生。入大学那年,她与青年昭相爱同居。但对丈夫和儿子的爱不能充盈她的心灵。她想着饥寒交迫的大众,不愿再过平庸安逸的生活。丈夫与她的想法刚好相反,认为女人不应该离家出走,去为远不可及的理想牺牲自已的幸福。这几乎就是当年杨沫和张中行共同生活的写照,可以说,美真就是林道静的雏型。不难看出这篇小说也就是《青春之歌》最早的胚胎。到后来,这段刻骨铭心的生活经验自然就转移到《青春之歌》上来了。

我认为,《青春之歌》中余永泽这一形象的塑造并无丑化和污蔑之意,至于人们怎么去议论和猜测,那是别人的事。《青春之歌》出版以后大红大紫,张中行被人们认为是余永泽,但他对此没有表示过什么不满和怨言,用他的话来说,他“没有发过声”,他始终保持沉默。我想这一方面是形势使然,另一方面也说明张中行这位老知识分子的涵养与品格。

杨沫对我讲到张中行,从来是敬重的。张中行在“文革”中的表现令她感动。她告诉我,“文革”中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当编审的张中行也成为了批斗对象。当造反派逼迫他揭发她的时候,他始终没有讲过她任何坏话。他总是说:“那时候,杨沫是革命的,我是不革命的。”说来说去就这两句话。后来看到他写给北京文联外调人员的揭发材料,写的是“她直爽、热情,有济世救民的理想,并且有求其实现的魄力”。杨沫很感动,说这样的知识分子在那种处境下能坚持独立的人格很是了不起。相反,杨沫反倒对她的丈夫马建民产生了很深的意见。杨沫当年遇到英俊的马建民,不仅爱上他,而且频繁向马提出入党要求。马当时是安国县几个地下党员推举出的县委书记,在杨沫多次催促下,马建民要杨沫写个材料和简历报上去。当时组织极不健全,马未将材料报上去,就通知杨沫入党了。“文革”中他在威逼之下将这件只有他知道的事交代出来,杨沫一时成了假党员,受到审查和批判,对马建民暗暗生恨,夫妻关系长期不好。他们在柳荫街19号住的时候,我去过几次。杨沫和马建民是三间屋子两头住,中间是会客室,但他们从不在会客室会客,各人的客人在各人的住室接待。但马建民对我很客气,遇见我就请我到他住室去坐。好像当时他是在历史研究所工作,潜心研究农民运动。有一天谈到太平天国,我对太平天国提了几个与正统观点相左的问题,不想他竟能与我交谈下去,态度诚恳,说明他不是一个思想封闭的人。一次杨沫同我开玩笑说:“老范呀,凡是我的客人,老马一概不理,你可是个例外呀!”其实老马是个好人好领导好党员。他对家人虽然比较冷淡,但对同志却有一副热心肠。他在北师大任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时,帮助过很多人,包括坚决起用被划为右派的老师讲课,做了不少好事。因而1985年他病逝时,北师大才会有那么多人来同他告别。

杨沫和马建民的感情被“文革”彻底撕裂了,杨沫和张中行的感情会不会在“文革”后弥合了些呢?

并不像人们希望的那样。可能是两位老者在晚年对个人的名声过于重视和敏感,旧的误会和积怨消除了,又产生了新的误会和积怨。

杨沫到晚年似乎愈加珍惜自己的名声。她曾因别人写文章提到她的感情生活而两次提出抗议和打官司。《小说林》擅自刊发了《杨沫的初恋》一文,她向有关方面提出抗议,《小说林》召开记者招待会作检查,并公开见报。1991年她为《梅开二度访杨沫》一文将作者告到法院。作者汪兆骞是我的朋友,时任《当代》编辑部主任,素知我与杨大姐关系善,托我说情,愿向她当面赔礼道歉,希望不要闹上法院。《当代》主编朱盛昌也这样托付过我。我想,杨大姐与中科院一位研究高分子的研究员结婚之事亦非秘密,并无什么隐私可言,即使文中有些词句欠妥,都是熟人,也不必为此大动干戈。虽然我也不赞赏作为一个严肃文学期刊的编辑部主任去写这类小报文章,但毕竟作者的态度是友善的,再婚亦是事实,我从中调解一下,一向宽厚待人的杨大姐不会再去计较,更何况自己是个公众人物,难免被人注意甚或物议呢。我很自信,认为向她转达一下老汪的真诚歉意她就会释然,没想到官司还是打了下去。不知是她要打还是她周围的人要打,我只好怅然地看着这个官司的结局。

