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夹缝中寻找田园

2016-11-21 10:43刘艳茹
绿色中国 2016年9期
关键词:采菊园子陶渊明

刘艳茹

1

顺着一棵匍匐于地面的倭瓜秧,有一天,我看到了那个点豆撒种的人。他应该是一楼的住户。此刻,他正在一门心思地对付着窗根下的一小块土地,尽管那块土地是那样的逼仄,但他干得很卖劲。他终于站起身,拿起搭在肩上的毛巾擦擦汗,我看到了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年男人。他规整的那块土地不到两平方米,但是,他认真地在上面种上了一垄葱,一垄韭菜,甚至在旁边还种上了一棵野茉莉。

他让我想起了我的舅舅。舅舅住的小区后面有一座小山,六十多岁时,他在山上开了一片地。从此,他跟打了鸡血一样,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他骑着破旧的二八自行车到周边没有被拆迁的村庄里,找羊拉的粪,马拉的粪。他到园林苗圃跟人套近乎,讨回来枣树、柿子树的小苗。他每天一身脏兮兮的工作服,又是土又是泥,但他很高兴。在小园子建成的第三年,他请我上山去看他的小园子,我没想到在一片石头坷拉荆棘丛中,他能整饬出这样一个美不胜收的小园子。他说:“人离开土地不行啊!人应该多侍弄侍弄土地!”舅舅早年是农业社的社员,上楼后,他心里没着没落,脚踩不着地,手摸不着土,他做梦都是他侍弄过的那些庄稼。

舅舅的心思是不是代表了很多人的心思。

我越来越多地在我的周围看到对土地情有所钟的人,上了岁数的人有,刚过中年的也有。他们的目光在小区里犄角旮旯的地方逡巡,只要发现一块被忽视的土地荒芜在那里,即使上面堆满了碎砖烂瓦,他们对土地的情结也会迅速被点燃起来。

我家楼后有一片被废弃了两、三年的土地,后来被一对老夫妇种上了玉米和架豆。那些玉米和架豆让我想起了农村的好时光,那对老夫妇侍候那些玉米和架豆时的样子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我周围的农民,那块原本堆着钢筋石块的芜杂土地因为有了玉米和架豆顿时就有了无限生机。

是的,在貌似城市的路上行走,如果你足够的留意,你会不断地发现一些边边角角的土地上,葳蕤着一些别样的植物。一棵枣树、几棵玉米、一垄小葱、一小片苏子树、几棵香椿……如果哪天凑巧,你会看到植物后面的那些人,在车水马龙喧嚣的城市缝隙里,你还会看到那些人目光中的虔诚。

2

一般来说,我更喜欢这样的植物:它们没有经过人工的修剪,种子埋进土壤后,就破土而出了,春风里没心没肺地长,一片叶子跟着一片叶子,一朵花跟着一朵花,能长多高就长多高,长得随性而不拘谨。在无人问津的情况下,长成了天然的模样,反而让我念念不忘。

我原来的学校,在一个不是很繁华的地方,隔一条路,是一片新的开发区。挨着路边,一溜儿青砖的墙围起几栋青砖的房。我不知道里面是个什么机构,但总是很安静,很少能见到人。春天,蔷薇的藤爬满临街的墙,整整一墙,先是绿色的墙,后来就变成了花墙。从来不见人整理,也不见什么人骚扰,只有蝴蝶蜜蜂在那些花上乱飞,那些花就从初蕾一直开到荼蘼,开过整整一个初夏,开得很野。

我离开那所学校后,很多事情都忘记了,唯有那堵花墙,年年春天都在我心里开。

还有很多这样的植物,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一年一年,看在我眼里,开在我心上。

新学校门口,某一堵墙一个犄角,是谁?种下了几棵鬼子姜?枝,高高低低,花,疏疏落落。秋风渐起,黄花俨然。

无人整饬过的植物,反而有无限的风姿。

3

陶渊明的菊花仍然开着!

我有时经常想,那会是怎样的一片菊花呢?黄色的?白色的?观赏菊?普通菊?我以为,不管是什么样的菊花,一定有着和陶渊明同样的性情,不做作,不矫饰。

一生五次出仕,却不堪吏职。脱离官场束缚后,陶渊明用春天的新枝围成一道篱笆,一个下午,一大片菊花开得正好。瘦削的诗人在菊花丛中采菊,诗人把采下的菊花兜在他的长衫里,那一朵朵鲜嫩的菊花触碰着诗人易感的内心,诗人抬起头,夕阳西下,远处的南山,晚霞一片妖娆。

诗人的内心是喜悦的。诗人脱口而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从此,这句诗携着这片菊花,就一直开着,它开过了整个南北朝,开到了唐朝。

唐朝,李白看到了那片菊花,并从中摘下了一朵。他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再后来,杜甫看到了那片菊花,白居易看到了那片菊花。

宋朝是一个文人的时代,这片菊花滋养了无数的文豪,他们在这片菊花旁逡巡,这片菊花的明媚,一次又一次照亮了在现实的碰撞中而晦暗的心。

陶渊明的菊花开过了明清,开过了民国,开到了现在,还会一直开下去!

4

长成一棵不受限制的树,开出一束自然烂漫的花,不受世故强权的桎梏,我以为,这就叫田园。

猜你喜欢
采菊园子陶渊明
小小的园子
胡新科
我家的园子
快乐的园子
菊与星
自 讽(外一首)
陶渊明失败了
偶感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