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2016-11-22 22:21贺智英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自主预习生活情境

贺智英

【摘要】本文从自主预习能力、学生知识分层优化、引入生活情境、体验探究过程等五个方面谈了自己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认识体会。

【关键词】自主预习 分层优化 生活情境 体验探究

多年来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今,回头细数走过的足迹,反思探索中的点点滴滴,感触颇多。下面就一些数学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实践。

1.提升学生自主预习能力。有的教师认为数学特别枯燥难以理解,让学生自主预习是浪费时间,其实不然,良好的课前预习对学生有着很大的作用。自主预习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有选择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初中数学教材具有简炼、概括、逻辑性强的特点,预习时学生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教材,能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大多数经常预习的学生自学能力都很强,学习也更主动、高效。所以,教师应采用多种预习形式,努力提升学生自主预习能力。预习决不仅仅就是课前把课堂上将学习的教材看一看,预习的形式有很多种,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布置预习任务。对于概念性的数学知识,可以采取标记预习法。在预习时,边阅读边用特定的符号做出标记,并在书上空白处提疑问,为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做准备;对于计算类或解决问题类的数学知识,可以采取尝试解题预习法。在预习时,让学生大胆尝试独立审题、解答例题,然后再尝试解答书中习题;对于空间与图形类的数学知识,可以采取动手操作预习法;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对于实践类的数学知识,可以采取调查预习法,也可以利用网络或调查等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数学相对比较枯燥,很少有学生会把读数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来做,所以需要数学教师反复实践指导。

2.多方位推进分层优化。首先,学生分层优化。要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状况与体能状态都是有差异的,针对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考试成绩等情况对所教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将每个层次的学生编入不同的小组,形成均衡小组,引起公平竞争,实现整体提高。这个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的成绩和平时解答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其次,教学设计分层优化。备课时,要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处理,既要紧抓住“双基”不放,更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难易程度的把握要有层次区别,对于A层学生要求最高,掌握知识点要全面系统,并能学以致用。对于B、C层要求依次降低;C层侧重“双基”知识以及一部分相对容易解决的重点难点。课堂设疑时,简单型,较难型,少许难度型,不搞齐答,分类对应抽答,优先超越层次答题,给B、C层更多机会,更多的表扬。 课堂练习时,分简易题(基础题目),较难题(有一点深度),少许难度题(探究类)。做哪一个层次的题目教师不硬性规定,考虑课堂容量有很多时候不设置探究类题目,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3.引入针对性生活情境。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回归生活。教师要有意识的将生活情境针对性的引入数学课堂,加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获取数学知识,突出知识的感性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在讲授平行这节课的教学时,课前让学生分小组去观察操场上或附近有没有平行问题,并要求学生尽量把观察到的用图画下来,学生经过观察、思考、讨论会发现很多的平行问题,如:操场上的线是平行的,两根电杆之间是平行的等,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去归纳“平行”的定义,这样的引入,学生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对平行这个比较抽象的问题有了直观的印象,学生在既愉快又轻松的气氛中学会了平行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处处留心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加强数学的应用意识,真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4.注重体验探究过程。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学生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探索的欲望,他们常常把自己当做或者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而富有挑战性、探索性的问题情境,能使他们的这些角色得到充分的发挥,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数学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也使学生品尝到思维成功的乐趣。如在讲授一些公式法则时,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运算法则,然后死记硬背也能让学生开展计算,这样的教学也容易简单的多,但是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暂时的,不持久的。如果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通过观察一系列的式子,让学生猜测其中可能包含怎样的运算法则,然后再验证同学所作的猜测,整个过程始终让学生交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对于知识的把握有实际理解。通过这些数学活动,学生对知识的产生有一个直观、清醒的知识体验过程,虽然学生没有专门默写背诵过这些公式,但是这些公式却在学生心里扎下了根。需要注意的是,探究教学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一种精心编排的教学活动。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在教室里四处巡视,采取以听、看为主的交流形式,适时介入,适时调整,保障学生有效探究。

5.适时引入媒体破难点。现代媒体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静与动、快与慢之间的相互转换,生动地再现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克服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减少思辨的困难;丰富学生的联想,减少学生联想的困难,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解题正确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几何教学,例如,“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截一个立体图形”等内容,运用课件演示,利用它表现的直观、深刻性强,可无限分割,可重复展示的优势展现知识的发生、转变过程,突破思维障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 (三条中线、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了,也会心存疑惑:是否是个别现象?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但利用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里,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这个实验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直观形式,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猜你喜欢
自主预习生活情境
浅论初中物理课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物理课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