暮年的张中行似乎对名声问题亦重视起来,不再像过去那样淡然了。

后来不幸又有人著文谈杨沫和张中行当年的感情,杨沫以为是张中行指使,借以提高自己的名声,张中行则认为杨沫这种想象是对自己的侮辱,关系再度恶化。张中行这位老知识分子一身清高,当然不会做那种借别人抬高自己的卑劣事,但这一次似乎他也太当真了。

张中行一生低调澹泊、无欲无求,曾常年寓居于燕园女儿家。先生一生清贫,86岁的时候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屋里摆设极为简陋,除了两书柜书几乎别无他物。几十年默默无闻,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读书》杂志连续发表其散文作品,接着相继出版《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等著作,名声鹊起,读者始认识这位博学多识、造诣深厚、精通中国古典文字、熟悉西方哲学的学者。时过境迁,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自此可能对往昔的一些看法也有变。谈及《青春之歌》,难免流露出怨意。他在《沙滩的住》中写他走过当年与杨沫住过的大丰公寓时说:“屋内是看不见了,门外的大槐树依然繁茂,不知为什么,见到它就不由暗通《世说新语》中桓大司马(温)的话,‘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这是可怀念的人,虽然今雨不来,旧雨是曾经来的,这就好。”可见张中行对往日的感情,还是怀念的。但后来再谈到过去的感情,语调就似乎不同了。他在《流年碎影》中说:“如有人以我的面皮为原料,制成香粉,往脸上搽,并招摇过市,我也决不尾随其后,说那白和香都是加过工的,本色并不如此。”“从没发声”的张老夫子终于“发声”了。再到不参加杨沫告别仪式之后,说的就更有些决绝的了:“说告别,我的想法,参加有两种来由,或情牵,或敬重,也可兼而有之,对于她,两者都没有,而又想还是以诚相见,所以这‘一生一死的最后一面,我还是放弃了。”(见《流年碎影》)读到这段文字,我有点惋惜,有点怅然若失。失什么?我也不知道,只感到人生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悲哀。

1995年,杨沫病逝于北京,终年81岁。

2006年,张中行病逝于北京,终年98岁。

杨张这桩情感公案,应该落幕了,情者如幻,何言是非!

无名的回声

1982年临近年底,正当广州街道两旁的紫荆树朝霞般地盛开之时,编辑部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那天好像是个星期日,大楼很静,楼下传达引着一个身材瘦高,穿件浅咖啡色丝棉袄、深色西裤的中年人,走上楼轻轻推开我的办公室门。我向门口看了看迎上前去。

那人举止文雅,伸出手声音低沉地自我介绍道:“卜乃夫。”看我有点迟疑,他微笑着又补充一句:“无名氏。不久前与您通过信的。”

我握住他的手自嘲道:“不知是无名氏这个笔名名声太大了,还是我的记忆力太差,常常让我记不起你的原名。”

“其实卜乃夫也不是我的原名。我最早的名字叫卜宝南,这几十年在派出所上的名字是卜宁。”他幽默地为我解嘲。

“您怎么来到广州了?”坐下后我问。

“浙江那边批准我到香港探亲,路经广州停几天,顺便来问问稿子的事。”他抬头热切地望我一下,“你曾在信中告诉我,我那个中篇小说《绿色的回声》已被选中,不知后来情况如何?”他停一下,似乎抑制不住急迫的心情又问,“何时可以发出去?”

