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改兰事件: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2016-11-21 11:55周公子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6年11期
关键词:食物链杨家强者

周公子

仅仅3天,百度百科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条:杨改兰。描述只有简单的一句话:“2016年8月26日下午,杨改兰杀死4个孩子后,服毒自杀不治身亡。不日,该女子丈夫在离家不远处服毒身亡,四世同堂的8口之家,6口人身亡。”

让人看得触目惊心!甘肃阿姑山村,这个低调的小村落,因为这起杨家惨案震惊全国。原来四世同堂的8口之家,如今只剩下杨改兰的奶奶杨兰芳和父亲杨满堂。这已经超乎了我们的认知和想象力,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最初的媒体报道纷纷指向杨家的贫穷,认为生活多艰,导致一个撑起全家的女人无法承受,最终走向绝路。然而,很快舆论就开始质疑这种简单的归因:且不说杨家年收入远超于2300元的精准扶贫标准,“贫穷”难道就是杀戮至亲的理由?

其实,杨家惨案固然和贫穷有关,但很大程度上,它更属于一个低分化家庭的悲剧。在这种家庭中,弱者变得疯狂,惨遭绞杀,但病因在于整个家庭。

所谓低分化家庭,是指家庭成员的人格存在各式各样的缺陷,无法独立生活,必须捆绑在一起抱团过日子。其中,既存在高度控制欲且极具权威的角色,也存在极度依附他人被控制的角色,他们彼此相互依恋,无法分割。例如,杨改兰的奶奶就是家庭中最有权威和控制欲的人,她控制着家中所有的决策。杨改兰则是典型的受控制型角色,缺乏自我价值感,必须活在他人的评价中。

在杨改兰这样的家庭里,奶奶杨兰芳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强势、专断、暴躁,丈夫因为不堪其个性强势而离家出走。她曾经拿鞋垫连扇杨改兰的丈夫李克英几个耳光。杨改兰的爸爸是食物链的第二级,在奶奶的强权下不会发表任何意见,但是至少得到晚辈的尊重。杨改兰的丈夫是食物链的第三级,他虽然被奶奶看不起,但是因为常年外出打工,可以远离对方的控制。杨改兰是食物链的第四级,完全可以想象,在奶奶杨兰芳所主导的家庭中,她多年来承受了多少痛苦和委屈,因为畏惧奶奶的权威,她只能将这些情绪独自、深深地咽下去,压抑到心理结构的深处,然后获得周围人廉价的所谓“温柔克制”“老实人”的评价。杨改兰的4个孩子,则处于这个家庭食物链的最底端,他们连自己的性命也会被强者掠夺。杨改兰活得不开心,就要把4个孩子全部带走。“我的孩子,一个不留”,这话蕴含的逻辑就是:孩子不是独立的人,而是我的一部分,我可以任意支配他们,要生即生,要死即死。

这种逻辑在新闻报道中并不罕见。我们时有可闻:夫妻吵架,摔死孩子出气;父母自杀,残害骨肉殉葬。这些强者自认为掌握着孩子的生杀大权,可以为所欲为。孩子从小习惯了顺从权威,死到临头也不敢反抗。所以,新闻报道说,虽然杨改兰逐个击打孩子需要时间,但4个孩子根本没有逃跑的迹象。这种引颈待宰的惨状,更叫人心寒。为什么弱者不敢反抗权威?这是低分化家庭一个普遍的现象,即:弱者的自我价值感很低,必须听话,努力让强者满意,让强者道一声“乖”,他们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就拿杨改兰来说,她明知道奶奶杨兰芳性格强势、掌控欲强、爱找事;她也感觉到,奶奶把她逼得很厉害,但她从无正面对抗或者试图摆脱,只一味孝顺。从遗言看,她的自杀很可能与杨兰芳的逼迫有关,但她临死前还是要求家人照顾好杨兰芳。这份顺从与她杀害儿女的凶狠,存在巨大的反差。

这也是低分化家庭的铁律:弱者为强者而生,注定为强者所食。这是他们的本分,也是他们的人生意义。

假如你生活在低分化家庭,像杨改兰一样沦为弱者的角色。家中的权威过分强势,常对你发号施令,工作、恋爱、生孩子,他们通通要管,一点儿都不顾及你的感受。应该如何摆脱?

首先,你应该调整认知:权威的话未必就是对的。就算听起来有道理,但也未必适合你。你是成年人,可以为自己做决定,没必要不分是非去顺从别人。

其次,你应该努力建立自我价值感,聆听自己的心声,尊重自己的感受,切记你是为自己活着的。这样,你才不至于重复低分化家庭的弱者逻辑:一辈子需要为别人活着,需要通过取悦权威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最后,当你建立起稳固的自我价值,你就可以和过分强势的权威立界限了。如果他们要强行规划你的生活,如果他们总是入侵你的天地,如果他们不尊重你的想法,一味地压榨索取,你都可以礼貌地把他们挡开,让他们明白:你还爱他们,但你已经成长,已经独立,你,不再是个弱者了。

猜你喜欢
食物链杨家强者
强者搭桥,弱者筑墙
长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
杨家铭
一道例题“引发”的探究
强者的品质
有趣的食物链
美丽的杨家溪
有效切入教学视点,自然破解知识结构
强者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