我告诉他,编辑部已经通过,不过还要报到上面,要上面拍板。现在虽然开放了,清规戒律仍不少,相信他知道。他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不能发表作品,我说的话他能明白。他问我上面什么时间可以答复?我不能给他肯定的答复,只好答应再去催催,让他过两天再来一次。

沉没了三十多年的无名氏,曾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少年时代,我读过他的作品,深受感染,用现在的话语来形容,我当时成了他的粉丝。1944年我10岁时随家人躲避日寇由家乡到了豫南。此时当地的一家报纸正在连载无名氏的小说《北极风情画》,家人给我订了一份报纸,我追着看,成了追星族,几乎着迷。小说《北极风情画》叙述的是一个中国军官林上校和一个俄罗斯(波兰裔)少女奥蕾莉娅之间发生的凄美爱情故事,整篇的色调是热与冷的交集,是千万年化不开的寒冷与燃烧的爱情之火的交集,激情荡漾。东北抗日义勇军马占山部与日军作战失败,撤退到苏联境内西伯利亚的托木斯克。一天夜里,义勇军上校林怀着国破家亡的愤恨,在异乡他国与年轻的中学女教师奥蕾莉娅在寒冷的街道上相遇,从而两颗心碰撞出的不仅是火花而且是烈焰。后来中国东北抗日义勇军返回中国,林按与奥蕾莉娅的约定,每年除夕登上华山巅峰向极北极北的风雪弥漫的远方眺望。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从偶遇到再次相遇,到心灵契合,到爱情瞬间无果而终,以至于达到高潮——奥蕾莉娅因林要回国而自杀,读之简直让人透不过气。

当时很多人读这部小说,无名氏一举成名。《北极风情画》深刻、绮丽、凄婉、唯美,受到相当一部分读者欢迎,它不仅是无名氏的成名作,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倘若要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文本。《北极风情画》是卜乃夫首次以无名氏笔名发表的作品。接着他写出了另一代表作——《塔里的女人》。此两书畅销海内外,曾重印五百数十版之多。1946年至1949年,他又创作了“无名书”首卷《野兽、野兽、野兽》、次卷《海艳》及第三卷《金色的蛇夜》上册。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但之后,这个名噪一时的无名氏突然销声匿迹。1953年,不知根据什么,《中国青年》载文说无名氏是特务。之后,在有些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大学教材中也莫名其妙地将无名氏的作品批判为特务文学。虽然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根据何在,但我一直存疑。我听说过抗战期间有人曾批评《北极风情画》这类作品消磨抗战斗志、不合时宜,也有人说这篇小说是对苏联民族政策的攻击(说奥蕾莉娅是少数民族,受压制);《野兽、野兽、野兽》有攻击共产党之嫌,是否如此,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怎么他的作品就成了特务文学了呢?我真不知之所以。

将一个人说成是特务,将他的作品说成是特务文学,这就意味着他和他的作品在解放后的大陆只能是彻底毁灭和沉没。所以,一般人不会知道他在哪里。但奇迹出现了,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后不久,一天他突然冒了出来,像许多出土文物般的人物那样出现了——原来他一直在杭州。解放初,他本可以去台湾去海外,他二哥是国民党新闻系统的要人也可以帮助他离开大陆,但那时他母亲病了,而且他自信没有在国民党的军队和政权里担任过公职,只是个记者和作家,即使是大局变了,他也仍可以当他的自由作家,自由地去写他立志要写成的“无名书”,于是就留在了杭州。这个被封为“特务”的人,原来在政治上是如此天真啊!可以想象后来的三十多年他的遭遇。他戴过历史反革命的帽子,在不断的监督管制、判刑和劳动改造中度过,生活常常一贫如洗。20世纪80年代初,湖南省文联《湘江文艺》编辑部的宋梧刚在编辑的《中篇小说选》中收进了《北极风情画》和《塔里的女人》(不知道他是通过什么关系找到了无名氏的)。《花城》编辑部从他那里知道了无名氏在杭州,住在一条小巷里。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无名氏为写无名书就由上海迁居杭州,先居慧心庵,1947年画家赵无极要去法国,将其葛岭别墅让给他住。1951年政府征用这座别墅,病重的他被担架抬着与他母亲一起来到华光桥河下15号,杭州郊区古运河畔的一座大杂院。别小觑这个大杂院,它曾是五代钱武肃王故宅,后一直被称为钱家花园。这里有二十多间房子,住了众多房客,无名氏和母亲租了两间,一直住了三十多年。就是在这个大杂院里,无名氏遍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1954年37岁的无名氏与母亲的养女唤他四哥的义妹刘宝珠结婚,曾经有过几年幸福的婚姻生活,到1972年在单位的威逼下,刘宝珠又不能不提出离婚;也是在这里,他被责令两次下乡支农和交代历史,多次被抄家,被拉去判刑和劳改。但更重要的是,他在这里写完成了他发誓要完成的《无名书稿》。《无名书稿》的第一卷《野兽、野兽、野兽》、第二卷《海艳》、第三卷《金色的蛇夜》上册业已出版。他在这里写了第三卷《金色的蛇夜》下册,第四卷《死的岩屋》、第五卷《开花在星云之外》、第六卷《创世纪大菩提》终于就成了这部六卷本260万字的作品。《无名书稿》完成后他并未停笔,又写了大量诗歌散文和其他作品。在写作上,这三十年多他是丰收的,这全靠他的坚韧毅力。

《花城》编辑部编辑吕文到杭州那个大杂院去找他,第一次未遇,他不在家。一个退休帮忙照顾他的生活、给他搭伙煮饭的退休女工是他的邻居,热情地接待了吕文,告诉了吕文一些他近期活动的情况,并让吕文留下了旅舍地址。不久无名氏到旅舍来了,拿来一大堆稿子,情绪难免有些兴奋,希望《花城》能够帮他发表。这些稿子都是用极薄的淡黄色美浓纸复写的。那时打印技术不发达,复写用的美浓纸是比较高档的,价格较高,因它薄而有韧性,一次可复写七八份之多,可知平反后的无名氏想多方投稿、赶快发出作品的急切心情。吕文带回的稿子大约有两三百万字之多,其中有《金色的蛇夜》下册、《无名书稿》的后三部和不少其他作品。在我的印象中,似乎还有已出版过的《野兽、野兽、野兽》和《海艳》,是不是修改稿,我没有细看。那时,无名氏的作品能不能发表,我心中没底,但我想争取一下,试探一下选了一个中篇小说《绿色的回声》,希望能在近期的《花城》发出。

《绿色的回声》写的也是一个爱情故事。日本侵占朝鲜半岛并把韩国变成殖民地之后,有个大韩民国流亡政府一直在中国,先在上海,后在重庆,并有一支小小的曾活跃在抗日战场的部队——韩国光复军。这支几百人的部队有两个支队,第二支队驻西安。1942年由重庆来到西安,他就与这支部队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他没有正式职务,只是帮助第二支队做些对外宣传工作,却和支队长李铁骥关系过分密切。李铁骥是个传奇人物,经历十分丰富(后来他曾任大韩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他给无名氏讲了许多自己的故事,缠绵的和惊险的。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就是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写的。他的夫人安娜是俄罗斯人,与在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留学俄语训练班的教师、中国外交官的夫人莎菲是朋友。一个除夕晚上,莎菲带着同她一起在俄语训练班当教师的女儿塔玛拉(中文名刘雅歌)来第二支队参加舞会,与无名氏相遇了。后来年轻的激情满怀的无名氏是这样描述娉娉婷婷、玉树临风、身材修长的少女的第一印象的:“那少女穿一套照哔叽洋装,西式黑坎肩,黑色长裙,椭圆形的白皙脸孔,一派古典风度。……她的脸的轮廓是端正的,娉娉婷婷的身材,高高的,苗条极了。她那闪闪的黑玻晶色的长裙和高跟鞋,把她的腰肢衬托得婀娜多姿。”可以说小说作者对这位混血儿少女一见钟情,而这个性情不羁的少女也被作者的才华倾倒,两人迅速堕入爱河。可惜这位年轻的俄语教师还有两个追求者——军校学员,无名氏不得不进入了一场撕心裂肺的爱情争夺战。塔玛拉反复无常,用无名氏的话来说,是个“翻江倒海”的女人,无名氏受尽爱情的折磨,终于以失败告终。无名氏谈过多次恋爱,这一次爱情纠葛大概是最刻骨铭心之一。可能正因为此,他特为这次恋爱写下了《绿色的回声》。他说小说中的情节甚至人名百分之九十是真实的,因此在台湾出版时又加个副题:青春期爱情自传。

生活中,这场反复多变的爱情暴风雨过去之后,还真有几声回响。1948年无名氏看到过正在随陆军大学向南边撤退的刘雅歌。1985年3月,无名氏在台湾接到一个越洋电话,他轻声问对方是谁?对方让他猜,他听出来是刘雅歌!他只能告诉她再过几个月他要结婚了。到12月,他偕新婚妻子马福美到了旧金山,他知道刘雅歌就在这里,向妻子提出同去看望,马福美不点头,只好作罢。至此,“绿色的回声”就彻底断了。

我看到的《绿色的回声》原稿,好像没有副题。与其他稿件不同,它也不是用美浓纸复印的,而是用一页500字的大稿纸书写的,无名氏来编辑部看我时,这部稿子正摊放在我的桌面上。我指给他看,并说明准备发稿及目前遇到的问题。希望和忧郁的面色在他脸上交换着,他低低地这样重复了几遍:“我希望这篇稿子能够在贵刊发出。”

我安慰道:“我想是可以发出的。”

他苦笑一下:“如果这篇稿子可以发,是不是说明我写的东西可以发了?”

“我想是这样。”作为一个编辑,我太了解作者的心情了。一个作者最苦恼的事是他写的东西没法发表,何况他已经三十多年没有在大陆发过东西,而他写的又是那么多。

可能是为了增进我对他的信心,他向我谈起他平反后境遇得到改善的情况。浙江省文联和统战部的负责人都约他谈过话,征求他对工作安排的意见,准备安排他工作。他说他只想当个作家,不想担任公职,只接受了一个不拿工资的省文史馆馆员的虚职。这次他提出到香港探亲,探望他的二哥、《新闻天地》主编卜少夫,政府很重视,三个月就批了下来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用大陆常用的政治术语又补充句:“组织上还要我去做点工作,将来可以给我发多次往返香港签证。”

他的话很朴实,却又好像在暗示我什么,可能是为了增进我对他和他的作品的信任感。隔一天他又来,我不好意思地告诉他,关于《绿色的回声》发稿问题,上面尚未答复。他有点失望,我将话题引向这些年他在杭州的生活。他说作为一个无业人员和管制人员,只靠二哥和发妻的接济,生活当然苦。衣被成了篮缕也没办法换新的,他被送到离杭州几十里路的农场劳动,放假回家看母亲,常常是步行,舍不得买汽车票。生活苦,但写作一直支持着他。在编辑部坐了一阵,他说今天要乘车过罗湖桥,告辞了。我将他送到东湖公园门前汽车站,他在车窗里向我挥挥手,走了。到香港后他给我写过两三封信,内容主要是询问《绿色的回声》发稿问题。我和当时的社长到过宣传部和统战部,都得不到明确的答复,最后我只好告诉他稿子发不出去。他在香港逗留三个月之后,去了台湾。

关于《绿色的回声》的稿子,我感到遗憾。我一直感觉无名氏在广州停留那几天,他的内心充满犹豫,虽然他将家中的铺盖都带走了,但对大陆——退一步说,这个让他受尽折磨的大陆,感情上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未最后下决心挥手而去。大陆有他的回忆,有他希望拥有的广大读者。他在给我的信中,数次提到他在香港的不适。他说他到后天天都是吃饭应酬,有时一顿饭要花上万元,“太腐化”,他很看不惯。可能因为困苦生活教会他懂得纸的珍贵,他给我的信都是用练习本上的纸写的。在香港停留三个月的期限到了,他二哥说送他去乘飞往上海的飞机,到机上他才知道飞机是飞往台北。当时台湾把他当作“反共义士”接待,但他没有辱骂过大陆,一直主张祖国统一,赞赏邓小平在大陆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他大小节不屈。有时我想,如果那时《花城》发出了《绿色的回声》,无名氏的后半生又将是怎样呢?

此后多年,无名氏的名字又在大陆消沉,直到1994年,无名氏在大陆的委托人方先生从上海给花城出版社来信,推荐无名氏的作品在大陆出版。编辑部副主任林青华接信后与之商谈,当时正值邓小平南巡后全国进一步开放之时,遂表达了花城出版社选编出版无名氏作品的意愿。无名氏接到这个消息很兴奋,对他来说,这是四十多年来他的作品第一次将回归大陆,第一次将与他魂牵梦绕的大陆读者见面,其兴奋之情可想而知。他迅速提出了编选方案:花城出版社出版“无名氏作品系列”共6本,即《北极风情画 塔里的女人》《塔里·塔外·女人》《淡水鱼冥想》《绿色的回声》《野兽、野兽、野兽》《海艳》。无名氏很重示这套书的出版,他将每部稿子重新修订之后,寄给住在香港的他二哥卜少夫的一位老同事赵先生,再由赵先生到广州把稿子直接交给林青华。花城出版社很快于1995年1月出版了这6本书。但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有人告状!有人向上面告发说《野兽、野兽、野兽》内容反动,是一本攻击共产党的书,帽子可谓大矣!青年翻译家、资深编辑、出版社外文编辑室主任、在翻译与出版均作出卓越贡献的林青华,本是我省三个“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候选人位列其首者,因而莫名其妙地被取消了资格。在出版界本来前途一片光明的林青华有点黯然地离开了出版社,但也因祸得福,林青华现为某大学知名教授、系主任,并不断有新译问世。最冤枉的是新闻出版署的一位学者,仅仅是应林青华之请,为本书挂了一个特约编辑之名,也无妄受到牵连。

《野兽、野兽、野兽》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呢?本可讨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大可不必急迫地扣“反动”的帽子。《野兽、野兽、野兽》是无名氏毕生之作的《无名书》的第一卷,开始写于1945年的重庆,初版于1946年的上海。小说的背景是1927年前后的大革命,全书主人公印蒂当时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青年学生南下广州,抱着改造人类、改造世界、改造国家的美好而虚泛的愿望,汇入北伐战争的洪流,并成为一个布尔塞维克。接着“4·12”事变爆发了,革命内部公开分裂。国民党屠杀共产党人,共产党起而抗争,复仇与反复仇的血迹染遍了中国大地。印蒂转入危险的地下工作,在一次组织纱厂工人罢工中被捕。经父亲营救走出死牢之后,他怀着无穷的希望去找组织接头,却因小人的诬告被组织怀疑为托派分子,从而被拒之门外。印蒂十年的信仰全部崩溃,陷入了严重的精神危机之中。他认为原来他所信仰的真理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距离。他所追求的生命的美丽、生命的爱、生命的信仰只能在灵魂绝对自由中才能达到。在宗教式理想和政治式的手段之间必将产生分裂,其结果将是理想主义的隐退,而手段成为目的。人们所追求的与他所得到的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至此,印蒂在精神上并没有绝望,他踏上新的旅程,到南洋与朋友筹办一个进步刊物,宣传革命,寻找新的真实和生命的真理。但是他又失望了,《无名书》第二卷《海艳》就是写他从南洋归来后与友人跨海到韩国走私和精神的苦闷与颓废,开始了他的地狱之旅。此后几卷写印蒂皈依宗教和对这些宗教的否定,继续以印蒂对生命境界的不断开辟和提升为线索,经历了“革命”“爱情”“罪恶”“孤独”“死亡”“悟道”等一系列精神再生,以上天入地为未来寻找新信仰的激情和契而不舍精神,达到了一种天地境界的“生命理想”。

其实,无名氏为印蒂构造的“生命理想”是不存在的,是虚妄的。无名氏在写《无名书》之始,已立志要写一部反映大时代、为多元社会提供一个单一的总的信仰,融合“儒、耶、释”三教,提出一种“泛宗教”精神,为人类寻找新真理的大书。那时无名氏还年轻,名声正炽,不客气说这种想法多少有些“少年张狂”。一个人要创造一种新的信仰和新的真理,绝非易事,靠一部书来完成这个任务,则更不可能,何况是小说。小说是艺术,不是理论,更不是教义,就是要感染人,而不是说服人。《无名氏》后4卷越写越空洞,其原因就是作者太着重于一种哲理的探寻与表达,常常让印蒂发表大段大段的议论,洋洋洒洒地议论哲理,其他人物则成了印蒂的听众和陪衬。其实,发表大段议论的也不是印蒂,而是作者本人无名氏。这严重地违背了小说应遵从的艺术规律,使小说变得乏味难读。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多夫》中有大段大段关于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叙述,但它是附着于人物与情节中的,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伤害小说的艺术表达。但《无名氏》的议论则变成了说教,难以卒读。一个最不可能接受所谓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创作方法的人,却成了这个创作方法的实践者,“主题先行”“思想大于形象”“三突出”等严重损伤了作品的艺术性。就整个创作而言,无名氏倾向于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但“思想先行”的弊端大大削弱了他倾半生心血完成的《无名氏》的艺术价值,这不能不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但是,无名氏及其作品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忽视的。他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作为一个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作家,他坚持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其作品具有独特的意义;他是个奇人,在学习与写作方面的毅力也令人钦佩。他17岁高中即将毕业之时却放弃文凭,独自跑到北京,两年内在北京图书馆读了一千多部中外名著;1946年为了写《海艳》,他一个人躲进杭州一个与世隔绝的尼姑庵后院里二十个月,这些都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无名氏到台湾后,于1985年5月与倾慕他多年、比他小 41岁的女钢琴教师马福美结婚。两人虽有一段婚后的幸福生活,但龃龉日重,曾有三年不讲话的冷战,加之他与旧日的女友还有通讯联系,马福美猜疑日多,终于感情破裂,于1998年离婚。离婚后,马福美曾将她写的一本自传体书——《单独的新娘》,并附一张窃听无名氏与“西湖女”的电话录音光碟寄给林青华,希望在大陆出版,林青华没有接受。又过两年,马福美自杀。

所谓“西湖女”,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无名氏在大陆的最后一个知音,姓陈,昆剧演员,又善舞。无名氏平反前后,和她同在一个退休女工家搭伙而相识相知。因两人经常在西湖旁边相会,故无名氏在作品中多隐其名,而以“西湖女”代之。1998年10月间,他离开大陆16年后第一次重返大陆期间,先到上海、南京、杭州,而后来到广州。林青华接待他,他身边有一个微胖的中年女士,正是“西湖女”。此时的她可能已没有当年西湖边那个喁喁情语的“西湖女”年轻美貌,但仍是无名氏心头不能抹去的月光。林青华在粤海宾馆宴请无名氏,“西湖女”要登白云山,无名氏点点头,就由林青华夫人陪她去了。

4年后,无名氏逝世。从此,再没有谁能听到他的“回声”了。

范若丁:1934年出生,原名范汉生,河南汝阳人。中共党员。1949年参加革命,入中原大学学习,后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广东省商业厅系统工作。1980年调入出版系统,长期从事文学编辑工作,曾任花城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花城》杂志主编,编审。政协广东省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旧京,旧京》,小说、散文集《并未逝去的岁月》《相思江》《暖雪》《莫斯科郊外》《皂角树》等。《暖雪》获广东鲁迅文艺奖,《皂角树》《我和父亲》分获第一、二届秦牧散文奖。

责任编辑 朱亚南

猜你喜欢
无名氏张中行
文坛浪漫主义的独行侠(随笔)
“我没有名字,也无家可归”——关怀城市“无名氏”
宋代无名氏词研究文献综述
我所认识的民国作家无名氏
致无名氏(外二首)
张中行的两次自责
门外有长者车辙
浅论张中行、周振甫先生的文言文阅读观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